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0年十件事项目的通知
市政发[2000]42号
市人民政府2000年为全市人民群众办的“十件事”项目,已于2000年2月22日通过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向全市人民公布。为确保今年“十件事”项目按计划完成,现将《西安市人民政府2000年为群众办的“十件事”项目》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今年的“十件事”项目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市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的,大部分项目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实施这些项目,确保项目质量对于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有关区、县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和项目承办单位,必须精心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任务,年终给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二、“十件事”项目所需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有市财政拨款,有专项补助,有社会集资,也有单位自筹,因此,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项目承办单位要做好资金筹措和调度工作,保证项目进度需要。同时要注意节约建设资金,防止浪费。
三、今年的“十件事”项目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如果在实施中遇到本部门无法解决的困难,要及时逐级报告。需要几个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或请示市政府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决不允许拖延时间、互相扯皮而影响工程进度,降低工程质量。
四、承办“十件事”项目的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道路施工中要妥善疏导交通,尽可能方便车辆、行人通行,并主动配合交警、市政、市容管理人员工作。市规划、土地、市政、公安、市容等部门在“十件事”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要尽可能为项目承办单位提供方便,给予支持。
2000年4月20日
西安市人民政府2000年为群众办的“十件事”项目
一、加快城区路网拓宽改造步伐,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一)年内完成西二环高架桥及西二环北段地面道路建设。按照先通后畅原则实施,争取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开工建设金花路立交桥主体工程。全长1489米,主桥面积14640平方米,引桥面22513平方米,道路面积61275平方米。年底前主体基本完工,引桥下部结构完工。
(三)年内完成太华路南段(长3.3公里,宽40米)、水厂路(全长1360米,宽40米)、经七路(南二环至西影路全长1081米,宽40米)、互助路慢车道(兴庆路至东二环段全长697米,宽40米)、西新街、南新街拓宽改造工程。
(四)由碑林区政府、莲湖区政府组织协调拆迁工作,年内开工建设西大街拓宽改造工程(全长2526米,宽50米,同步埋设雨、污水管道及建设路灯等配套设施)。
(五)开工建设长乐东路道路(浐河桥至万寿路长2200米,宽40米,改造相应排水管道及铁路桥)和南广济街道路拓建工程(五味什字至西大街全长418米,宽50米,改造相应管线及路灯)。
(以上项目由市政局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芦猛虎)
二、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继续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一)年内完成重点地段人行道和背街小巷道路整修维护,全年至少完成200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任务。(市政局组织安排,各区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芦猛虎)
(二)年内完成沣镐东路、经十七路、大兴路、汉城路、丈八路、桃园南路、万寿北路、环东路(含太华路立交桥)等路段及城区无灯街巷的路灯改造安装工程。(市政局路灯处负责,项目负责人:刘德法)
(三)开工建设大雁塔广场(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占地约7万平方米)、西华门西广场(东西宽60米,南北长82米,总占地约5000平方米)。(市政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芦猛虎)
(四)年内完成张家堡广场、新城广场、北二环东段、东二环北段和西二环道路绿化。搞好市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配合城市道路建设做好绿化栽植工作。(市文物园林局负责,项目负责人:李天顺)
(五)加强城区大气污染治理,治理汽车尾气,减少施工中二次扬尘,继续完成无煤区、改煤区未完成工作。在全市餐饮业推广使用卫生能源。(市环境保护局负责,项目负责人:彭志玺)
(六)在城区内新建、翻建公厕15座。更新移动式垃圾桶2000个,果皮箱1000个。(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苟忠学)
三、治理城区排水设施,保证两天道路通畅,继续实施城河清淤工程
(一)年内完成纬一街(太白路至皂河)雨水截留干管一期工程(长7700米),分流南郊雨水,解决小寨什字及周围地区排水不畅问题。(市政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芦猛虎)
(二)年内汛期前完成丰镐东路排水工程(长1100米),解决该地区及西梢门什字周围地区排水问题。(市政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芦猛虎)
(三)年底前完成仁厚庄、西斜四明渠改造工程,包括清淤衬砌、盖板等工程。(市政局负责,其中仁厚庄排水渠由环建委负责,项目负责人:芦猛虎、史凡)
(四)实施护城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包括城河退水工程、截污工程、清淤工程、衬砌工程、环城林改造工程、兴庆公园退水工程等。(市环建委负责,项目负责人:史凡)
四、增加公交车辆,调整公共交通线路,提高服务质量
(一)新购公交车辆248部,改造天然气汽车300部。增加、调整、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在万人以上居民小区设立始发站或终点站,在千户以上居民小区周围要有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就近乘车。
(二)在全市实行一票制的公交线路,试行凭IC卡乘车,方便乘客购票。在城市公交系统继续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上项目由市公用事业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聂峰)
五、关心群众困难,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扩大就业渠道
(一)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年底竣工200万平方米,解决部分住房困难户及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西安经济适用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负责人:王光生)
(二)兴建西安市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创造就业条件,今年争取安置下岗职工2万名。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市劳动局负责,项目负责人:刘忠明)
(三)抓紧解决旧城改造和拆迁安置工作中的遗留问题。(市拆迁安置办公室负责,项目负责人:郝延军)
(四)在北郊兴建西安魔妮老年公寓。该公寓位于纬26街西口,占地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设立床位400张,总投资1600万元,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市民政局负责,项目负责人:杜锁强)
(五)完成三府海贝斯特货运市场建设工程,改善西安与周边省、市物资交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活跃西安市场经济。(由新城区政府负责,项目负责人:丁健)
六、提高电信网综合通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一)全年新增本地网交换机21万门,使西安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168万门。
(二)提高西安电话普及率,全年放号4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放号10万户,郊县农市话8万户,便携电话放号22万门),使本地网电话用户数达到134.9万户。
(三)全市及郊县新增IC卡公用电话5000部,力争市区及郊县IC卡公用电话年底达到15000部,进一步方便群众使用公用电话。(市电信局负责,项目负责人:李俊义)
七、完成天然气城市气化一期工程,提高用气规模
(一)年内完成西影路、等驾坡两座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的建设。
(二)完成中压管道50公里,使居民用气户累计发展到30万户,天然气年销售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以上。
(以上两项由公用事业局负责,项目负责人:聂峰)
八、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创建新的旅游景点
对南门周围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改造完善德福巷、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的旅游景点,建设碑林、仿古旅游街区。(碑林区政府负责,项目负责人:詹德旺)
九、开展医疗下乡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一)组织市及区县医疗单位,深入山区农村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完成36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市卫生局负责,项目负责人:陈希宝)
(二)组织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使500名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市卫生局、市残联负责,项目负责人:陈希宝)
(三)在我市部分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修建55个全民健身广场,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市体委负责,项目负责人:王凯利)
十、加大扶贫力度,推广地膜种植和经济林栽植
(一)继续在山区农村推广绿山富民工程,种植经济林2万亩,提高5000户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市林业局负责,项目负责人:汪全智)
(二)推广地膜种植10万亩(其中地膜玉米7万亩,地膜马铃薯3万亩),解决农村贫困地区4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市农业局负责,项目负责人:王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