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皖经电力[2008]124号
各市经委(工经委),省电力公司,各发电企业: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提高电能效率,缓解能源瓶颈制约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省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电需求日益增长,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煤电油气运和农资供应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皖政办明电〔2008〕49号)要求,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顺利实现电力迎峰度夏,现就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运行。今年是我国迎来盼望已久的奥运之年,大事多,喜事多,突发事件多,各市经委、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从讲政治、维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对政治经济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的艰巨性、复杂性。强化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今年夏季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我省最大电力需求将达到1500万千瓦左右,省网统调发电最大可调出力预计为1420万千瓦,夏季高峰电力平衡缺口约80万千瓦。要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缓解地区性、时段性电力供需矛盾。各市经委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用电负荷的监测监控,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确保用电负荷处于可控在控状态,确保重点城市,重要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
二、制定落实有序用电预案,加大实施有序用电力度。
各市经委、供电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皖政明电[2008]11号)文件和省经委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2008年度有序用电工作的通知》(皖经电力函〔2008〕200号)、《关于下达2008年安徽电网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紧急事故拉限电序位表和电网重大事故拉停220千伏主变名单的通知》(皖经电力〔2008〕125号)文件要求,高度重视有序用电工作,切实做好有序用电预案的执行。根据今年的用电负荷和电力平衡情况,省经委及时编制并下达了120万千瓦错避峰方案,省电力公司按照方案要求,编制了四级错避峰有序用电方案,下达各市供电企业。要结合本市用电需求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分级用电预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按照"有保有限"和"缺多少、错多少"的原则,细化分解并落实错峰避峰指标,周密安排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有序用电方案,按照"定企业、定设备、定负荷、定时间"把方案落实到户,真正把有序用电工作抓紧抓实。一旦电力电量平衡出现问题,要迅速启动执行限电方案,合理有效地削减电网高峰用电负荷,保证有序供电。
三、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生产用电
各市要严格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确保重点城市、重要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坚决停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淘汰类企业的用电;压缩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落后、产品过剩企业的用电需求。各市经委要积极会同供电企业,尽快将停止供电企业名单和压缩供电企业名单于6月20日前报省经委。在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用电的同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学校、铁路、交通枢纽、供水供热、广播、电信、金融机构、农业生产、煤炭生产、石油天然气生产输送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电力需求。严禁对重要用户和居民生活随意拉闸限电。
四、不断优化用电方式,坚持节约用电。
各市经委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积极挖掘低谷用电潜力,实行错峰用电。利用经济手段引导用户调荷避峰,积极推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企业和居民用户享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峰集中用电,努力减少高峰负荷,改善电力负荷特性。加大节能节电的宣传力度,号召全社会节约用电,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带头节约用电,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尽量少开空调或不开空调。严格落实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大型商场等地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的规定。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节能节电的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全社会节能节电的良好氛围,使节能节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电力供应。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放松,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要针对夏季高温、多雨、雷暴等自然灾害易发的特点,及时组织开展对煤炭、电力、交通运输等企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电力迎峰度夏工作部署,省经委将在7月中、下旬,组织专门督查组,对有序用电执行情况,电力安全生产以及电煤供应情况进行督查。要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加大对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电力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大负荷期间的值班工作,保障突发电力事故时及时抢修和安全可靠供电。
二00八年六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