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豫卫疾控[2004]19号
各省辖市卫生局: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我省实际,我们组织人员对2001年制定的《河南省碘盐监测方案(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碘盐监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碘盐监测工作。
本方案自2004年4月1日开始执行,原卫生厅印发的《河南省碘盐监测方案(试行)》同时废止。
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河南省碘盐监测方案
食盐加碘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策略。为了全面、准确了解碘盐生产、销售和居民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必须长期、系统地开展碘盐监测工作。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下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29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8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
第二层次:居民户
二、监测方法
(一)抽样频次
1、第一层次:每月进行一次抽样监测。
2、第二层次:每年进行一次抽样监测。
(二)抽样方法
1、第一层次:抽样方法见附录1。
2、第二层次:抽样方法见附录2。
(三)检测方法
盐碘含量均按照国标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川盐或特殊盐种采用仲裁法定量测定。
(四)判定标准
1、第一层次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根据GB5461-2000标准,食盐中碘含量为35±15mg/kg(20~50mg/kg)。
2、第二层次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食盐中碘含量为20~50mg/kg。
3、非碘盐的判定标准:食盐中碘含量<5mg/kg。
4、不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食盐中碘含量为5~20mg/kg(不含20mg/kg)或>50mg/kg。
三、监测指标
(一)第一层次:批质量合格率、盐碘含量均数、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
(二)第二层次: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
具体计算公式见附录3。
四、组织实施
(一)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碘盐监测方案,组织、领导和协调全省碘盐监测工作;
2、市级和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辖区的碘盐监测工作。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组织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和质量控制;
(2)负责每年两次对本省碘盐生产厂的碘盐批质量抽样监测。
(3)负责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反馈监测结果。
(4)负责每年一次对全省居民户碘盐质量状况进行抽样监测。
2、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负责开展本辖区内第一层次碘盐抽样监测工作和实验室检测;
(2)负责抽取本辖区内各县(市、区)第二层次碘盐监测点(乡、村);
(3)组织开展本辖区内各县(市、区)专业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和质量控制;
(4)负责每年一次抽样检测本辖区内1/2的县(市、区)居民户碘盐质量状况,每县(市、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两个村每村抽取10户居民户盐样。
(5)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反馈本地区监测结果。
3、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根据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抽取确定的监测点开展现场抽样监测和实验室检测;
(2)总结、分析、汇总、上报、反馈本县(市、区)监测结果。
五、监测资料的收集、报告和反馈
(一)第一层次
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每月收集、检测、汇总、分析碘盐监测数据,并于下月10日前将监测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同时反馈给被抽检单位。
每年7月底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将年度的监测资料汇总报告NTTST,同时报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盐业主管部门。
(二)第二层次
1、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6月30日前将监测数据收集、汇总、分析,连同监测工作总结一并上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同时报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盐业主管部门。
2、省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7月10日前汇总、分析本辖区内各县(市、区)监测数据,连同监测工作总结一并上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同时报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盐业主管部门。
3、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7月底前,分析全省(市、区)的监测数据,将数据软盘和监测工作总结一并报NTTST,同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盐业主管部门。
六、各地在碘盐监测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各省辖市可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市的监测方案或实施细则。在制定本市的监测方案或实施细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本方案所规定的样本量为最小有效样本量。对于目前非碘盐问题较多的县(市、区)可适当增加碘盐监测的频次或样本量,以便能够更科学地了解本地区居民碘盐食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二)各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对目前尚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达到本方案要求,在未开展监测前,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每年一次抽样检测各区居民户碘盐质量状况,每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两个村,每村抽取10户居民户盐样。已经具备监测条件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七区、平桥区、浉河区、卧龙区、宛城区、梁园区、睢阳区),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开展工作。
(三)有高碘地区存在的省辖市,在开展本市缺碘地区的碘盐监测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展本市高碘地区不加碘食用盐的监测工作,对高碘地区不加碘食用盐的监测频次和样本量原则上参照碘盐监测的方法进行。结果判定为:合格(碘含量<5ug/kg)、不合格(碘含量≥5ug/kg)。在高碘地区和缺碘地区共存的县(市、区),可根据二者的比例安排监测的样本量,但全县(市、区)的总样本量不能低于监测方案的要求。
附录1
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碘盐监测抽样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
1、抽样方法:
对任一批量食用盐,按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抽取9个单位产品,每个单位产品从中抽取50g以上样品,如遇大包装中是小袋产品,则任取一小袋为一份盐,采得9个份盐。
2、结果判定:
,,,
若QU≥k且QL≥k,则该批产品合格。
若QU<k或QL<k,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其中,k:接收常数(k=1.11)、n:盐份样数(n=9)、xi:每份盐样的盐碘含量、:该批盐碘含量均值、σ:该批盐碘含量标准差、U:上规格限(U=50.0)、L:下规格限(L=20.0)、QU:上规定限的质量统计量、QL:下规定限的质量统计量
注:此抽样方法摘自《制盐工业主要产品取样方法》(GB/T8618-2001)
附录2
居民户碘盐监测抽样方法
1、监测时间:每县每年于3月1日至6月30日间开展工作。
2、样本量:每县至少抽取9个乡(镇、街道)、36个行政村(居委会)的288户居民户盐样。
3、具体抽样方法:每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随机抽取9个乡(镇、街道),其中东、西、南、北方向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中间方位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一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其中2个行政村(居委会)在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抽取,另2个行政村(居委会)在距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5公里以外的村抽取;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抽取8户居民盐样。
附录3
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批质量合格率=
变异系数=
非碘盐率=
碘盐覆盖率=
碘盐合格率=
合格碘盐食用率=
附录4
碘盐监测有关表格
表1
碘盐定点加工或分装、批发企业盐碘定量检测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名称
序号 测定结果
(mg/kg) 统计指标 结果判定
(合格√、不合格×)
均数
() 标准差
(σ) CV% 上规定限的质量统计量(QU) 下规定限的质量统计量(QL)
1
2
…
9
检测人:检测单位(盖章):检测日期:年月日
表2
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记录表
县(市、区)乡(镇、街道)
序号 村名
(街道名) 监测户
人口数 食盐品种* 测定结果
(mg/kg) 结果判定(非碘盐〇、合格
碘盐?、不合格碘盐X)
1
2
3
…
*注:食盐品种包括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其它(注明盐种,如粗粒盐、工业盐等)。
检测人:检测单位(盖章):检测日期:年月日
表3
县(市、区)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乡名 乡人口数
(人) 乡家庭户数(户) 检测盐样
份数 合格碘盐份数 不合格碘盐份数 非碘盐
份数
1
2
3
…
合计
填表人:填表单位(盖章):年月日
表4.
县(市、区)基本资料汇总表
管辖乡序号 乡(镇、街道)名称 管辖行政村(居委会)数 乡(镇、街道)人口数(人) 乡(镇、街道)家庭户数(户)
1
2
…
全县
合计
填表人:填表单位(盖章):年月日
表5
市(或县、区)碘盐监测报告提纲
一、背景:
对本地区上年度工作的回顾(发现的主要问题、监测资料的反馈利用、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效果、)、本地区碘盐市场的状况。
二、组织和实施:
1、实施具体时间表(开始、现场工作、实验室检测、资料整理分析、逐级上报、反馈到相关部门等具体时间)
2、年度工作的准备和安排(工作布置、培训、质控、部门协调等)
3、现场工作开展情况(执行单位、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抽样、样品采集运送、相关资料的收集等)
4、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情况(实验室人员状况和质控合格情况、样品检测过程是否受控)
三、监测结果
1、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层次碘盐质量
2、居民户碘盐质量
3、与上年度比较
四、监测分析与评价
1、对各层次碘盐监测的总体评价(是否严格按方案执行、操作中在哪些方面做了灵活性调整或有什么意外,这些调整和意外对监测结果有什么影响、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如何等)。
2、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
3、监测结果和报告是否按时反馈到了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获得的效果。
4、监测工作还存在有何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对完善本地区的碘盐监测有何建议和意见。
报告单位(盖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