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粤府办[2001]65号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十五”重点专项计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八月一日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
目 录
一、发展现状
(一)“九五”回顾
(二)存在问题
(三)形势分析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路网建设,实现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
(二)加快铁路出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三)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四)加强枢纽港出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
(五)建设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及相关工程
(六)建设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七)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TS)
(八)加强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四、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交通运输发展
(二)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管理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
(四)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督保障体系的建设,争取各方大力支持
附件:
1.广东省“十五”综合运输主要指标预测表
2.广东省“十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表
3.广东省综合运输网规划图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
“十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奠基期,也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在统筹规划下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连接贯通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综合体。
一、发展现状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我省抓住国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提高交通设施技术档次和综合运输效益为中心,大力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的建设,使我省运输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综合运输能力大为增强,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在“九五”初期提出的“再奋斗五年,使交通运输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一战略目标。一个以广州为枢纽,向全省各地辐射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初步构筑了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骨架。“九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网络规模明显扩大。“九五”期末,我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比“八五”期末增长57%。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606公里,新增180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186公里,新增828公里,一级公路新增2660公里,并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42公里,建成京九铁路广东段、梅坎铁路等新的出省通道;沿海及内河港口泊位达到29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6个;港口吞吐能力达39897万吨,其中:公用码头能力约占73%,货主码头能力约占27%;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3696公里,其中,3000吨级海轮航道143公里;完成湛江机场改造,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梅县等六个能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民航机场,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142万人,按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要求开工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输油汽管道里程达1536公里。预计“九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完成投资1188亿元。
2.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使交通在满足运输需求、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除了季节性运输高峰期外,铁路运输“限制口”已经消除,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公路交通有了明显改善,欠发达地区公路通达度有较大提高;港口压船压港现象明显减少;民航干线运输能力基本适应需要。
3.综合运输系统逐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综合运输系统的骨架,各种运输方式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综合运输生产稳步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九五”期间,我省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分别年均递增4.2%、0.3%,其中,公路客运平均递增4.7%、货运1.8%;铁路客运6.1%、货运2.5%;水路客运-14.4%、货运-4.8%;民航客运2.5%、货运11.9%。
1997一1998年,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专业化重组,船队结构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运力约30%调往外地,运量相应减少,这是近年来全省水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但调往外地的运力仍承担广东的货物运输,规划中这部分运量仍计算在我省的运量之中。
4.交通硬件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公路等级提高。全省二级以上标准公路通车里程的比重由1995年的11.2%增加到2000年的19.5%。二是列车行车速度加快,货运重载、客运高速、运营管理现代化、调度集中等已经起步。三是沿海主要港口泊位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装卸效率提高,缩短了船舶在港停时。四是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和地面各项保障设施能力提高。
5.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运输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运输市场逐步放开,运输价格改革稳步推进,运输市场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运输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公路、内河运输基本实现政企分开,运价基本与市场接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存在问题
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运输网络还很薄弱。网络布局不完善,通行能力仍显不足。高速公路尚未成网,混合交通严重;国道、省道部分路段交通量超过了设计通行能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公路通达度不够;铁路出省通道布局需进一步完善,粤西通往西南地区通道能力不足,铁路枢纽建设滞后;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能力不足,枢纽港出海航道满足不了船舶大型化的需要。
2.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技术等级偏低,如公路、内河航道网、广州机场等。三级及以下标准的公路比重达80.5%;三级以下航道占航道总里程的91%;铁路复线和电气化率低,除广深线外,列车行车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货运重载、客运高速等尚处于起步阶段;集装箱等现代化运输手段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广州机场客货运输设施不足。
3.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各种运输方式间和运输方式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在综合运输方面,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衔接不够紧密,发展不够协调。连接铁路和港口主枢纽的公路通过能力不足,与高速公路出口相连接的普通公路建设和改造滞后,影响了运输整体效益的发挥。
在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络结构欠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和效率;公用码头特别是枢纽港的吞吐能力不足,货主码头能力富余;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发展滞后,大型集装箱专用泊位不足,部分港口件杂货泊位能力富余。公用码头吞吐能力约占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的73%,完成吞吐量约占港口总吞吐量87%,其中广州、深圳、汕头、湛江四大港口的吞吐能力占全省的42%,而完成的吞吐量占64%,货主码头能力占27%,完成吞吐量占13%。
4.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铁路、民航、港口至今仍未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投融资体制尚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仍未到位;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垄断依然存在,运输价格的形成与管理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此外,建设工程造价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还有待提高;交通建设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综上所述,经过“九五”期的建设和发展,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与我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仍然是“十五”时期的主题。
(三)形势分析
“十五”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全省GDP年均增长9%左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增加对运输的需求,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通行能力,因此,必须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提高货物运输能力的需要。“十五”时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过渡期,虽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单位产值所需的运输量将会降低,但随着经济开放程度、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省的外贸物资运输量将稳步增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省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和物资交流势必日益扩大。因此,要求“十五”期间我省要进一步提高国内物资和外贸物资的运输能力,对运送物资的时间、安全、质量等方面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是提高旅客运输能力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市场日趋扩大,对“出行”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我省是全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友好往来和商务交往将与日俱增,旅游事业势必有较大幅度拓展。“十五”期间,旅客运输量将有较大增长,且增速大于货运,因此,要相应提高旅客运输能力,并注意满足不同层次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关系,经测算,“十五”时期我省的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4.9%,其中,铁路6.4%,公路5.0%,水运4.0%,民航9%;客运量年均增长6.5%,其中铁路4.5%,公路6.7%,水运-1.9%,民航9%;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6%,2005年达39500万吨;口岸进出口集装箱量年均增长11.88%,2005年达到2450万标箱。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和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142万TEU;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6.5%,2005年达到2682万人。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调整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为主线,以完善运输网络为中心,使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逐步形成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要正确处理新建与现有设施利用的关系,推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处理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西两翼地区、粤北山区的发展关系。
(二)发展目标
建成以广州为枢纽,连接全省地级以上市的高速公路网;形成贯穿东西南北,连接周边省份的铁路网;完善以沿海枢纽港为龙头,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港口体系;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机场,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进一步建设广州、深圳地铁等城市交通系统,起步建设连接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与港澳衔接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运输的发展,推进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进一步改善粤北山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全省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运输协调发展,对外运输通道、省内运输网络和港站主枢纽相互衔接,结构趋于合理,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见附图)。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预计“十五”期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0.8万公里,新增53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2500公里以上,增加1314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60.6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达2254公里(其中准高速铁路146公里),增加312公里,铁路复线新增35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5亿吨,增加1亿吨,增建港口泊位109个;继续疏浚沿海主枢纽港的出海航道,整治内河航道里程811公里,其中,3000吨级海轮航道206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1858公里,新增327公里;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迁建及其配套设施。
“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建设预计投资2078亿元。其中,公路941亿元,铁路190亿元,港口270亿元,航道42亿元,机场189亿元,管道24亿元,城市交通422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路网建设,实现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
“十五”期间,进一步发挥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通道和基础性作用。分层次建设全省公路主骨架网、区域干线公路网、县乡公路网、公路运输服务四个网络。一是加大通往地级市高速公路以及国道主干线粤境段未建成路段的建设力度,确保通往韶关、河源、梅州高速公路2003年建成通车,2005年全省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形成连通全部地级以上市并与周边省份相连接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二是加快以国道、省道改造为主的区域干线公路建设,实现市到县通一级、二级公路,形成与高速公路网相互连接、相互补充、层次分明的区域干线公路网,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三是加强县乡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形成县乡公路网。“十五”期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为主,重点改建山区的县乡公路,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四是加快公路站场建设,以建设广州、深圳、湛江、汕头公路主枢纽、省一级公路运输枢纽和省二级公路运输枢纽为重点,形成省际干线快速直达公路运输系统和省内相应集散运输服务网络。
“十五”期重点建设京珠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甘塘至广州太和段、新洲至坦尾段,同三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汕头至汾水关、开平至阳江段、阳江至茂名段、茂名至湛江段,渝湛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遂溪至山口段,以及珠江三角洲环形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2066公里。国道新改建一级公路601公里、二级公路301公里、桥梁15公里;省道新改建一级公路1424公里、二级公路3076公里、三级公路147公里、桥梁6.7公里。建设广州、深圳、汕头、湛江四个公路主枢纽。继续开展珠海至香港大桥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二)加快铁路出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加快建设广州地铁二号线、深圳地铁首期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广州地铁三号线、深圳地铁二期。规划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近期建设广州至白云国际机场、广州至佛山一顺德一番禺城际快速轨道项目。续建粤海铁路广东段、京九铁路龙川北一常平段复线,改造广州铁路枢纽,增建广深四线,积极配合国家建设京广客运专线和洛湛通道,韶赣铁路广东段;对运量大的既有铁路进行复线和电气化改造,使运输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在调整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枢纽港、重要港口、中小外贸港、其它中小港的作用,形成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港口体系,提高港口总体功能。一是加强广州、深圳、汕头、湛江、珠海五个枢纽港口建设,特别要把枢纽港大型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的建设放在突出战略地位,带动支线港、喂给港的发展。形成以枢纽港为龙头,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管理科学,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二是合理调整港口功能、港区功能。三是改造件杂货码头,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能力。四是加强内河港口建设,提高港口装备技术水平。五是逐步解决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此外,进一步完善港口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如集疏运通道、仓储设施、物流园区等。
(四)加强枢纽港出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
进一步浚深枢纽港出海航道,重点建设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使航道水深达到-13米;开辟铜鼓航道,为深圳港西部港区服务,航道浚深至-13.5米;湛江港航道浚深达到-14.6米以及汕头港航道浚深至-11米。“十五”期末,基本完成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骨干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西江下游出海航道,白泥-陈村-洪奇沥水道;东平水道,莲沙容水道及向西延伸至潭江,小榄水道)及重点航道的整治,全省建成以西江水运主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千吨级及千吨级以上航道为骨干,三五百吨级为基础的三角洲航道网,并以该航道网为中心,向北江、东江等周边地区辐射,形成干支相通、江海直达的高标准内河航道网。
(五)建设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及相关工程
在珠江三角洲规划建设总长度508公里的液化天然气输气主干管线,“十五”期间建设一期工程327公里,向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居民、商业和工业企业供气;进一步完善既有输油管道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现有输油管道运输能力。
(六)建设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十五”期间重点迁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发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我国三大枢纽机场的作用,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机场,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做好潮汕机场前期工作,完善机场布局。
(七)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
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十五”期重点选择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快速货运系统等方面进行试点应用,逐步建设新型的智能化运输系统,大幅度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八)加强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加强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联系,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提高综合运输效益的重要环节。城市交通建设要与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国省道主干线、机场快速干线、港口集疏运通道等紧密衔接配合,同步规划建设综合换乘中心,建立方便高效的票务制度;加快与高速公路出口相连接的普通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提高连接铁路、机场和港口主枢纽的通道通过能力,完善运输网络布局。
四、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交通运输发展
加强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省要集中资金重点用于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国道、省道公路网和山区公路网建设,优先安排东西两翼地区和山区地级市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确保通往全省各地级市的高速公路2005年建成通车。加大山区和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山区县、贫困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国道、省道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在“八五”基础上分别提高25%、80%和100%。大力扶持水运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我省水运资源的优势。
加快城市交通网络建设。从优化全省交通网络布局出发,以城市为依托,把城市交通作为整个综合交通体系的有机部分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要超前规划,发展建设地下铁路、轻轨,使轨道交通与国民经济、城市化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提供便捷的旅客中转换乘和货物的多式联运等服务,完善城市运输服务功能,形成快速、便捷、舒适的城市交通网。
发展资源节约型运输结构,推进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结构要实现向资源集约型的转变,交通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节约土地,各种运输方式要有效利用能源,控制和治理运输排放和噪声污染,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二)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管理体系
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加大项目建设和经营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规划为指导。各种运输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不符合总体布局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尤其要加强港口的规划与建设管理,要严格执行本计划以及《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同时,充分发挥货主码头的作用,有条件的码头应向社会开放。二是加强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管理。完善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投入和监管机制。全面实施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监理制及稽查制,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全面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十五”期间,铁路、民航、港口是实行政企分开的重点,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完善公路、水运管理体制。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退出直接参与的经营活动,着重做好行业管理。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份、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运输经营,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进入运输市场。
积极推进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投资分类管理,培育、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对于完全经营性的建设项目,通过进入市场招标择优选择投资者;对于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政府给予必要的资助或特许条件,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完全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资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开放国内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交通运输领域,不断开拓国内外资本市场。通过推行特许权经营,转让已经营项目经营权等方式,吸引国内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使有限资产转化为现实财力。探索项目融资的路子,逐步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完善基础设施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公路收费管理,处理好收费站设置和撤并的关系。严格审核和控制收费站的设置及经营期限,定期对公路收费站进行审计。对非经营性项目,每年核定还贷余额,还完贷款后停止收费;对经营性项目,经营期满即停止收费,撤销收费站。
(三)进一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
进一步理顺管理部门与运输企业的关系,发挥综合运输优势。铁路、民航、港口应作为政企分开的重点,打破行业界限。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依赖性和统一性,既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即发挥铁路和水运在中长途大宗货物运输方面、公路在门到门运输方面、航空在长途旅客运输方面优势,又要注重各种运输方式间功能互补、协调配套。加强输油气管道运输建设,促进综合运输全面发展。
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经济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逐步建立运输、贸易、海关等领域计算机管理平台和EDI网络,实现运输信息化,提高总体运输管理水平。大力开展运输代理等中介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倡导多式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重点建设我省综合物流系统的运输系统、存储和分销系统、转运系统、通讯系统、管理系统,以及相应操作平台。扶持和发展若干个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布局一系列物流园区,将不同运输需求、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要素在市场经济原则下进行优化组合,创造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新优势。
(四)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督保障体系的建设,争取各方大力支持
根据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运输市场行为。逐步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口岸体制和贸易管理体制,确保我省交通运输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同时,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铁路、公路、港站、航道等出省通道和主枢纽的建设,争取国家、各级地方政府、规划、国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附件1
广东省“十五”综合运输主要指标预测表
表一 广东省“十五”货运量预测
单位:万吨
┌─────┬──────┬─────┬─────┬──────────┐
│时间 │ 1995年实际│2000年实际│2005年预测│“十五”年均增长(%) │
├─────┼──────┼─────┼─────┼──────────┤
│全社会 │111063 │112685 │143326 │4.9 │
├─────┼──────┼─────┼─────┼──────────┤
│其中:铁路│7634 │8635 │11775 │6.4 │
├─────┼──────┼─────┼─────┼──────────┤
│公路 │68884 │75365 │96187 │5.0 │
├─────┼──────┼─────┼─────┼──────────┤
│水运 │32952 │25696 │31263 │4.0 │
├─────┼──────┼─────┼─────┼──────────┤
│民航 │21 │37 │57 │9.0 │
├─────┼──────┼─────┼─────┼──────────┤
│管道 │1572 │2952 │4044 │65 │
└─────┴──────┴─────┴─────┴──────────┘
表二 广东省“十五”货运量预测
单位:万人
┌─────┬──────┬─────┬─────┬──────────┐
│时间 │1995年实际 │2000年实际│2005年预测│“十五”年均增长(%) │
├─────┼──────┼─────┼─────┼──────────┤
│全社会 │130998 │161075 │220686 │6.5 │
├─────┼──────┼─────┼─────┼──────────┤
│其中:铁路│6283 │8449 │10528 │4.5 │
├─────┼──────┼─────┼─────┼──────────┤
│公路 │118406 │148945 │205990 │6.7 │
├─────┼──────┼─────┼─────┼──────────┤
│水运 │5146 │2363 │2140 │-1.9 │
├─────┼──────┼─────┼─────┼──────────┤
│民航 │1163 │1318 │2028 │9.0 │
└─────┴──────┴─────┴─────┴──────────┘
表三 广东省“十五”港口吞吐量预测
单位:万吨
50000 ┌───────────────────────
│ 39500
│ ┌─┐
40000 ├─────────────────┤ ├───
│ 29144 │ │
│ ┌─┐ │ │
30000 ├─────────┤ ├─────┤ ├───
│ 22124 │ │ │ │
│ ┌─┐ │ │ │ │
20000 ├─┤ ├─────┤ ├─────┤ ├───
│ │ │ │ │ │ │
│ │ │ │ │ │ │
10000 └─┴─┴──┴──┴─┴──┴──┴─┴───┘
1995 2000 2005
表四 广东省“十五”口岸进出口集装箱预测
单位:万TEU
2500┌───────────────────────
│ 2374
│ ┌┐
│ ││
2000├────────────────────┤├──
│ ││
│ 1397.5 ││
│ ┌┐ ││
1500├─────────── ─┤├─ ┤├──
│ 1116.7 ││ ││
│ ┌┐ ││ ││
│ 833.2 809.6 ││ ││ ││
1000├─719.9─7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5
表五 广东省“十五”民用航空机场旅客天吐量预测
单位:万人
3000┌────────────────────────────
│ 2682
│ 2412 ┌┐
2500├─────┬┬───────────────────┤├──
│ ││ 2142 ││
│ 1963 ││ 1981 2010 1929 ┌┐ ││
2000├─┬┬──┤├──┬┬──┬┬──┬┬──┤├───┤├──
│ ││ ││ ││ ││ ││ ││ ││
│ ││ ││ ││ ││ ││ ││ ││
1500├─┤├──┤├──┤├──┤├──┤├──┤├───┤├──
│ ││ ││ ││ ││ ││ ││ ││
│ ││ ││ ││ ││ ││ ││ ││
1000├─┤├──┤├──┤├──┤├──┤├──┤├───┤├──
│ ││ ││ ││ ││ ││ ││ ││
│ ││ ││ ││ ││ ││ ││ ││
500├─┤├──┤├──┤├──┤├──┤├──┤├───┤├──
│ ││ ││ ││ ││ ││ ││ ││
│ ││ ││ ││ ││ ││ ││ ││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5
表六 交通运输投资表
单位:亿元
┌─────┬──────┬──────┐
│ │“九五”投资│“十五”投资│
├─────┼──────┼──────┤
│合计 │1188 │1656 │
├─────┼──────┼──────┤
│其中:公路│932 │941 │
├─────┼──────┼──────┤
│铁路 │38 │190 │
├─────┼──────┼──────┤
│港口 │152 │270 │
├─────┼──────┼──────┤
│航道 │25 │42 │
├─────┼──────┼──────┤
│机场 │30 │189 │
├─────┼──────┼──────┤
│管道 │11 │24 │
└─────┴──────┴──────┘
表七 广东省“十五”公路建设预期目标
单位:亿元
┌──────┬─────┬─────┬──────┬───────┬──────┐
│ │1999年实际│2000年实际│“九五”年均│“十五”期末达│“十五”年均│
│ │ │ │递增(%) │到目标(公里)│递增(%) │
├──────┼─────┼─────┼──────┼───────┼──────┤
│通车里程 │95610 │102666 │3.9 │108000 │1.0 │
├──────┼─────┼─────┼──────┼───────┼──────┤
│公路密度 │53.7 │57.5 │/ │6.6 │/ │
├──────┼─────┼─────┼──────┼───────┼──────┤
│高速公路 │953 │1186 │27.1 │2500 │16.1 │
├──────┼─────┼─────┼──────┼───────┼──────┤
│一级公路 │4989 │5391 │14.6 │6500 │3.8 │
├──────┼─────┼─────┼──────┼───────┼──────┤
│二级公路 │12210 │13397 │16.3 │15000 │2.3 │
├──────┼─────┼─────┼──────┼───────┼──────┤
│三级以下公路│77459 │82632 │1.9 │84000 │0.3 │
└──────┴─────┴─────┴──────┴───────┴──────┘
附件2
广东省“十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表六
附件3
广东省综合运输网规划图
广东省“十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图
广东省“十五”铁路网络规划图
广东省“十五”机场布局图
广东省“十五”航道建设计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