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06-21 生效日期: 2011-06-21
发布部门: 哈尔滨市政府
发布文号: 哈政办综[2011]4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城乡建设委制定的《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予以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市城乡建设委 二○一一年六月十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一年。为全力推进“中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整体提升城市载体功能,促进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以“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为己任,秉承奋力求进的城建速度、忘我奉献的环卫精神,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全力实施“中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作业、管理、养护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和整体进步,加快提升老城区的交通承载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卫生容貌形象、群众居住水平、历史文化特色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促城市总体环境面貌尽早改观,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多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道路交通工程

  

  1.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路网框架,加大城市外延性道路建设力度,结合江北水城的建设发展,东部松江湿地的旅游开发,南部工业新城的外延拓展,中部老城区交通疏解畅达的建设布局,全面维修城市道路,重点实施城市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块”路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条、桥涵24座、城市出口道路9条,有效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和承载通行能力。

  

  2.主要任务。

  

  --城市东、西、中部路网交通体系建设。东部地区重点实施沿江景观路、电碳路、香明街、哈东路、小白鱼泡支路、香福路、东巨路、水泥路、化工路、长江路支线和香福路平改立等14条道路、8座桥涵;西部地区重点实施哈双南路、哈平路、保健路建设改造,续建阳明滩大桥,新建阳明滩大桥疏解高架路桥体系等7条道路、9座桥涵;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大成街、先锋路、嵩山路建设改造,建设宣化街高架桥、八区地道桥、新康高架桥等7条道路、7座桥涵。

  

  --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结合路桥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统筹组织实施平公街、柳树街、经纬十道街、太古街、人和街等102项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和渠化建设。

  

  --城市出口道路和高速路互通建设。建设哈阿、哈同、哈伊、哈成(成高子-伏尔加庄园)、哈五(公铁立交桥-经开区)、哈双北、哈双南(哈西大街-公铁立交桥)、老机场路等9条城市出口道路和对青山、三环北等5项绕城高速路互通项目。

  

  --城市道路维修。针对城市道路损毁状况和日常管护等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各类道路的维修养护,切实加大小修小补、碎修碎补的维护力度,全面维修车行道、人行道、庭院巷道。

  

  3.总体要求。

  

  (1)按照时限推进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有利的施工季节,昼夜兼程组织推进工程建设,除保健路地道桥工程跨年度实施外,其他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当年竣工。

  (2)坚持高标准抓好工程质量。所有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基础结构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消除工程建设中质量通病,检查井和桥梁伸缩缝平整度、路基和路面铺装强度、栏杆和边石顺直度、无障碍通道尺度和坡度、路面砖和树池界石连接的均匀度等全面达标。

  (3)严格施工组织过程管理。按照“保交通、保环境、保民生”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交通分流、绕行提示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对城市环境、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建立健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总体造价不超概算;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围挡,洒水降尘,设置便道、照明等便民设施,工程竣工后做到工完场清,同步修复树池、踏步、杆体等受损的相关设施;推行工程项目、施工维护、施工作业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主动征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4)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环保、交管、城管等部门,围绕工程建设通力配合、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5)依法推进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规划、土地、环评、施工许可、安全监察等开工报建审批手续齐全,工程检测和技术档案等内业资料翔实完整,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档案移交、工程建管交接等工作落实到位。

  

  (二)轨道交通工程

  

  1.工作目标。

  

  构筑城市快捷交通网络格局,加快地铁工程建设。加大地铁1号线在建工程的推进力度,同步跟进实施相关配套工程;启动建设哈西联络线、1号线南延段及2号线重要节点预留工程建设;编制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积极组织地铁建设近期规划评审、报批,为确保2012年地铁一期工程竣工调试和地铁建设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任务。

  

  --持续推进地铁1号线建设。除博物馆站外,完成其他区间隧道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9个出入口和35个风亭主体结构施工,启动博物馆车站建设;实施相关地铁配套设备安装和线路铺轨工程,对15座车站开始风、水、电等设备安装,完成13.5公里的轨道铺设;全面启动太平车辆基地、哈南停车场等重要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贸城等业户搬迁和沿线关联房屋征收任务。

  

  --开启地铁新线路建设。结合哈西客站建设,实施地铁联络线工程。完成全线暗挖区间1880延长米的初支施工和明挖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汽车齿轮厂、哈西客站、医大二院等5座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结合城市新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南延段前期建设工作。完成环境评价报告、客流预测报告、地震安全性报告、地质危害性报告、压矿覆矿报告等立项审批文件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工程建设;结合哈尔滨火车站工程改造,预建地铁2号线穿越站舍工程,完成立项、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借车站改造建设之机适时启动。

  

  --积极申报地铁发展建设规划。完成近期10年拟建地铁的建设规划、专家评审工作,力争取得国家发改委对近期建设规划的批复;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形成地铁工程接续建设、网络性连接的工作布局。

  

  3.总体要求。

  

  (1)分部分项工程满足工程设计的使用功能,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机电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标准。已安装完成的各项机电设备确保在下一年度设备系统的联合调试中功能运行良好。

  (2)工程建设期间,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坍塌、漏水等安全事故,确保工程沿线涉及的房屋、桥梁、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风险源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将工地围挡压缩到最小范围,减少占道面积,最大限度地为交通组织提供方便。全线各施工现场达到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要求。

  (4)科学安排工程时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缩短道路封闭时间,按计划及时恢复道路交通。9月末前恢复学府路哈南站至医大二院段主道交通;11月末前除铺轨基地外,全部恢复城市主干交通。

  (5)扎实做好规划报批和新线筹备工作,各项报批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确保新线建设依法进行,各项前期工作按计划完成。

  

  (三)棚户区改造工程

  

  1.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区结合,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增强面向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能力,力促城市环境难点变靓点、旧貌换新颜。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任务,确保主城区重点地段棚户区征拆净地,二环内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率先实现拆除整治达标。

  

  2.主要任务。

  

  --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99片现有棚户区拆迁征收工作,首批启动的49片、467万平方米棚户区年内全面完成征拆任务,实现净地;二环以内的267处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32万平方米棚户区全部拆除,完成绿化、彩化,形成沿线新景观。

  

  --积极推进征迁净地与挂牌出让有序衔接,加快棚户区改造土地利用、回迁安置、项目开发的建设步伐,年内实施棚改项目土地出让挂牌36处,建设规模1112万平方米。

  

  --加大棚户区改造的住房保障力度,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直接改善约5.5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具备廉租资格、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困难家庭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棚户区改造,提供廉租房5200套、公租房1.1万套。

  --精心组织棚户区改造示范项目建设,高品质打造群力西区“民生尚都”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华巴洛克、海城街老街坊、中央大街辅街、银行街铁路大院等5处腾迁改造示范项目。

  

  --切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年内计划开工棚改项目41个,开工总面积896.8万平方米,计划竣工391.1万平方米。回迁房开工401.9万平方米,竣工178.2万平方米,回迁进户2.6万户。

  

  --统筹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建设,新建市政道路24条,铺设地下管网18万延长米,配建中小学、幼儿园、警务室、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440处,辟建绿地100万平方米,停车泊位5.5万个。

  

  3.总体要求。

  

  (1)棚改回迁房和异地安置房建设要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规范,科学合理确定高度、密度和容积率,最大限度地使建筑风格与区域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搞好新建房空间布局和户型设置,确保建筑采光适宜,居住空间满足需求、舒适便利,合理配建停车场、公共绿地、安全通道及适宜的健身、娱乐、休闲设施,水、热、电、气、通信及有线电视等配套齐全,居民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积极稳妥搞好征地拆迁,依法开展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八公开、一承诺”制度,在征拆前向居民公示安置新房的位置、面积、户型、朝向、价格、配套设施等内容,并承诺按时进户,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和谐拆迁。认真细致做好土地丈量、评估、征收、出让等资源配置工作,切实做到适时净地、规范出让、优化配置。

  

  (3)加强征地征收区域环境的文明管理,规范设置拆迁地域围挡、照明及警示设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控拆迁扬尘和环境噪声,最大限度减少房屋拆除对周边的影响,明确房屋拆除在保证交通、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到文明征拆。

  

  (4)强化棚户区改造建设的达标控制,工程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不得随意漏项、减项、降低标准及简化功能,整体建筑和内在空间不得随意放大或缩减。所有棚改工程都要严格进行主体工程、隐蔽工程、装修工程和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达到优质标准,居民入住一次性验收合格。

  

  (5)严格按工期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制定加快建设的工期计划,科学排定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进度,限时推进、限期达标,统筹组织庭院道路、公共绿地和娱乐、健身、休闲等配套设施协调有序建设,及时跟进完成,确保被动迁居民如期进户,小区房屋、设施、环境整体达标。

  

  (6)切实搞好建管衔接,建立棚户区改造建管交接制度,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科学制定居民入住的便捷程序,有效落实实施物业管理的各项措施,巩固建设成果,维护正常功能,保持宜居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四)三沟一河整治改造工程

  

  1.工作目标。

  

  围绕松花江污染防治的环保目标,加快实施“三沟一河”治理改造工程,实现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三沟”全线污水截流;“三沟”配套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投用,达到环保验收条件,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启动河道治理、沿河绿化和清水水源工程,马家沟、何家沟核心区段实现清水入河;阿什河按照计划全面完成河道清淤任务。

  

  2.主要任务。

  

  --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工程用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征收集体土地254.7万平方米,征拆各类房屋31.8万平方米;建设污水截流管线45公里,实施穿越哈五路、龙滨路、安通街、化工路、屯林高架桥、京哈高速路等27处盾构施工,完成416座检查井工程;实施河道清理、疏浚拓宽,建设以自然河底为基础的清水河道49公里,先行建成12.5公里重点河段地域景观,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

  

  --阿什河综合整治工程。依据《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阿什河流域治理规划,构筑资源优化配置、污染严格防控、生态良性循环、防灾利用并重的阿什河水生态环境体系;结合规划框架实施主城区段24公里河道清淤,边坡治理,水域清障,为大规模开展流域整治探索途径、奠定基础。

  

  --污水处理厂和清水水源建设工程。续建群力、平房、信义三座污水处理厂厂区绿化工程,信义污水处理厂率先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群力污水处理厂完善市政供热配套管网工程,完成消防、安全、防雷等专项验收,如期达到环保验收条件。加快平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调试,全面完成工艺调试,确保年内污水处理厂全线竣工,投入正常运行。适时启动清水水源工程,全面进行建设用地的征收拆迁,实施清水系统建设,保障内河整治的景观用水应时导入、清水长流。

  3.总体要求。

  

  (1)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治污、后景观,先城区、后城郊的实施步骤,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建设,确保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注重项目建设与资源利用相结合,通过“三沟一河”整治建设,积极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环境,提升资源价值,归集土地收益,支撑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内河整治的综合效益。

  

  (3)全面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和设备运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5%,工艺安全可靠,设备正常运行,无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4)突出抓好污水截流管线后续节点的施工保障,有序组织两岸截流管网的导流连接,确保“三沟”污水全部入网收集,截流管线整体坚实牢固,无管外溢漏现象。河道拓宽疏浚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生态透水性驳岸和沿岸绿化体系柔和自然,生态特征明显。

  

  (五)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区维护修缮工程

  

  1.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修缮。

  

  (1)工作目标。

  

  着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城市运行、维护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作用,全面加强既有道路、园林绿地、公交站廊、交通护栏、各类杆体等设施的维护修缮,保证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及时修复、经常完好,促进城市管理养护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上档次、上水平。

  

  (2)主要任务。

  

  --全面维修既有道路桥涵。修复城区内破损塌陷的车行道、人行道,扶正补齐歪倒残破边石,整修破损的各类桥梁和地下通道,整修桥涵扶手、踏步、路面、墙壁和照明等设施。在此基础上,强化碎修碎补,及时发现,及时修复。

  

  --加强既有园林绿化维修养护。整修破损的绿带、绿池、绿地,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园林绿化设施的修复、补齐、刷新,消除设施歪斜、断档、残破、凌乱的现象。强化绿化植物的日常养护,保持树木花草长势良好。

  

  --整理维护公共空间既有杆体。对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的闲置、废弃杆体进行全面清除,对路灯杆、电线杆、街路指示牌等进行扶正、刷新,清理规范杆体附着物,修复更新损毁灯具,保持各类杆体设施的清新整洁。

  

  --整修整饰既有公交站廊。修复刷新公交站廊容貌,补齐公交站廊内的缺损设施,更换依托站廊设置的陈旧广告,规范设置线路标识,维修维护站廊平台、座椅、灯箱,塑造公交站廊应有的市容形象。

  

  --修复更新既有交通护栏。修复刷新破损的桥栏、交通护栏和道路隔离桩,更换损毁严重的重体交通隔离墩,优化交通隔离设施的规整形态。

  

  (3)总体要求。

  

  ①建立道路桥涵巡查巡检、碎修碎补养护制度,车行道、人行道实施点面破损量化控制,随损随修、随坏随补,一般破损12小时内完成修复,较大破损24小时内完成修复;边石砌筑牢固、勾缝密实,无歪倒、破损;无障碍设施符合标准规范,无断头、阻碍、高低不平、上下不便和随意占用等现象;人行过街天桥扶手、阶梯踏步完好、安全;地下通道路面、墙壁平整清洁,照明等设施完好,确保道路桥涵功能正常发挥。

  

  ②精心组织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及时巡查发现、了解掌握园林绿化设施的损毁现象,即时更新、精细修复,对弯曲、倾斜、松动的设施,严格按照要求取直、扶正、加固,定期对设施进行油饰粉刷,保持设施容貌的清新整洁;对既有绿地树木进行经常性缺空补植、清膛拨枝,施药防治病害树木、施肥扶壮弱体树木、及时剔除枯死树木、支护扶正歪斜树木、精心选择补栽树木,全面提高既有植物的成活率和完好率。

  

  ③开展既有杆体、公交站廊、交通护栏等公共设施的集中治理,细化设施产权单位维修养护责任格局,结合产权责任落实市容管理维护标准。全面清除主城区域、主干街路、广场空间的闲置废弃杆体,修复刷新弯曲、倾斜、陈旧的杆体设施,保持公共照明设施齐全、完好、光亮,各类杆体广告、指示牌设置规范整洁;按照标准化要求整修公交站廊、街头时钟等设施,保证候车站廊功能完善,时钟报时正常运行;适度更新主要街路、主要区域的交通隔离设施,改进交通护栏的设置方式,定期油饰,保持清洁,提升交通护栏的防护功能、视觉效果和整体形象。

  

  ④建立各类设施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强化市容管理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设施损毁现象,严厉查处损毁公共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

  2.既有建筑改造和居民庭院环境整治。

  

  (1)工作目标。

  

  按照推进建筑节能、改善庭院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要求,全面清洗粉刷陈旧、斑驳的楼体立面,完成重点区域70万平方米楼体立面整饰改造,130万平方米居住区节能改造,整治修建居民庭院和社区休闲广场,全面修缮2009年以前实施改造的居民庭院,复检整修2010年市直机关包保整治的庭院环境。

  

  (2)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改造,实施文昌街、宣化街、花园街、先锋路、道外江畔等沿路沿江既有建筑节能和立面整饰改造,提升区域景观的整体形象。

  --结合小区供热条件,集中实施河松小区、红旗小区等居住区供热节能改造,分步推行供热按户计量,增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能力。

  --结合城市政务、商务、旅游通道的建设布局,规模实施楼体立面的清洗粉刷,同步清理有碍观瞻的立面附着物,展现城市建筑的清新色彩。

  --结合庭院棚户房整治拆除,对全市剩余的具备改造条件的500个居民庭院进行整治改造,同步新建社区休闲广场50处,基本实现居民庭院环境建设全覆盖。

  --结合居民庭院设施管护的实际情况,对2009年以前改造完成的4857个庭院进行全面回访修缮,对破损严重的近2000个居民庭院和87处社区休闲广场实施恢复性改造。对2010年市直机关包保整治的2140个居民庭院进行复检复修,巩固改造成果,保持环境质量。

  --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工作要求,将对居民庭院的管理纳入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中,依法加强庭院环境的日常管理。

  

  (3)总体要求。

  

  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坚持高质量、出精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北方城市标准,在增强抗寒保温性能上见到明显成效。整饰性节能改造的建筑设计与城市风格相协调,注重延展城市特色,提升街区整体形象,打造区域建筑新靓点。

  

  ②楼体立面粉刷要坚持修复与刷新并重,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区域位置和原始色彩,采取综合修复措施,在墙体整修的基础上实施清洗粉刷,在尊重原始色彩的基础上适度调整色彩取向,在突出主干街路的基础上推进楼体粉刷向其他区域延伸,实现城区建筑楼体面貌一新、整体改观。

  

  ③各类建筑改造和楼体刷新坚持以人为本,精心组织,不损坏原有建筑功能,不扰民、不侵民,不引发矛盾、不遗留隐患,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

  

  ④居民庭院建设坚持整治与改造同步,清理私建滥建,清除环境障碍,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搞好院落铺装、庭院绿化、灯饰照明、景观建设,有条件的要配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械,实施封闭化管理。维护修缮的居民庭院要针对道路、绿化、单元门、照明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项整修、逐项达标。

  

  ⑤严格执行庭院管理相关法规,切实强化日常管护,落实管理人员,建立养护制度,确保庭院管理行之有效,庭院环境经常完好。

  

  (六)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1.工作目标。

  

  充分挖掘建筑遗产蕴含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延展建筑文脉的资源潜力,实施老街区、老建筑、老厂房腾迁修缮、功能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健全使用功能,注入活力元素,倾力塑造建筑艺术展示、旅游观光休闲、现代商业服务等文化聚集区和特色景观建筑群,融合现代经济业态,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风貌,增强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影响力。

  

  2.主要任务。

  

  --着眼早期欧式住宅建筑聚集区,实施哈尔滨老街坊保护利用工程。对位于南岗区海城街的欧式建筑群落进行保护性改造建设,腾迁70栋特色建筑的居民,拆除4.3万平方米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实施街区建筑的立面整饰、内部改造和设施配套,恢复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风貌。

  

  --着眼现存中西合璧的优秀历史建筑群,实施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保护利用工程。续建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同步实施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三期、四期的征收腾迁,腾迁居民3995户,征收房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结合区域商业文化氛围,聚合特色业态,重现老道外开埠时期商业街区的独有魅力。

  

  --着眼老工业基地遗存厂房资源,实施红房子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对位于学府四道街与哈西大街交汇处,前苏联援建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厂存留的2.2万平方米3座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按照原有风貌修复建筑立面,恢复周边生态植被,植入现代商服业态,建设文化休闲购物区,让市民在休闲购物中感受哈尔滨老工业基地的文化神韵。

  3.总体要求。

  

  (1)精心搞好规划设计,整体区域改造注重街区的风格特色,保留建筑严格尊重历史风貌,新建建筑严格规范高度、体量、色彩、风格,切实做到与保留建筑有机融合、整体协调。修缮建筑修旧如初,重现特色。

  

  (2)切实搞好居民动迁安置工作,针对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易地腾迁的特点和难点,认真做好前期摸底、房源落实、政策保障等各项准备,细心开展易地腾迁的群众思想工作,引导被腾迁居民按期搬迁、支持建设,确保各项改造顺利实施、和谐稳定。

  

  (3)统筹搞好工程组织建设,科学合理确定保留建筑、修缮建筑、新建建筑的工程时序,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严格保护壁画、雕塑等文化遗产,协调推进道路、广场、供热、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工程有序衔接,按照既定时限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七)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工程

  

  1.工作目标。

  

  立足优化城市重点区域景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整合空间环境,积极推进主城区4个重要节点区域的空间改造,拆除危旧房屋,增建公共建筑,辟建绿地广场,塑造特色风貌,构建彰显北方现代都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

  

  2.主要任务。

  

  --实施经纬街北端、松花江沿岸空间改造建设。重点启动城乡规划展馆和人民广场工程,于年底前完成2万平方米的城乡规划展馆主体工程建设,适时启动3万平方米,集游憩、演艺、集会、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民广场建设,打造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特征显著、欧式风格鲜明的窗口形象建筑和亲水文化新空间。

  

  --实施博物馆周边区域空间改造建设。重点推进博物馆周边北京街、花园街、邮政街、满洲里街围合区域32.74万平方米的综合改造工程,围绕强化博物馆等保护建筑的辐射影响,拆除电力大厦等既有建筑,新建风格相互融合、形象整体协调的组群建筑,拓展商业繁华区公共空间,形成哈尔滨魅力独具的城市印象。

  

  --实施哈西客站新区域空间建设。重点配合哈西客站主体工程,完成10万平方米的站前集散广场建设,配建公交站场等关联设施,同步实施3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建设,塑造丰富现代城市功能,展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地域空间,形成依托铁路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客运交通枢纽新形象。

  

  --实施和兴路高校聚集区空间建设。重点启动哈师大文化艺术产业园、哈工大科技中心工程,先行推进师大文化艺术产业园创业基地、创意中心、孵化中心和工大科技大厦主体工程建设,形成以科教文化为特征的高校主题空间。

  

  3.总体要求。

  

  (1)充分把握地域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信息要素,融合当代前沿设计理念,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市重点区域空间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具有地标性影响的建筑精品,塑造适宜城市现代生活的空间环境。

  

  (2)积极主动做好工程建设的审批服务工作,协同社会力量助推城市建设加快发展,超前沟通服务,加快审批步伐,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工程建设如期实施、尽早启动。认真搞好工程建设的统筹布局和组织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重点区域环境、交通、生产、生活的影响。

  

  (3)加强工程质量的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各项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实施工程建设,强化精品意识,创建优质工程。

  

  (八)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1.工作目标。

  

  着眼保障群众生活、维护城市运行、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统筹组织实施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增建源头设施,更新老旧管网,改造调控泵站,拓展服务区域,新建改造各类管网295.2公里,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2.主要任务。

  

  --实施供排水设施改造建设,结合路桥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重新调整布设85条道路的供排水网络,迁移改造供排水管网159公里,更新老旧管网33公里,维修改造5座泵站,消除化工路、水泥路等城市道路排水盲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排水普及率。

  

  --实施燃气设施改造建设,新建改造管线52公里,新建阳明滩、哈双南燃气次高压管线11.6公里,配建东巨路、香明路、龙化路、柳树街等燃气中压管线8.5公里,配合群力新区和哈西新区建设,跟进敷设燃气中压干线20.2公里,缩减市区燃气管网低压区,拓展燃气服务覆盖区。

  --实施供热设施改造建设。推进“四厂热源”建设,改建哈热电厂,续建西南部集中供热厂,新建平南热电厂,扩建华能热电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结合热源能力建设,改造陈旧老化管网210公里,拆并城市中心区分散供热小锅炉300台,提高供热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线网共用沟建设。依托城市道路改造、区域改造,规模推进通讯、电力、有线电视等线网共用沟建设,完成弱电线网共用沟建设90公里,新建电力共用沟70公里。同步预留管网共用沟综合布线储备空间,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求。

  

  3.总体要求。

  

  (1)紧密结合道路改造搞好管网工程建设。科学统筹道路改造与管网建设的工期计划和进度安排,依托道路建设有序组织管网迁移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减少管网工程建设重复开挖道路影响交通和环境。

  

  (2)注重管网改造与保障需求供给相结合。路桥建设的管网迁移配套工程,确保在工程主体施工前完成;住房建设的服务配套工程,确保在居民入住前完成;采暖供热工程,确保在冬季供热前完成。

  

  (3)突出抓好工程质量。针对管网工程隐蔽性强,维修难度大,公共服务工程保障要求高等特点,层层落实质量监管责任,严把产品质量关,严禁使用无证照、无资质、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控隐蔽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关键工序、关键工艺;严把道路复旧质量关,严防发生道路修复回填不密实、结构不达标、接茬不平顺等质量通病。

  

  (4)全面建立管线工程档案。按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翔实准确记录管网建设应用的规范标准、敷设的地下方位和走向、使用的材质与规格,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管网运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奠定坚实基础。

  

  (九)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1.工作目标。

  

  着眼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的内在功能,依托城市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分布格局,结合路桥建设、内河治理、区域整治、棚户区改造规模实施增绿扩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绿化、园林绿化、景观绿化;结合季节特点和重大活动,运用多种手法、多彩植物,美化城市环境空间,增添城市季节美感;结合主干街路、公园广场和城市建筑,布设丰富多彩的灯饰景观,扮靓哈尔滨夜色形象。新增绿地400公顷,新植树木70万株,城区美化亮化拓展规模,提升水平。

  

  2.主要任务。

  

  --实施多形式街路绿化。对尚志大街、经纬街等12条主干街路进行补植绿化,对红旗大街、海关街等19条街路进行垂直绿化,对北安街、司徒街等17条街路进行配套绿化,对群力大道、花园街等51条街路进行升级绿化,完成城市中心区120条街路的绿化布局。

  

  --实施沿线沿江沿河的规模性绿化。结合环境整治实施铁路沿线带状植树绿化,分步构建32公里的环线绿化长廊;结合“三沟一河”整治实施何家沟城区段、马家沟郊区段堤岸林带绿化,打造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绿化体系;结合道外沿江岸线整治改造实施滨水景观绿化,辟建休闲漫步、栖息观赏的绿化新空间。

  

  --实施集中成片的园林绿化和怡人宜居的庭院绿化。重点实施群力金河公园三期工程、中国亭园一期工程、公路大桥双环绿地改造工程等11处园林绿化工程,实施29处绿化庭院新建工程和500个庭院绿化修复工程。

  

  --精心布设城市美化亮化。围绕“哈洽会”、“湿地旅游节”、建党90周年、“冰雪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在主干街路摆放盆花,在重要节点设置五色草花坛,选择适宜区域塑造季节性植物景观和冰雪景观,综合运用庭院灯、泛光灯、霓虹灯等灯饰设施,实施广场绿地、街路公园、桥体楼体的色彩亮化、景观亮化,尽展哈尔滨“冰城夏都”的优美形象。

  

  3.总体要求。

  

  (1)精心搞好城区绿化美化的规划布局和园艺设计。新建绿地和植物景观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适宜的植物配置和景观造型,使绿化美化效果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2)实施绿线管理,建立顺应城市改造规律的稳定绿化格局。视街路空间、道路断面的预期变化,因地制宜的实施稳定性绿化或过渡性绿化,最大限度规避因道路改造迁移树木、损毁绿地。

  

  (3)加强绿化土壤和植物选择的控制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绿化用土,严禁将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混杂土壤之间,影响植物生长;科学选择适宜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生长能力强、观赏效果好的绿化植物,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迁挖、运输、栽种,确保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4)文明组织绿化工程建设。实施绿化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护周边道路、广场等设施免受损坏,减少对城市交通、市容环境的影响,残土、残枝及时清理清运,人行步道、树池界石复修复整,恢复道路设施和树池界石的完好状态。工程竣工后,相关设施的恢复一并纳入竣工管理,整体验收。

  

  (5)高起点、高标准搞好灯饰亮化工程。按照夜晚与日间效果兼顾并重的原则,提高灯饰亮化规划设计水平,优选节能环保的灯饰器材,亮化工程的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高空灯饰按照规范设置防坠落措施,依托楼宇、桥梁的亮化工程要确保灯具安装不影响灯饰载体的原有功能和景观效果,加强灯饰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巡检巡查,防止安全事故,保持设施经常完好,亮灯率达到95%以上。

  

  (十)城市洁净工程

  

  1.工作目标。

  

  按照建设现代大都市的标准要求,全力推进市容环境管理立标准、上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完善管理机制,细化标准控制,改进作业方式,强化社会监督,有效发挥市区街三级管理网络的整体作用,大范围推进清扫保洁、垃圾收运、污物消纳、乱象治理等城市洁净工程,努力保持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常净常新。

  

  2.主要任务。

  

  --从改进作业方式入手,提高街路清扫保洁的控制能力。建立机械清扫与人工保洁有机组合、有效配合的作业格局,制定机械清扫和水冲洗街路规划,科学配置清扫机械,合理安排保洁人员,重点街路、重点区域实施机械化清扫,水冲洗作业,人工跟进保洁;一般区域实施人工清扫和日常保洁一体化作业。拓展机械化清扫保洁覆盖范围,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5%以上,分级确立街路环境洁净标准,全方位推进达标作业,切实做到清扫保洁无遗漏、无死角。

  

  --从改进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入手,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强化垃圾收运作业流程管理,合理配备收运设施和人员,规范垃圾投放、收集、转运时间,适当增加定时收运作业频次,探索建立散袋垃圾巡拣收集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弃管小区生活垃圾失收失运的难点问题,逐步实现垃圾收运不落地。

  

  --从增强城市垃圾消纳能力入手,推进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扩建双琦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厂,建设完成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结合消纳场地建设,畅通垃圾污物集中消纳归集渠道,提升各类垃圾污物的综合处理水平。

  

  --从强化市容管理入手,对乱扯乱挂、乱堆乱放、乱挤乱占、乱扔乱倒的现象进行集中清理。全面清理乱贴乱画的小广告,规范整顿乱挂乱设的布幔条幅、广告牌匾,疏导治理流动商贩、烧烤排档,清理规范市场摊区、桥下空间,综合整治残土拉运的违章行为,迁移取缔主城区内违规设置的废品收购站点,力促市容环境明显改观。

  

  3.总体要求。

  

  (1)大力发扬“环卫精神”,充分调动管理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切实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实际问题,强化岗位职责任务的量化管理,引导管理作业人员尽职尽责,实行清扫保洁定岗、定时、定位,确保作业力量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充分发挥环卫机械的作业效能,扎实推进机械化清扫作业,加强机械的维修养护和使用管理,确保出车率达到90%以上。

  

  (2)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重点区域达到“七净五无”标准,一般区域达到“六净四无”标准,水冲洗街路要彻底清洗路面积尘和边石尘垢,选择适宜区域创建清扫保洁示范区和无积尘达标街路。试行残土堆积场内覆盖,坚持基建工地驶出车辆严格进行轮胎清洗,认真执行基建残土密闭运输的管理标准,严禁沿街洒落、随意倾倒。

  

  (3)坚持依法治理市容环境,严格执行《哈尔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查处损害城市容貌的违章现象,规范治理影响城市环境的混乱状况,严厉打击蓄意破坏城市环境的不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公平公正、从严执法,为强化市容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调整充实一线管理力量,夯实市区街三级管理的工作基础。分类制定市容、环卫等《城市管理作业标准图则》,强化岗位责任,促进精细化管理;建立“的士城管”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巡视监督、信息反馈、促进整改、良性互动的管控局面;建立“城管面对面”媒体访谈制度,以管理绩效的透明化,推动城市管理深入发展、不断进步。

  三、时间安排

  

  (一)6月15日前,重点完成宣化街高架桥等部分路桥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楼体清洗粉刷,设施维护修缮,城区春植绿化,季节性美化彩化等改造建设任务。

  

  (二)8月15日前,重点完成哈东路、水泥路等部分路桥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首批棚户区改造的房屋征拆;全面完成既有居民庭院改造和维护修缮任务;完成“三沟”整治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达到环保验收条件。

  

  (三)10月15日前,重点完成阳明滩大桥等城市路桥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既有建筑居住性节能改造,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完成铁路环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和绿化达标。

  

  (四)11月15日前,除部分工程需跨年度实施外,“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建设。成立哈尔滨市“中兴”建设重点工程领导小组,负责10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宏观决策和组织领导。组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和副秘书长担任,成员为城建系统各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推进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委,统筹协调10项重点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二)广泛筹措资金,支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资金、资产、资源、项目、平台五位一体的筹融资模式,依据工程情况,调整项目信贷结构,努力争取银行信贷资金到位落实,重点支撑道路桥梁等重要工程建设。发挥政策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改造建设,重点支撑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借助市场化运作方式,活化放大地方资金和专项资金,重点支撑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绿化净化等城市管理工程建设。科学配置、平衡城建资金,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流转的使用效能,增强资金的支撑能力,确保各项重点工程全面完成。

  

  (三)明确目标任务,合力搞好建设。将10项重点工程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市区结合,分级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按照工程的组织特点,进一步完善推进建设的责任格局,建立牵头组织责任制、工程实施责任制、审批服务责任制和资金保障责任制,明确牵头部门的主体责任,工程实施“保工期、保安全、保质量、保交通、保环境、保民生”的“六保”责任,审批服务的保障责任和资金拨付的经济责任,形成方方面面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建设发展的工作局面。

  

  附件: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主要任务分解表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一、道路交通工程
(一)城市东、西、中部路网交通体系建设。
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条,桥涵24座。
1.按时限推进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有利的施工季节,昼夜兼程组织推进工程建设,除保健路地道桥工程跨年度实施外,其他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当年竣工。
2.坚持高标准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基础结构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消除工程建设质量通病,检查井和桥梁伸缩缝平整度、路基和路面铺装强度、栏杆和边石顺直度、无障碍通道尺度和坡度、路面砖和树池界石连接的均匀度等全面达标。
3.严格施工组织过程管理。按照“保交通、保环境、保民生”的要求,做好交通分流、绕行提示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对城市环境、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建立健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工程总体造价不超概算;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规范围挡,洒水降尘,设置便道、照明等便民设施,工程竣工后做到工完场清,同步修复树池、踏步、杆体等受损的相关设施;推行工程项目、施工维护、施工作业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赢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4.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环保、交管、城管等部门,围绕工程建设通力配合,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5.依法推进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规划、土地、环评、施工许可、安全监察等开工报建审批手续齐全,工程检测和技术档案等内业资料翔实完整,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档案移交、工程建管交接等工作落实到位。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市城乡建设委
市发改委
市环保局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水务局
市旅游局
市公安交管局
市城投公司
哈供排水集团
哈物业
供热集团
中庆燃气公司
相关区政府
1.东部路网实施沿江景观路、电碳路、香明街、哈东路、小白鱼泡支路、香福路、东巨路、水泥路、化工路、长江路支线和香福路平改立等14条道路、8座桥涵。
2.西部路网实施哈双南路、哈平路、保健路建设改造,续建阳明滩大桥,新建阳明滩大桥疏解高架路桥体系等7条道路、9座桥涵。
3.中部路网实施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大成街、先锋路、嵩山路建设改造,建设八区地道桥、新康高架桥等7条道路、6座桥涵。
4.结合路桥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统筹组织实施平公街、柳树街、经纬十道街、太古街、人和街等102项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和渠化建设。
(二)城市出口道路和高速路互通建设。
市交通
运输局
贾剑涛
市交通
运输局
贾剑涛
建设哈阿、哈同、哈伊、哈成(成高子-伏尔加庄园)、哈五(公铁立交桥-经开区)、哈双北、哈双南(哈西大街-公铁立交桥)、老机场路等9条城市出口道路和对青山、三环北等5项绕城高速路互通项目。
(三)城市道路维修。
市城管局
王宪民
市城管局
王宪民
针对城市道路损毁状况和日常管护等薄弱环节,推进各类道路的维修养护,加大小修小补、碎修碎补的维护力度,全面维修车行道、人行道、庭院巷道。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二、轨道交通工程
(一)地铁1号线建设。
1.分部分项工程满足工程设计的使用功能,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机电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标准。已安装完成的各项机电设备确保在下一年度设备系统的联合调试中功能运行良好。
2.工程建设期间,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坍塌、漏水等安全事故,工程沿线涉及的房屋、桥梁、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风险源确保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将工地围挡压缩到最小范围,减少占道面积,最大限度为交通组织提供方便。全线各施工现场达到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要求。
4.科学安排工程时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缩短道路封闭时间,按计划及时恢复道路交通。9月末前恢复学府路哈南站至医大二院段主道交通;11月末前除铺轨基地外,全部恢复城市主干交通。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哈地铁集团
郭立杰
马柏成
市发改委
市环保局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市城管局
市人防办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相关区政府
1.除博物馆站外,完成其他区间隧道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9个出入口和35个风亭主体结构施工,启动博物馆车站建设。
2.实施相关地铁配套设备安装和线路铺轨工程,安装15座车站风、水、电等设备,完成13.5公里的轨道铺设。
3.全面启动太平车辆基地、哈南停车场等重要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国贸城等业户搬迁和沿线关联房屋征收任务。
(二)地铁新线路建设。
1.结合哈西客站建设,实施地铁联络线工程。完成全线暗挖区间1880延长米的初支施工和明挖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汽车齿轮厂、哈西客站、医大二院等5座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2.结合城市新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南延段前期建设工作。完成环境评价报告、客流预测报告、地震安全性报告、地质危害性报告、压矿覆矿报告等立项审批文件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工程建设。
3.结合哈尔滨火车站工程改造,预建地铁2号线穿越站舍工程,完成立项、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借车站改造建设之机适时启动。
(三)申报地铁发展建设规划。
各项报批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确保新线建设依法进行,按计划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1.完成近期10年拟建地铁的建设规划、专家评审工作,力争取得国家发改委对近期建设规划的批复。
2.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形成地铁工程接续建设、网络性连接的工作布局。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三、棚户区改造工程
(一)棚户区拆迁征收。
1.依法开展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八公开、一承诺”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和谐拆迁。做好土地丈量、评估、征收、出让等资源配置工作,做到适时净地、规范出让、优化配置。
2.加强征地征收区域环境文明管理,规范设置围挡、照明及警示设施,严控拆迁扬尘和环境噪声,最大限度减少房屋拆除对周边的影响,明确房屋拆除在保证交通、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具体要求,做到文明征拆。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孔庆勋
市棚改办
道里区政府
道外区政府
南岗区政府
香坊区政府
平房区政府
许洪江
郭冀平
井 岗
丁 坚
孙洪庆
于得志
市发改委
市环保局
市财政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哈供排水集团
哈物业供热集团
哈中庆燃气公司
1.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99片现有棚户区拆迁征收工作,首批启动的49片、467万平方米棚户区年内全面完成征拆任务,实现净地;二环以内的267处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率先实现拆除整治达标,32万平方米棚户区全部拆除,完成绿化、彩化,形成沿线新景观。
(二)土地出让挂牌。
有序衔接征迁净地与挂牌出让,加快棚户区改造土地利用、回迁安置、项目开发等建设,年内实施棚改项目土地出让挂牌36处,建设规模1112万平方米。
(三)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
1.棚改回迁房和异地安置房建设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规范,科学合理确定高度、密度和容积率,建筑风格与区域环境相协调,搞好新建房空间布局和户型设置,建筑采光适宜,居住空间满足需求、舒适便利,合理配建停车场、公共绿地、安全通道及适宜的休闲健身设施,水、热、电、气、通信及有线电视等配套齐全,居民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不得随意漏项、减项、降低标准及简化功能,整体建筑和内在空间不得随意放大或缩减。严格进行主体工程、隐蔽工程、装修工程和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达到优质标准,居民入住一次性验收合格。
3.制定加快建设的工期计划,科学排定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进度,限时推进、限期达标,统筹组织庭院道路、公共绿地和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及时跟进完成,确保被动迁居民如期进户,小区房屋、设施、环境整体达标。
4.建立棚户区改造建管交接制度,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制定居民入住便捷程序,落实物业管理的各项措施,巩固建设成果,维护正常功能,保持宜居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直接改善约5.5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具备廉租资格、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困难家庭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棚户区改造,提供廉租房5200套、公租房1.1万套。
(四)棚户区改造示范项目建设。
打造群力西区“民生尚都”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规划建设中华巴洛克、海城街老街坊、中央大街辅街、银行街铁路大院等5处腾迁改造示范项目。
(五)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
年内开工41个棚改项目,开工总面积896.8万平方米,竣工391.1万平方米。回迁房开工401.9万平方米,竣工178.2万平方米,回迁进户2.6万户。
(六)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建设。
新建市政道路24条,铺设地下管网18万延长米,配建中小学、幼儿园、警务室、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440处,辟建绿地100万平方米,停车泊位5.5万个。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四、三沟一河整治改造工程
(一)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综合整治工程。
1.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治污、后景观,先城区、后城郊的实施步骤,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建设,确保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注重项目建设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积极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环境,提升资源价值,归集土地收益,支撑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内河整治的综合效益。
3.全面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和设备运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5%,工艺安全可靠,设备正常运行,无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4.突出抓好污水截流管线后续节点的施工保障,有序组织两岸截流管网的导流连接,确保“三沟”污水全部入网收集,截流管线整体坚实牢固,无管外溢漏现象。河道拓宽疏浚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生态透水性驳岸和沿岸绿化体系柔和自然,生态特征明显。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三沟一河
综合治理办
郭立杰
市发改委
市环保局
市水务局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宅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哈供排水集团
相关区政府
1.完成工程用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征收集体土地254.7万平方米,征拆各类房屋31.8万平方米。
2.实现“三沟”全线污水截流,建设污水截流管线45公里,实施穿越哈五路、龙滨路、安通街、化工路、屯林高架桥、京哈高速路等27处盾构施工,完成416座检查井工程。
3.实施河道清理、疏浚拓宽,建设以自然河底为基础的清水河道49公里。
4.先行建成12.5公里重点河段地域景观,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
(二)污水处理厂和清水水源建设工程。
1.续建群力、平房、信义3座污水处理厂厂区绿化工程,信义污水处理厂率先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群力污水处理厂完善市政供热配套管网工程,完成消防、安全、防雷等专项验收,如期达到环保验收条件。加快平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调试,全面完成工艺调试,确保年内污水处理厂全线竣工,投入正常运行。
2.适时启动清水水源工程,全面进行建设用地的征收拆迁,实施清水系统建设,保障内河整治的景观用水应时导入,清水长流。
(三)阿什河综合整治工程。
三沟一河
综合治理办
市水务局
郭立杰
赵登峰
1.依据《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阿什河流域治理规划,构筑资源优化配置,污染严格防控,生态良性循环,防灾利用并重的阿什河水生态环境体系。
2.结合规划框架实施主城区段24公里河道清淤,边坡治理,水域清障,为大规模开展流域整治探索途径、奠定基础。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五、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区维护修缮工程
(一)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修缮。
建立各类设施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强化市容管理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设施损毁现象,严厉查处损毁公共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城管局
王宪民
市城管局
道里区政府
道外区政府
南岗区政府
香坊区政府
平房区政府
松北区政府
呼兰区政府
阿城区政府
王宪民
郭冀平
井 岗
丁 坚
孙洪庆
于得志
刘 臣
刘志军
王文力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1.全面维修既有道路桥涵。修复城区内破损塌陷的车行道、人行道,扶正补齐歪倒残破边石,整修破损的各类桥梁和地下通道,整修桥涵扶手、踏步、路面、墙壁和照明等设施。
建立道路桥涵巡查巡检、碎修碎补养护制度,实施点面破损量化控制,随损随修、随坏随补,一般破损12小时内完成修复,较大破损24小时内完成修复;边石砌筑牢固、勾缝密实,无歪倒、破损;无障碍设施符合标准规范,无断头、上下不便和随意占用等现象;人行过街天桥扶手、阶梯踏步完好、安全;地下通道路面、墙壁平整清洁,照明等设施完好,确保道路桥涵功能正常发挥。
2.维修养护既有园林绿化。整修破损的绿带、绿池、绿地,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园林绿化设施的修复、补齐、刷新,消除设施歪斜、断档、残破、凌乱的现象。强化绿化植物的日常养护,保持树木花草长势良好。
精心组织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及时巡查发现、了解掌握园林绿化设施的损毁现象,即时更新,精细修复,保持设施容貌的清新整洁;对既有绿地树木进行经常性缺空补植、清膛拨枝,施药防治病害树木、施肥扶壮弱体树木、及时剔除枯死树木、支护扶正歪斜树木、精心选择补栽树木,全面提高既有植物的成活率和完好率。
3.整理维护公共空间既有杆体。开展既有杆体、公交站廊、交通护栏等公共设施的集中治理,全面清除主城区域、主干街路、广场空间的闲置废弃杆体,修复刷新弯曲、倾斜、陈旧的杆体设施,清理规范杆体附着物,修复更新损毁灯具。
细化设施产权单位维修养护责任格局,结合产权责任落实市容管理维护标准。保持公共照明设施齐全、完好、光亮,各类杆体广告、指示牌设置规范整洁。
市民政局
哈电业局
市路灯处
赵洪君
褚艳芳
董阿春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相关区政府
4.整修整饰既有公交站廊。修复刷新公交站廊容貌,补齐公交站廊内的缺损设施,更换依托站廊设置的陈旧广告,规范设置线路标识,维修维护站廊平台、座椅、灯箱。
按照标准化要求整修公交站廊、街头时钟等设施,保证候车站廊功能完善,时钟报时正常运行,塑造公交站廊应有的市容形象。
市交通
运输局
贾剑涛
5.修复更新既有交通护栏。修复刷新破损的桥栏、交通护栏和道路隔离桩,更换损毁严重的重体交通隔离墩,优化交通隔离设施的规整形态。
适度更新主要街路、主要区域的交通隔离设施,改进交通护栏的设置方式,定期油饰、保持清洁,提升交通护栏的防护功能、视觉效果和整体形象。
市公安
交管局
孙秋实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五、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区维护修缮工程
(二)既有建筑改造和居民庭院环境整治。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坚持高质量、出精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北方城市标准,在增强抗寒保温性能上见到明显成效。整饰性节能改造的建筑设计与城市风格相协调,注重延展城市特色,打造区域建筑新靓点。
2.楼体立面粉刷要坚持修复与刷新并重,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区域位置和原始色彩,采取综合修复措施,在墙体整修的基础上实施清洗粉刷,在尊重原始色彩的基础上适度调整色彩取向,在突出主干街路的基础上推进楼体粉刷向其他区域延伸,实现城区建筑楼体面貌一新、整体改观。
3.各类建筑改造和楼体刷新要坚持以人为本,精心组织,不损坏原有建筑功能,不扰民、不侵民,不引发矛盾,不遗留隐患,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市城乡建设委
市城管局
哈物业供热集团
相关区政府
王沿民
王宪民
张贵明
 
市政府各相关
委办局
1.结合城市改造,实施文昌街、宣化街、花园街、先锋路、道外江畔等沿路沿江7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和立面整饰改造,提升区域景观的整体形象。
2.结合小区供热条件,集中实施河松小区、红旗小区等居住区130万平方米供热节能改造,分步推行供热按户计量,增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能力。
3.结合城市政务、商务、旅游通道的建设布局,规模实施楼体立面的清洗粉刷,同步清理有碍观瞻的立面附着物,展现城市建筑的清新色彩。
4.结合庭院棚户房的整治拆除,对全市剩余的具备改造条件的500个居民庭院进行整治改造,同步新建社区休闲广场50处,基本实现居民庭院环境建设全覆盖。
1.居民庭院建设坚持整治与改造同步,清理私建滥建,清除环境障碍,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搞好院落铺装、庭院绿化、灯饰照明、景观建设,有条件的要配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械,实施封闭化管理。维护修缮的居民庭院要针对道路、绿化、单元门、照明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项整修、逐项达标。
2.严格执行庭院管理的相关法规,切实强化日常管护,落实管理人员,建立养护制度,确保庭院管理行之有效,庭院环境经常完好。
市城管局
王宪民
道里区政府
道外区政府
南岗区政府
香坊区政府
平房区政府
松北区政府
呼兰区政府
阿城区政府
郭冀平
井 岗
丁 坚
孙洪庆
于得志
刘 臣
刘志军
王文力
5.结合居民庭院设施管护的实际情况,对2009年以前改造完成的4857个庭院进行全面回访修缮,对破损严重的近2000个居民庭院和87处社区休闲广场实施恢复性改造。对2010年市直机关包保整治的2140个居民庭院进行复检复修,巩固改造成果,保持环境质量。
6.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工作要求,将对居民庭院的管理纳入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中,依法加强庭院环境的日常管理。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六、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一)哈尔滨老街坊保护利用工程。
1.精心搞好规划设计,整体区域改造注重街区的风格特色,保留建筑严格尊重历史风貌,新建建筑严格规范高度、体量、色彩、风格,切实做到与保留建筑有机融合、整体协调。修缮建筑修旧如初,重现特色。
2.切实搞好居民动迁安置工作,针对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易地腾迁的特点和难点,认真做好前期摸底、房源落实、政策保障等各项准备,细心开展易地腾迁的群众思想工作,引导被腾迁居民按期搬迁,支持建设,确保各项改造顺利实施,和谐稳定。
  3.统筹搞好工程组织建设,科学合理确定保留建筑、修缮建筑、新建建筑的工程时序,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严格保护壁画、雕塑等文化遗产,协调推进道路、广场、供热、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工程有序衔接,按照既定时限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市城乡
规划局
俞滨洋
南岗区政府
丁 坚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市城投公司
对位于南岗区海城街的欧式建筑群落进行保护性改造建设,腾迁70栋特色建筑的居民,拆除4.3万平方米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实施街区建筑的立面整饰、内部改造和设施配套,恢复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风貌。
(二)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保护利用工程。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道外区政府
孔庆勋
井 岗
续建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同步实施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三期、四期的征收腾迁,腾迁居民3995户,征收房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三)红房子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哈西办
玄兆国
对位于学府四道街与哈西大街交汇处,前苏联援建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厂存留的2.2万平方米3座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按照原有风貌修复建筑立面,恢复周边生态植被,植入现代商服业态。
七、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工程
(一)经纬街北端、松花江沿岸空间改造建设。
1.充分把握地域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信息要素,融合当代前沿设计理念,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市重点区域空间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具有地标性影响的建筑精品,塑造适宜城市现代生活的空间环境。
2.积极主动做好工程建设的审批服务工作,协同社会力量助推城市建设加快发展,超前沟通服务,加快审批步伐,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工程建设如期实施、尽早启动。认真搞好工程建设的统筹布局和组织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重点区域环境、交通、生产、生活的影响。
3.加强工程质量的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各项质量标准,严格按规划设计要求实施工程建设,强化精品意识,创建优质工程。
市城乡
规划局
俞滨洋
市城乡
规划局
俞滨洋
市城乡建设委
市财政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市城投公司
重点启动城乡规划展馆和人民广场工程,于年底前完成2万平方米的城乡规划展馆主体工程建设,适时启动3万平方米,集游憩、演艺、集会、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民广场建设。
(二)博物馆周边区域空间改造建设。
市地铁集团
 
相关开发单位
郭立杰
马柏成
 
重点推进博物馆周边北京街、花园街、邮政街、满洲里街围合区域32.74万平方米的综合改造工程,围绕强化博物馆等保护建筑的辐射影响,拆除电力大厦等既有建筑,新建风格相互融合、形象整体协调的组群建筑。
(三)哈西客站新区域空间建设。
哈西办
玄兆国
重点配合哈西客站主体工程,完成10万平方米的站前集散广场建设,配建公交站场等关联设施,同步实施3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建设。
(四)和兴路高校聚集区空间建设。
相关建设单位
 
启动哈师大文化艺术产业园、哈工大科技中心工程,先行推进师大文化艺术产业园创业基地、创意中心、孵化中心和工大科技大厦主体工程建设。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八、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一)供排水设施改造建设。
1.紧密结合道路改造搞好管网工程建设,科学统筹道路改造与管网建设的工期计划和进度安排,依托道路建设有序组织管网迁移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减少管网工程建设重复开挖道路影响交通和环境。
2.注重管网改造与保障需求供给相结合,路桥建设的管网迁移配套工程,确保在工程主体施工前完成;住房建设的服务配套工程,确保在居民入住前完成;采暖供热工程,确保在冬季供热前完成。
3.突出抓好工程质量,针对管网工程隐蔽性强,维修难度大,公共服务工程保障要求高等特点,层层落实质量监管责任,严把产品质量关,严禁使用无证照、无资质、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控隐蔽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关键工序、关键工艺;严把道路复旧质量关,严防道路修复回填不密实、结构不达标、接茬不平顺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4.全面建立管线工程档案,按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翔实准确记录管网建设应用的规范标准,敷设的地下方位和走向,使用的材质与规格,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管网运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奠定坚实基础。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哈供排水
集团
张 成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水务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相关区政府
相关管线单位
结合路桥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重新调整布设85条道路的供排水网络,迁移改造供排水管网159公里,更新老旧管网33公里,维修改造5座泵站,消除化工路、水泥路等城市道路排水盲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排水普及率。
(二)燃气设施改造建设。
哈中庆燃气公司
王海云
刘大鲸
新建改造管线52公里,新建阳明滩、哈双南燃气次高压管线11.6公里,配建东巨路、香明路、龙化路、柳树街等燃气中压管线8.5公里,配合群力新区和哈西新区建设,跟进敷设燃气中压干线20.2公里,缩减市区燃气管网低压区,拓展燃气服务覆盖区。
(三)线网共用沟建设。
市城乡
建设委
王沿民
依托城市道路改造、区域改造,规模推进通讯、电力、有线电视等线网共用沟建设,完成弱电线网共用沟建设90公里,新建电力共用沟70公里。同步预留管网共用沟综合布线储备空间,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求。
(四)供热设施改造建设。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孔庆勋
市供热办
哈物业供热集团
相关建设单位
刘成伟
张贵明
 
推进“四厂热源”建设,改建哈热电厂,续建西南部集中供热厂,新建平南热电厂,扩建华能热电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结合热源能力建设,改造陈旧老化管网210公里,拆并城市中心区分散供热小锅炉300台,提高供热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九、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新增绿地400公顷,新植树木70万株。
1.精心搞好城区绿化美化的规划布局和园艺设计,新建绿地和植物景观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适宜的植物配置和景观造型,使绿化美化效果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2.实施绿线管理,建立顺应城市改造规律的稳定绿化格局,视街路空间、道路断面的预期变化,因地制宜实施稳定性绿化或过渡性绿化,最大限度规避因道路改造迁移树木、损毁绿地。
3.加强绿化土壤和植物选择的控制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绿化用土,严禁将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混杂土壤之间,影响植物生长;科学选择适宜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生长能力强、观赏效果好的绿化植物,严格按操作规范迁挖、运输、栽种,确保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4.文明组织绿化工程建设,实施绿化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护周边道路、广场等设施免受损坏,减少对城市交通、市容环境的影响,残土、残枝及时清理清运,人行步道、树池界石复修复整,恢复道路设施和树池界石的完好状态。工程竣工后,相关设施的恢复一并纳入竣工管理,整体验收。
市城管局
王宪民
市城管局
相关区政府
王宪民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一)多形式街路绿化。

1.对尚志大街、经纬街等12条主干街路进行补植绿化。

2.对红旗大街、海关街等19条街路进行垂直绿化。

3.对北安街、司徒街等17条街路进行配套绿化。

4.对群力大道、花园街等51条街路进行升级绿化。

5.完成城市中心区120条街路的绿化布局。

(二)园林绿化和庭院绿化。

重点实施群力金河公园三期工程、中国亭园一期工程、公路大桥双环绿地改造工程等11处园林绿化工程,实施29处绿化庭院新建工程和500个庭院绿化修复工程。

(三)沿线沿江沿河的规模性绿化。

1.结合环境整治实施铁路沿线带状植树绿化,分步构建32公里的环线绿化长廊。

2.结合“三沟一河”整治实施何家沟城区段、马家沟郊区段堤岸林带绿化,打造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绿化体系。
三沟一河
综合治理办
郭立杰

3.结合道外沿江岸线整治改造实施滨水景观绿化,辟建休闲漫步、栖息观赏的绿化新空间。
道外区政府
井 岗

(四)城市美化亮化。
高起点、高标准搞好灯饰亮化工程,按照夜晚与日间效果兼顾并重的原则,提高灯饰亮化规划设计水平,优选节能环保的灯饰器材,亮化工程的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高空灯饰按照规范设置防坠落措施,依托楼宇、桥梁的亮化工程要确保灯具安装不影响灯饰载体的原有功能和景观效果,加强灯饰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巡检巡查,防止安全事故,保持设施经常完好,亮灯率达到95%以上。
相关区政府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市路灯处
围绕“哈洽会”、“湿地旅游节”、建党90周年、“冰雪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在主干街路摆放盆花,在重要节点设置五色草花坛,选择适宜区域塑造季节性植物景观和冰雪景观,综合运用庭院灯、泛光灯、霓虹灯等灯饰设施,实施广场绿地、街路公园、桥体楼体的色彩亮化、景观亮化。
 
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
牵头部门
负责人
责任部门
负责人
配合部门
十、城市洁净工程
(一)保洁清扫。
1.发扬“环卫精神”,调动管理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实际问题,强化岗位职责任务的量化管理,引导管理作业人员尽职尽责,实行清扫保洁定岗、定时、定位,确保作业力量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发挥环卫机械的作业效能,推进机械化清扫作业,加强机械的维修养护和使用管理,确保出车率达到90%以上。
2.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重点区域达到“七净五无”标准,一般区域达到“六净四无”标准,水冲洗街路要彻底清洗路面积尘和边石尘垢,选择适宜区域创建清扫保洁示范区和无积尘达标街路。试行残土堆积场内覆盖,坚持基建工地驶出车辆严格进行轮胎清洗,认真执行基建残土密闭运输的管理标准。
3.坚持依法治理市容环境,严格执行《哈尔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查处损害城市容貌的违章现象,规范治理影响城市环境的混乱状况,严厉打击蓄意破坏城市环境的不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公平公正、从严执法,为强化市容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市城管局
王宪民
市城管局
市工商局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道里区政府
道外区政府
南岗区政府
香坊区政府
平房区政府
松北区政府
呼兰区政府
阿城区政府
王宪民
赵路军
刘清玉
郭冀平
井 岗
丁 坚
孙洪庆
于得志
刘 臣
刘志军
王文力
市财政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公安交管局
哈物业供热集团
相关新闻单位
建立机械清扫与人工保洁有机组合、有效配合的作业格局,制定机械清扫和水冲洗街路规划,科学配置清扫机械,合理安排保洁人员,重点街路、重点区域实施机械化清扫,水冲洗作业,人工跟进保洁;一般区域实施人工清扫和日常保洁一体化作业。拓展机械化清扫保洁覆盖范围,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5%以上,分级确立街路环境洁净标准,全方位推进达标作业,切实做到清扫保洁无遗漏、无死角。
(二)垃圾袋装化。
强化垃圾收运作业流程管理,合理配备收运设施和人员,规范垃圾投放、收集、转运时间,适当增加定时收运作业频次,探索建立散袋垃圾巡拣收集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弃管小区生活垃圾失收失运的难点问题,逐步实现垃圾收运不落地。
(三)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置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扩建双琦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厂,建设完成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结合消纳场地建设,畅通垃圾污物集中消纳归集渠道,提升各类垃圾污物的综合处理水平。
(四)清理整顿市容秩序。
对乱扯乱挂、乱堆乱放、乱挤乱占、乱扔乱倒的现象进行集中清理。全面清理乱贴乱画的小广告,规范整顿乱挂乱设的布幔条幅、广告牌匾,疏导治理流动商贩、烧烤排档,清理规范市场摊区、桥下空间,综合整治残土拉运的违章行为,迁移取缔主城区内违规设置的废品收购站点。
(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调整充实一线管理力量,夯实市区街三级管理的工作基础。分类制定市容、环卫等《城市管理作业标准图则》,强化岗位责任,促进精细化管理;建立“的士城管”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巡视监督、信息反馈、促进整改、良性互动的管控局面;建立“城管面对面”媒体访谈制度,以管理绩效的透明化,推动城市管理深入发展、不断进步。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7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