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凉府办发[2005]34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进入4月下旬以来,我州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各地雨季普遍推迟,雨量偏少,是1995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夏旱。干旱时段内,盐源、宁南、金阳等县降水不足1MM,西昌、德昌、会理、普格、会东、喜德、宁南、冕宁、金阳等县连续出现气温≥30℃的高温天气。少雨与高温天气叠加,使许多河溪流量减小,沟渠断流,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加大,土壤失墒加剧。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已造成大春春播玉米、马铃薯、烤烟、蔬菜、蚕桑等旱地作物禾苗萎蔫、干枯,甚至死亡,缺窝断垄。水稻除部分有水源灌溉条件的田块栽插进度略有提前外,大部分田块无水栽秧或栽后因干涸死亡,个别地方还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据州气象局天气趋势预测,5月下旬州内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偏高,降水稀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全州农业生产。根据5月25日全州抗旱保丰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加强抗旱工作的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旱情
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对我州各地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据农情调查,全州受害面积120多万亩,其中:大春粮食受旱面积达74万亩,成灾面积近10万亩。31万亩水稻,10万亩玉米等水栽播。烤烟受旱面积50余万亩,等雨移栽近1万亩,有的移栽后干死,有的已栽二道苗。水果生产亦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表现出枝梢停长,叶果萎蔫,许多果树春梢枯萎,夏梢不能正常抽发,花和果实大量脱落。更为严重的是,持续干旱导致花芽分化受阻,从而直接影响翌年花、果的数量和质量。高温干旱还导致桑树抽条困难,坡地桑树已开始秃尖,停止生长,产叶量下降,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叶现象。持续高温缩短了家蚕的生长周期,春蚕单产大幅度下降,蚕茧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预报,落实措施,确保双增
针对当前严重的旱情,各县市和州级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抗旱保苗、减灾的工作中去,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抗旱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
当前的高温干旱,来势猛、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是近年来少见的,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防大灾、重灾、多灾的准备。要注意与气象部门沟通,密切注意旱情发展动态。坚持广泛发动群众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摸清情况,寻求对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集中精力打好抗旱保苗的总体战,为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制旱,努力实现抗旱夺丰收
各县市要紧急行动起来,坚持防、抗结合,切实做好各项抗旱工作,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一是要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挖掘水源,抗旱保苗。要充分发动群众,提引江河水,拦截地面水,挖掘地下水,用好工程水,有条件的地区应实施人工降雨。要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分配,千方百计提高水的利用率,化解用水矛盾,维护团结稳定。水源紧张的地区,要先保人畜饮水,再保大春用水。春灌用水期间,严禁弃水发电或加工行为。二是依靠科技抗旱保苗。已经移栽的水稻田,要实行湿润灌溉,防止开裂,可在田面撒一层麦壳,减少水分蒸发。等水移栽秧田,要确保秧母田用水,同时喷施多效唑等药剂,培育多蘖壮秧,做到水到秧到,迟中争早。迟栽田重施底肥,采取底追肥“一道清”的方式,为迟栽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玉米要搞好种子储备和肥团育苗工作,育足苗子,保证种子,确保雨季来临后有充足的种苗及时进行移栽、补种或重种。要加大增、间、套种力度,充分利用空间,力求种满种尽,以面积保产量。烤烟要千方百计保住已植烟苗,并分类加强田管,同时要加强未移栽的苗床精细管理,要作好未移栽烟田的起垄、打窝、底肥等准备工作,确保雨水来后有充足的烟苗抢时移栽。水果以保花、保果、保嫩梢为重点,补水施肥,防止花蕾蛆、蚜虫、螨类等虫害。三是改革耕作制度,走旱作多熟复种的道路。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高傍田、漏筛田和5月底前仍未移栽烤烟的田地,应毫不犹豫因地制宜改种,不留空白,多种多收。四是各县市要早谋划,早安排,尽早落实今年的晚秋生产,三季庄稼统筹安排,提高复种指数,广辟增收途径,千方百计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县市要把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抗旱保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抗旱实践中,加强领导力和执行力,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想农民所想,急抗旱所需,通力协作,服好务,办好事。坚持种下就管,早管促早发,抢管增季节,精管补损失,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打好抗旱减灾总体战。久旱必有久雨,暴雨、泥石流、冰雹等多种灾害时有发生,各县市要及早谋划,搞好预案,争取主动,努力夺取抗旱减灾的最后胜利,为实现今年增粮增收的目标任务作出贡献。
二OO五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