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环办函[2012]6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环评机构体制改革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111号)的有关要求,经研究,现将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79家单位列入第二批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见附件一)。请各试点单位按照《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环办〔2010〕87号)和《关于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函〔2011〕1222号)要求实施改革。改革后设立的新机构,应尽快按照《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资质申请有关问题的函》(环办函〔2011〕98号)要求,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的机构名称变更,并填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情况表(附件二)和原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分流安置情况表(附件三),改制完成后一年内应向我部提交新机构运行情况报告。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 应利 杨申卉
联系电话:(010)66556408,66556428
传真:(010)66556428
附件:1.第二批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名单
2.试点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情况表
3.原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分流安置情况表
二○一二年一月四日
附件一:第二批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名单
序号 |
所在地 |
单 位 |
1 |
北京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2 |
天津 |
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
3 |
河北 |
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4 |
承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
5 |
廊坊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
6 |
保定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
7 |
山西 |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8 |
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
9 |
晋中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10 |
内蒙古 |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
11 |
吉林 |
吉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12 |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 | |
13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 |
14 |
黑龙江 |
齐齐哈尔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15 |
上海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16 |
江苏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17 |
南京大学 | |
18 |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
19 |
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20 |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21 |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22 |
江苏 |
南通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23 |
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24 |
泰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25 |
盐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26 |
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
27 |
淮安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28 |
镇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29 |
南京师范大学 | |
30 |
宿迁市宿豫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 |
31 |
盐城市盐都环境科学研究所 | |
32 |
昆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33 |
泰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34 |
兴化市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所 | |
35 |
南通市通州区环境科学技术指导站 | |
36 |
射阳县环境科学研究所 | |
37 |
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研究所 | |
38 |
南京工业大学 | |
39 |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 |
40 |
滨海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41 |
盐城师范学院 | |
42 |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 | |
43 |
浙江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44 |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45 |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 |
46 |
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 | |
47 |
温州市鹿城区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所 | |
48 |
安徽 |
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49 |
安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50 |
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51 |
滁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
52 |
江西 |
吉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53 |
山东 |
日照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54 |
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
55 |
济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56 |
烟台市牟平区环境保护科研所 | |
57 |
河南 |
洛阳市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 |
58 |
河南理工大学 | |
59 |
湖北 |
宜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60 |
潜江市环境保护工程院 | |
61 |
湖南 |
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62 |
广东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63 |
广州市番禺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 |
64 |
广西 |
柳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65 |
桂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66 |
海南 |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67 |
重庆 |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68 |
重庆市万州区环境保护科研所 | |
69 |
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科研所 | |
70 |
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 |
71 |
丰都县环境科学研究所 | |
72 |
重庆市南川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 |
73 |
四川 |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74 |
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 |
75 |
云南 |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76 |
陕西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77 |
渭南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 |
78 |
甘肃 |
兰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79 |
青海 |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附件二:试点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情况表
单位名称 (盖章) |
| ||||||
联系人 |
|
联系方式 |
| ||||
举办单位[1] |
| ||||||
经费来源 方式[2] |
| ||||||
收入情况 |
年度 |
财政拨款(万元) |
科研经费(万元) |
环评收入(万元) |
其他收入(万元) | ||
2009 |
|
|
|
| |||
2010 |
|
|
|
| |||
2011 |
|
|
|
| |||
环评业务量 |
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数量(个) | ||||||
年度 |
部级审批项目 |
省级审批项目 |
地市级审批项目 |
县级审批项目 | |||
2009 |
|
|
|
| |||
2010 |
|
|
|
| |||
2011 |
|
|
|
| |||
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数量(个) | |||||||
年度 |
部级审批项目 |
省级审批项目 |
地市级审批项目 |
县级审批项目 | |||
2009 |
|
|
|
| |||
2010 |
|
|
|
| |||
2011 |
|
|
|
|
注[1]: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中列明的内容为准;
注[2]:根据编制机关批准的经费来源区别填写财政全额拔款、财政差额拔款或自收自支等。
附件三:原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分流安置情况表
现有环评 专职技术 人员情况 |
环评工程师总数(人) |
| |||
持有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人员总数(人) |
| ||||
姓名 |
环评工程师 登记证号 |
环境影响评价 岗位证书编号 |
人事关系现况[1] |
改制后安置情况[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根据人员实际人事关系区别填写事业单位在编或聘用;
注[2]: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基础上,在以下项中选择填写:a、调入改制后的新机构专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b、仍留在原事业单位,但在改制后的新机构兼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c、仍留在原事业单位,不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d、调至改制后新机构以外的其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