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科技厅关于河南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2-09 生效日期: 2001-02-09
发布部门: 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豫政[2001]4号

 省科技厅《关于河南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意见》是全面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的通知》(豫政[2000]31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我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一年二月九日
  关于河南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实施意见
  一、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目的与意义
  河南是全国第一产麦大省,全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贡献均居首位。1995年以来小麦连年丰收,总产一直稳定在200亿公斤以上,4年间全省累计增产小麦126亿公斤,占全国总增产量的近1/4。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据调查,目前全省粮食系统库存小麦达230多亿公斤,占压了大量资金,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仅1999年粮食风险基金和超储补贴就占省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1/3以上。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我国将面临国际市场小麦质优、价廉和进口量逐步增加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我省小麦的销售形势将更加严峻,供过于求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快我省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专用优质小麦,研究解决小麦的加工转化问题,使我省小麦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对缓解目前小麦库存积压、减轻财政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继续保持我省小麦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和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我省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旨在充分发挥我省小麦的生产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利用小麦产业化研究开发的基础,根据市场需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突出技术创新,加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全面提升河南小麦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河南小麦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二、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现有优质专用品种开发利用为依托,以专用优质小麦栽培、加工转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关键技术攻关为支撑,以优化品种结构、实施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提高加工转化技术水平、培育名牌产品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以减少库存积压、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企业十科技十基地十农户”为主要运作形式,选择市场前景广阔、带动量大、附加值高、具有良好效益的品种和加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衔接,政策、科技、生产、加工、销售联动,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专用优质小麦研究开发、种植生产、加工转化、市场销售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化示范体系,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效益,为我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提供样板,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发展目标:通过3年努力,建立两大基地,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三类系列产品,形成三大产业,开发并规模生产3-5个系列30多种专用粉,食品加工技术含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年新增小麦转化量200万吨以上;5年后,年新增加工转化量、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翻一番;选育出一批强筋、中筋、弱筋小麦新品种(系);建立产后带动、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高效运转的新机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提高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模式,走出一条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新路子,带动全省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主要内容
  (一)小麦深加工技术产业化开发
  根据优化调整结构、区域布局合理、实施名牌战略、择优扶强支持、培植龙头企业的原则,在我省现有面粉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中,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规模大、起点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和对我省小麦加工产业升级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研制开发,提高加工转化生产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效益,创出名牌产品,明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1、小麦专用粉生产技术产业化开发按照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效益上水平的要求,择优选择一批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以专用粉生产技术组装配套转化,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规模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为重点,进行产业化、系列化开发,专用粉生产量占其面粉生产总量的50%以上,生产开发出3-5个系列30多种专用粉打入省内外市场,创出5-7个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占有较大份额的名牌产品,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2、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的高档化、方便化面食制品技术产业化开发根据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非农业人口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高档化、系列化、方便化、营养化面食制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要求,择优选择2一4家食品加工企业。重点进行精制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和高级面包、糕点、饼干等烘焙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系列化、产业化开发,实现在现有基础上新研制开发8一10种附加值高和在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花色品种,其中,争取有2一3个品种能成为国内名牌产品。
  3、以小麦为替代原料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开发突出抓好小麦谷朊粉提取、以小麦淀粉为原料生产味精技术产业化开发;择优支持3-5个以其他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进行以小麦为原料生产啤酒等产品的配套技术开发与示范。积极推广以小麦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进而生产乙醇环保汽油。通过开发替代技术和延伸产品,探索多途径、多方式加工转化小麦的新路子,延长小麦产业化链条,培育小麦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
  (二)专用优质小麦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综合技术开发
  企业根据面粉加工、食品加工和开发替代技术与延伸产品对专用优质小麦的需求,在最适生态区建立强筋、中筋、弱筋小麦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小麦基地的基础。各基地要根据市场和企业要求,集中连片种植相应的专用优质小麦品种,并与农户和面粉加工企业签定生产销售合同,确保加工转化的原料供应。
  根据专用优质小麦原料规模化生产对种子的需求,分别在强、中、弱筋小麦生产基地选择生产条件好、科技力量强、设备先进和有较好基础的国营农场、种子专业村,有计划、按比例建立专用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按照“四级种子生产程序”配套生产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为生产提供种性纯正、质量稳定、数量充足的种源。
  (三)攻克一批关键技术,为专用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优化调整小麦结构、提高小麦生产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专用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后劲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制约我省小麦加工转化的重大技术问题,按照“先进性、关键性、普遍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原则,重点安排一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展小麦专用粉质量评价体系与生产配制技术研究,小麦替代技术与延伸产品研究与开发,组织河南小麦品质生态区划及生产技术规程体系研究,专用优质小麦市场信息和质量检测体系研究等,为我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四、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的通知》(豫政[2000]31号)关于建立小麦加工转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的要求,联席会议负责实施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的组织领导、决策指导、统筹规划和有关问题的协调解决,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二)以优惠政策扶持引导。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关于加快我省小麦加工转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政[1999]9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的规划意见的通知》(豫政[2000]31号)等国家和我省已有的政策。对河南省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行动重点加工转化项目(以下简称重点加工转化项目),按照《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高新[1999]1号)要求实行认定制度,经认定后享受《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豫政[1998]60号)中有关优惠政策(认定和管理办法另行通知)。承担重点加工转化项目的企业,具备科技企业条件的,按照原省科委《关于印发(关于认定科技企业和核发科技企业证书的暂行办法)的通知》(豫科条字[1994]17号)规定的程序,经认定后享受科技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为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政策支持。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凡经认定的重点加工转化项目,可按《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高新[1999]2号)的规定申请贷款贴息。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对重点加工转化项目给以支持。省科技厅每年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单列专项经费,用于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小麦主产区所在地政府,要根据财力情况,增加对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科技投入。
  (四)实行人才技术集成。调动全社会科技力量为小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科技支持,加速推广现有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和优质高产高效先进适用技术,围绕产业化各环节,建立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示范企业。组织中青年技术骨干,加紧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强小麦经济优势转化的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负责该科技行动的发展战略、方向规划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咨询及重点加工转化项目的评估、论证等。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和民间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专家的广泛联系,积极引进国外、省外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增加我省以小麦为原料加工转化产品的出口创汇。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4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