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报送2005年防灾减灾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设想的函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2-23 生效日期: 2006-02-23
发布部门: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 国科办函农社字〔2006〕43号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你办《关于报送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国减办函[2006]3号)收悉。经研究,现将我部有关工作函报如下:
  一、2005年工作总结
  (一)针对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技术需求,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投入经费约1亿元。在基础研究方面,实施了“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等8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重大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报、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火灾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及安全监控等方面成果已在国家大剧院、龙羊峡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行;系统地开展了亚洲沙尘暴研究,建立了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实施并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据预报创新研究、强地震短期预测及减灾技术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及减灾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面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我国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平。如研制开发成功的新一代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在变分与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多尺度通用大气数值模式动力框架、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具备业务化的技术基础。再如,建立了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构造分区的强地震短期预测方案,自主研制了7种新型地震前兆仪器和完成了三种探生仪器,其研究成果和相关软件在日常预测、年度会商和地震现场及应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急启动“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
  (二)加强了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灾害领域的数据共享工作,在推动地震、气象、海洋、洪水等方面的数据共享试点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公共安全科学数据网”项目;推动社会公益性研究,实施了一批社会公益性科研课题;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与防灾减灾有关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推进并完善国家特殊环境与灾害观测研究站网络,新建国家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等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开展了防灾减灾科普和灾害遥感监测等工作。重点结合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举办了公共安全与紧急避险专项展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开展了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服务,上报了90期遥感信息监测简报,受到国办的肯定;实施了一批科技救灾项目,投入经费400万元,支持灾害恢复重建工作。

  二、2006年工作设想
  2006年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将根据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并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防灾减灾科研工作。我部将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科研条件建设平台计划等方面全面部署“十一五”期间的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加强科技投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基础研究方面,继续加强“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等6个项目的研究,重点支持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性灾害的公共安全基础研究;在高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加强气象监测、海洋监测和遥感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在科技攻关方面,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平台、气象、地震、海洋、流域性洪水、地质灾害预报与应急等方面的研究。强化人才、平台和基地建设,推进灾害信息共享和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信息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上供参考。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9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