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冀政[2006]116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至2010年)》已经省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国务院《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至2010年)》。
一、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和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任务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一2005年)》实施五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日益深入人心,人道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助残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为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与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全面推进,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营造了关爱残疾人的舆论氛围;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省委、省政府把残疾人的扶贫、教育、就业、康复、无障碍建设、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更加重视改善残疾人生活,把为残疾人办实事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积极为残疾人服务,不断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共享”的条件。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26所、特殊教育班163个,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64个,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84个,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387个,法律维权服务机构184个,盲人图书馆(室)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县级以上普遍建立健全了残疾人组织,乡镇(街道)以下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绩,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三)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全省有1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盲、聋、弱智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85%,14?7万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残疾人就业率稳步上升;扶持2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23万城乡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特殊艺术和残疾人体育取得显著成就,参加第十二届残疾人奥运会的我省残疾人运动员获3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有了长足发展。
(四)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广大残疾人以珍惜人生、热爱祖国、志在奉献的高尚情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摆脱了贫困,其中一部分人实现了勤劳致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群体中都有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一批优秀残疾人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
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有效改善了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为残疾人同健全人一道实现小康生活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影响,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相当多的残疾人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稳定保障;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建设残疾人小康生活的任务尤为繁重。
二、“十一五”发展纲要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努力缩小我省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为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构建和谐河北做出新的贡献。
(一)总目标
至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至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通过实施重点工程,使4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至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并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善6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
至进一步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生活。
至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至加强残疾人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至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活动得到普及。
至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及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持续改善。
至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二)指导原则
至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兼顾特点,加大投入,加速发展。
至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形成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级财政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至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
至按照“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围绕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探索救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
至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我省发展经济的“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统一部署,处于中间一线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率先使残疾人走上小康生活之路;位于南部和东南部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经济欠发达的承德、张家口市,要突破重点、夯实基础,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
至完善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法规,依法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至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作用。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工作者队伍。激励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三、“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
(一)康复
任务目标
至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服务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70%以上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至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5?075万例、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5000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500名、肢体残疾矫治手术400例、装配假肢和矫形器4250例、聋儿听力言语训练4515名、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4820名、肢体残疾人系统训练6140名,帮助7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治疗,组织供应各类辅助器具12万件。
至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主要措施
1?加强和完善各级康复服务机构建设。省、设区市、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努力拓展康复业务,提高康复服务能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设施;制定并落实有关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残疾人康复专业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增设残疾人康复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的康复人才;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专业培训基地;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培训;落实《河北省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健全康复人才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条件,稳定康复人才队伍;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为康复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有人做康复、会做康复的问题。
3?加大全省城乡残疾人康复救助体系建设。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4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50号)及《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冀民〔2004〕11号)精神,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康复救助政策,整合康复救助资源,规范康复救助行为。要以城乡各级医疗机构为依托,实施对贫困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救助,开展医疗惠民工程,设立惠民医院和惠民病房。减免贫困残疾人的挂号、检查、住院治疗费用;扶持和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农民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适当提高对患重大疾病残疾人的救助水平,把残疾人的白内障复明、精神病治疗等费用纳入补偿报销范围,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要从医疗救助资金中资助贫困残疾农民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逐步使城乡贫困残疾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住得起院,解决贫困残疾人就医、康复难问题。
4?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残疾人康复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的自我康复意识;广泛开展“爱眼日”、“爱耳日”、“精神病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防治麻风病日”等活动;针对遗传、疾病、中毒、意外伤害、有害环境等主要致残因素,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有效减轻和控制残疾程度。
5?开展各项康复工作。
(1)做好社区康复工作。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专门机构和康复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建立社区康复员队伍,完善适宜的社区康复设施,将社区康复服务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加强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养护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中的残疾人康复工作。
(2)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和低视力康复工作。采取设立定点医疗机构与组派医疗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推动“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推广低视力康复技术,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服务。
(3)健全聋儿康复网络。加强省级聋儿康复中心和设区市语训部建设,巩固基层聋儿康复机构;办好聋儿家长学校;指导社区、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开展听力言语康复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逐步推广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拓宽听力言语康复服务范围。
(4)完善精神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工作模式,在26个县(市、区)覆盖1174?1万人口的地区,对7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实行医疗救助;推动精神病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大力开展精神病防治社区康复工作,采用工疗、娱乐、日间照料等多种康复手段,努力提高康复效果。
(5)推动肢体残疾康复工作的开展。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完善省、市级康复中心;组织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对麻风畸残人员实施手术矫治或配备辅助器具;做好手术矫治、辅具适配、功能训练的有机衔接;帮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接受手术矫治与康复训练。
(6)开展智力残疾者康复服务。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服务机构、工疗养护机构为依托,开展智力残疾康复综合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集教育、康复、娱乐、体育、劳动为一体的智力残疾和重度残疾人的养护机构,提供系统、终身康复服务。开展早期干预,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的补碘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智力残疾发生。
(7)组织供应各类残疾人急需的质优价廉的实用辅助器具。推广使用康复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对贫困残疾人装配普及型下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实施救助。巩固和完善全省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建立省、市、县(市、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加强信息服务,推广评估和适配技术。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和管理。
(二)教育
任务指标
至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
至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至加快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发展,积极发展高等特殊教育。
主要措施
1?继续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面纳入省义务教育体系,努力缩小残疾儿童少年与健全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差距,实行特教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继续建立完善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等为载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每个县(市、区)要建立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保证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普通中小学校开设特教班;对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随班就读的形式,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3?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统计义务教育对象必须包括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统筹规划高中阶段和高级特殊教育院校建设,设区市城市要建立特殊教育高中或设立特殊教育高中班;建立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政策和考试办法。继续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
4?建立健全对贫困残疾学生的救助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贫困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全省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子女优先享受“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资助大中专院校贫困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帮扶、救助失、辍学儿童的助学活动。
5?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具有特殊教育手段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普遍开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城镇与就业相结合,农村与生产和扶贫相结合,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要面向市场,培养社会急需又适用残疾人特点的技能型人员,实行“订单培养”,建立岗位持久培训平台。
6?依托河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建立省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专业师资培训,不断增进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深化特殊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按照“特教特办、办出特色”的基本要求,从单一的聋校、培智学校变为集盲、聋、弱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特教学校;兴办集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身体康复训练、健康心理教育、社会就业安置“五位一体”的特教学校。
7?加强手语、盲文的研究、完善和推广工作。建立健全省、设区市手语、盲文研究推广机构,充分发挥省、设区市研究会的作用。加大开展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培训力度,为盲人、聋人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鼓励自学成才。
(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任务指标
至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由省财政、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银行、残联等部门研究制订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
至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3万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6万人。
至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残疾人就业信息网与劳动保障部门信息网实现互联互通,就业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至登记失业、求职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至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1000名,其中医疗按摩人员200名、保健按摩人员800名。
至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促进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扩大自谋职业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面;按规定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分类救助,适当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主要措施
1?全面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落实。修改《河北省分散按比例就业规定》。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在地税部门代征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有效办法。严格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确保专款专用。
2?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完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办福利性工疗机构、庇护性工场,为精神、智力等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3?加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在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综合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为残疾人个体开业、集体从业和按比例就业提供职业指导和培训服务;要拓展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全面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优秀人才奖励机制,举办2006年第三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残疾人技能竞赛。
5?发挥中、高等医学院校按摩专业优势,培养残疾人医疗按摩人员;利用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培训残疾人保健按摩人员,加强对在职盲人按摩人员的继续教育。建立省级盲人按摩教研实习基地,加强学术交流与国际交往。市、县级残疾人联合会要依据省规定,加强盲人按摩行业管理,规范盲人按摩市场。
6?切实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落实和完善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按规定执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及时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不适合参加劳动、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有条件的地区可按分类救助原则,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活保障水平。
(四)扶贫
任务指标
至扶持36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解决温饱;扶助初步解决温饱的残疾人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至帮助3万名农村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
至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完成国家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
主要措施
1?按照国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将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列入扶贫工作规划。要针对残疾人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社会帮扶活动。
2?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要将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整体规划,在“整村推进”扶贫过程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有效扶持,保证各项扶持措施真正落实到残疾人户,切实让残疾人受益。非扶贫开发重点县要将扶贫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稳定提高经济收入。积极争取中央康复扶贫贷款并落实到位,扶助残疾人摆脱贫困。
3?帮助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
4?加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管理,规范运行,量化绩效考核,最大程度地保障残疾人受益。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新路子。
5?继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给予补助。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自行安排资金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状况。
(五)文化、体育
任务指标
至倡导、动员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至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残疾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举办省级残疾人体育比赛,参加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贯彻《奥运争光计划》,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
主要措施
1?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机构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优惠服务。公共图书馆和街道(镇)、社区、村图书阅览室要为残疾人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开辟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场所。
2?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的残疾人组织和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体育活动。
3?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为残疾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设立专门场所。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要定期举办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4?管理残疾人特殊艺术团体,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组织河北省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盲、聋、弱智学校学生艺术调演。
5?发展残奥、特奥和聋奥运动。组织动员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开展残疾人体育科学研究,抓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有条件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各级体校要招收、培养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全民健身要适当增加相应的设施,充分考虑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
6?建立健全各级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都应向残疾人免费开放。每个设区市至少要有一处符合残疾人公共体育活动要求的体育综合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应设立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综合活动场所。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裁判员、分级员队伍;做好省残疾人集训队员的选拔、训练和管理工作;积极解决残疾人运动员等级评定、就学、就业和保险、奖励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为国、为省争光。
7?组团参加2010年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积极培养并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参加2007年第十二届世界特奥运动会以及2008年第十三届残奥会,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六)社会环境
任务指标
至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在公众传播媒介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办好手语新闻节目和残疾人专题节目。
至宣传优秀残疾人、先进残疾人工作者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培养社会助残意识。
至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抓好设区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城镇延伸,初步形成我省城市无障碍化的基本格局。
至加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创造为残疾人服务的条件。
主要措施
1?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动员新闻媒体通过不同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情况,宣传残疾人事业;在中、小学思想道德课程中增加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等内容,营造关爱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社会环境。
2?设区市电视台要普遍开办手语节目,县级以上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积极推进影视作品加配字幕工作。
3?广泛动员公共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成就和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宣传社会各界扶残助残取得的成效。
4?继续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和“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举办好“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
5?大力宣传“全国、省自强模范”、“全国、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全国、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全国、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典型事迹,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
6?组织好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作品的评选并参加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作品的评选工作。
7?建立健全无障碍建设工作机制,成立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由建设、城管、规划、公安、残联、老龄办等部门参加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机构。严格执行无障碍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贯彻落实《河北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加大用于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的资金和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强城市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开展创建无障碍建设示范城、示范区、示范街和示范单位活动。
8?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和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以及各设区市、各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于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县级市和各设区市的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2010年底建成。已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功能,为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尚未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设区市、县(市、区)要创造条件,建设符合要求、规模适度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9?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继续做好福利基金会工作,挖掘社会资源支持残疾人事业。扩大省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我省、我国人权保障成就。
(七)维权
任务指标
至建立健全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使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进一步改善。
至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推动保障残疾人权益规章的制定、修订,加大执法和法制宣传力度,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
至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重大恶性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
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保障体系。推动修订《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积极制定和修订与残疾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设区市、县(市、区)、乡(镇)、村(居)修订完善残疾人优惠政策及扶助规定。
2?加强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残疾人保障法纳入省“五五”普法规划,各级政府要制订相应计划,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表彰在残疾人维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提高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增强残疾人法律工作者的维权能力。
3?加强残疾人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执法力度,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
4?建立以各级人大的司法监督、各级法院的司法救助、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各级残疾人法律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法律援助促进会作用,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各级政府要对贫困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给予资金支持,同时要提倡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义务为残疾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倡导社会捐助,利用社会、民间支持,多渠道、广泛筹集法律援助资金用于残疾人法律救助。在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设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示范岗。
5?对因企业转制、国家征用土地、城市拆迁等造成残疾人权益受损、生活困难的重点、突出问题,有关部门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对重大、典型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
6?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布的《信访条例》和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将残疾人信访工作纳入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发挥残疾人维权示范岗作用,听取残疾人意见,了解残疾人需求,解决残疾人困难,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服务。
(八)信息化建设
任务指标
至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完善残疾人联合会系统网络建设,实现省残疾人联合会和设区市残疾人联合会间的网络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
至初步建立全省残疾人联合会综合业务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互联网网站建设与信息服务。
至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基层统计管理。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主要措施
1?以省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各设区市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专业机构为骨干,以各县(市、区)残疾人联合会为基础,逐步建立完善基层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实现省残疾人联合会与设区市残疾人联合会局域网的连接,初步建立全省残疾人联合会系统业务应用平台,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的网上传输。
2?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残疾人联合会系统业务数据库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省残疾人联合会综合业务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残疾人工作管理水平。
3?进一步推动残疾人联合会系统公共信息网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加强社会宣传,促进政务公开,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4?做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服务的业务指导、标准规范和政策咨询工作。统一组织和推进面向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制订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5?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建立基层统计台账,推进数据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九)残疾人组织建
任务指标
至完善各级残联组织机构,全面履行职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
至健全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
至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扶残、助残。
主要措施
1?县和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按照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完善机构、健全组织、加强力量、提高效能。全面落实《河北省全面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业残疾人组织,加快社区(村)残疾人协会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进度,形成完整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
2?加快充实县级及县级以上残疾人领导干部和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配备工作进度。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残疾人工作者,认真贯彻《全国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制订“河北省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06-2010)”,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4?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建立健全各类专门协会,发挥“代表、服务、维权”作用,各级政府可依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适当的资助,各级残联要做到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密切联系本类残疾人,活跃基层残疾人生活。
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普遍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助残,支持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
6?组织第三次“全省自强模范”、“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全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
7?继续做好《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
残疾人事业是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证本纲要的实施,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组织有关部门制订配套实施方案,各级政府要依据本纲要制订本地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本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