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阜政办[2008]4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产业发展规划》和《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日
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发展规划
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包括界首、太和、三区、阜阳经济开发区及颍上中北部,人口570万,经济总量占全市70%以上,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轴和重点区域,在实现阜阳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为促进该区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全市“十一五”目标的实现,根据《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概况
(一)区域概况及基础条件
1.自然条件。颍河为淮河最大支流,在我市自西北至东南依次流经界首市、太和县、阜城三区、开发区和颍上县,全长206.8公里,流域面积4112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处淮北平原腹地,黄淮海平原南端,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
2.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红芋为主,兼有玉米、水稻、高梁等。同时盛产各类中药材,有全国著名的桔梗、板兰根生产基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猪、牛、羊等规模养殖发展较快。
3.煤炭资源丰富。阜阳市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颍河北侧,保有储量80多亿吨。谢桥煤矿技改工程已于2006年竣工投产,产能已达到600万吨/年;刘庄煤矿设计生产规模800万吨/年,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0月投产,生产能力已达300万吨/年;口孜东煤矿正在抓紧建设,老庙煤矿、罗园煤矿等正在开展勘查工作。
4.人口和劳动力资源。2007年末,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区域人口57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人口密度为97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的两倍多,每年有富余劳动力近200万。
(二)经济现状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07年,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实现总产值340.4亿元,占全市的73.6%;财政总收入35.74亿元,占全市的88.9%,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占全市的84%。工业发展较快。2007年,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7亿元,占全市的90%,其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达到65%。
支柱行业及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以煤电工业、化学工业、再生金属循环利用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重化工业增速达到33.7%。同时,骨干企业发展迅速,2007年,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8多家,谢桥煤矿、华润电厂、阜阳烟厂、昊源化工、华鑫铅业、阜阳供电公司等6家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园区建设生机勃勃。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地区现有各类园区15家,规划面积66.5平方公里,累计开发面积32.3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400多家。2007年共实现产值162亿元,实现增加值40.6亿元,利税14.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1.5%,53%和55%。各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交通发达,区位优越。阜阳地处淮北平原,位于黄淮海经济区,北临环渤海经济圈,南望珠三角,东依长三角,有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和条件。目前,区内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现有南洛(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即将建成的阜六高速(济广高速)纵贯南北,阜合高速即将全线贯通,阜蔡高速即将开工。阜阳境内有大京九、阜淮、阜徐、漯阜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的有阜六铁路、漯阜铁路临泉支线、京九铁路北京至潢川段电气化改造、阜阳编组站由三级四场改造为三级七场工程等项目。阜阳已被铁道部确定为全国十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阜阳境内河道纵横,有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重要河流,可通江达海,水运条件十分优越。阜阳4C级机场早已建成,现已复航。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可把各类工业产品方便快捷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2.能源供应充足。2007年,该区域原煤产量1000万吨,“十一五”末可达到3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133.4万千瓦。远期可达到370万千瓦。电力、煤炭供应充足。
3.邮电通讯。光缆、程控、微波、移动电话等多种通信手段完备,全市以阜阳为中心的快捷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形成,并可与全省、全国对接。
4.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加快,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可以与该区域工业化快速发展形成配套。
二、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既拥有有利的政策环境,又要面对宏观调控的制约。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在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将在煤炭、电力、重化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循环经济等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皖发〔2006〕15号)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的决定》(阜发〔2007〕7号),将对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提高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将对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建设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2.既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又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发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能源供应以及相对较低的商务成本,使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区域拥有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诸多优势和条件。同时,中西部地区竞相发展,纷纷加快工业化进程,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争抢将更加激烈,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3.既拥有迫切的发展愿望,又面临机制体制环境的制约。“十一五”时期是阜阳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奋力崛起是关键,各地也倍感加快发展的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因此,各地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步伐加快,成为促进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思想观念落后,体制机制不活,发展环境不优始终是制约阜阳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改善发展环境是建设和发展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必须面对的问题。
4.既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又要面对资金、环境和节能的压力。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带内工业基础日益雄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发展空间大,发展形势好。同时,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带内经济整体水平落后,经济实力薄弱,发展资金匮乏;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下一步重点发展的煤电、煤化工、医药、再生金属回收利用等产业也是国家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其环境治理成本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
三、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目标,实施工业强带、东向发展、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大基地、大项目为重点,以加速重化工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途径,以“6611”工程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快速有效扩张,促进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用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生产、重污染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功能,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配套产业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强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吸引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
3.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的水平,逐步完善创新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大型骨干企业的战略联合和重组,着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坚持优先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托资源、能源、劳动力、交通等优势,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的集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加快重化工业进程。同时,大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循环经济等产业的规模扩张,努力提高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工业化水平。
5.坚持以“6611”工程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6611”工程中六个工业支柱作为推动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完善和提升“6611”工程,既要从现有产业出发,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其加快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更要注重从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6.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紧抓招商引资不放松。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发展的主抓手,抢抓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大突破,推进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跨越式大发展。
四、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末目标
经过四年努力,把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建设成为“廊、带、块”相结合,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打造阜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支撑。
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增长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市总量的80%,财政收入53亿元,年均增长17%,占全市的8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
2.工业主导型地位进一步确立,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增长带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占全市的8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污染物排放减少10%。
3.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民间资本和区外资金大量引入,成为该增长带地区投资、消费、出口、生产的主体。到2010年,年实际利用区外资金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的90%,外贸进出口达到23000万美元,占全市的90%。
4.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到2010年,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中形成“四大基地”、“六大集群”,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基地或产业集群4个,4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30亿元的基地或产业集群2个,2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
5.大型骨干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10年,增长带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10亿元至50亿元企业8家,1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35家。
6.园区建设进度加快,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到2010年,增长带地区建成或基本建成各类园区规划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开发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36%以上。
(二)2020年展望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方针,不断创新机制体制,以园区为依托,以壮大经济总量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着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把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建设成为阜阳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高度集中、规模效益显著、科技水平较高、配套设施完善、工业主体功能突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增长带。
五、区域布局和产业定位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围绕皖北农副产品加工区、阜阳生物医药基地、阜阳煤化工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廊、一极、一带”为主体,区域协调发展的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空间战略布局。
“一廊”:即首太工业走廊,其经济总量占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三分之一强,产业特色突出,园区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走廊内布局四大工业板块,即界首城区工业板块(包括界首工业园区、西城再生铝铜循环经济工业区和界首城区原有工业企业)、太和城区工业板块(包括太和县开发区、太和工业园区和城关镇民营工业园)、田营―肖口工业板块和光武―大黄工业板块。各板块以S308省道为轴线,以S204省道和G105国道为连接线,共同形成首太工业走廊的基本架构,重点发展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废旧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筛网及毛发加工等产业,打造成为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强力推进区。
“一极”:即阜城工业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阜阳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三区工业园区及阜城现有骨干大企业共同形成颍河工业经济带的中心支点,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医药化工等产业,打造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工业隆起区。
“一带”:既周棚―口孜―刘庄―颍上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充分发挥该区域煤炭资源优势,走资源深加工的路子,依托华润电力、凯迪化工、国投新集、上海中油集团等大企业,重点发展煤炭开采、电力、煤化工、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等产业,建设阜阳循环经济园、凯迪煤化工产业园、颍上煤化工基地、颍上工业园等,沿颍河北侧打造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强力牵引区。
六、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建设任务
(一)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培育煤电工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按照大型化、高效化、现代化标准,全力推进煤炭矿井建设,着力提高煤炭生产能力;抢抓皖电东送机遇,积极发展坑口电厂和煤矸石电厂,形成煤电一体化经营格局。将煤电工业培育成我市工业经济的龙头产业。
2.做大做强阜阳煤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煤化工。抢抓全国和全省大力发展煤化工的机遇,按照大型化、基地化、集群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阜阳百万吨级尿素生产基地,阜阳凯迪煤化工基地和颍上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共同打造阜阳煤化工基地。
3.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以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中心的孵化作用,以现有科技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精尖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开发经费投入,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出让、发行股票或债券等途径筹资,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产品的比重,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4.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升级。进一步壮大该区域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推动传统的“初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联合重组力度,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延伸,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加快振兴轻纺工业。注重发挥轻纺工业在扩大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振兴轻纺产业。充分利用阜阳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巩固提高酿酒、烟草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品牌战略,大力推行现代经营理念,努力拓展行业发展空间。调整轻纺工业原料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工业经济由“污染排放”的传统模式向“再生资源利用”的循环模式转变,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抓好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石膏泥为原料的新型建材业,以再生金属、废旧塑料为原料的再生资源利用和以秸秆为原料的发电、压缩板材、植物纤维等产业。
(二)重点建设任务
以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围绕增强区域基础工业生产能力、加工制造能力、产业集群能力和农业产业化能力,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化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带动实施工业突破,重点建设“四大主导基地”,培育“六大成长性产业集群”。
“四大基地”:
――新型能源供应基地。在周棚―口孜―刘庄沿颍河一线大力发展煤炭开采、坑口电厂及煤矸石电厂,主动融入皖北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刘庄煤矿二期、口孜东矿等在建矿井的建设,尽快开工口孜西矿、罗园煤矿等项目。组织实施阜阳华润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和刘庄坑口电厂(4×60万千瓦)一期工程,积极推进刘庄煤矿2×5万千瓦、凯迪化工2×33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阜阳电力外送通道,把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颍东、颍上片区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到2010年,形成年产煤炭3000万吨、电力装机260万千瓦的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70亿元。
――新型煤化工基地。抓住煤化工技术面临重大突破和全国、全省加快煤化工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煤炭、区位、水资源、交通等优势,按照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和集约化的原则,以建设规模化大型基地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重点,将阜阳煤化工基地建设成为规模经济、技术先进、清洁生产、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煤化工基地。依托原有昊源化工、鑫泰化工等骨干企业和引进的凯迪集团、晋煤集团、六国化工集团等战略投资者,重点实施昊源集团40万吨尿素、60万吨甲醇、5万吨吗啉、开发2万吨/年DMC(聚炭酸脂)等项目,凯迪集团在口孜附近建设煤化工产业园,建设80万吨大颗粒尿素、200万吨建材、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鑫泰化工与六国化工集团合作,建设年产52万吨大颗粒尿素、30万吨合成氨、20万吨甲醇等项目。到“十一五”末,氨醇能力达到300万吨,尿素产能达到200万吨,甲醇产能达到140万吨,吗啉产能达到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远期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IGCC电厂,开发二甲醚、DMF(甲酰胺)、DMC(聚碳酸酯)等精细化工产品。
――阜阳生物医药基地。以首太工业走廊和市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按照“高起点、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依托已形成的太和、阜阳两大药品流通市场,广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依托贝克药业、华源药业、仁和药业、仁济药业、联谊药业、万生药业、贝尔药业等现有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大型制药集团,加快建设制药制剂、原料药生产和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GAP基地、仁济药业水针、口服液生产线、贝尔药业胶囊针剂、贝克药业医药中间体、鑫科贤公司联合疫苗生产以及金太阳药业二类新药产业化等项目。到2010年,形成大输液3亿瓶、片剂300亿粒、胶囊6亿粒、粉针2亿支、中成药800吨、原料药2000吨的生产能力。医药基地年销售收入争取达到30亿元,实现增加值10亿元。
――纺织工业基地。以市开发区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鄂尔多斯、中原纺织城、华源纺织、恒泰纺织、三宝线业、瑞丰源鞋业、京九丝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现有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该区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形成布料织造―印染整理―品牌服装加工的产业链,不断提高棉纺、针织、印染等产品的档次,扩大工业用布、中高档面料生产,打造以棉纺织、特种纤维加工、丝绸、高档服装面料、工业用布、服装加工、混纺织品及针织品为主导,集制造、研发、贸易为一体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组织实施中部纺织工业城、35万锭棉纺织、1000万米高档真丝面料,2000万件高档服装、2000吨无纺布、3000万双鞋、200万件羊绒衫、200吨羊绒等重点项目。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增加值10亿元。
“六大产业集群”:
――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以界首、太和、三区、市开发区及颍上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以功能性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集聚,以高附加值深加工农产品为重点,形成种苗开发―农产品生产―深加工增值―增效创汇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在食品的深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方面开发建设重大项目,着重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在巩固饮料、卷烟、食品、制革、造纸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市场潜力大,产业牵动力强的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以顶大、海利、福润、金种子、伊斯顿、家和兴食品、同创食品、百和食品、六本食品、华汇果蔬、快乐面粉、明兴面粉、康伟蒜制品等企业为龙头,大力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壮大。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肉禽加工、乳制品、速冻制品、营养方面食品、保健食品、保鲜蔬菜、脱水蔬菜、绿色有机食品等,加快建设福润公司300万头生猪、20万头黄牛屠宰加工、金种子年产90万张高档成品革、30万吨小麦面粉、顶大三期、海利熟食加工、太和及颍上粉丝加工、爱立丰年产2万吨果蔬、颍东区颍台工业园等项目。到2010年形成年加工粮食150万吨、肉类50万吨的能力,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增加值30亿元。
――机械电子产业集群。以界首工业园区和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电工业,大力开发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等产品,以开乐汽车、海歆电器、阜阳轴承、阜阳拖拉机、三环电力、云龙机械、宝兰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集团,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靠大联大,积极与同类大型企业集团形成配套或联合,逐步形成产业集聚。重点发展特种改装车、农用变形车、粮食加工及自动装卸设备、矿山机械、民用船舶、轴承、汽车配件、拖拉机、各类汽车用机油泵水泵、电工电器等主导产品,争取在高新电子产品上有所突破。重点建设1万辆特种改装车、大尺寸轴承、55万只轿车机油泵、80万只农用机油泵、300万套汽车专用轴承、10万台洗衣机、新型民用船舶生产等项目。到2010年,机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增加值12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做大做强昊源精细化工,完善阜阳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界首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设施,以中科大易元、华信电子、昊源化工、东方软件、贝克药业、华源生物等高技术企业为龙头,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和先进环保等重点领域,引导和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末,区域内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0家,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增加值20亿元。
――筛网及毛发加工产业集群。以首太工业走廊中的太和城关镇民营工业园和界首鸭王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区域,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扶持一批骨干企业,扩大行业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发人发服饰、人造毛发等中高档新产品,力争到2010年,在首太工业走廊内形成全国最大的筛网及毛发的加工集散基地。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增加值1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林木加工产业集群。以太和东盾木业、惠发木业、万利装饰、永胜木业等企业为龙头,依托瑶海、汇鑫等家俱市场,以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木加工产业体系为目标,优化林业及木材加工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按照“抓龙头―促规模―树品牌”的思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林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发展。重点发展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建筑板材、实木地板、装饰材料以及家俱系列产品。重点抓好太和林木加工产业园、高庙姜楼装饰材料加工以及颍州区颍西家俱产业园建设。到2010年,形成年加工50万立方米木材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增加值6.5亿元。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首太工业走廊田营―肖口板块、光武―大黄板块,阜阳周棚板块、颍州区四十铺板块以及阜阳煤化工基地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型建材、再生金属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极板、铅酸电池、电瓶车、塑料制品等下游产品,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企业、工业园区、企业集群。重点建设界首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示范园、界首光武再生塑料循环经济示范园、界首西城铝铜循环经济工业园、阜阳循环经济园、颍上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太和皮条孙再生塑料循环经济园、阜阳凯迪颍东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工程。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增加值20亿元。
七、政策措施
(一)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
充分利用全市六大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主要分布在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地区的优势,以结构调整、扩大投入为主线,以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发展、壮大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一是通过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激发支柱产业和核心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促进支柱产业快速裂变扩张。二是围绕支柱产业和核心企业,精心谋划,坚持对外引进和自主培植并举,就地改造和择地新建并举,着眼于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工业增长后劲。三是坚持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大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着力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围绕构筑产业集聚和项目集群效应的优势,着力做好为支柱产业和核心企业的配套协作服务。
(二)做优做强工业园区,打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按照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内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各类产业园的建设,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着力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加快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的高成长型工业园区。各工业园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对外经济联系强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与产业分工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吸引范围和辐射等方面综合考虑,依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注重产业的适当分工,注重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提高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分工、密切合作、互相补充、产业关联、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一是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对接步伐。充分发挥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地区的区位优势,认真梳理产业基础和资源,找准定位,构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二是加快融入全国经济。推进管理规则、服务方式、生产技术和质量要求标准化,更大范围和更加直接地参与合作与竞争,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三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增强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性和项目选择性,围绕产业集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选择重点地区,瞄准重点招商对象,实行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下功夫引进有产品、有技术、有市场、有扩张意向的实力型企业,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特别是国内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合资合作。
(四)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为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加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扶持现有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重点依托优势产业培育上市企业。在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选择有一定实力且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采取政府重点扶持和企业自我壮大双向用力,促进企业上市。重点支持开乐汽车、阜阳轴承、昊源等重点企业做好上市工作。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强强联合,进行资产重组,创造上市条件。
(五)实施人才战略
扩大人才总量,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各类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促进经营管理人才配置市场化。加大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的创新,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为各类企业建立更广阔的人才资源平台。动员和鼓励社会资源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比例,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
(六)强化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各类财政性扶持资金,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重化工、生物化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
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地方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鼓励市、县采取政府、企业、个人等入股的方式组建担保公司。积极帮助、引导园区内企业争取省财政贴息奖励资金。对一些条件较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帮助争取信贷担保资金的支持。
(七)加强协调配合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市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切实加大对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发展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用地、银行贷款、各类专项 资金争取上给予倾斜,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跨越式发展。
(八)强化政策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的决定》(阜发〔2007〕7号),把对加快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制定出详细的操作细则,为颍河工业经济增长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附件: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首太工业走廊建成全市重要的经济板块,打造阜阳崛起的强力引擎,根据《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规划》。
一、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必要性
首太工业走廊是指以界首市和太和县为两端,以首太路(308省道)为轴线,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走廊。它把界首向东发展和太和向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对接。其战略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实现工业突破的需要
(二)是进一步提升界首、太和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从“十五”末全市8个县市区实现的工业经济总量来看,界首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亿元,位居第三位,比上年增长37.7%,太和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亿元,位居第二,比上年增长48.3%。虽然界首、太和的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前,但平均发展速度仍落后于颍上。因此,推动界首、太和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规划和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基本出发点。
(三)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目前,首太区域内的工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部分产业结构雷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建设首太工业走廊、规划形成几个特色鲜明的工业板块,集聚同类或相近产业,可以强化首太区域的专业化协作,加强企业在生产、销售、技术、资本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达到公共资源共享;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延伸产业链,加快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效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为实现企业跨区域联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工业的园区化发展是当今工业发展的趋势。在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情况下,零星征地布点将受到很大制约,用地紧张的问题将日渐显现。建设首太工业走廊,即可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可以为区域内工业发展预留土地,腾出发展空间,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区域内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对接、功能互补、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的工业发展区域,以带动区域内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界首―太和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首太工业走廊是全市境内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经济社会发展颇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一)区域内经济综合实力较强
2007年,走廊实现生产总值117.1亿元,占全市的25.3%,财政收入5.7亿元,占全市的14.1%,规模以上工业90户(其中亿元企业6家);占全市的3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88.6亿元,占全市的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亿元,占全市的28%。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医药、再生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筛网及人发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二)各类园区蓬勃发展
界首市规划建设了“一园四区”,太和县域内现已初步形成“二园一区”工业发展格局。
三、建设首太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首太区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建设工业走廊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
1.交通优势
首太区域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交通条件优越。南洛(界阜蚌)高速横贯东西,东连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西接豫晋陕等中西部地区,8小时内可到达上海、南京、郑州、武汉、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是东部与中部地区的结合部,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地理优势。境内有京九铁路、漯阜铁路,距京九线上最大编组站阜阳北站半小时车程。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可通江达海。走廊距阜阳4C级民航机场1小时车程。在界首至太和之间,同时有界阜蚌高速、漯阜铁路、308省道和沙颍河并行穿过,为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2.市场优势
首太区域内太和县有全国最大的医药配送中心,初步建立了管理科学,运营规范,闻名全国的药品流通配送体系,拥有全国最大的10多万平方米的药品标准仓储基地,形成了名符其实的“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药品集散地,2007年营业额102亿元。界首市有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废旧塑料回收市场,已形成年回收利用废旧电瓶33万吨、废旧塑料37万吨的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收购网络,辐射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内还有中药材市场、筛网市场、毛发市场等。同时,界首、太和位于以阜阳为中心的3万平方公里的围空区,区内人口3500多万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3.资源优势
首太区域地处淮北平原,气候适宜,水利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区内农副产品丰富,特色突出,是全国著名的薄荷之乡、香椿故里,区内有桔梗、板兰根等中药材基地。有利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医药工业。同时,区内人口232万,有富余劳动力约60万,可以为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4.产业基础优势
近年来,首太工业发展迅猛。界首市已形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和有色金属冶炼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速增长。太和县医药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优势比较明显,毛发加工、筛网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及造船业均发展较快,势头良好。太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连续两年增幅32%以上。首太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规模占全市的31%,如扣除市直部分,在8个县市区中的比重已占50%,已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5.园区优势
首太区域工业园、工业区较多,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9个,界首有“一园四区”,太和有“二园一区”,总规划面积已达26.126平方公里,其中界首工业园和太和经济开发区均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投入力度加大,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开发面积达到12.46平方公里,目前已有127家企业入驻园区,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二)制约因素
在首太区域建设工业走廊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1.区域边缘化的制约。首太区域地处安徽省西北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辐射的边缘地带,受辐射的条件和强度远低于安徽东部和沿江地区,其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引力不强,这种区位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2.资本投入的约束。综合来看,首太区域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薄弱,自身资本积累有限,工业走廊的项目建设主要还是要靠区外资本,而目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难度加大,资本投入的不确定性较大。
3.节能减排压力的制约。“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是经济发展中的主线,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力度,而首太区域内废旧电瓶、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医药生产等重点骨干产业的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非常严格,治理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东向发展、项目带动、大开放战略,牢固树立工业突破意识,以壮大规模、优化结构为目标,以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首太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生态优越、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区。
(二)基本原则
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在科学发展中崛起。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是须臾不容放松的第一要务。培育创业精神,激活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尽快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是首太工业走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增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体制性障碍,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协作,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在增长方式上,坚持加快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过去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用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4.在开发步骤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由点到线到面逐步展开。当前先集中力量使2个省级工业园区和7个专业加工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加快走廊两端发展极的形成,并进一步向线和面拓展延伸,逐步成为对全市加快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强大经济板块。
5.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四个面向”、“三个为主”。“四个面向”即面向市场、面向沿海、面向全国、面向未来;“三个为主”即以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为主,以高成长性、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以新型工业化为主。
6.在产业布局上,坚持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尽可能将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地理空间上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生产经营网络,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生产,使每一个企业都在互动中分享生产、销售、信息及辅助性服务等方面的整体规模效益,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7.在技术政策上,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8.在生态环境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在开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
五、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1.“十一五”末,走廊内主要经济指标达到
①GDP175亿元,年均增长17%;
②财政收入8.2亿元,年均增长17.7%;
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14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超亿元的企业15家;
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年均增长29.5%;
⑤工业化水平37%;
⑥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污染物排放减少10%。
⑦走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产业相对集中、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首太工业走廊框架。
2.到2020年
①GDP450亿元
②财政收入30亿元
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300家;
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亿元;
⑤工业化水平45%;
⑥万元GDP能耗、环境治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⑦走廊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把首太工业走廊建成产业高度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二)空间布局
以建设生态工业走廊为总体原则、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连点成线,区园成块,线块结合,串块成廊。
1.界首城区工业板块。主要包括界首工业园区、西城再生铝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界首城区内原有工业企业。这一板块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界首市工业园区已完成1.6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并已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此板块具有向东辐射和延伸的潜力和条件。
2.太和城区工业板块。主要包括太和县开发区、太和县工业园和城关镇民营工业园。以太和县工业园为重点,在完成A、B、C区功能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园区面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紧邻界阜蚌高速三角元出口、105国道和308省道的有利条件,积蓄西向拓展的能力。
3.田营―肖口工业板块。包括界首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工业区和太和肖口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园,该板块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环保、规划等有关手续齐备,“十一五”期间有迅速扩张的潜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对板块内两园区进行整合,是该板块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4.光武―大黄工业板块。包括界首光武再生塑料循环经济工业区和大黄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沿204省道向界首方向发展,主动接受界首城区板块的辐射和吸引,与田营―肖口板块相呼应,共同组成首太工业走廊的基本架构。
(三)产业定位
首太工业走廊产业定位要坚持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联动,坚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区别对待,各具特色,坚持集群化发展,突出发展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再生塑料回收利用、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高新技术、筛网及毛发加工等八大产业。
1.界首城区工业板块中界首市工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机械制造为重点,西城再生金属循环经济工业区以再生铝铜回收、冶炼和深加工为重点。
2.太和城区工业板块,太和工业园区主要发展医药、高新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城关镇民营工业园以筛网、毛发加工及包装印刷为主。
3.田营―肖口工业板块以废旧电瓶回收、再生铅循环利用及下游产品开发为重点。
4.光武―大黄工业板块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和筛网加工业为主。
(四)重点产业建设任务
1.医药工业。依托太和医药商业优势,以太和工业园为平台,招引全国著名的医药大企业、大集团在太和建设医药加工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做响“太和医药”品牌。引导企业向一、二类药方向发展,建设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产线。以安徽华源药业、安徽联谊药业、大连贝尔药业、安徽贝克药业、华信药业、华源广生药业等为龙头,全面提高医药加工业水平,延伸医药产业链,把太和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医药加工制造基地。
以安徽太岛药业、亚东药业、鹏宇中药材有限公司、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太和中药材研究所为依托,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太和李兴、阮桥、界首芦村等乡镇为重点,建立太和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基地。重点实施年产薄荷烫伤新药200万支、中药饮片2万吨、桔梗深加工、中药新药产业化等项目。到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15亿元,工业增加值5亿元。
2.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在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种苗组培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重点建设安徽一帆香料、安徽樱花椿生物科技医药中间体、贝克药业原料及医药中间体、太和绿环保公司中药杀虫剂、恒进种业脱毒种苗等高新技术项目。到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10亿元,工业增加值5亿元。
3.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食品加工、饮料生产、木制品加工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优化组合等手段,在界首工业园食品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太和工业园C区,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建设东盾木业二、三期、惠发木业复合地板、六本食品、兴旺禽业、界首华汇果蔬、东亚淀粉变性淀粉、金裕皖白酒生产等项目。到2010年,行业年销售收入20亿元,工业增加值5亿元。
4.机械制造工业。以界首机械制造工业园为重点,以界首云龙粮食机械公司、宝兰实业集团公司为依托,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高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重点实施聚力机械公司减速电机、云龙粮机公司同一汽大众合作生产粮食自卸车及移动式液压装仓机项目、宝兰公司车用机油泵、水泵生产项目以及太和民用船舶生产项目。开发高档汽车机油泵、民用电梯、粮食自动装卸机械等重点产品。到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工业增加值3亿元。
5.再生金属循环利用。以界首华鑫铅业集团、海能电源、新能电源、超霸电源、中能电源、太和大华公司、顺达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在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的同时,不断做大规模,吸引更多的深加工企业投资入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降低初级产品的销售比例,提高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重点实施田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长兴海能电源公司极板生产线、新能科技电源公司蓄电池及极板生产等项目,促进田营、肖口两园区的跨区域整合,快速增强田营在再生铅回收、加工等领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把田营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再生铅回收、冶炼、深加工、贸易基地。同时抓好界首西城再生铝铜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迅速扩张,形成规模。到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力争60亿元,增加值14亿元。
6.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业。进一步规范整合界首光武、鸭王、西城吕寨、太和皮条孙等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产业,不断提高再生塑料产品的档次和企业规模,延伸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形成再生塑料的回收、加工及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到2010年,形成再生塑料初加工60万吨/年,深加工30万吨/年的能力。
7.纺织服装业。以界首三宝线业、友源鞋业公司、华宇棉纱、太和森林风家纺公司、华芬纺织品公司、太清纺织品公司为依托,加快纺织品升级换代,不断增加产品花色,提升产品档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型项目。加快实施三宝线业投资1亿元的纱线生产项目、华宇公司年产5474吨棉纱项目,以及界首市工业园区年产3000万双旅游鞋项目,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利税1.3亿元。
8.筛网及人发加工业。以界首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和太和城关镇工业园为重点集中发展区,以安徽亚东工业筛网有限公司、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泓远发制品、鑫龙发制品公司为龙头,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实现行业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开发特种用途、特种材质网制品,以新型纤维生产高档人造发制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扩大筛网及发制品的市场份额,打造独具一格的首太工业走廊特色经济。加快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环宇网业技改、太平洋网业技改、红星网业特种网生产、毛发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到2010年,行业年销售收入20亿元,增加值6亿元。
六、规划实施的步骤
(一)近期(2006―2010年)
近期工业布局侧重放在界首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同时以现有其他园区为基础,“十一五”期间以完成各园区功能、壮大产业规模为重点。界首和太和工业园区是首太工业走廊的龙头,是重要支撑点。因此,加大园区引资力度,提高引进企业质量,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园区规模是走廊建设近期的工作重点。
(二)中远期(2010―2020年)
在各园区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沿S308省道北侧开发界首工业园、太和工业园二期、三期,两园区相向发展,形成对接,光武―西城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沿S204省道形成产业带,太和城关工业园及县城老企业与太和工业园沿G105国道呼应或对接,共同构成首太工业走廊的整体框架。
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
1.设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界首市、太和县委、政府负责人参加的专门领导机构,负责编制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和协调开发建设。市政府“首太工业走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的常设机构,负责协调解决走廊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要打破行区划和行政体制的限制,统一各方认识,把首太工业走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布局,把首太工业走廊建设作为全市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实。
3.统一各项优惠政策,统一使用各项资源。建设首太工业走廊,关键是要有项目落户。为此,必须结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统一优惠政策,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招商引资资源,使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首太工业走廊建设上来,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分散资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太工业走廊近期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按平均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1亿元经验数据测算,首太工业走廊基础设施近期投资45亿元,远期投资100亿元。近期规划中,园区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工程利用界首、太和现有条件,适当扩容改造,可满足需要。远期规划在走廊中间部位新建水厂、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秸秆综合利用热电厂等工程。
(三)加大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走廊区域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造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内商外商同时招、内资外资一起引,鼓励全民创业。招商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对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并移居工业走廊。招商引资与盘活土地资源相结合,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良资源和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用地、财税、科技与人才、投资四大配套政策
1.在用地政策方面,工业走廊建设用地应与界首市、太和县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鼓励地处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企业整体迁入工业园区,可以借鉴外地的经验,对从城市中心迁入工业园区的工业企业,企业原用地处置所得收益可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企业搬迁补偿等等。
2.在财税政策方面,工业走廊规划区内的企业可享受与开发区相当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市政府掌握使用的科技三项经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发展基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等,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工业走廊项目等等。
3.在科技与人才政策方面,对携带科技成果、专利进入工业走廊创办企业、实施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可以各种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立工业走廊人才资源信息库,为各类人才提供人事代理等社会化服务等等。
4.在投资政策方面,对符合产业准入政策的投资项目,要简化核准程序,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示、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保证服务优质高效;加强与银企合作,发挥信用社作用,为全民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在量力而行、分步开发的前提下,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多方筹集资金,搞好“五通一平”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先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从长计议,预留发展空间。
首太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必须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工业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直接融资方面,要把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开发性金融信贷计划,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级各类银行贷款融资;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争取外商资本投入。
(六)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是动力,发展离不开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架构。增强市政府调控经济和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能力。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指导意识、协调意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辖区经济的宏观调控、城区管理、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行政执法部门要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既要堵漏治乱,又要防止执法随意性,变“卡死”为“激活”,使行政执法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三,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民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七)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全面支撑阜阳生态市建设。要严格按环保标准、节能标准制定产业准入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入廊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切实履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政府对入廊企业和官员政绩考核可以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切实保护首太工业走廊的生态环境。
(八)加强舆论宣传
宣传中要注意把四年工业突破行动计划与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两者互动互促;要统一形象宣传,突出首太工业走廊概念,营造首太工业走廊整体品牌效应。
表一:界首、太和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
县别 指标 |
GDP |
财政收入 |
规模以上工业 | |||
企业 个数 |
销售 收入 |
增加值 |
利税 | |||
界首 |
45 |
2.8 |
34 |
39.2 |
11.2 |
1.56 |
太和 |
72.1 |
2.9 |
56 |
49.4 |
15.2 |
2.1 |
合计 |
117.1 |
5.7 |
90 |
88.6 |
26.4 |
3.66 |
阜阳市 |
462.4 |
40.2 |
301 |
278.5 |
95.04 |
40.7 |
界首、太和占全市 比重(%) |
25.3 |
14.1 |
30 |
32 |
28 |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