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甘肃省处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补充办法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84-09-05 生效日期: 1984-09-05
发布部门: 甘肃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甘政办发[1984]183号

国务院1981年5月30日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下达后,对我省调处边界争议起了重要指导作用。由于我省与邻省以及省内地、市、州、县之间历史上遗留的边界争议较多,情况较复杂,各地在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处理好边界争议,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办法》,结合我省情况,特再提出以下补充办法:
  一、凡省内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属县(市、区)辖境内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直接处理;属地、市、州辖境内县与县之间的,由双方县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报地区行署、市、州人民政府处理;跨地、市、州的,由争议双方县人民政府协商处理,或报双方地区行署、市、州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必要时由省边界工作办公室协助调处。

  二、与外省、区的边界争议,有关县和地区行署、市、州人民政府应主动与对方联系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将有关材料(附图) 和意见报省边界工作办公室研究与对方联系协商,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出面协商处理。

  三、各级政府协商解决边界争议,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可选派有威望的群众代表或邀请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协助调处。凡经协商达成的协议,由双方政府按规定办理认定的手续。

  四、已经协商签订的各种协议和上级政府的仲裁文件,争议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改变。个别协议确因行政区域变化,群众强烈要求修改时,应按报批程序经上一级政府审核决定,在上级未批准前,双方仍应遵守原协议。

  五、边界争议未解决前,应维持原状,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任何手段扩大事态。在争议区内,不准打桩盖房,修棚圈,搞建设;不准开垦草原,破坏植被;不准互赶牧畜,侵害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不准砍伐森林和破坏矿藏资源。违者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查处。

  六、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集体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边界争议,更不许策划聚众闹事,械斗伤人。凡发生械斗,致使群众遭受伤亡或国家、集体、个人财产遭*受损失的,除由肇事方负责赔偿经济损失和负担伤残者治疗生活费用外,必须追究有*关领导和肇事者的责任,按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者,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七、边界争议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制止事态扩大*,不得无故拖延处理。如因延误处理而致争议扩大造成损失或伤亡问题的,县市有关*领导人要承担责任。

  八、行政区域界线划定后,有关方面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不得破坏界桩和其*它界线标志,违者要依法追究。

  九、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加强对边界工作的领导,边界争议较多的地方,可*设立调处机构,配备专人;各地要对边界争议提出分年解决的计划,省边界工作办公*室要及时检查督促,认真负责地做好边界争议调处工作。

  十、边界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应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互谅互让,积极主动地与有*关方面联系协商解决争议问题,搞好省、地(州、市)、县之间的睦邻关系,团结互*助,发展生产,共建精神文明。

110网自助广告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3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