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青岛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试行办法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88-11-01 生效日期: 1988-11-01
发布部门: 青岛市政府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2)条    

    第二条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保护国家资财,维护国家、企业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三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双方及企业经营者都应接受审计监督。 

    第四条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工作由审计机关负责,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分层次进行。 
  在市属企业中,实行计划单列的企业,直接对外出口的企业,通过招标实行承包经营的大中型企业和实行定期必审制度的企业,由市审计局直接进行审计;其他市属企业由市审计局委托企业主管部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市审计局也可以直接进行审计。 
  县(市)、区属企业的审计分工,由县(市)、区政府自行确定。 
  审计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审计机构均可委托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审计。 
 
 
第二章 审计的依据、内容和重点 
 

    第五条   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和依法成立的承包经营合同进行审计。 

    第六条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对承包经营中有关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具体包括: 
  (一)资产、盈亏、债权债务和历史遗留问题是否真实; 
  (二)双方履行承包经营合同的情况,有无损害国家、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承包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和对企业经营者的奖惩情况; 
  (四)专用基金的提取及使用情况,技术改造项目的进度、投资效益和贷款归还情况; 
  (五)资产的维护和增殖,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出口创汇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情况,有无损害企业发展的短期经济行为; 
  (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七)有无严重违犯财经纪律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及企业资产严重亏空问题; 
  (八)本级政府交办的有关承包经营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承包经营各个阶段的审计重点是: 
  (一)承包经营合同订立前,监督核实企业的资产、盈亏、债权债务情况; 
  (二)承包经营合同执行期间,审查企业的年度决算、双方履行承包经营合同情况和对经营者的奖惩情况; 
  (三)承包经营合同期满,审查核实承包经营成果,对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议。 
 
 
第三章 审计职责和审计权限 
 

    第八条   承包经营审计应纳入审计计划。 

    第九条   审计人员应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机密、玩忽职守。 

    第十条   审计机关有权参加有关承包经营的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承包经营合同双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下列资料: 
  (一)资产盘点、债权债务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关资料; 
  (二)确定上交利润(或减亏)基数、上交利润递增率和超收分成比例以及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测算依据; 
  (三)承包经营合同及其附件; 
  (四)财务计划。会计报表; 
  (五)企业经营者年度工作报告和任期终结总结报告; 
  (六)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审计中,被审计的单位及有关人员要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提供资料、隐匿事实真相、阻碍审计工作的进行。 
 
 
第四章 审计处理 
 

    第十三条   审计处理要实事求是、分清责任、公平恰当。 
  对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成绩要充分肯定,成绩显著者要给予表扬;对于偷漏税款、截留利润、虚盈实亏等违犯财经纪律问题,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1)条    

    第十四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要支持和配合审计机关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工作。 
  财政、税务部门应将审计机关对承包经营企业年度财务决算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作为年终结算的依据;人事部门应将审计机关对企业经营者的审计评议意见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参考;监察、司法部门要及时受理审计机关查处移交的违法、犯罪案件,企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对待审计机关建议给予有关人员政纪党纪处分的意见。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对审计中查出的下列重大问题,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通知有关部门,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 
  (一)承包经营合同的内容严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上交利润(或减亏)基数、上交利润递增率和超收分成比例明显不合理的; 
  (三)严重损害企业及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四)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影响宏观控制的问题; 
  (五)政策界限不清,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五章 审计程序 
 

    第十六条   承包经营责任的审计程序按照有关审计工作程序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提前解除或中止,承包经营者的更换,均由合同发包方提前十五天书面提请审计机关审计,以便作好审计安排;合同执行期间和合同期满的审计按审计计划进行。 
  审计前,企业主管部门应组织企业进行自查,重点清查企业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并责成企业作好准备工作,为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创造条件。 

    第十八条   审计报告中,如有涉及合同发包方的问题应征求发包方的意见。 

    第十九条   企业经营者对审计评议如有异议要求复审的,可按照有关审计复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对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可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厂长(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进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交通、建筑、物资、粮食、商业和外贸等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可参照本办法进行审计。 

    第二十二条   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实行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由被审计单位在成本中列出。 

    第二十三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4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