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2002年第1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4-22 生效日期: 2002-04-22
发布部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陕政办发[2002]3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遵照省政府领导同志意见,现将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2002年第1次会议纪要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2002年4月22日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02年第1次 
 
  4月16日,副省长、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组长王寿森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1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总结和2002年工作安排的汇报,研究确定了有关事项。现纪要如下: 
  一、认真贯彻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依法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是依法管理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重要法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确保人工影响天气活动顺利开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山川秀美工程顺利实施。 
  二、努力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千方百计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近几年来,我省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人影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面对当前严峻的天气形势,各级政府和人影部门要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各级气象台(站)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天气形势的分析、预测、预报工作,为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各级人影部门、气象台(站)要及时和空军西安基地、民航、军队及地方各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和加强器械设施安全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广泛推广使用先进的人工增雨防雹技术,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益和效果。四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将所需经费列入预算,满足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需要。 
  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健康发展。第一,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和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省气象局尽快下发《关于加强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组织和人员资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资格认证条件、资格证申请程序,做好资格证的发放、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按立法程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出台《陕西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细则》。第二,要从设备维护、炮弹存储、作业程序管理等环节加强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人影办主要负责同志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第三,省军区和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要按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人工增雨防雹炮弹、火箭弹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炮弹、火箭弹存储、保管、运输、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级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从本部门业务出发,各负其职,各司其责,尽职尽责地做好配合、协调、管理等工作,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进行。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在抓好防灾减灾的同时,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坚决杜绝各种不安全事故发生。 
  五、会议确定: 
  (一)按照奖优罚劣和依法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原则,动态监测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情况,定量评估和考核工作实绩,年终开会表彰奖励。 
  (二)省气象局要加快黄河中游(陕甘宁)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人工增雨(雪)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的科学研究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天气系统项目的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我省气象现代化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三)人工消雾技术是解决浓雾天气条件下机场、高速公路正常开通的一个有效途径,省科技厅要立项组织试验研究。 
  参加会议人员:崔讲学 陈洪田 张积耀 史俊通 柴多山 牛传新和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的有关同志。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2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