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黔府办发[2002]0082号
抓好秋种工作,对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搞好今年的秋种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正确认识形势,增强工作信心
今年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三个年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形势,增强搞好秋种工作的信心。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徘徊不前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又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秋种工作面临更高更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省粮油作物生产连续多年增长,实现了基本自给、丰年有余,为推进秋种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和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为秋种增产提供了保障;农产品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部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转化率正在提高,为秋种增效开辟了新路。今年的秋种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又有许多有利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坚定抓好秋种工作的信心,继续加大秋种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确保明年夏收取得新的成效。
二、明确指导思想,落实计划目标
今年秋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为前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优化秋种种植结构,提高优质农产品比率,确保明年夏收在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具体要求是:稳定夏粮生产,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扩大马铃薯、杂粮面积,调减常规小麦品种面积,增加脱毒马铃薯和优质小麦面积;稳定油菜面积,提高“双低”油菜比重;增加蔬菜面积,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发展特色蔬菜,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稳定绿肥面积,努力开发绿肥综合利用,扩大绿肥留种基地;积极发展专用饲草种植。
今年秋种的指导计划是:全省秋种作物总面积达3330万亩。其中夏粮面积1650万亩,总产240万吨。油菜面积680万亩,总产66万吨;蔬菜380万亩;绿肥600万亩;饲草20万亩。
三、强化工作措施,提高质量效益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秋种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来年之计在今秋”的思想,把明年农业生产提前到今年秋季来安排,把秋种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全力抓。对冬闲田土较多的地区,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秋种覆盖率。
其次,要立足一个“早”字,狠抓秋种工作的进度。各地对秋种工作要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提前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的调运、检疫、储备和供应工作。在水稻灌浆、乳熟期,要发动群众做好稻田开沟排水、晒田等工作,秋收后要抓紧翻犁整地,以利秋种作物及时播种移栽。同时,要抓住季节,适时播种。油菜育苗移栽,务必在“秋分”前播种育苗,在“霜降”前移栽结束;小麦要尽量缩短播期,在“霜降”前后基本播完;马铃薯要在来年“春分”前基本播种结束。
第三,要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坚持旱地多种小麦,稻田多种油菜,以利夏秋作物茬口衔接。马铃薯在我省生育期弹性较大,适应范围广,抗灾能力强,产量稳定,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各地要尽量扩大面积,力争多种。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大力推广粮肥间套技术,扩大旱地绿肥、稻田绿肥、果园绿肥、茶园绿肥,并积极开展绿肥的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好绿肥留种问题。城郊区和工矿区,要多种蔬菜,并推广名、特、优、新、稀品种,满足市场需求。低热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稳定发展早熟蔬菜,并高度重视品种调整和市场衔接。奶牛、肉牛养殖区,要结合畜牧大省建设和“百亿工程”的实施,积极扩大饲草种植,并作为秋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点,把种草养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畜牧业发展。
第四,要加大科技含量,努力提高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农业实用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办好示范样板,实施好高产示范工程,不断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全省计划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900万亩,小麦包衣种85万亩,油菜育苗移栽500万亩,稻田油菜免耕栽培20万亩,“双低”油菜430万亩,平衡施肥690万亩,绿肥留种基地30万亩,脱毒马铃薯22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200万亩。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继续组织实施100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化示范工程和100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补助,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第五,要以蔬菜生产为切入点,突出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是当前农业生产的热点问题。从今年秋种开始,各地要将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纳入议事日程,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取得初步进展。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二是调查清理农业投入品市场,防止禁用农药投入生产;三是结合沼气工程建设,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四是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突破,切实保障城乡“菜篮子”安全。
第六,要紧紧围绕市场抓好服务,切实提高秋种效益。各地要转变就生产抓生产的观念,要把秋种产品与市场目标结合考虑,提早部署,避免增产不增收。一是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为农产品寻找外销出路;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谋求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三是着力抓好配套设施、技术和信息服务,改善流通环境;四是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附表1:2002年全省秋种指导计划表
2:2002年全省秋种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指导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