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各县(市、区)农业局:
10日以来,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气温急剧下降。各地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20℃的天气。10日全市最低温度16.2—20.1℃、平均温度17—21.2℃;11日最低温度15.6—17.3℃,预计12日平均气温仍低于23℃,已对全市双季晚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全市大部分双季晚稻正处在幼穗分化期,早稻即将破口抽穗,对低温反应极其敏感。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的防范和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一、认真摸底调查,确定防寒对象田
据初步摸底调查,全市烟后及双晚水稻尚未齐穗面积约50万亩左右。各级农业部门必须组织技术力量,对当地双季晚稻的种植品种、插秧期、生育进度进一步细致摸底调查,分类站队;重点摸清目前正处幼穗分化5~6期及破口抽穗期的“危险”田块分布,把其确定为防寒减灾的重点对象田,落实技术力量,分片包干指导,强化措施落实,力保这类型水稻正常发育和安全齐穗。
二、加强分类指导,落实防寒措施
一是处在孕穗破口期的田段,务必灌深水,保温护苗,提倡稻草田间熏烟增温;二是正处在破口抽穗期的田段,寒流之前,应喷施“九二○”促进早齐穗;三是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排水露田,以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并适当补施速效热性肥料,提高水稻抗寒能力,以减轻低温危害;四是全面推广根外追肥,减少秋寒损失,力争双季晚稻丰收。
三、加强领导,增强防寒责任意识
由于今年早稻生长前期雨日多、日照少,导致早稻生育期推迟,晚稻插秧进度比去年推迟5~7天,给晚稻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压力。这次寒流温度降幅大,将持续三天左右,20型秋寒也有到来的可能。所以,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防寒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切实把防寒减灾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将防寒减灾措施落到实处。要密切联系气象部门,掌握气候变化动态,预防20型秋寒的到来,认真做好防寒物质准备和技术宣传培训,应对可能出现的低温寒害。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田间检查和测报防治,重点注意防范褐飞虱和穗颈瘟的暴发流行,开展统防统治,严防病虫暴发成灾。
以上通知,请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三明市农业局
二00六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