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京建发[2011]322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有关科研院(所)、行业学(协)会,各绿色建筑技术依托单位:
为大力推进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推广和普及适用于我市民用建筑中具有显著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产品,强化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市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促进我市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贯彻《关于印发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建发〔2010〕670号)的精神,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申报工作是面向社会公开、广泛征集绿色建筑领域内先进适用,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前瞻性、先进性,且适应北京地区地域使用条件,经济、可靠、安全、成熟,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和成果。各单位申报的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经专家评审、征求意见、公示报审后可列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向社会广泛发布,并通过我市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建设、政府投资绿色建筑试点工程、政府采购、纳入有关标准规范等形式加强技术推广,推动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应用。
二、请各申报单位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书》(附件2)的要求进行申报,并于2011年8月20日前完成网上预申报材料提交,通过形式审查合格后的项目接到通知后于2011年8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具体申报程序详见附件2)。
三、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及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我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认真组织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征集和推荐工作。
联系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乔渊
联系电话:59958643,13520461640
电子邮箱:sjwkjcjzx@126.com
附件1: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书》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1
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指南
为大力推进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推广和普及适用于我市各类民用建筑中具有显著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产品,确保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评审和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指的技术包括技术、产品、材料和工艺等。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技术要求先进适用,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前瞻性、先进性,且适应北京地区地域使用条件,经济、可靠、安全、成熟,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申报技术范围
1.节地与室外环境友好技术
包括建筑场地保护技术,节地技术,降低室外光、热、声环境负荷技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人工湿地等绿化技术,清洁交通设施等。
2.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包括墙体、屋面隔热保温技术,门窗、幕墙节能技术,建筑遮阳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供热制冷系统节能技术,通风技术,配电照明节能技术等。
3.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包括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技术,雨水、再生水利用技术,供水系统优化技术等。
4.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包括新型钢结构、砌筑结构、木结构体系技术,工业化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技术,新型绿色建材技术,土建装修一体化技术,废弃材料再利用技术等。
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技术
包括室内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通风、温湿度、空气品质控制技术等。
6.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其它绿色施工技术
包括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场地环境控制、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施工及管理技术等。
7.建筑智能和信息化应用技术
包括智能化调控、监控系统技术,如: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技术、地热与协同控制技术、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技术、安全防范系统技术、信息网络系统技术、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等。
8.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技术
包括运营管理方面节能与节水管理技术、耗材管理技术、绿化管理技术、垃圾管理技术等。(三)申报单位必须是技术的持有单位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
(四)申报技术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验收)或经实际应用一年以上证明效果良好;
(五)申报技术应无成果或其权属的争议;
(六)已在北京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中应用、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技术优先列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二、申报材料
(一)《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书》;
(二)有关技术资料
1.技术研究(研制)报告(应包含技术特点、主要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
2.成果鉴定(评估、验收)证书或实际应用一年以上效果良好证明材料;
3.相关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包括:申报单位编制实施的或执行国家发布的规范、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等文件;
4.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5.两家以上单位的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加盖公章);
6.已推广应用和拟推广应用工程清单;
7.获奖、专利、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关文件及生产许可证等证明材料;
8.如申报单位与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证书上成果完成单位不一致,应出具申报单位拥有该成果的相关证明;
9.科技成果受让单位,必须提交科技成果转让合同复印件;
10.其他必要的技术资料、图片等。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自愿提出申请,并按申报材料要求准备申请文件;
(二)申报单位先通过网络进行网上预申报,经形式审查合格后的项目将申报材料递送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网上预申报指将申报材料原件扫描后上传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电子邮箱(sjwkjcjzx@126.com)。
四、申报材料的编制与递交
(一)申报材料应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二)纸质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申报书一式六份,有关技术资料一式三份;
(三)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请单位须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申报。申报指南和申报书可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网站(www.bjjs.gov.cn)下载;
(四)网上预申报工作截止于2011年8月20日结束。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乔渊
电 话:010-59958643、13520461640
传 真:010-59958655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c座6层(邮编:100039)
e-mail: sjwkjcjzx@126.com
附件2
项目编号:
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盖章)
申报时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
二○一一年六月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
完成单位 |
1. | ||||||
2. | |||||||
所属类别与类型 |
1.节地与室外环境友好技术 2.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3.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4.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技术 6.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其它绿色施工技术 7.建筑智能和信息化应用技术 8.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技术 | ||||||
技术来源 |
1.国家计划 2.省部计划 3.其他单位委托 4.自选项目 |
研制起止时间 | |||||
年 月至年 月 | |||||||
组织鉴定(评估、验收)单位 |
|
鉴定(评估、验收) 证书编号 |
|||||
鉴定(评估)时间 |
年 月 | ||||||
成果登记 情况 |
国家级成果登记部门 |
登记号 |
|||||
省部级成果登记部门 |
登记号 |
||||||
专利情况 |
专利名称 |
专利种类 |
批准时间 |
专利号 | |||
|
|
|
| ||||
|
|
|
| ||||
|
|
|
| ||||
获奖情况 |
获奖时间 |
奖励名称 |
奖励等级 |
授奖单位 | |||
|
|
|
| ||||
|
|
|
| ||||
|
|
|
|
二、推广技术内容
1.主要技术性能 | |
2.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 |
适用地域范围 |
|
适用工程类型 |
|
适用工程部位 |
|
主要应用 技术条件 |
|
施工技术要点 |
|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
三、推广应用分析
1.已具备的推广应用条件 | ||||||
国家、地方管理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 |
发布文号及时间 | |||||
|
| |||||
|
| |||||
|
| |||||
|
| |||||
国家、行业、地方管理部门发布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文件 |
发布部门 |
标 准 号 | ||||
|
|
| ||||
|
|
| ||||
|
|
| ||||
|
|
| ||||
参照执行的国外标准 |
发布的国家或国际组织 |
标 准 号 | ||||
|
|
| ||||
|
|
| ||||
|
|
| ||||
申报单位编制的应用技术文件 | ||||||
文件名称 |
(申报单位所在地技术监督局备案号) | |||||
|
| |||||
|
| |||||
|
| |||||
2.已应用情况 | ||||||
3.推广应用量分析 | ||||||
4.效益分析 | ||||||
经济效益分析 | ||||||
实施投入 |
设备投资 |
土建投资 |
其它 |
合计 | ||
(万元) |
(万元) |
|
(万元) | |||
投入产出分析: | ||||||
环境效益分析 | ||||||
社会效益分析 | ||||||
四、推广计划及措施
1.推广计划 |
2.服务方式 |
五、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
| |||||||
曾 用 名 |
|
单位性质 |
| |||||
通讯地址 |
|
法人代表 |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
e-mail |
|
传真 |
| |||||
网址 |
|
联 系 人 |
| |||||
成果推广的实施能力 | ||||||||
具备的质检手段及检验项目 | ||||||||
申报产品类填写 | ||||||||
生产能力/上年实际产量 |
||||||||
上年销售量及分布情况 |
||||||||
投入市场的时间 |
| |||||||
生产原料及来源 |
||||||||
产品参考价格 |
||||||||
上年企业总产值/申报产品产值 |
||||||||
申报产品万元产值利税(万元) |
||||||||
职工总数 |
|
其中管理人员数量 |
其中技术人员数量: 高级 名 中级 名 初级 名 | |||||
专职质量管理 人员数量 |
|
研究开发 人员数量 |
| |||||
营销服务 网 点 |
营销服务人数 |
网点数量 |
网点分布情况 |
| ||||
六、申报审批意见
申报 单位 意见 |
(盖章) 年月日 |
专业评审 委员会 意见 |
年月日 |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意见 |
(盖章) 年月日 |
填写说明
1.“完成单位”应与鉴定(评估)证书中的成果完成单位一致,如有变化应附相关证明;
2.“主要技术性能”,包括:项目简要介绍、技术原理、技术特点、技术水平、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
3.“主要应用技术条件”,包括:建筑结构条件、施工安装条件、环境条件等技术条件的要求;
4.“已应用情况”,包括:已应用的工程类型、工程数量、建筑面积和应用地区、应用效果等内容;
5.“推广应用量分析”,包括:已有推广应用量、适宜的推广应用面、三年内预期推广应用量和目前未达到推广应用量的原因等内容;
6.“推广计划”,包括:推广进度及布点计划安排、工程试点、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召开推广交流会等措施;
7.“服务方式”,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