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晋政办发[2007]10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七年八月十五日
山西省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煤化工产业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煤化工产业被列为最具山西优势的潜力行业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全面分析山西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认真编制山西省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进而推动山西化工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回顾
山西化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化肥、甲醇、氯碱、合成材料、无机盐、橡胶加工、精细化工等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体系。“十五”以来,山西化学工业依托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改造传统工艺装备,全行业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区域集群经济已现雏形,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是我省化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一)产品产能规模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山西煤化工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总量规模进一步增加。2005年尿素产量达341万吨,甲醇产量35万吨,PVC产量26万吨,电石产量125万吨,粗苯加工量18万吨,煤焦油加工量5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2倍、4.5倍、10.8倍、1.5倍、9倍和5倍。随着一批在建项目的建成投产,2005年尿素生产能力已达400万吨,甲醇达80万吨,PVC达40万吨,粗苯加工达25万吨,煤焦油加工达100万吨。
2005年全省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近354家,全行业总资产435亿元,资产净值175亿元,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实现利税24.16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9倍、2.8倍和4.1倍,山西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2000年产量2005年产量比“九五”末增长%合成氨185342185化肥(折纯)161283176氨肥138270196尿素(实物)108341316甲醇5.826448粗苯加工218900焦油加工1050500PVC2.4261083烧碱15.440260轮胎(万条)154158103电石70105150 (二)技术引进成效显著,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为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先后引进了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如:山西三维集团引进美国ISP公司雷珀法1,4-丁二醇、韩国K-PTG公司1万吨PTMEG、瑞典铁钼法甲醛工艺技术。山西合成橡胶集团引进亚美尼亚Nairit公司乙炔法氯丁橡胶生产新工艺。天脊集团引进法国27万吨硝酸及20万吨多孔硝铵、美国杜邦公司13万吨苯胺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山西焦化集团引进法国30万吨煤焦油加工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天脊晋化股份公司引进挪威海德鲁公司大颗粒尿素造粒机等。全行业积极推广合成氨生产中的双甲精制工艺、造气炉自动加焦工艺、灰熔聚、水煤浆先进煤造气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等。DCS集散控制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全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化工产业主导产品单系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为全省化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氯乙烯聚合釜容量由原来的13.5m??3增大到70m??3,单系列PVC生产能力提高到20万吨;煤焦油加工装置单系列能力达到30万吨;尿素装置单系列能力扩大到30万吨;甲醇单套装置由2万吨增加到10万吨。山西化工行业主导产品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
(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
天脊集团与晋城煤气化公司合资组建了天脊晋城化工股份公司。中化集团入主山西合成橡胶集团、原平化工集团、双喜轮胎公司,依托太化TDI装置组建太原蓝星化工公司。中化国际与天脊集团合作组建天脊中化高平化工公司。丰喜肥业、榆社化工等重点化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受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的吸引,大型煤炭企业和民营资本正规模化介入煤化工领域,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晋城煤业和丰喜集团合资成立晋丰煤化工有限公司发展尿素项目,潞安煤业发展电石、聚氯乙烯及乙炔炭黑项目,阳煤集团发展聚氯乙烯、甲醇项目,兰花煤业控股晋城煤化工有限公司发展尿素项目,山东兖矿控股投资山西天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长治霍家沟工业公司投资建设16万吨聚氯乙稀项目,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4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等。山西煤化工企业产权结构正走向多元化,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区域经济已现雏形,循环经济理念增强
依托资源、能源、区位和技术等优势,在积聚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引导下,我省化工产业逐渐显现出向大型企业和资源集中地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区域性集中联片发展的特色煤化工集群。有依托核心企业带动、已具规模的晋东南、洪洞和丰喜煤化工集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吕梁、原平和朔同煤化工集群等。区域煤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山西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省在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施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化工经济区域建设中,拓展延伸产品链、坚持产品关联度大的企业互联,适度集中处理三废,统一配置水、电、气、热、消防等公用设施,推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治理,使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向园区化发展的趋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
二、山西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发展力度不大,产业总量规模偏小
我省由于长期重挖煤轻转化,工业发展难以跳出挖煤的怪圈,制约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全省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由1990年的12.87%,分别下降为1999年的11.97%和2005年的5.9%;占全国化工行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2.63%下降为2004年的1.57%,我省化工行业在全国的排位由“九五”时期的17、18位退居21位,与山东、江苏千亿元化工大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化工产业内部,主导产品仍集中于尿素、甲醇、电石等一次加工产品上,产品结构初级化,且规模小,厂点多,产业结构的“传统型”特征依然明显,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
(二)引进外资力度不够,增量资本层次不高
近年来,我省化工企业仅有山西橡胶、山西焦化、原平化工、天脊集团、山西三维等部分企业合资、引资约1.1亿美元和13.6亿人民币,全行业引资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空间距离所造成的交易成本大大缩减,大量国内外资金跨越我省流向西部,化工产业在引资的力度和引资的层次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应积极创造条件,寻求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合作,在大型化工建设项目上尽可能吸引战略资本加入,进一步提升我省化工产业增量资本水平。
(三)环境、水资源压力较大,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我省化工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矿产资源、能源及技术支撑,但产业发展仍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据环保部门统计,我省化工产业的工业废水和COD排放量在全省10个工业行业中排第三位,环境问题已成为我省化工产业发展最大的约束因素。化工项目用水量相对较大,但我省水资源却相对匮乏。因此加大环保投入,大力推进节水工艺,合理规划项目布局,积极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是我省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山西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新世纪之初,国际石油价格迅速上涨,世界能源进入多元化结构时代。资源化、规模化、区域化的多元化战略已成为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经济全球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成为世界化工增长的动力源。欧美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继续加快并购和重组的步伐,加大投入提高科研开发水平;亚州化学工业开始了新一轮重组,调整目标是加强资本集约与技术集约的融合,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中国资源基本情况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进一步挖掘煤基能源的潜力,替代价格越来越贵的石油和弥补天然气,是化工业内关注的焦点。由于煤化工技术装备的进步,以煤为原料路线的我国新一代煤转化及煤化工产业已具备快速发展、壮大的基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与相关产业联合,综合发展清洁二次能源和化工基础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煤化工是山西化工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逐步显示出竞争优势。根据预测,按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速度,全球石油的平稳供应只能维持40多年,世界能源安全体系十分脆弱。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矿产资源,全世界煤炭可采量10633亿吨中,中国占11%。山西煤炭煤种齐全,探明储量占全国1/ 3。2005年山西煤炭产量是5.44亿吨,占全国1/ 4强。在我国已探明的总能源储量中煤炭资源占94%,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5.7%。2004年我国的石油产量为1.7亿吨,消费量突破3亿吨,进口量已达1.4亿吨,对外依存度为40%,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有专家预言世界将进入后石油时代,煤化工将成为石油化工的接替产业。我省凭籍资源和地域优势,已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以煤化工产业带动全省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路已清晰,煤化工已成为山西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分别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和工艺,积极筹划和建设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河南省准备大力发展甲醇工业;陕西省发展煤直接液化生产油品;内蒙古抓紧建设二甲醚装置和大型煤制油装置;宁夏建设大型甲醇厂进而生产烯烃;有的省还提出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煤化工强省。这对我省煤化工产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才能保持相对优势。
(三)山西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
1.原料优势
山西发展煤化工具有独特的原料优势,主要原料资源为:一是焦炉煤气,我省每年可产生焦炉煤气150亿立方米,按2000立方米生产1吨甲醇计算,可年产750万吨甲醇;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和化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生产成本均低于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和化肥,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煤层气,我省煤层气储量约1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 3,主要分布在沁水、河东、西山、霍西、宁武五大煤田,是目前我国唯一获得地面煤层气储量的省份(获国家批准探明储量750亿立方米),可用于生产合成氨、尿素、聚氯乙烯、甲醇、合成燃料、炭黑等化工产品。三是煤焦油,2005年全省煤焦油产量约360万吨,可生产轻油、酚油、工业萘、洗油、蒽油、改性沥青及沥青等产品。四是我省高硫、高灰、高挥发份劣质煤约占煤炭资源贮量的50%,可采贮量至少在400亿吨以上。用劣质煤生产甲醇、二甲醚、烯烃等大宗煤化工产品,既解决了劣质煤的出路(此煤不能发电),同时也给一些资源枯竭煤矿找到了出路,可利用原矿井开采劣质煤,做到综合利用。山西发展煤化工主要用以上四种原料,不影响现行出省和本省商品煤供给。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改善山西环境质量,促进山西循环经济发展。山西独特的资源优势,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
2.水资源状况
山西省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主要河流有汾河、沁河、三川河、涑水河、及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分属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
山西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我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4mm,河川泾流量114亿m??3,地下水资源量93.3亿m??3,扣除重复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4亿m??3。
污水和矿井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2004年山西省污水总量共9.55亿m??3,污水年回用量6095.5万m??3,回用率仅为6.4%。2010年全省污水总量将达到14.7亿m??3。此外,全省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矿井废水约有4亿m??3以上未被利用。
从山西水资源状况可以看出,水资源可满足山西煤化工项目建设。
3.化肥工业
目前,中国化肥产量、消费均居世界第一。2004年全国化肥总产量达4577万吨,2005年产量预计将达4600万吨。农业部门预测2010年和2020年需求将分别达到5100万吨和5600万吨。由于消费量稳步增长,国内供应缺口仍将存在。我省高浓度化肥(尿素)企业,特别是天脊集团和丰喜集团依托得天独厚的优质煤炭资源优势和电力能源优势,尿素生产成本比全国平均成本低100-200元/ 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4.甲醇工业
甲醇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清洁代用燃料。甲醇深加工产品已达120多种,我国以甲醇为原料一次加工产品已有近30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预测,2005年我国甲醇消费量将超过600万吨。当前,甲醇作为发动机燃料和用于汽油掺烧已逐步推广应用,甲醇制乙烯、丙烯的工业化研究取得突破,甲醇脱水制合成汽油在国际上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从我国石油接续资源考虑,发展甲醇工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省煤炭资源(特别是高硫高灰劣质煤资源)储量丰富,炼焦副产的焦炉煤气产量较大,具备低成本生产甲醇的资源优势。据测算,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制甲醇,其成本约1000-1100元/ 吨,化肥联醇成本约1050-1150元/ 吨,以高硫高灰劣质煤为原料,用“灰熔聚气化”技术制甲醇成本约950-1050元/ 吨,均具有与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竞争的能力。
5.电石乙炔工业
我国现有400多家电石企业,2004年电石产量达654万吨,山西2004年产量125万吨,占全国19%。国内电石70%产量用于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PVC)。目前,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扬,国际上用石油裂解法获得乙烯生产的PVC成本也随之上升。预计,2005年国内PVC市场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目前国内产量为400-450万吨,市场仍有一定缺口。目前国内乙烯法PVC成本较高,无法与电石法PVC进行竞争,其市场有被电石法PVC取代的趋势。我省太化集团、榆化公司的电石法PVC、三维集团的1,4-丁二醇(BDO)、PTMEG、合成橡胶集团的氯丁橡胶(CR)等在产量、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发展乙炔化工的良好基础。我省电石乙炔化工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6.炼焦化产品加工工业
以丰富的焦煤资源为依托,我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2004年全省焦炭产量约占国内产量的41%,占世界产量的1/ 5。规模化的焦炭生产副产了超过100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硫磺、硫铵(或氨水)等化工产品,从而赋予了我省得天独厚的炼焦化产品加工资源。从化工利用的角度看,潜力较大的主要是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三种。煤焦油是提炼加工多种稀缺化工产品的原料,焦炉煤气是化工合成的重要原料,苯是宝贵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未来几年,山西炼焦化工副产品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7.煤制合成油工业
石油价格的迅猛增长使煤制油成为煤炭、化工行业热门投资项目。煤制合成油工艺主要有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目前我国采用煤直接液化工艺制取合成油已开工的有神华集团在内蒙投资建设的年产320万吨煤制油项目,规划有黑龙江依兰集团和云南先锋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煤间接液化工艺制取合成油的企业主要有神华集团、宁煤集团和山东兖矿集团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已完成千吨级浆态床煤制油中试,建设年产15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合成油示范装置的条件基本成熟。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促使我省部分企业已开始启动煤制合成油工业示范装置的前期工作。煤制油产业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山西煤炭资源、焦炉气资源及煤层气资源的优势结合,已使煤制油项目成为山西煤炭、化工企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8.精细化工工业
我国目前约有5000家精细化工生产厂。其中1500家规模较大,产值约180亿美元,占全球的17%,并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据预测,中国精细化工销售额到2010年将达到欧洲精细化工工业的规模。我国精细化工生产厂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精细化工是我省化工发展的薄弱环节,我省精细化工与国内外同行相比,存在技术水平低、规模小、品种少、档次低等差距。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应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四、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山西化学工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依托丰富的煤焦和能源优势,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突出科技创新,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实施循环经济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特色煤化工经济园区的建设,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山西化工产业集群,打造山西化学工业的煤化工特色品牌,实现山西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山西化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800亿元。“十一五”期末全省煤化工产业将形成:尿素800万吨;甲醇700万吨(焦炉煤气、煤层气制甲醇500万吨),甲醛和聚甲醛200万吨,二甲醚500万吨,烯烃200万吨,醋酸120万吨;聚氯乙烯总产量250万吨、氯丁橡胶5万吨、1,4-丁二醇及下游产品20万吨;苯精制及下游产品加工能力160万吨,煤焦油加工能力255万吨;煤制合成油实现产业化。
“十一五”末全行业将新增销售收入800亿元,新增利税190亿元。全省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单位综合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
2.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培育形成天脊集团、太化集团、山焦集团、三维集团、丰喜肥业等5户销售收入将超过40亿元或利税超过8亿元以上的化工龙头企业;培育形成兰花集团、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脊晋城化工公司、双喜轮胎公司、山西合成橡胶集团、南风集团等6个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或利税超过4亿元以上的化工骨干企业。
(三)发展原则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2005年煤炭产量5.54亿吨,出省4.3亿吨,占全国煤炭调出量的七成以上。
原料来源 我省煤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焦炉煤气、煤层气、煤焦油及高硫劣质煤等。
水资源平衡 项目布局按照“量水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缺水地区煤化工项目建设,严禁在水源地建设;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鼓励采用节水型工艺,大力提倡利用废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
环境保护 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煤化工项目必须达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标准,对不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煤化工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严控土地闸门 新建煤化工项目鼓励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建设,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在全省范围内占补平衡。
运输安全 大部分液态或气态煤化工产品具有毒性和易燃易爆的性质,煤化工项目必须具有较高的产品安全运输保障,对不具备运输条件的煤化工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技术创新 引进先进成熟的煤化工技术,建立自主研发和消化吸收的研发基地,为煤化工业提供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太原高新区筹建山西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争取建设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
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化肥工业
山西氮肥工业发展要以大基地、大集团、大企业为依托,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大型尿素装置。积极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推进原料煤本地化和先进煤气化技术,强化对焦炉气生产尿素的引导,全行业积极推进热电联产,搞好余热回收利用。发展新型氨合成塔及大型低压合成成套技术和装备,采用大颗粒尿素、长效尿素、尿素复合肥技术等尿素改性技术,提高尿素利用率。大力倡导科学施肥、搞好农化服务,全面增强我省化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发展以煤为原料生产尿素项目的企业有沁水天和公司、天脊高平、晋丰公司、晋城煤化工公司、兰花田悦公司、天泽煤化、霍州化工等;以焦炉煤气生产尿素的企业有丰喜新瑞、亚鑫焦化、美锦集团等。
(二)甲醇工业
“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我省的焦炉煤气资源、劣质煤资源,大力推进甲醇及深加工项目发展,使甲醇工业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支柱。
甲醇生产要在焦炭工业集中区域,大力发展焦炉煤气集中加工制甲醇项目,原则不再布点煤制甲醇项目。在有低价劣质煤炭优势的区域,积极推广新型煤气化技术、低压合成工艺,建设大型建设甲醇生产装置。同步规划甲醇下游深加工产品项目建设,甲醇深加工项目要发展甲醛、多聚甲醛、醋酸、二甲醚、醇醚燃料以及碳酸二甲酯,积极推进甲醇制汽油工业性示范、甲醇制柴油的开发等,甲醇深加工达到50%以上。
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的重点企业有山西焦化集团、天脊集团、潞安环能、五麟集团、安泰集团、禹王焦化、潞城金通、山西天浩、交城华鑫、临汾同世达和灵石九鑫等。发展煤制甲醇的重点企业有晋煤集团、丰喜集团、兰花集团、同煤集团、高平丹峰等。
甲醇深加工产品三维集团、天脊集团,同煤集团、丰喜集团、安泰集团、兰花集团、五麟集团和同煤集团等。
醇醚燃料是甲醇市场的潜在增长点。燃料甲醇与汽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要加快制定出台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甲醇制汽油项目规划先期启动晋城煤业集团10万吨甲醇制汽油项目。
积极追踪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和丙烯(MTP),条件成熟时实施。
(三)电石乙炔化工
“十一五”期间,山西电石工业要严格执行电石准入条件,按照“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节能环保、规范发展”的原则,整合重组,扩大企业规模,为乙炔化工发展提供原料基础。全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电力―电石―化工―建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乙炔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电石行业中要发展25000KVA以上的密闭式电石炉,积极推广电石炉微机控制技术、除尘和尾气利用新技术,充分回收利用粉料和炉气热能,实现达标排放;在氯碱行业中大力推广先进节能的离子膜烧碱技术;在PVC行业中推广大容积聚合釜、电石渣制水泥建材等综合利用技术;在1,4-丁二醇和氯丁橡胶系列产品中要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转化,推进后续扩产项目的国产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聚氯乙烯项目规划的重点企业有天脊集团、太化集团、潞安煤业、榆社化工、霍家沟集团、阳煤集团和保德福泰等。
乙炔化工深加工的重点企业有三维集团的1,4-丁二醇扩产及下游产品延伸、聚乙烯醇多品种改造、EVA乳液等项目以及山西合成橡胶集团的乙炔法氯丁橡胶新工艺改造项目等。
(四)粗苯加工利用
“十一五”期间我省粗苯加工工业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禁止新建并逐步淘汰现有酸洗法苯精制装置和工艺,积极鼓励发展采用先进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和粗苯萃取精制工艺,提升粗苯加工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加快粗苯下游化工产品的发展。
粗苯精制重点项目主要依托太化集团、三维集团、侨友化工。
粗苯精制是我省发展精细化工的基础,要积极支持采用精苯进行深加工。主要规划天脊集团、太化集团、蓝星化工、三维集团等企业实施苯胺、己二酸、TDI、顺酐法1,4-丁二醇等项目。
(五)煤焦油加工利用
煤焦油加工利用的发展应总体考虑焦化企业布局、下游产品总量、资源利用效率、加工装置规模、工艺技术选用、产品二次开发、环保治理要求等多种因素。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的原则,依托焦化企业分布和副产品总量,合理布局加工项目和装置规模,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选取适用、成熟、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规避加工工艺雷同造成的产品重复竞争,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选取特色加工工艺路线,实现下游副产品化工利用的多元化。
要严格禁止建设10万吨以下煤焦油加工装置,鼓励采用连续精馏工艺建设单套装置加工能力达15万吨及以上的煤焦油加工装置;积极引导、鼓励对煤焦油加工产品进行二次集中加工,鼓励开发沥青加工技术、煤焦油产品的二次、多次深加工技术、煤焦油加氢及煤焦油混炼生产油品的工艺技术等。鼓励建设改质沥青、延迟焦、针状焦及高性能碳素材料等沥青加工装置。使我省成为我国技术水平领先、装置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环保设施完善的煤焦油加工基地。
煤焦油加工重点规划项目的企业有山西焦化集团、潞宝集团、宏特化工、金尧集团、佳乾集团等。
(六)煤制合成油工业
煤制合成油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石油价格上涨和煤化工技术进步为煤制合成油和煤层气化工利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我省应依托晋城煤业集团、潞安煤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尽快启动煤制合成油和煤层气化工利用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率先建成10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煤层气合成二甲醚示范装置,在取得工程化数据和经验后推进100万吨级大型化生产装置的建设 。
(七)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项目投资小,产品附加值高且大部分面向终端市场,是化学工业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我省除食品添加剂、采油助剂、油墨助剂、碳黑等少数产品具有一定规模外,大部分产品在工艺技术、产品档次上和国内同行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传统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精细化工在我省化工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要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以我省丰富的甲醇、焦油、粗苯等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特色产品,加快山西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六、科学布局我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至今,因布局分散而导致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结合水资源分布、环境容量、交通运输条件,按照同业聚积、产业链延伸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省煤化工产业依托晋东、晋中、晋北三大煤炭基地,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晋东、晋中、晋北三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在我省形成布局优化、和谐有机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一)晋东化肥特色煤化工基地
晋东煤田包括阳泉、晋城、长治等地主要以无烟煤为主,重点规划发展尿素、甲醇等项目,建设晋东化肥特色煤化工基地。
1.在晋城市选择煤、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以尿素为产品重点,采用新型气化技术,建设百万吨级的大型装置,形成全省最大的尿素特色园区。
2.立足现有基础,以天脊、丰喜、兰花等化肥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晋城巴公、高平西部、丰喜集团等化肥工业园。
3.由潞安、晋煤集团等企业实施建设的10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和煤层气合成二甲醚示范项目,在取得工程化数据和经验后推进百万吨级大型化生产装置的建设,形成煤制合成油和煤层气利用大型煤化工工业园。
(二)晋中焦化和乙炔化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晋中煤田包括晋中、吕梁、临汾、太原等地,以焦煤资源和重点乙炔化工企业为基础,重点规划发展粗苯加工、煤焦油加工、焦炉气制甲醇等焦化下游特色项目和乙炔化工项目,建设晋中焦化和乙炔化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1.立足焦化企业布局,以焦炉气、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为重点,规划建设潞城店上、洪洞赵城、介休义安、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等焦化系列煤化工工业园。
2.以太化集团、榆社化工、潞安集团、山西三维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大型聚氯乙烯和1,4-丁二醇及其配套项目,形成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煤化工企业园区。
(三)晋北甲醇特色煤化工基地
晋北煤田包括朔州、大同等地以动力煤为主,重点发展甲醇、二甲醚等甲醇下游特色煤化工项目,建设晋北大型甲醇特色煤化工基地。
在朔同地区选择煤、水、土地等资源条件优势地区规划建设朔同大型甲醇特色煤化工工业园。园区以灰熔聚等适合当地煤种的气化技术为支撑,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为发展方向,建设百万吨级大型煤化工装置,形成全省最大的甲醇特色煤化工园区。
七、政策及措施
(一)依托重大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具有投资量大、技术含量高、资源依赖性强等特点,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化工产业集中度,促进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要按照产业政策,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和水电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重大项目,统筹协调项目建设,推进规划项目实施;严格控制规划布局以外的项目建设,下决心采取措施关小上大,淘汰落后的工艺、装置及生产能力,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腾出环境和资源空间,提高准入门槛,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二)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山西能源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山西“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主导产品达到1500万吨以上的目标和山西发展煤化工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及规划目标,申请国家将山西煤化工基地列入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列为国家级重点煤化工基地。
2.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研发的加压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与晋城矿务局合作成立了“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技术中心”,积极进行工业化试验。长治潞安矿业集团利用山西煤化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建设16万吨/ 年合成油示范厂,该技术已通过中试实验,示范厂工作已全面启动,但合成油产业化仍存在很大的风险。建议将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和长治潞安矿业集团合成油示范厂项目列为国家煤化工装备制造研发、合成油示范工程,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建议国家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我省化肥工业的发展,优先在我省择点布局建设国家级的煤制烯烃项目。同时,建议国家对山西重点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提供低息、无息贷款或延长贷款期限;支持大企业发行债券或给予适度资本金支持,用于重大煤化工项目的建设。
4.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台醇醚燃料的国家标准,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将山西定为国家醇醚燃料示范基地。
(三)强化政策扶持,创造发展环境,推进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
投资政策。依据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和公布鼓励发展的产品目录,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引导。
融资政策。煤化工产业骨干企业,优先推荐在海内外上市融资,向国家申报企业债券;向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类开发性金融机构推荐重大项目;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联系会议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平台等。
财政政策。整合省各部门资金,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煤化工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用于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
税收政策。用好用足国家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省财政和税务部门编印了《现行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汇编》。
其他扶持政策。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煤化工项目用地,允许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占补平衡”;矿产资源利用规划要体现向煤化工倾斜政策;对于电耗较大的重点煤化工企业允许其建设热电联产装置,优先办理并网手续;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煤化工发展重点区域内配套水、电等公用工程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等。
(四)加快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化工产业优化发展
建立以产业为主和行业指导相结合的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加大对化工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扶持力度,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艺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在全行业推广使用灰熔聚气化(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相关科研院所和化工企业要加大对新型合成氨催化技术、碳一化学催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膜分离技术、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聚合物纳米材料改性技术,计算机生产控制与优化技术、化工故障诊断技术、监控与安全系统技术的开发和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化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集中精力抓好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和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通过健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对现有人才的利用率,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开发人力资源,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化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优化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对重点招商项目在洽谈、审批、建设、投产等环节,实施定项目进度、定工作责任、定联系领导的“三定”目标管理制度。
(六)推进联合重组,壮大竞争优势,实现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加快化工企业的改革步伐,创优发展机制,加大联合重组力度,加快核心龙头企业改组改制,引导、鼓励煤炭企业与化工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和位于产品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联合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原料优势和化工企业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国有企业技术装备优势和民营企业机制优势的结合以及产品关联企业的优势互补,培育和壮大核心企业,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山西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