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01-19 生效日期: 2011-01-19
发布部门: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文号: 深人社发[2011]7号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的通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的通知

  (深人社发〔2011〕7号)

  

  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

  

  为切实了解我市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职业供求状况,深入分析企业招工难的特点和原因,提前掌握我市春节后人力资源市场用工信息,及时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做好服务,我局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内容

  

  (一) 今年1至3月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用工情况分析;

  

  (二) 部分企业缺工的数量和分布特点;

  

  (三) 今年春节前后企业招工情况的趋势判断;

  

  (四) 缺工的原因和主要对策建议。

  

  二、调查方式

  

  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一)问卷调查。在全市抽样调查100家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覆盖全市各个区域和不同经营内容的机构。

  

  (二)实地调研。我局将派员到部分中介机构走访、调研,分片区召开座谈会,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时间安排

  

  调查时间为1月18日至1月31日,问卷所涉及调查内容和相关情况统一截止至1月17日(下阶段预测数据除外)。具体调查步骤如下:

  

  (一)1月20日前,将调查问卷发放到中介机构并指导填写。

  

  (二)1月24日前,问卷回收、整理数据和汇总分析。

  

  (三)1月28日前,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

  

  (四)1月31日前,形成调查报告初稿。

  

  四、有关要求

  

  (一)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调查问卷的填写、资料整理上报。

  

  (二)调查问卷由我局提供统一样式,各机构可自行印制,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协助问卷发放、回收和整理工作,指导中介机构逐项如实填写,不漏填、不错填。确保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00%,有效调查问卷不得低于95%。

  

  特此通知。

  

  附件: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问卷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联系人:练睿民 罗卓英;联系电话:82122410、82122306;传真:82122306 电子邮箱:raymondlrm@qq.com 人力资源行业服务qq群:40226365)

  

  附件:

  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招工状况抽样调查问卷

  


  为了提前掌握我市春节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时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做好服务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一次抽样调查,请贵单位大力支持,协助做好调查工作,真实填写问卷。谢谢!

  

  一、基本信息(请如实填写下列问题,您的信息我们一定会严格保密!)

  

  1.单位名称:

  

  2.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3.主营业务:(最多选三项)

  a、现场招聘 b、职业推荐 c、人才(劳务)派遣 d、网络招聘 e、猎头

  f、服务外包 g、其他_____________

  

  4.客户的主要行业:(最多选三项)

  a、制造业  b、住宿和餐饮业 c、零售业 d、居民服务业 e、信息产业

  f、物流业  g、建筑业h、其他

  

  二、问卷主体:

  (一)春节前缺工情况调查

  

  1.根据贵单位了解,目前的客户单位(用工单位)是否缺工?

  a、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但影响不大 b、缺工,需求总数是______人

  

  2. 根据贵单位的统计,目前各行业缺工的客户单位(用工单位)需求人数及贵单位可提供的人数:

  (1)制造业 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2)餐饮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3)零售业 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4)物流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5)信息产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6)居民服务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7)建筑业 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8)其他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二)春节后缺工情况预测调查

  3.根据贵单位的了解,春节后前期(2月10日--3月20日),求职者的求职情况:

  a、预计求职者增加,较去年同期增幅约为_____%,总量约 

  b、预计求职者减少,较去年同期减幅约为_____%,总量约 

  c、预计与节前持平,总量约 

  

  4..根据贵单位的了解,春节后后期(3月20日--4月15日),求职者的求职情况:
a、预计求职者增加,较去年同期增幅约为_____%,总量约 

  b、预计求职者减少,较去年同期减幅约为_____%,总量约 

  c、预计与节前持平,总量约 

  

  5.根据贵单位的订单情况及预测,春节后贵单位的客户单位的招工总需求数约为_______人。

  

  6. 根据贵单位的订单情况及预测,春节后(2月10日-4月15日)客户单位(用工单位)需求人数及贵单位可提供的人数:

  (1)制造业 需求人,可提供人数(2)餐饮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_____

  (3)零售业 需求人,可提供人数(4)物流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_____

  (5)信息产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6)居民服务业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7)建筑业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8)其他 需求 人,可提供人数

  

  7.根据贵单位对实际情况预测,春节后客户单位(用工单位)的普工总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8.根据贵单位对实际情况预测,春节后客户单位(用工单位)的技工总需求人,可提供人数 

  (三)解决措施

  9.贵单位认为深圳市目前对普工具吸引力且合理的月均收入水平为:

  a、1400-1700元/月 b、1700-2000元/月  c、2000-2300元/月 d、2300-2600元/月e、2600元/月 以上

  

  10.贵单位认为深圳市目前对技工具吸引力且合理的月均收入水平为:

  a、1500-2000元/月 b、2000-2500元/月  c、2500-3000元/月 d、3000-3500元/月  e、3500元/月 以上

  

  11. 贵单位认为除薪资水平外,怎么样的福利更能吸引普工来深圳工作呢?(可分为政府及企业两个方面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贵单位认为目前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最多选三项)

  a、 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回升,用工需求增大。

  b、 企业工资福利待遇水平未达到员工及求职者的期望,致使员工流失率较高和招工较难。

  c、 沿海地区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加上内地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劳动力回流增速。

  d、 劳动力技能素质水平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e、 没有一个有效的公共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让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相匹配。

  f、 80后、90后新一代劳务工对低端行业的就业环境和福利要求提高。

  g、 工人回乡过春节的造成短期内招工困难。

  h、 其他原因,请注明:

  

  13.贵单位认为政府部门应对缺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最多选三项)

  a、积极引导低端行业产业升级。

  b、实施产业转移,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地区。

  c、规范中小型企业的就业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保障工人权益。

  d、对外来务工人员引进有实质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

  e、引导就业市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就业市场法制水平。

  f、由政府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公益招聘会、校企洽谈会。

  g、其他措施,请注明:

  

  14.应对缺工问题,贵单位计划采取的措施:(最多选两项)

  a、扩大与学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引进劳务人员。

  b、积极举办现场招聘会。

  c、向企业提供培训、教育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有效人力储备体系。

  d、其他措施,请注明:

  

  15.贵单位认为用工单位应对缺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最多选两项)

  a、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

  b、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为员工营造更优良的工作氛围。

  c、促使提高企业文化等软条件,加强人性化管理。

  d、其他措施,请注明:

  

  16.在进一步缓解企业缺工问题,您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7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