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01-21 生效日期: 2011-01-21
发布部门: 河南省政府
发布文号: 豫政[2011]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阳市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全省粮食核心生产区之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为统筹做好工程建设、移民迁安和水质保护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对库区帮扶工作力度、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要求,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要求,以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坚持自身发展和政策帮扶相结合,着力推进南阳市“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重在为民,统筹解决关系全局和民生的重大问题;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处理好水源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自力更生,处理好自我发展与政策帮扶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经济

  

  (三)战略任务。

  

  ---创建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高效利用区域优势生态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形成生态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域。

  

  ---培育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人口集聚,不断提高区域影响力,培育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建设新能源、光电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新能源、光电和装备制造等为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建设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光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打造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建设,实现与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互动发展,打造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

  

  (四)主要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省辖丹江口入库水质稳定在国家规定水平以上。

  

  二、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

  

  (五)做好移民迁安工作。认真落实支持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的财政扶持、项目倾斜、困难群体救助等政策,确保如期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加大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力度,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着眼库区及上游生态保护及修复,妥善解决库区淹没线上留置人口人均耕地偏少问题。研究制定水源地生态移民规划和配套政策,尽快启动生态移民搬迁安置。

  

  (六)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解决移民安置区交通、饮水、住房、水利、土地治理、扶贫开发、劳动技能培训、农村新能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共同发展致富。鼓励移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务经济。支持移民自主创业,移民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2015年前免费登记注册。落实安置区移民从事二、三产业现有税收减免退等优惠政策。将移民迁安县优先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淅川县境内移民安置比照外迁移民帮扶政策执行。

  

  (七)完善后期扶持政策。加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在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方面优先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有关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中统筹考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安排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水利设施、电网改造、空心村整治、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土保持和社会事业等年度投资计划时,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鼓励省内受水地区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施对口帮扶。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在南阳设立分公司。支持由南阳市企业投资建设渠首水电站。加大对淅川县的帮扶力度,执行省对县最高扶持标准。支持建设淅川县城至沪陕高速丹水连接线和丹江口土关垭至陶岔渠首高等级公路。

  三、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

  

  (八)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南阳市建设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质林产品四大生产加工基地。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工程,推进鸭灌、引丹和宋岗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与基地,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规划建设肉牛、生猪、奶牛、肉鸡等养殖基地,培育中原肉牛产业集聚区和牧原生猪产业集群。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市、县级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和乡镇防疫检疫中心站、乡村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建设。

  

  (九)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支持南阳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设以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突出高端带动和集群发展,加快光电显示、光电信息记录材料、光电转换产业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石油钻采设备、防爆电机、汽车及零部件、电器机械等四大特色产业链,建设重要的新型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在西峡、淅川县建设全国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纺织、食品等消费品产业,以镇平毛衫、新野棉纺织、邓州服装、南召丝绸家纺等为重点,建设具有服装、家纺和终端产品特色的纺织产业基地。扩大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加工等食品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提高钢铁、化工产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按照“四集一转”(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扩大产业集聚规模,提升节约集约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深化优势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整合重组,提升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做大规模与提升层次并重、做强传统服务业与培育新兴服务业并重原则,支持南阳市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南阳机场航空商务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增强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规划建设豫西南区域性商贸中心,打造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恐龙遗迹公园、南阳楚汉文化、中医药文化、玉文化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桐柏山淮河源头等文化旅游品牌。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景区、伏牛山景区等景区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市、县两级市场监测网络,建立完善储备应急体系。到2015年,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南阳市100%的乡镇和95%以上的行政村。

  

  (十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支持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围绕中心城区,建设邓州、唐河、镇平、新野环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产业集群、产业链招商,支持与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吸引外资投资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到境外融资。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建立外派劳务基地,打造外派劳务品牌。支持南阳市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南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南阳机场口岸对外开放,完善大通关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积极推动与京津等受水地区的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十二)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原则,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坚持城乡统筹,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区位和经济实力等因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南阳市为中心,以县城为依托,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城乡体系。以宁西铁路、焦枝铁路和许南襄、沪陕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为依托,构筑以南阳市中心城市为核心,由邓州市、唐河县、社旗县、方城县、南召县、内乡县等周边城镇组成的城市集群,推动邓州市加快向大城市迈进,促进唐河、镇平、新野、方城县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支持淅川、西峡县相向联动发展。积极推进特色中心镇建设,突出抓好邓州市穰东镇、淅川县荆紫关镇等中州名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创建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十三)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支持南阳市建设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强化枢纽地位,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区域发展辐射能力。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白河两岸开发、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整治,推进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和信息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中心城区新能源、光电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支持建设南阳新区,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支持建设鸭河新能源工区和官庄石油化工工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南阳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人。

  

  (十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支持南阳市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扶持重点小城镇发展,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在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可自愿办理城镇常住居民户口,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流转、退出补偿等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长效机制。提高进城农民就业再就业能力,完善进城农民就业扶持体系。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五)建设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依托丹江口库区、淮河源头等典型生态系统,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支持南阳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行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加快推动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探索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集约节约经济发展模式。南阳市要抓紧组织编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尽快推进示范区建设。

  

  (十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重点建设伏牛山、桐柏山生态屏障和丹江口水库环库绿化带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两侧生态林工程。争取丹江口水库汇水区森林纳入国家天保工程范围,力争水源区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十二五”规划。强化环境保护。以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整治;以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为重点,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大工业治污力度,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丹江口水库汇水范围内的乡镇全面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大重点河流治污力度,支持老鹳河、丹河、唐白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和辐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和预警体系,支持建设渠首环境监测和科研中心。

  

  (十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对南阳市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支持力度。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耗重点工程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发展资源再生利用、节能服务和环保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行国内领先的能耗、物耗、水耗标准。鼓励支持省优势企业对南阳市矿产资源实施整装地质勘查,推动重要矿产资源整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支持南阳市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快淘汰县城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支持环库周县(市)实行清洁燃料集中供热。

  

  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十八)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改造提升南阳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布局、高效衔接、内接外畅的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完成南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大幅提升硬件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郑渝铁路、运城至三门峡至十堰铁路、宁西铁路新建二线建设和南阳火车站改扩建,适时谋划宁西铁路与襄十铁路连接线和南阳至周边城市城际铁路建设。建成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武西高速公路栾川至西峡段。提升国道、省道服务水平和通行效率,对干线公路穿越城区路段进行绕城改造。加强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建设。继续改造提升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县乡公路和危桥改造工程,实现“乡乡联、县县畅”。结合机场、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运输大通道、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铁路、公路运输场站建设,把南阳市建成豫鄂陕结合部的综合交通枢纽。
  (十九)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保障能力为核心,建设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洪水控制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集中建成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新建石步河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搞好丹江、唐河、白河、鹳河干流防洪治理等重点河道治理工程,加快城镇防洪工程和排水体系建设,对区域内河道按二十年一遇(主要城区按一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分期进行治理。实施鸭河口、引丹、宋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恢复、扩建及配套虎山、赵湾等中型灌区和小型灌区。

  

  (二十)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供应体系。强力推进南阳核电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初开工建设,同步建设南阳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支持建设宛西电厂等电源项目。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支持建设南阳白河南、邓州热电项目,提高城市供热能力。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纤维乙醇、大型工业沼气、生物质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南阳国家生物质能源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推进南阳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项目和500千伏电网建设,完善220千伏地区性主干网架和城市电网,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成各级电压匹配、运行安全可靠灵活的智能化电网。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二十一)加快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先安排职教攻坚项目,支持建设省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和职教实训基地;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重点支持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适度扩大教育规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全面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支持中心城区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行政村和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提高体育赛事举办能力和接待服务水平,支持办好第七届全国农运会。

  

  (二十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先安排南阳“三院一所两中心”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南阳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南阳市农运会应急救援中心、120指挥中心、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推进中药现代化,扶持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筹建张仲景国医学院。

  

  (二十三)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迁安移民、失地农民、关停和破产重组企业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支持力度,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支持南阳品牌化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优先安排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二十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设立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基金和对库区实施对口支援。实施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南阳市各产业集聚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超过2009年考核基数按比例上缴省财政部分,城市新区上述三税超过上年基数按比例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给南阳市。充分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建设、环保设施运行及维护、移民搬迁安置及发展稳定等因素,增加对南阳市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省财政在测算均衡性转移支付时,将南阳市本级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免公用经费、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地方配套资金计入基本支出需求,对南阳市本级标准财力不能满足基本支出需求的部分适当给予补助。加大财政性投资项目支持力度,国家财政拨款安排的商品粮棉基地、农业产业化工程、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沼气和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等社会事业投资项目向南阳市倾斜,对涉及水源区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病险水库加固和移民迁安基础设施的项目适当减免地方财政配套。

  (二十五)加强金融扶持。引导各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增加创新型企业授信额度,对重大关键技术和设备引进给予信贷支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推进南阳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先支持南阳市培育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

  

  (二十六)增强土地保障能力。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鼓励探索创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省可控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南阳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省在分配年度计划指标时向南阳市倾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农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用地计划由省统筹协调解决。

  

  九、加强指导协调,落实保障措施

  

  (二十七)着力加强组织协调。省直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本部门支持南阳市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本意见与“十二五”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和南阳市跟踪分析本意见实施情况,督促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落实,组织开展绩效评估,每年向省政府书面报告本意见落实情况。

  

  (二十八)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南阳市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南阳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把主要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上,增强责任意识,转变作风,抢抓机遇,把外部支持转化为加快地方发展的巨大动力,推动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贡献。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47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