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12-22 生效日期: 2007-12-22
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山东省委
发布文号: 鲁发[2007]25号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上来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工作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上来。
  2.依靠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工业结构明显偏重,资源依赖型和“两高”行业比重较高,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省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与关键,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我省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基础之上。
  二、进一步明确依靠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积极实现工业发展方式的五个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带动向传统产业提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共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带动向大中小企业合力带动、产业集群带动转变。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4.主要任务。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总抓手,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培植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把培育品牌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增强我省经济竞争力。努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5.总体目标。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保证质量、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工业经济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作出积极贡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前达到35%;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达到68%,其中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0%;单位GDP能耗降低22%;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和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围绕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突出青岛龙头地位,建设在国内具有一定显示度的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济南都市圈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以鲁南经济带、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增长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
  6.认真落实《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增强科技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围绕我省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我省有基础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提升我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实行政策帮扶,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需求,联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共建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共建公共实验室,与省外、国外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建设实验室。加快国家海洋科学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步伐,构建新的创新平台。争取更多的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进一步加强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科院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单位自主创新主力军作用。
  8.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围绕我省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支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每年选择一批骨干技术中心进行重点扶持,用3-5年时间培育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集中建设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主体。
  9.加快公共技术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支持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重点支持、共享公用的原则,建设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10.继续实施好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以高效能服务器、芯片与集成电路设计及软件、先进制造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功能晶体材料、环保工程技术与设备、海洋生物与海洋化工、生物医药等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和2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培植一批以核心技术和标准作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和产业关联度、集成度,以创新链的提升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蓄后劲。
  11.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各类园区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作用和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吸纳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要突出各个城市的创新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城市实际出发,有重点地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建设好济南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加快省级以上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逐步把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区和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在没有高新区的市规划设立省级高新区。
  12.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抓住新税法实施的有利时机,抓好《山东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的贯彻落实,围绕我省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标准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根据不同区域和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聚集,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上中下游的配套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聚集优势。
  五、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对现有企业普遍进行技术改造,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扩大消费需求和促进就业,促进节能减排的,都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要明确技改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分析国内外市场长期的供求趋势,避免一般化工业的盲目扩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抓住国家外汇充裕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加快提升工业装备水平的意见,加大企业对先进装备和自主创新的投资,围绕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和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纺织七个产业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提高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为方向,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集中力量培育出100个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培育5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14.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努力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建立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水平,重点促进电子通信、发电及输变电、现代农业机械、工程建筑机械、轻纺机械、专用成套设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工业,重点发展大型、重型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生产线及功能部件等产品,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核心竞争能力强的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依托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重型汽车、高档客车,改造提升农用车、轻型车、改装车和特种车制造水平,发展先进发动机、汽车电子、自动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发展壮大船舶工业,鼓励发展高性能、高技术特种船舶和大型集装箱运输船、散货船、万吨级以上的滚装船、游艇及大型化深水化海洋工程装备,着力打造一批船舶修造基地,发展一批为船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民用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和核电技术设备。工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注重调查研究,适时发布行业发展政策指导意见,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划凝练项目,供企业和科教机构论证选择。
  15.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经济,集中力量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争取半导体芯片等大项目批准立项并早日开工建设,到“十一五”末,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经营业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积极推广运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半导体照明技术(LED),建设光电子产业基地。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坚持“以用兴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宽带网和信息技术联盟的作用,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技术服务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认真落实山东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实施意见,抓好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管理、设计、制造水平。抓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城市工作。
  16.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鲁政发〔2007〕39号)。加快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围绕电力、钢铁、石化、焦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组织推广100项重大节能技术、100项重大节能设备,实施100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加快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落实《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循环经济“123”工程。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化工、造纸、水泥等十个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开展以共伴生矿和工业“三废”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快开发秸秆利用新技术,推进作物秸秆燃料、化肥、饲料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明确环保产业主管部门责任,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环保龙头骨干企业,推广一批环保先进技术装备。推进环保服务业发展,在工业污染源防治、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固体废物处理等经营活动领域实行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突破关键链接技术,大力发展工业“三废”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等环保设备。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加快小火电、小钢铁、小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工作。
  17.进一步调整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围绕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精神,对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逐户帮助其把握发展定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企业要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采掘业和高耗能的大企业要在完善产业链、发展高端产品、原材料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继续总结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又好又快发展的表率。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发挥大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强化产业链衔接,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培植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
  六、进一步强化措施,形成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合力
  18.深化改革和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认真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鲁发〔2006〕4号),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力度,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改善融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增强竞争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调整招商引资的方向和重点,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实施特色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支持鼓励跨国公司到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人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创建或与跨国公司联建研发机构,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19.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把调整投资结构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落实有关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担保、贴息、发行企业债券和税收优惠等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加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规模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充分发挥省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和各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的投入,确保技术改造投入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5%以上。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的政策,把企业研发投入作为省各类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进一步完善“山东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有条件的县(市、区)都要发展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每个设区的市要设立一个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以此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20.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用足用好引进技术设备免税、贴息等优惠政策。建立完善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认真贯彻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国家和省支持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依靠技术创新创造技术标准试点工作,对能够形成国家或国际标准的企业和单位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充分运用人民币升值和国家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21.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逐步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把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优势与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由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结构调整、战略策划等方面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办好产学研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专题活动,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紧密衔接。积极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搭建合作创新平台。
  22.大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加快培养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用技术人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科技奖励、职称评聘等人才激励政策,切实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载体作用,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大“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的支持力度,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支持企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形式为企业输送实用型、复合型的科技人才。重视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完善“首席技师”培养选拔机制,建设精于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
  七、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
  23.建立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调控力度。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省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协调机制,组织调研分析自主创新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形势,提出产业(产品)发展的指导目录和政策。对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土地与资金供给、科技资源配置、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的结合等方面加大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势集成和政策的配套联动,提高政府对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效率。
  24.加强企业的管理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和监管的工作机制。针对有的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职工社保等问题,要综合运用市场、科技、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节能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重视节能减排,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关心职工利益,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行业自律。
  25.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和奖惩工作体系。把优化投资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等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加大权重,作为考评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工作指导转变、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加大奖惩力度。对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改造、科技兴贸、质量兴省、投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同时,对于工作不力、完不成指标的单位和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5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