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市政发[2003]128号
8月下旬以来,我市出现了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降雨过程,渭河、泾河以及南山支流相继发生罕见的洪水,对沿渭及南山支流两岸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灾害损失,水利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毁。目前,"三秋"工作已基本结束,市政府决定,今冬明春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以水毁修复为重点的冬春水利建设活动。特就此做以下通知: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强创佳"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城郊型高标准、高水平的水利基础设施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水毁水利设施修复这一重点,防洪保安、水土保持、农业节水市建设、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并重。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项目带动,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任务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修复水毁堤防87公里,修复水毁坝垛76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新打配套机井100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解决16万人的饮水困难,各级灌排渠道清淤整修3200公里,整修中小河流堤防130公里,同时确保完成灌区挖潜配套、水毁渔场修复、小水电建设等任务(各区县任务见附表)。
二、总体布局和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是:突出以渭河和南山支流的水毁修复为重点,加快渭洛河下游综合治理项目和病险库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城市防洪体系建设,确保全市防洪安全。在平原区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工程进程。在山塬岭区以水保生态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水电资源开发为中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各区县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不失时机地投入到冬春水利建设中去,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集中精力、扎扎实实组织好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各县区要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把水毁工程修复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头等大事,尽快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特别是要抓紧抓好渭河干流和南山支流水毁堤坝等工程的加固修复,要尽快组织力量开展水毁工程勘测设计,上报立项工作,对重点部位和重点防洪工程要简化程序,及早开工修复。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关键工程,抓紧冬春有利时机,尽快修复,确保明年安全渡汛。要重视水毁人饮工程的修复,对水毁的农村人饮工程要优先抓紧修复,保证受益户的饮水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水毁灌排工程要立足于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灌排能力,保证秋播和冬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和黄土坍塌地区的勘查和监测,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逐步搬迁避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继续抓好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一要抓好城市北郊排洪体系建设,氵皂河综合治理工程要严格按照基建项目程序,抓好实施工作;漕运明渠综合治理工程要抓紧开工前的准备。二要抓好"引乾济石"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年内要全面启动。三要以恢复"八水"盛景为目标,做好浐、灞河城郊河段综合治理的指导,为西安周边的生态建设做出贡献。四要加快防洪硬件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零河、红旗、石砭峪和二龙口、甘峪等1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周至、户县和市郊段要按照省上批复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渭河堤防加固、整修建设任务。五要抓紧黄河水保生态工程未蓝项目区的组织实施工作,今冬要全面铺开。
三是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饮水问题。农村人饮解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质量、资金筹措和管理、建后管理等各个环节。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作为水利工作的基本任务,满腔热情地抓紧抓好。按照"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农村人饮解困工程、防氟改水工程、农村改水工程、"甘露工程",下大力气解决16万人的饮水问题。要以水源工程建设为中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供水工程建设步伐,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和壮大供水产业。
四是突出抓好水保生态环境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要围绕治理区水土流失成因,坚持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的思路,从根本上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按照全市"大绿"工程的规划,抓好"六片"、"八河"、"十条路"的生态林带建设。要着重抓好水保债券项目、农发水保项目、以工代赈坡改梯项目、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周至县要抓好仙游寺流域的年度建设工作,长安要全面启动国家生态修复项目。
五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一要抓好2003年度农业节水市项目和阎良、户县国家节水增效项目的实施;二要围绕节水市建设的总目标,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和以工代赈水利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三要继续抓好典型,树立样板。围绕五大节水示范基地建设,全市重点抓好10个重点节水项目,各区县也要制定各自的重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节水市建设面上的各项工作。
六是抓好现有灌区挖潜配套。要以节水增效为重点,加快两改一提高(节水改造、支斗渠改制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步伐,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要继续抓好渭河以南中小自流灌区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要在低洼易涝地区进行系统的排涝工程建设,冬春重点解决好排涝渠道的通畅问题。各区县要把灌区渠道"三修两清"工作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突破口,采取会战与专业队伍结合的办法,全面动员农村劳力,11月底前完成2800公里灌溉渠道和330 公里排水渠道的清淤整修任务。以修促灌,以修保灌,以修促管,为冬灌打好基础。
今冬明春水利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提早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宣传动员。11月上中旬组织上劳,集中3个月时间,元月底完成冬季建设任务。春节过后,明年4月底全面完成冬春水利建设任务。为保证冬春水利建设有一定规模,市上重点抓好20个带头乡镇,10个示范工程,实现典型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三、工作措施
(一)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密切注视研究农村经济形势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思路和方法,用新的治水思路指导水利建设工作。要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脉搏,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方向,紧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规划,把项目布设、工程建设和管理同农村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及群众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极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速度,不断强化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水利建设关键在投入。要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大胆进行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多元化投入政策,千方百计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力用于农业的部分、计划内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国债资金、市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用于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要保证及时落实到位。同时要保证国家投资项目的配套。要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兴修水利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今冬明春农田水利水毁修复任务艰巨,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仅靠各级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集资投劳,切实履行"一事一议"制度。要放开融资政策,加大承贷力度,确保各项贷款指标的落实。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审计、稽查工作。对挪用、挤占、截留水利建设资金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一定要追究责任,从严查处。
(三)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开工工程多,建设任务重,各级都要切实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质量教育,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争创"精品工程"。对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水毁修复要汲取历史教训,重视搞好规划,尊重自然规律,把居民点和重要设施建在安全地带,不得随意改变河势、缩窄行水断面,避免人与河争地,给洪水留足出路。小型水利工程要落实技术、质量负责制,严格技术规范,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所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都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抓起,从材料、设备选用、技术力量配备、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严格工程验收,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工艺的应用,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科技含量。
(四)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冬春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建设活动,量大面广,时效性强,各区县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切实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抓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亲自抓,分管领导要扑下身子全力抓,推行领导包片抓点、几套班子齐抓共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深入灾区、深入施工一线,加强检查指导,抓重点,抓示范,抓典型,推动全盘。三是各部门要紧密配合打好总体战。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冬春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抽调精兵强将搞好技术服务。各级计划、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及时下拨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各级宣传部门要及时报道冬春农田基本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系列报道,鼓舞斗志。各地武装部、妇联、共青团系统要组织好当地驻军、武警和民兵及广大妇女、共青团员,积极参与当地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耕地用途管理,认真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非法改变耕地用途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农业、林业、电力等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各尽其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我市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附件:
1.西安市2003年冬春水利建设任务表(一、二)(略)
2.西安市2003年冬春水利建设水毁修复任务表(三)(略)
二○○三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