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2002年,中国通信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在全球信息产业剧烈动荡、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政策措施,避免了大起大落,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2002年,通信业完成业务总量5547亿元(2000年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2%;电信业务总量5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完成通信业务收入4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10亿元,比上年增长8.1%;电信业务收入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完成通信业增加值约27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9%(上年为2.53%)。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6亿元,比上年减少20%,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为4.9%,低于“八五”以来的各年。
邮 政
2002年,中国邮政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展思路,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了邮政事业向良性循环的迈进。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2%;邮政业务总收入累计完成51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收支差额总额累计实现1.2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传统业务稳步发展,重点业务增长迅速
2002年各级邮政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邮政业务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突出发展函件业务,扩大业务规模,拓展业务新领域。
全年函件总数累计完成106亿件,比上年增长21.9%。其中:邮政商业信函增长迅速,全年完成16.3亿件,比上年增长49.0%;邮政商业信函占函件总数比重达到15.4%,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函件完成5224.9万件,比上年下降12.7%。包件累计完成1.1亿件,比上年增长6.1%。
特快专递业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业务量完成1.4亿件,比上年增长10.9%。
邮政储蓄业务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支撑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储蓄余额大幅度增加。全年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737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8%。汇兑业务有所下降。
紧紧围绕增收节支,积极改进管理体制,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全年邮递类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64%,其中:函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包件收入完成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报刊收入完成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邮政储蓄完成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7%;特快专递收入完成48.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汇兑收入、集邮收入下降。
全年总支出比上年增长6.9%,低于总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全国邮政收支差额总额累计完成1.2亿元。
推进网络结构调整,完善邮政汇兑体制改革,通信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2年完成邮政固定资产投资69.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6.7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2.9亿元。
全国邮政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5架,邮船10艘,火车邮厢455节,各类邮政汽车4.6万辆。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10条、铁路邮路164条、汽车邮路1.4万条。邮路总长度308.1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51.1万公里,城市投递段道4.3万条。
2002年,继续推进网络结构调整,一、二级邮区中心局内部处理逐步向规范化过渡,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管理层次清晰、业务功能规范、生产作业组织科学的网络体系。
电子汇兑系统完成了新旧体制的转换,提升了邮政汇兑的市场竞争力。全国邮政电子汇兑网点1.7万个,占汇兑网点总数的38%。系统日处理量达到100万笔以上。
邮政储蓄绿卡系统稳步运行,全国联网97%以上县(市)实现通存通取,联网网点由上年底的2.4万个增加到2.8万个,ATM机达到5357台,每日异地交易量达到26.9万笔。
落实各项服务规范,保证全国邮政通信畅通,稳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2年全国邮政局所、服务网点合计7.6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5.8万处,提供邮政全功能服务的局所3.61万处,电子化局所1.77万处。邮政信筒信箱21.8万个。全国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乡(镇)达55%,开办185客户服务中心的地(市)达276个。人均函件量达8.3件,局所平均服务人口达1.7万人,每百人报刊量为13.9份。
2002年,中国邮政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切实履行了普遍服务义务,努力开发新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实施邮政服务形象工程。
全国畅销报刊实施提速,发达地区地(市)局当日见报率达100%,县局达90%。中国邮航与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充分发挥南方航空的空中优势和中国邮政地面网的优势,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002年,中国邮政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与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总数达到53个;与18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可以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 信
2002年,中国电信业继续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电信业务收入完成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年电信收支差总额实现7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5亿元,比上年下降20%。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5万亿元。
2002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达4.21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5000多万户。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现代通信网已基本形成;长途传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7.04部/百人提高到17.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1.07部/百人提高到16.2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85.3%;与我国开通电信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多个。
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
经过几年的整改,通信业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的转变。2002年,我国基础电信企业已有6家,增值电信企业达到4400多家,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格局。各通信运营企业利用这一发展契机,适应市场变化,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内部管理,2002年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电信2002年圆满完成了改革重组,在全球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海外上市,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全面推进,服务面貌显著改善。集团通信主营业务收入1363亿元,同比增长7.6%。
中国网通于2002年5月16日挂牌成立,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集团上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2002年的各项改革和管理任务,加速建章立制,保证了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网通集团共实现通信业务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10.2%。
中国移动加强战略管理,拓展业务领域,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02年圆满完成了8省(市)公司的改制上市,集团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全年业务收入完成1509亿元,同比增长12.1%。
中国联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挑战,成功地实现了A股上市,并完成9省移动通信资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大资本运作。公司各项业务继续快速发展,改革与管理取得新突破,朝着国际一流综合电信运营企业的方向迈出了迅速、坚实的步伐。全年业务收入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33.7%。
铁通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压力,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发展自身优势,加大营销力度,调整业务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各类业务都有较大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2002年公司业务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36.0%。
2002年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重组挂牌的第一年,集团公司领导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的思想,理顺发展思路,确定了企业发展战略,探索了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改革,推进了业务结构调整,开拓市场,集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2002年完成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59.6%。
深入挖掘潜在市场,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通信业在内部机构调整变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竞争机制激励了运营企业的发展。2002年,各项电信业务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4亿户,新增34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达到1.36亿户,新增240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达到0.78亿户,新增1003万户。接入用户交换机的用户达到2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7亿户,新增6139万户。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达5000多万户,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非话音业务需求增长迅速,数字数据用户、帧中继及ATM用户共达66.6万户,比上年增长6.9%。
2002年,通信业为发挥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和骨干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设了金卡、金关、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努力提供技术装备、系统集成和网络平台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银行卡、IC卡公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组织机构代码卡的研发和应用,各部门利用公用网资源组建的全国性信息系统已达218个;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国已有7200多个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企业上网工程加快实施,上网企业达到21.7万多家;建成了一批综合性、基础性数据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图书馆等快速发展。
主要通信运营企业发展情况:
中国电信在拆分后的第一年里,业务健康发展,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211万户,达到1.33亿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达到8507万户,占总数的63.8%;农村电话用户达到4834万户,占总数的36.2%。N-ISDN用户新增6284户,达到63万户。新增宽带用户185万户,达到254万户。互联网拨号注册及主叫号码计费用户新增553万户,达到2620万户。数据通信基础业务用户达到43.77万户,其中DDN达到31.9万户,帧中继及ATM业务用户达到6.77万户。IP电话通话时长继续大幅度增长。各种上网业务不断推进,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 电信(美国)公司正式开业。
中国网通重组后,完成平稳过渡,北方十省固定电话用户新增990.4万户,达到7744.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达到4753万户,占总数的61.4%;农村电话用户达到2991万户,占总数的38.6%。N-ISDN用户新增7.87万户,达到54.25万户。互联网注册拨号及主叫电话号码计费用户新增4.25万户,达到1580.2万户。宽带用户新增52万户,达到80万户。数据通信基础业务用户达到22.26万户,其中DDN用户达到14.5万户、帧中继及ATM用户达到3.28万户。IP电话通话有较大增长。
中国移动努力稳定在网客户,积极发展新客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388万户,达到1.38亿户。在话音业务基础上新开发的短信业务发展迅速,全年业务量达到793亿条。国际短消息业务、“彩信”业务等日趋成熟,业务更加丰富。
中国联通主要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02年,移动用户净增2717万户,用户总数达到6817万户。其中CDMA用户达到716万户,在CDMA发展的同时,GSM仍有快速增长。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去话时长达到132.5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多。互联网用户净增375万户,达到729万户。无线寻呼业务仍在下降。
铁通公司以传统话音及互联网业务发展为主,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小区的发展,逐步扩大市场覆盖,2002年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8万户,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互联网用户达到25万户,比上年增长3.2倍。无线寻呼用户达到246万户,比上年增长44%。长途电话通话量增长127.9%,IP通话时长迅猛增长。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巩固卫星通信主业,积极寻求市场机遇,2002年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做好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增值电信业务--VSAT通信业务的应用;围绕远程教育、信息广播、节目传输、视频会议等热点领域进行了市场开拓;积极洽谈、跟踪近百个项目,为后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自1998年以来,我国仅用四年时间完成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和电信企业重组改制,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竞争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企业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取得明显进展。2002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完成电信收入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各运营企业的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中国电信33.1%,中国网通16.4%,中国移动36.7%,中国联通12.4%,其它企业1.4%。
中国电信2002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579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通信主营业务收入1363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了“保七争八”的目标。收入总数中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约占68%,长途电话网业务收入约占22%,数据通信业务收入约占10%。税前利润达到91.8亿元,同比增长80%。
中国网通2002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62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通信业务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10.2%,北方十省实现业务收入642亿元。收入总数中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约占70%,长途电话网业务收入约占17%,数据通信业务收入约占13%。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
中国移动完成业务总量2144亿元,同比增长32.7%。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完成1509亿元,同比增长12.1%。资产总额达到3880亿元。
中国联通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811亿元,同比增长65.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3.7%,总收入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87%。公司总资产达到1989亿元。实现利润55亿元。
铁通公司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45.9%。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36.0%。公众提供电信服务收入占36%,同比增加24%;收入总数中固定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占60%。
中国卫星公司2002年完成收入85665万元,增长59.9%。
规模投资趋于理性,能力稳步增长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各运营企业通信网络已具备相当规模,处于网络完善阶段,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探索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逐步将高速规模化投资转向更加注重效益的投资。2002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5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中国电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亿元;中国网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中国移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6亿元;中国联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铁通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
主要通信能力稳步增长
2002年,通信业光缆线路长度达225万公里,比上年底新增43万公里,增长42%。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51万公里,新增10万多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128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46万公里,共新增32万公里;数字微波线路长度达19万公里。
中国电信光缆线路长度新增8.7万公里,达到90多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17万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47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26万公里。
中国网通光缆线路长度新增2万公里,达到53万多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9.2万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29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15万公里。中国移动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5万公里,达26万公里。
中国联通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6万公里,达48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10.8万公里。
铁通公司光缆线路长度约8万公里。
2002年,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73万路端,达776万路端;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设备容量)新增2792万门,达2.85亿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5205万户,达2.71亿户;数据业务端口达134万,比上年增长15%;互联网服务器端口达332万,比上年增长30%。
中国电信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41万路端,达444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设备容量)新增1821万门,达1.78亿门。
中国网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1.7万路端,达184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设备容量)新增738万门,达9688万门。
中国联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0多万路端,新增25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近33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2878万户,达8894万户,其中CDMA网络容量达2046万户。 中国移动年末交换机容量达1.82亿户,净增近2326万户。
铁通公司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2万路端,新增5.3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847万门,新增218万门。
转变观念、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信水平不断提高
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激发了企业的竞争意识,各运营企业服务观念有了很大改变,逐步由规模竞争转向效益竞争。2002年全行业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7.5部/百人;主线普及率达16.8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6.2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85.3%;移动通信网、数据网及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移动漫游业务;与我国开通电信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多个;业务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2002年中国电信在服务方面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了以“前台服务为标志,后台服务为支撑,网络服务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建设,面向三大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服务;二是坚持做好“首问负责制”、服务质量通报制和服务质量考核制;三是把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用户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用户越级投诉较上年减少114件,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确立了中国电信的新形象。
中国网通挂牌以来始终把用户至上作为最高理念,把3~5年内将网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通信运营企业作为战略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网络接通率达97.1%。
中国移动启动了客户服务工程,全面实施积分计划,主动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拓展业务领域,开通了国际短消息业务,普及短消息消费,率先推出“彩信”业务;丰富并推动了GPRS应用,2002年覆盖了2302个城市;“移动梦网”商业运营模式日趋成熟,业务更加丰富;国际漫游业务通达116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联通加大新技术和新业务的研究、开发、试验与推广力度,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第一个全国统一的移动通信智能网,开通了国内第一个基于IP技术的全国性公用会议电视系统和可视电话系统,初步建立了多方协调、合作共赢的CDMA产业价值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客户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2002年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国333个地(市),已与67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漫游业务,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IP电话漫游业务,与144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互联网漫游业务。
铁通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市场经营和艰苦磨炼,服务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2002年下半年建设了独立的客服体系,初步构建了相对独立的总部-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三级结构的服务组织系统;开通了“10050”统一服务号码,对用户的投诉集中受理,集中派单。服务质量达到部颁标准,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已在全国30个省市开办了综合性电信业务,固定电话覆盖247个地(市),数据网扩展到全部地(市)。
2002年,我国通信业在内部机构调整变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转变观念,推进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的人均通信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较远,各项普及指标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通信领域监管手段薄弱,竞争还不够规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通信新业务的不断开发,我国通信业还将保持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
注:1.本公报数据为国家邮政局及六家电信运营企业快报数;
2.公报中各项统计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二○○三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