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西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十六日
西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预期目标
迈入新世纪,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
一是国际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世界性结构调整三大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和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对外经济关系三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全国和全省的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有所松动,物价连续负增长的状况开始有所转变,各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有所增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宽松。
三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也已正式出台,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有利于我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四是我市“九五”计划全面完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跨上新台阶,为今年乃至“十五”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我市经认真调查研究和征求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意见,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安经济发展纲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建议,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必将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并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完成今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为新世纪发展开好头,为实施西部大开发起好步,为“十五”计划实施开好局。
按照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的总体要求,200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731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47.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332.5亿元,增长14.3%。
其中:工业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351亿元,增长12.1%
——地方财政收入51.8亿元,可比增长1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增长1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63亿元,增长10.5%
——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5%
——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增长10.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
——人口自然增长率5.9‰
——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10元,增长7%
——农民人均纯收入2484元,增长6%
需要说明的是,我市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部署,采用新的统计口径和方法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高估部分进行调整。为平滑过渡,调整在2000年和2001年分两年进行,总计调整60亿元左右。今年国内生产总值731亿元的计划预期目标是在调整后的基础上确定的。
以上预期目标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内外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以及我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基础。今年全市经济增长在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下调近40亿元的基础上,按增长12?5%来安排,高于全省9%和全国7%的增长目标,低于“九五”13?4%的平均增长速度。既体现全市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实事求是确定发展目标的原则。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经济结构调整是主线,固定资产投资是关键。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加快开发新区建设为重点,促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结合国有经济有序进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大力度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要把结构调整贯穿于今年乃至“十五”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实现结构调整目标、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意义重大。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基数快速增大的情况下,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268亿元,比去年增长15%,比全国计划高5个百分点。完成这一投资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我们就能发展的更快更好一些,我们的预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今年经济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并千方百计地以此带动其它投资明显增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力争达到270亿元。初步安排重点建设项目90项,总投资约4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25亿元。前期项目29项,估算投资222亿元。主要投资方向是: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省上加快绕城高速公路南段、西阎高速公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完成黑河水利枢纽、城市配水管网改造一期、南郊水厂、西郊集中供热等工程。加快西户高速公路、沿山公路、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一期、西大街、环城南路、十里铺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二环路二期、城乡电网改造、以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高架快速干道、金花路立交、天然气二期、阎良供水等项目尽快开工。城市配水管网二期、三环路、城市环保打捆项目、铁路新客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加快宽带网和信息交互平台建设,促进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新台阶。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重点抓好石砭峪水库除险加固、渭河防洪、氵[HT3,5F〗皂河改造、农业节水示范市、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综合苗圃、林业种苗工程、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渭河鸟类湿地保护工程、李家河、零河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列入国家计划。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运七200A飞机改进和批量生产、西古光缆生产线搬迁扩建、开米洗涤剂复合助剂、金花制药、新型制冷剂扩产、西无二厂压敏电阻、陕鼓新型离心机、标缝集团机电一体化缝纫机、西门子铁路信号电子产品等项目建设,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使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推进一批旅游、商贸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快朱雀风景区基础设施、开元商城二期、档案馆、万杰医院、高新医院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文物库馆及展示厅、市委党校改扩建、市检察院业务技术综合楼、新城剧场、青年秦腔艺术剧院改造等项目。做好珠宝一条街等项目前期工作。
为保证全年投资计划的实现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于关系我市今后五到十年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要集中力量抓紧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已列入前期项目计划的利用亚行贷款2亿美元的三环路项目、利用1?5亿美元日本协力基金的城市环保项目和利用3000万美元西班牙政府贷款的天然气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和衔接,力争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盘子。二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除争取国债资金、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外,积极开展利用项目运营权、收益权、特许权融资,努力扩大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和东中部地区的内资。抓紧制定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措施,放宽对民间投资领域的限制。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和重点建设项目目标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服务。加大项目稽查力度,规范资金使用,确保工程质量。经过今明两年的努力,使我市78个利用国债的续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二)加快新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开发新区的兴起和壮大是连续多年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结果,是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今年要全面加快“七园一基地”建设进度,要有一大批项目在“七园一基地”动工兴建,尽快形成规模。同时加快碑林、莲湖、新城、雁塔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开工兴建高新区灞桥和长安韦曲两个科技产业园。长安科技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园要同中心区连成一片,为形成30平方公里的西部科技创新城奠定基础。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加快建设机电工业园、医药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和搞好一期开发的基础上,加快二期扩建和出口加工区的建设,为更多的项目入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快泾河、阎良、蓝田、户县沣京等园区建设。在新区的发展上,坚持调动市、区县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要素向开发新区集中,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30亿元和65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达到110亿元和18亿元。
进一步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速发展软件产业,切实抓好列入国家计划的22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速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在去年我市工业整体发展形势好转的基础上,努力使装备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建筑与建材工业等焕发新的生机,重点支持输变电设备、通讯设备、工业缝纫机、空调和冰箱压缩机、交通运输设备特别是支线飞机和天然气汽车等特种车辆、开米系列洗涤剂等一批优势产品迅速扩大规模,提高我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三)加快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断强化旅游的主导产业地位。随着今年环山公路项目的建设,加快开发秦岭自然风景区的六大生态旅游区。加快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园艺博览园建设。着力推进曲江旅游度假区、临潼风景旅游区、未央湖旅游开发区的建设步伐。建设西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搞好古城墙、历史街区旅游等项目的深度开发。充分利用“五一”、“十一”和“春节”黄金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假日旅游。办好一年一度的旅游节。力争接待海外游客7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8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6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0亿元。
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再发展一批连锁便民店、连锁专业店。合理布局建设仓储式超市。传统大中型商业企业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联合与重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调整经营策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积极应对新型商业业态的挑战。配合清理整顿马路市场,加大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改造力度。加快开元商城二期工程、大明宫建筑装饰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加快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和金融咨询系统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的建设步伐。努力培育多元化的保险体系,增加保险品种,扩大农村保险市场,提高城市保险覆盖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宽带主干网、接入网以及公共信息交互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 “三网融合”。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开拓网上教育、网上招商等信息服务新领域,建设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把深化国企改革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继续实施“抓大放小”的方针,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使优良资产向大集团大企业集中,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有序退出。通过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改进企业管理,努力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加快工商企业改制的同时,启动公交、建筑、自来水、天然气、市政、园林等城建系统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盘活城市资产,加快城市建设。
建立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下大力气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全社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氛围,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放宽个体私营经济的准入领域,改善政策环境、融资条件和服务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个体、私营经济联合重组以及与外方合资合作,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优势互补。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变化,逐步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合理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特种优质小麦、玉米、小杂粮的生产。大力推广菜、果、牧优良品种,抓好苹果、猕猴桃、酥梨等优质果品的生产。支持集中连片发展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扩大提高五大畜禽商品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形式,形成生产、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一条龙。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现代综合苗圃、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资金支持。继续抓好35个乡镇企业小区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集中。扶持市场前景好、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快速升级。以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发展小城镇服务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
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农村税费改革,从源头上杜绝各种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实施以工代赈和老、少、边地区贴息贷款项目建设,巩固扶贫成果。
(六)坚持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一是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结合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变审批为服务。建立投资服务中心和企业投诉中心,实行“一厅式”办公。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放宽外商投资领域限制。除直接利用外商投资外,积极推进BOT、项目融资、兼并收购、境外上市等新的投融资方式。争取在金融保险、旅行社、商业零售等方面利用外资有所突破。三是推进外贸出口结构调整,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用足用好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确保我市各类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几个大的外贸企业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拓展海外劳务市场。四是积极参加“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继续办好“2001年中国西安投资与贸易洽谈会”,争取在引进世界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方面有新的突破。把引进内资摆在与利用外资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协作,主动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西安市招商引资项目库”,精心选择一批项目通过国际互联网对外招商。
(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污染
加快城市绿化进度,形成以园林公园、绿地广场、街心花园、行道树为主,居民小区和驻地单位内部园林绿化为辅的城市绿化格局。建设城市多圈层的防护林体系。在渭、灞、氵[HT3,5F〗产、沣河两岸利用河滩地建设沿河绿化林带。在九条主干公路及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绿化林带。在市区和卫星城镇之间建设沿城镇绿化带。
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加快城区燃煤锅炉改造,逐步实现燃气化。加快西郊集中供热、天然气加气站等项目建设。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争取尽快开工。进一步抓好城市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加快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北石桥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建设以及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工作。
继续清理占道经营和拆除违章建筑,防止回潮。加快人行道硬化。继续推行垃圾袋装化,试行分类收集处理,改造收集运输设备,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和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进度,控制城市垃圾污染。
(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年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部署,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城镇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标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落实税收、经营场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中介服务。
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改革,加快万杰医院、高新医院、红会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搞好专科医院布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民体质。
加大对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搞好以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新世纪已经到来,我们将迎来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肩负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按照“十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计划任务,为开创“十五”计划的新开端而努力奋斗。
二○○一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