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能源部关于印发《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2-11-23 生效日期: 1992-11-23
发布部门: 能源部(已变更)
发布文号: 能源电(1992)1117号
  为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有利于将安全、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贯彻于企业日常工作之中,解决达标工作中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需要对《火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能源电[1991]1127号)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现将该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附: “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




  一、主要指标
  1、可靠性、非计划停运次数、供电煤耗考核指标(见表1)

表1            考核指标


----------------------- |    指标名称     |单位| 标准 | |-------------|--|----|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  |% |≥103| |-------------|--|----|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 |% |≤60 | |-------------|--|----| |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    |% |<100| -----------------------
  2、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
              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值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100%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完成值)
  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值=--------------------
                   ∑单机容量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nP)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
  式中nP为机组各调整系数P的连乘。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列于表2。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定额调整系数P列于表3。
  跨年度大修的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EAF)按下式进行修正:
          EAF1-EAF2
  EAF=EAF1---------×当年大修实际天数
           大修天数
  EAF1--该机组无大修的考核基础值
  EAF2--该机组有大修的考核基础值。
  大修天数指跨年度的全部大修天数。大修天数大于部颁检修规程规定天数的,按实际天数计算;小于部颁检修规程规定天数的,按部颁检修规程天数计算。
  3、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
               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100%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该机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单机容量
             ∑(单机容量×该机组非计划
             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nJ)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
  式中:nJ为机组各调整系数J的连乘。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列于表2。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J列于表3。

表2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表


------------------------------------    机组容量   |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           |--------------|     (MW)   | 无大修  | 有大修   | 考核基础值(次) ----------|------|-------|----------   600     |71.67 |60.72  | 11.724 ----------|------|-------|----------   500     |75.36 |64.40  | 10.362 ----------|------|-------|----------   350(320)|81.69 |72.97  |  7.878 ----------|------|-------|----------   300     |82.42 |73.28  |  7.602 ----------|------|-------|----------   250     |83.68 |75.18  |  6.912 ----------|------|-------|----------   200(210)|83.00 |75.18  |  6.912 ----------|------|-------|----------       110 |      |       |    125(   )|87.89 |80.49  |  5.187       120 |      |       |  ----------|------|-------|----------       70  |      |       |    100(  ) |88.42 |82.12  |  4.842       65  |      |       |  ----------|------|-------|----------      40   |      |       |    50(  )  |90.89 |86.51  |  4.152      35   |      |       |  ----------|------|-------|----------   21及以上~25|91.34 |87.77  |  3.807 ----------|------|-------|----------   11~20   |91.40 |88.05  |  3.628 ----------|------|-------|----------   10及以下   |91.55 |88.54  |  3.6000 ------------------------------------

表3    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表


------------------------------------       调整因素      |等效可用系数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                 |定额调整系数(P)|定额调整系数(J) ----------------|---------|--------- 1.烧煤机组          |  1.0    |  1.0 ----------------|---------|--------- 2.烧油机组          |  1.02   |  0.9 ----------------|---------|--------- 3.背压供热机组        |  1.01   |  0.9 ----------------|---------|--------- 4.累计运行15-20万小时机组|  0.99   |  1.1 ----------------|---------|--------- 5.累计运行超过20万小时机组 |  0.98   |  1.2 ----------------|---------|--------- 6.中压母管制机组       |  1.02   |  0.8 ----------------|---------|--------- 7.高压母管制机组       |  1.01   |  0.85 ----------------|---------|--------- 8.高灰份燃煤机组(A为原煤  |         |   灰分)           |         |   40%>A≥35%     |  0.99   |  1.1   A≥40%         |  0.98   |  1.15 ----------------|---------|--------- 9.调峰调频频繁调峰系数    |         |   Lf<92%        |  0.99   |  1.1   或机组启停调峰次数>18次 |         | ----------------|---------|--------- 10.新投产200MW及以上机组|         |    第一次大修后第一考核年度 |  0.95   |  1.1 ------------------------------------
  说明:
  1.累计运行小时=7200×(考核年-投产年)+600×(12-投产月)
           利用小时  可用小时
  2.调峰系数Lf=----×------×100%
           运行小时 等效可用小时
  3.机组启停调峰次数,按机组停机和启动全过程为调峰启停一次。
  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按原水利电力部(86)水电电生字第31号文颁发的《发电设备可靠性指标考核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新投产机组经第一次大修投运后列入考核期。
  经调度同意的低谷消缺不做为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
  4.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
  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按凝汽式电厂、供热式电厂和高、中压混合式热电厂以及凝汽、供热混合式电厂分别考核。
  高压背压式机组如用于供热则按同容量供热机组指标计算;如用于供低压汽轮发电机则连同所供低压汽轮机一并按同容量高压凝汽机组指标计算。
  新机投产第一年度不参加考核。
           供电煤耗实际值
  供煤耗定额完成率=-------×100%
           供电煤耗定额值
  4.1 凝汽式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单机容量×γ×该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
  凝汽式电厂供  核基础值×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nS1)
         =------------------×nS2
  电煤耗定额值     ∑(单机容量×γ×该机组
             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式中:γ为机组电量调整系数(燃煤机组、燃油机组混合电厂或高温高压及中间再热机组与中压机组混合电厂的γ值列于表4;其它电厂γ=1)。
  nS1为机组各调整系数S1的连乘。
  nS2为电厂各调整系数S2的连乘。
  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列于表5,S1、S2列于表6。

表4         机组电量调整系数表


------------------------------------        |烧煤机组 |      烧 油 机 组 -------|-----|----------------------        |     |   利用小时 高温高压及中间|γ=1  |γ=(------)÷0.89,γ>1时取1 再热式机组  |     |   等效可用小时 -------|-----|---------------------- 中温中压机组 |γ=0.9|γ=0.8 ------------------------------------

表5       凝汽机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表


------------------------------------  参数| 容量(MW) | 生产国别 |供电煤耗基础值(克/千瓦时) ---|--------|------|---------------- 亚临界|600     |进口    |      325 ---|--------|------|---------------- 亚临界|600(500)|国产    |      344 ---|--------|------|---------------- 亚临界|350     |进口    |      325 ---|--------|------|---------------- 亚临界|320     |进口    |      339 ---|--------|------|---------------- 亚临界|300     |上海四排汽 |      355 ---|--------|------|---------------- 亚临界|300     |其它国产  |      340 ---|--------|------|---------------- 亚临界|250     |进口    |      341 ---|--------|------|---------------- 超高压|200(210)|进口    |      366 ---|--------|------|---------------- 超高压|200     |国产    |      378 ---|--------|------|---------------- 超高压|125     |进口    |      366 ---|--------|------|---------------- 超高压|125(110)|国产    |      371 ---|--------|------|---------------- 高 压|100(110)|进口    |      395 ---|--------|------|---------------- 高 压|100     |国产    |      398 ---|--------|------|---------------- 高压 |75(65)  |国产    |      426 ---|--------|------|---------------- 高压 |50      |国产    |      426 ---|--------|------|---------------- 高压 |25      |国产    |      436 ---|--------|------|---------------- 次高压|40      |国产    |      478 ---|--------|------|---------------- 中压 |21~ 50   |国产    |      508 ---|--------|------|---------------- 中压 |11~20   |国产    |      516 ---|--------|------|---------------- 中压 |10及以下   |国产    |      586 ------------------------------------
  注:波兰、东德和捷克等进口机组与国产机组水平相当,取同一标准。

表6       机组和电厂供电煤耗调整系数表


-------------------------------------------------       调整因素|        调整系数      |    备  注 ----------|------------------|------------------- 一、机组      |      S1          | ----------|------------------|------------------- 1.烧油机组    |      0.96        | ----------|------------------|------------------- 2.炉排锅炉    |      1.04        | ----------|------------------|-------------------           |                  |Vr为可燃质挥发份。           |                  |当Vr>19%时不调整。           |   35.48          |15%<Vr≤19% F=0.011 3.低挥发份燃煤  |1+(------1.5)×F   |12%<Vr≤15% F=0.018           |   100Vr          |8%≤Vr≤12% F=0.022           |                  |  Vr<8% F=0.025 ----------|------------------|-------------------           |      0.17Az      |A为原煤灰分(%)           |当------------≤0.02|A2为折算灰份 4.高灰份低热值燃煤| (100Vr)1.2-2     |   4181.6×100A   其低位发热量  |时,取1;             |A2=-------------   <16726.4    |>0.02时按下式计算:      |   原煤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   千焦/千克或原煤|  0.17Az          |当Vr≤19%时,按19%   灰份A≥35%   |1+------------0.02|计算           |  (100Vr)1.2-2    | ----------|------------------|------------------ 5.高温高压机组原设|S1p=1+(8.725-设计   |   计参数低于   |汽压)×0.0112        |凡实际参数达不到设   8.725MPa表压  |S1t=1+(535℃-设计    |计值时,不得调整   (90ata)535℃  |汽温)×0.00034       | ----------|------------------|------------------ 6.中温中压机组原设|S1p=1+(3.331-设计   |   计参数低于   |汽压)×0.0408        |凡实际参数达不到设   3.331MPa表压  |S1t=1+(435℃-设计    |计值时,不得调整   (35ata)435℃  |汽温)×0.00036       | ------------------------------------------------- 7.调峰、调频频繁,|  K×(0.92-Lf)     |Lf见表3说明   调峰系数Lf<92% |1+-----------     |0.92≥Lf >0.8,K=0.13   的机组     |      Lf          |0.80≥Lf >0.75,K=0.15           |                  |0.75≥Lf ,K=0.17 ----------|------------------|------------------- 8.机组调峰启停频繁|1+0.0003×(机组全年    |机组调峰启动和停机           |调峰启停总次数-18)       |全过程为调峰启停一次 ----------|------------------|------------------- 9.循环方式调整系数|空气冷却机组1.03        |           |闭式循环1.008         | ----------|------------------|-------------------           |                  |如跨到第三年度,按下           |                  |式计算: 10.新投产200MW及 |       1.03       |1.03M 12-M    以上机组第二年|                  |-----+----    度      |                  | 12    12           |                  |M为投产月份 ----------|------------------|------------------- 二、电厂      |       S2         | ----------|------------------|------------------- 1.燃料化冻    |       1.003      |只适用于有化冻装置           |                  |并投入运行的电厂 ----------|------------------|------------------- 2.循环水泵提水高度|  H-10            |H:循环水泵进水口中心   超过10米,其超过|1+----×循环水泵       |线到凝结器入口水管中   部分多耗的厂用电|   H              |心线的垂直距离。   率       |耗用的厂用电率           |循环水泵耗用的厂用电           |                  |率=           |                  |循环水耗用电量           |                  |-------×100%。           |                  | 全厂发电量           |                  |有余能利用装置,不予调           |                  |整。 -------------------------------------------------
  说明:(1)全年燃用低挥发份燃煤或高灰份、低热值燃煤不到50%的电厂。不进行调整,超过50%的电厂,按燃煤(折合标煤)比例进行调整。
  按下式计算:
           ∑BiSli
        Sl=------
             ∑Bi
  式中:Bi为i种燃煤的标煤量
     Sli为i种燃煤的调整系数
  (2)机组启停调峰次数要由各网、省局调度部门审定。
  4.2 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Q0-CpiS1-Rpi)S2式中:Q0为不供热时的全厂供热机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由下式计算,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q0×S1)
  Q0=---------------------------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q0为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列于表7。
  一
  S1为供热机组调整系数平均值。
  Cpi为按不同抽汽压力供热时的供电煤耗调整系数,列于表8。
  Rpi为供热时的热电比,由下式计算,
      全部供热机组年供热量(10亿焦耳)
  Rpi=-----------------
      全部供热机组年发电量(万千瓦时)
  S1S2分别为机组和发电厂调整系数,与凝汽式电厂相同。

表7     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表


------------------------------------   参  数 | 容  量 |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基        | (MW) |础值q0(克/千瓦时) -------|------|--------------------- 亚临界再热  |300   |   |      |  同凝汽机组 -------|------|---|------|---------- 超高压再热  |200   |   |      |  同凝汽机组 -------|------|---|------|---------- 高  压   |100   |   |      |  同凝汽机组 -------|------|---|------|---------- 超高压565℃|50    |   |      |    407 -------|------|---|------|---------- 高压535℃ |50    |   |      |    446 -------|------|---|------|---------- 高压535℃ |25(12)|   |      |    464 -------|------|---|------|---------- 高压500℃ |25(12)|   |      |    470 -------|------|---|------|---------- 中压435℃ |12    |   |      |    551 -------|------|---|------|---------- 次中压400℃|25    |   |      |    563 -------|------|---|------|---------- 次中压400℃|12    |   |      |    571 -------|------|---|------|---------- 中压435℃ |6     |   |      |    611 ------------------------------------
  注:次中压指2.746MPa(28kgf/c平方米)

表8     不同抽汽压力供热时的供电煤耗调整系数

------------------------------------         一       |    Cpi(万克/10亿焦耳) 抽汽室年平均压力pi      |-------------------  MPa(表压)        |亚临界、超高压、高压|中压、次中压 ----------------|----------|--------  3.919(41ata)   |    0.653 | ----------------|----------|--------  2.841(30ata)   |    0.847 |   - ----------------|----------|--------  1.860(20ata)   |    1.092 |   - ----------------|----------|--------  1.370(15ata)   |    1.267 |   - ----------------|----------|--------  1.174(13ata)   |    1.354 | 0.971 ----------------|----------|--------  0.879(10ata)   |    1.514 | 1.110 ----------------|----------|--------  0.683(8ata)    |    1.608 | 1.228 ----------------|----------|--------  0.487(6ata)    |    1.730 | 1.381 ----------------|----------|--------  0.193(3ata)    |    2.021 | 1.748 ----------------|----------|--------  0.144(2.5ata)  |    2.097 | 1.844 ----------------|----------|--------  0.016(1.2ata采暖)|    2.408 | 2.230 ------------------------------------
  循环水供热采暖,可按0.016MPa(1.2ata)项取值。
  凡表8没有列出抽汽压力的,用下列公式计算
  1、高压、超高压及亚临界机组:
  一             
  pi=0 ̄0.879MPa 
                    一      
  Cpi=1.506-0.97log(pi+0.1)
  一                
  pi=0.879 ̄3.92MPa 
                      一      
  Cpi=1.505-1.4041log(pi+0.1)
  2、次中压、中压机组:
                   一
  Cpi=1.1-1.218log(pi+0.1)
   一
  pi为汽机抽汽室平均压力MPa(表压)
                   一
  多台供热机组则取各台机组按抽汽量与pi乘积的加权平均值
  一       ∑(单机抽汽量×pi)
  pi(平均值)=-----------
            ∑单机抽汽量
  背压机组的计算:
  (Q0-CpiS1Rpi)<200克/千瓦时
  取200克/千瓦时
  4.3 高、中压混合式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高、中压混合式热电厂先分别计算出高压、中压机组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然后进行综合。
  4.4 凝汽、供热混合式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A
  混合式电厂的供电煤耗定额值=-×S?
                B
  式中:A=∑(凝汽单机容量×r×该机等效可用系数基础值×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S1)+∑(供热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Q0-
   一
CpiS1Rpi)
  B=∑(凝汽单机容量×r×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供热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计算时,可先将凝汽、供热机分开计算,然后进行综合。


  二、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不再作为必备的考核指标,改列在设备管理第1评分规定栏内,修改后设备管理评分办法第一评分规定栏为:
------------------------------------ 序号 |  考核指标       | 评分规定  |标准分|实得分|备注 ---|-------------|-------|---|---|-- (三)|  设备管理       |       |100|   | ---|-------------|-------|---|---|--    |设备管理         |       |25 |   |    |-------------|-------|---|---|--    |A、有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 |       |   |   |    |平,实现安全、经济、稳定、|达不到要   |   |   |    |满发的规划、目标明确,  |求扣5分。  |   |   |    |措施具体,并认真实施。  |       |   |   |    |-------------|-------|---|---|--    |B、重点技措和更改工程项 |制度不健全扣 |   |   |    |目管理制度健全,专款专  |5分,改造效益|   |   |    |用,并取得实效。     |差酌情扣分。 |   |   |    |-------------|-------|---|---|--    |C、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健全,|凡一项未做  |   |   |    |保管得当,满足生产需要。 |到扣5分。  |   |   |    |-------------|-------|---|---|--    |D、各种原始记录、图纸、资|       |   |   |    |料齐全、准确;设备可靠性 |综合评价后酌 |   |   |    |管理的统计、上报及时准确 |情扣1-4分。|   |   |    |每月有分析。       |       |   |   |    |-------------|-------|---|---|--    |E、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健全 |制度不健全扣 |   |   |    |并严格执行,消缺完成率主 |2分,未认真执|   |   |    |设备100%,辅助设备  |行扣1-5分。|   |   |    |85%。         |       |   |   |    |-------------|-------|---|---|--    |F、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 |定额完成率比 |   |   |    |成率达到规定值。     |规定值每高  |   |   |    |             |1%扣2分。 |   |   | ------------------------------------


  三、对能源电(1991)1127号文做如下修改
  1.文明生产考核第3评分规定栏内“循环泵灰浆泵每台……”改为“循环泵灰浆泵房……”。
  2.设备管理第2评分规定栏、B、每台大修后7天发生临检扣7分……。修改为“每台大修机组未达到初优扣7分,未达到中优扣4分,未达到全优扣2分”。
  3.设备管理第3评分栏A修改为“凡因运行人员责任造成的“异常”每次扣0.5分,“障碍”每次扣1分。
  4.节能管理第3评分规定栏中考核指标栏内的“并下发到车间、班组”删去,相应评分规定栏内的“下发不及时扣一分”删去。
  5.节能管理第5评分规定栏中作如下修改
  (1)高加投入率每降低“1%”改为“1个百分点”;
  (2)化学补水率每高于设计值“1%”改为“1个百分点”;
  (3)删除“飞灰可燃物每高于设计值1%扣0.5分,锅炉漏风率超过同型先进水平2%时,每超过1%扣0.5分”。


  四、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除全厂容量二十五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厂暂仍由部组织考核以外,其他火电厂由各局自行考核、奖励,并报部审查后,由部命名。今后,部将逐步过渡到负责制定标准、监督、抽查和命名。
  以上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各局申报1992年度达标火电厂的有关材料请于1993年1月底前报部。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1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