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锡政办发[2011]102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无锡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2011年4月)
“十二五”时期,是无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攻坚时期,更是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高科技产业城和打造“人才特区、东方硅谷”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无锡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锡委发〔2010〕63号)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无锡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无锡市“十一五”科技成就及面临的形势
(一) “十一五”科技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以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和人才建设为支撑,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市顺利跻身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列,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被国务院批准同意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全市各项科技指标全面超过“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三创”载体、“7+1”政产学研联盟、“530”计划与“千人计划”等各项举措的成功实施,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这些标志着我市科技创新创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十二五”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
2006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确立了实施创新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决定,颁布了《关于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我市政产学研联盟的若干意见》、《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高新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加大,为将无锡打造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创业高地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与政策环境。
2.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0年我市全社会研究与开发费用预计超过1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研发强度超过创新型国家平均2%的水平,比2005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标志着无锡已进入“创新活跃期”。截至2010年底,全市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40家。法尔胜集团、江苏阳光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尚德电力、天奇物流、江苏长电科技和美新半导体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被省认定的新产品数名列省辖市前茅;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提升了全市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至2010年底,我市有6家单位的8个项目获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获得近8亿元专项拨款,列全省之冠。
3.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我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逐年扩大、结构逐步优化、质态稳步提高,成为全市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爆发力的先导性产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7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71%,比2005年提高了12.36个百分点。全市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力强、市场占比高的高新产业集群。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值占全国50%和全球的10%;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液晶产业、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光伏等高新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突破重大核心技术的科技骨干企业,中船重工702所承担我国第一台载人深海潜水器的关键部件研制与总装工作,取得3759米海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无锡尚德自主开发的冥王星光伏电池,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9%,多晶硅电池达到17%,超过传统丝网印刷硅电池转化能力的10%,居全球第一。一汽无锡柴油机厂自主设计的ca6dm柴油机,性能达到欧ⅳ标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公司自主研制的稀土/贵金属三元催化剂,形成年产300万升欧ⅲ汽车尾气催化剂、100万套欧ⅲ汽车催化器的能力,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
4.“三创”载体建设成效显现
自2006年起,我市率先推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三创”载体)建设,到2010年底累计建成政府主导的“三创”载体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全市“三创”载体内共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37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重大研发机构1家,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65个,其中省级以上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4个,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40家。入驻科技企业3400多家,毕业企业500多家,聚集博士、硕士人才3000多名,完成营业收入120亿元。5年来,我市基本构建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为特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科技园区(或park)为形态的“三创”载体,以太湖国际科技园为代表的“三创”载体内承接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园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江苏省(尚德)光伏研究院、市ibm“云计算”软件外包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为全市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源聚集空间。
5.政产学研与国际合作深入推进
深入实施“7+1”政产学研合作,政产学研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加速推进。我市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10所国内知名院校结成全面战略合作联盟,与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4家高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来锡转化。“十一五”期间共达成校企间合作项目3200多个,拉动了超过270亿元的社会总投入和95亿元的研发投入;70家企事业单位与两院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其中省级46家,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科技合作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
6.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
我市重点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自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锡创新创业的“530”计划,至2010年共有1200多个“530”项目落户,集聚了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是以往历史总和的12倍。2010年已有40%以上的“530”企业实现产业化,销售收入29.5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1家,超过1000万元的39家,涌现出江阴远景、凤凰半导体、中德美联、矽鼎科技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际先进的典型“530”企业,有力提升了全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并在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领域担当骨干力量。同时创立了本土企业与“530”企业嫁接的“凤凰模式”,确立了“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培育理念。“530”已成为海外留学人才群中知名度高的创业品牌。
7.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突破
出台了《无锡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一系列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人才培育的政策措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大幅度提升。5年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超过8万件,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的200%,为“十五”期间总量的5倍多;专利质量得到有力改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重从2006年的14%跃升到2010年的20%。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了一批无锡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实施单位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先后引进6家外省市专利代理机构来无锡开设公司和办事处。积极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2010年6家企业获得5家商业银行的402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每年发布无锡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在全社会开展针对各类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培训两万余人次。全力维护知识产权市场秩序,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开通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投诉举报专线。相继建成无锡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国家专利技术(无锡)展示交易中心,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无锡工业设计园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无锡市步入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行列。
8.科技对农业与社会事业的作用日益显现
积极推进“三农工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与人口健康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工作。围绕规模化高效农业建成了6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启动了生物育种产学研合作联盟工程;建立了国家、省级“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与装备产业”、“茶产业”、“有机(类)肥料产业”等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核心,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如针对太湖蓝藻治理,研制成功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多种型号的机械打捞设备,攻克了蓝藻和淤泥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及污水深度处理等一批核心技术,为太湖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食品安全检测、社区综合治理、器官(肺)移植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惠民示范工程。
5年来,我们在科技发展上取得辉煌成就,但与先进发达城市相比,我市在科技发展措施与机制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有待完善,科技要素流动不够畅通,科技资源配置不够高效;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能引领行业发展、起重大支撑作用的科技领军型企业需进一步培育;“三创”载体的服务内涵与规模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政产学研与“530”计划的产出效果需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需进一步贴近科技创新创业的现实需求;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体制与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二)无锡科技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无锡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向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型阶段。依靠科技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趋紧迫。我市长期依赖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遭遇瓶颈,科技创新创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更加突显。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含量和域值越来越高,对软资源的要求愈加增强,商用化模式愈加重要,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愈加显著。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分工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战略之一。
创新创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的迫切需求。无锡是一座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且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无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设“创新无锡”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国际形势看,在新一代移动通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科技革命成果,不但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还将引领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发达国家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国内形势看,国内许多先进城市加大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创新驱动的道路,呈现出相当激烈的竞争态势,因此,“创新无锡”乃是我市科技发展、转型发展,蠃得发展主动权的需要。
二、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科技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提供强大支撑和发展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选择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整合资源,加强集成,突破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瓶颈,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和战略管理职能,深化政府引领的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效能,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
3.坚持创新发展、优化环境
针对我市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深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三创”载体、高层次人才培育等机制体制创新,争当全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排头兵。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我市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高科技产业城的目标,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双轮驱动”,集聚科教资源,吸引高端人才,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三创”载体建设,支持现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继续做大做强,在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企业,不断壮大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创业企业,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以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合作的更全面、更系统、更协调和更畅通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的主要指标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水平,在全省率先成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实现“创新无锡、幸福无锡”的战略目标。
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
1.科技投入大幅增长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超过3%;政府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投入结构日益优化、投入绩效明显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90%。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在若干具备条件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在部分领域占领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高地;全市专利结构与质量明显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在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规模超千亿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
4.“三创”载体水平显著提高
建设一批“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的“三创”载体,新建政府主导型载体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累计达到1000万平方米。建成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0个,构筑较为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5.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
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深化“530”计划,每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500个以上。
6.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配套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研究开发、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企业良性互动状态,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积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导、协调、辅助和监督等作用,营造出创新活力更强、创业成本更低、服务效能更优的科技创新环境体系。
三、科技发展重点
(一)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好、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的特征。“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培育物联网、微电子、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节能环保、生物、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具体实施“211科技计划”,即攻克200项关键技术难题,推进100项科技成果转化,创制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并产业化,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导向,以增强新兴产业的全局带动性和产业共性支撑作用为目标,加速核心技术的转化应用,形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重要支撑。
重点技术领域:
1.物联网
依托我市微电子产业基础,重点开发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终端,发展传感网节点soc、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技术与共性平台;加快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应用子集系统技术等软件与服务的研发。
2.微电子
加强面向新一代信息通讯、数字电视及高档消费类电子、个人移动信息终端、健康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的高端通用、专用芯片研发;设计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和较好市场前景的soc、asic产品;掌握200mm 晶圆模拟、bicmos、高压、bcd、soi、igbt和基于cmos的mems等特色制造工艺,构建高水平ic制造平台;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面凸点封装 (fbp)和圆片级封装(wlcsp)技术研发,重视面向重点战略产品的封测平台发展,推动封测技术继续向高端攀升。
3.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研发光电转换率高于20%的硅电池和新结构、新原理的新型光伏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和关键生产装备;攻克3mw以上大功率风电整机成套技术与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带动风电主轴、叶片、电控装置、大功率逆变并网设备等核心部件的开发;推进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大叶片、核电蒸发器用管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面向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开展高效能源电池、燃料电池和高性能电机、电控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研发。
4.新材料与新型显示
重点发展氮化镓单晶及外延生长技术,玻璃基板、液晶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液晶显示材料,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等光电子材料与配套材料,推进光纤预制棒、光纤放大器、半导体激光管等新材料的研发;突破特种玻璃纤维、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和膜材料等高分子新材料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结构、功能与敏感陶瓷、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特高压输变电绝缘材料等新材料。
5.节能环保
在节能领域,突破600mw以上超临界锅炉、300mw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清洁煤技术;掌握稀土永磁电机、高效励磁装置等电力节能核心器件;重点发展柴油发动机、电喷系统、燃油共轨系统等交通节能技术。在环保领域,发展高效脱硝、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开展高含盐、高含硫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聚烯烃低压复合膜技术;推广垃圾焚烧、蓝藻藻水分离、浓缩及固态污泥处理技术。
6.生物
重点发展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检测、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等生物试剂;中药剂型改良、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发展新型酶制剂、手性氨基酸等高端发酵工程产品;药物及工业发酵产品高表达菌株的选育、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
7.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
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及智慧产品的设计;开展面向电动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设计;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轻工产品设计;洗衣机、数码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
8.绿色装备
重点围绕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新型电力设备、现代物流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全面提升装备产业的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成套集成水平;推进轨道交通、高技术船舶、大飞机配套部件等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大飞机”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推进公务机、无人直升机等整机航空装备的产业化;建设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推进有缆遥控潜水器(rov)、无缆自治潜水器(auv)、载人潜航器(hov)等一批深海运载作业装备产业化,发展海洋工程辅助船舶。
9.前沿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重点进行小型飞机、无人驾驶机的整机与零部件开发,开展民用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体系、控制系统控制律及适航符合性验证;在海洋领域,突破大深度潜航器整体结构优化技术、水下作业机械手、水下定位等核心技术,建立海洋观测实验室。
(二)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全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突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积极放大锡沪“同城效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区域内外科技资源,构筑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科技领军型企业和科技创业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以“三创”载体、科技公共服务为依托、政府有效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科技研发体系、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2.建立健全无锡科技研发体系
进一步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优化科技创新力量的布局。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在物联网、光伏、微电子、环保等领域建设若干个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技术新跨越,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创新型园区发展,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从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培育全过程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从科技咨询、法律、会计、金融和评估等全方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区域创新的集成联动与合理分工。
4.强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建设
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我市优势产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在解决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转化问题,使其成为推进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孵化基地;进一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围绕核心技术需求与重大目标产品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政府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锡建立研发中心。
5.建立和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政府、社会资本建立各类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公司;加快建立以创投为代表的直接投资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创业板上市为主的上市培育体系;建立市创投集团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主体的市、区两级平台,开展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业务,使无锡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进入全国领先水平。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现代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科技含量高、利润附加值大、产业相对成熟的骨干行业,是建设“创新无锡”的基础与支撑。借鉴“三谷三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到2015年产值达1.5万亿元以上,平均年增长21%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逐步实现从模拟创新向原始和自主创新的转变。积极运用信息、先进制造等先进成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幅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建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若干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形成500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和重点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具有活力和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累计达到500家以上,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10家;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打造若干个销售额超1000亿元且技术创新活跃、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领域:
1.物联网产业
以“感知中国”中心建设为重点,依托新区、滨湖和南长三大核心园区,着力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云计算创新服务城市建设,确立无锡在物联网技术、标准、产业化和应用等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大力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承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环保、交通、物流、医疗、家庭与社区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培育与集聚一批物联网企业。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新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江阴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园和滨湖区集成电路设计园等微电子产业园区,力争设计2-3个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重大芯片产品并产业化。提升200毫米以上大尺寸晶圆制造关键工艺与规模化发展能力;加快无锡海力士-恒亿半导体12英寸制造线的产能扩张,到“十二五”期末工艺水平达22纳米。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实施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重大科技专项,强化我市封装测试技术的产业化水平。无锡软件园和江阴软件特色产业基地的研发优势,提升系统集成、金融、通讯、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新兴产业应用软件产品的开发水平,促进我市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全市微电子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3.新能源产业
重点推进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江阴低碳产业园、宜兴新能源产业基地、惠山风电产业园等新能源特色园区建设,提高我市太阳能级晶体硅片、高性能低成本晶体硅电池与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产业链协同竞争能力;风电产业提升关键部件设计研发和高端整机成套装备国产化能力,积极拓展风电技术服务与风电场开发销售等配套服务业,加快“风-光”互补型独立供电系统产业化;做大做强核电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到2015年把我市打造成为规模化、水平高、核心竞争能力强、配套齐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4.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产业
重点推进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锡山新材料产业基地、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四大新材料载体建设,重点发展tft-lcd和oled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和关键配套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保持在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努力把我市建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新材料技术中心与生产基地,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
5.节能环保产业
依托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加快发展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监测装备国产化进程,在燃煤电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监测监控等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提高环保装备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扩大节能服务与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服务业规模,鼓励骨干企业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带动企业规模壮大和技术集成总包能力提升。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
6.生物医药产业
以江阴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园、惠山生命科技园、马山生命科学园、新区太湖生命科技园、锡山生物农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开展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酶工程、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大力支持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发展,加快核心临床干细胞库建设,推进干细胞移植和治疗的尖端应用研究。到2015年累计完成8平方公里的专业园区建设,形成100平方公里的生物产业带;引进500家成熟企业,500个研发团队,引入1万名生物科技各类人才;打造30个以上研发、中试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培育100个年销售额过亿元产品;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为核心的四大生物产业群,实现产业规模600亿元,力争成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
7.先进制造
重点开发高速精密复合数控磨床、大型数控成型加工中心、新型焊接自动化设备等机床装备;发展超高压成套设备和特种电机、500kv以上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与碳纤维复合型导线等电气装备;掌握大型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大型精密腔模具等零配件装备;推进轨道交通中大功率交流电机车制动系统、地面关键装备、网络控制系统的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工程通用配套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提升高端机型设计、产品寿命与可靠性、核心部件与控制系统等技术水平。
8.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
以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为重点,以原创与基地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建立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动漫影视作品等动漫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提升,重点促进现代传媒业、影视出版业等新兴领域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设计名城。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320亿元。
(四)大力开展科技惠民工作,推进“幸福无锡”建设
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等民生领域,实施科技惠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科技行动,提升高新技术服务业对社会发展的创新服务能力,开展集成应用示范,推进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幸福无锡”建设提供优质科技支撑。
1.开展“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行动
积极争取我市列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支撑地方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本地应用,到2012年,分别投入电动公交车100辆、其它专用电动车辆100辆、混合动力车辆800辆。在蠡湖景区旅游专线新增和改造由电动汽车运营的公交线路3-5条,将进入太湖新城的政府机关及内外资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通勤车辆改用油电混合车辆;在城市营运出租系统探索采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全市1000辆以上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目标;在城区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大型充电站13座,应急快速的小型充电站建立10-15座。结合物联网技术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行新能源汽车运行的数据收集、分析、监控和科学调度。
2.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着力攻克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处理、云计算深度应用、“三网融合”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积极实施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环保、智慧园区、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安保等为代表的10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太湖新城-“感知新城”建设为突破,高起点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使我市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智慧城市。
3.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科技示范
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痴呆症、病毒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治疗技术;开展出生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开发适合城乡社区人群的常见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技术及诊疗规范;加强中医传承方法以及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救援技术集成研究示范。
4.开展环境治理科技示范
围绕环境保护科技需求,在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改善、大气污染综合监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镇生态环境构建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重点突破太湖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湿地建设及生态恢复系统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流域综合整治及水环境改善技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技术、城市水系水环境改善技术、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为科学治水提供支撑;研究推广大气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有效控制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放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准确反映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控技术,污染源连续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5.开展公共安全科技示范
重点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监测及控制技术,建立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和监控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安全危害的防范能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社区治安监控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加强城市火灾监控报警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科技强警相关技术应用研究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先进实用技术的攻关,研制开发适宜流通市场质量监控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与试剂盒并进行产业化。
6.开展社会事业领域节能减排科技示范
围绕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问题,开展垃圾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选择重要公共建筑和有条件的社区,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照明节能技术等集成应用和示范;开展城镇道路与景观照明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四、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积极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水准的“三创”载体,建立一批国内一流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等为目标,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创新型城市。
(一)科技领军型企业培育工程
“企业大则产业大、企业强则城市强”,科技领军型企业的技术外溢与产业带动能力,能为本地区全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在无锡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和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优势精而专、拥有高端内在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自主品牌创造能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
1.优先树立标杆企业
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条件较好的企业,按照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的适度引导下,通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品牌塑造,快速培育出产业标杆企业;选择一批比较优势明显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2.大力加强“育苗造林”
引导中小型企业广泛深入参与“530”计划、“无锡千人计划”和“7+1”政产学研联盟,推动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本的紧密结合,加速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及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从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发明创造、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支撑,打造一批生生不息、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动力强劲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群。
3.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重点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中建立“五个一”科研机构(即:有一个满足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中试研究需要的科研设施的硬件场所,至少与一家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体,研究开发与转化一批高科技成果,有一个持续、稳定的能满足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培养、引进与拥有一支能支撑企业持续创新需要、富有创新活力的科研人才队伍),支持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企业集团建立研发院。到2015年,全市国家、省和市级创新型企业总数达500家以上,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0家以上,在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内本土骨干大中型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比例达80%以上。
4.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的比重。到2015年,全市企业研发费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保持在3-6%,企业研发费占全社会研发费用的比重达到90%。
5.完善企业产学研合作
以行业龙头或骨干创新型企业为重要依托,促进各类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相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到2015年在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生物医药、环保、工业设计等领域构建3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100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工程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和标准100项;面向科技中小企业和“530”企业的创新需求、结合无锡科教资源,建立10个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二) “三创”载体建设加速工程
“三创”载体是我市集聚高科技人才、转化高科技成果、孵化科技创业企业、加速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按照“集中、集约、集聚”总要求,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完善高标准的配套设施。提升建成“三创”载体承载功能和利用效率,支持科技资源、成果、人员、中介、平台和管理等创新要素向载体聚集,把一批主题园区和品牌园区建设成为院校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孵化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优化整个园区的持续创新力和集聚力。
1.加大“六化”“三创”载体建设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实施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三创”载体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和科技创业企业向“三创”载体内集聚。到2015年新建政府主导型“三创”载体50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000万平方米;“三创”载体内入驻企业累计达7000家以上,累计吸引硕士及其以上人才6000名以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7000名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利税规模分别超过300亿元和60亿元。
2.完善孵化服务体系
根据产业特点,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等各类“三创”载体,形成创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高标准完善科技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创业企业存活率、成功率。到2015年新增科技企业25家孵化器和8家加速器,累计达到50家和10家以上。
3.内涵建设不断提升
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到2015年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达到100个以上。积极探索“三创”载体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紧密结合的科技支撑体系,每个重点“三创”载体围绕主导产业建立1至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4.形成一批专业化“三创”载体
在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集成电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领域,按照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配套的要求,建设一批专业技术领域、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性“三创”载体。到2015年专业化“三创”载体比重达到80%以上,形成2至3个建筑面积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三创”载体。
(三)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交换、要素交融、合作交流、成果交易等作用,通过为本领域的企业、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开发和中试转化的支撑服务,形成与无锡创新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技术交易、社会服务与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1.加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重点建设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到2015年全市新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0个,累计建成100个。
2.推进公益型基础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集成无锡各类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开放型多领域数据中心,面向无锡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优势学科发展需求,建立高效、便捷、开放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完善无锡大型科研仪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物联网、软件、动漫等重点的公共数据中心平台、以专利数据库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新兴产业工程文献查询公共服务平台。
3.建设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重点在物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环保节能与新能源和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形成较完整的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立20个覆盖创新链、产业链全过程的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物联网产业重点建设传感网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传感器件设计制造服务平台、传感网产品认证与性能评价服务平台、传感网工程文献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传感网学科体系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等六类平台。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建设蛋白质药物和基因工程技术服务平台、生物过程工程技术服务平台、生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技术服务平台、药物检测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与产业化服务平台、专业园区公共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八大平台。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服务体系、高端封装测试平台、集成电路验证平台、mpw服务平台、专业园区公共实验室等五类平台。环保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重点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能源与新环保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工业装备节能与控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三类平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建设超级云计算技术服务平台、源代码及构件公共平台、软件测试服务平台、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等四类平台。
(四)产学研合作拓展工程
政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校院所各种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具体,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无锡作为科教资源较薄弱的地区,更要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院校为依托”的政产学研合作原则,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专业园区为重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向企业聚集创新资源,加快完善国内一流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到2015年全市累计与15家院校结成政产学研全面合作联盟,新增30个以上重大创新载体,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站累计达到100家。
继续以高校院所对接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深入实施 “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战略,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内涵化合作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幅度提升企业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来锡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独立或内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组建一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实体和创新联盟;通过“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机构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与团队;聘请一批国内外专家为我市科技发展顾问或驻外科技创新联络员,为我市重点产业、项目的推进提供帮助和有效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吸引院校重点学科领域在锡共建教育培训机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基地、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机构建设,确保到2015年新增机构2个,到2015年确保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专业特色显著、针对性强的培训机构和高端人才团队支撑。
(五)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工程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跨国技术合作,有利于推动无锡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最大限度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对促进无锡技术跨越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使无锡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城市,同时努力打造无锡成为国家跨国技术转移国际科技合作的示范城市。
1.大力实施“530计划”和“千人计划”
充分利用“530”品牌效应,广泛深入地宣传、推介无锡“千人计划”,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锡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借鉴外国专家创新创业园模式,提供有利条件支持国际著名华裔科学家到锡创新创业。大力推进“530”和“千人计划”项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以“创新在高校、创业在无锡”为目标,大力吸引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才及其团队来锡创新创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引进2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超千万销售收入“530”企业100家,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
2.加大与国外公司、大学、科研单位科技合作的力度
针对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广泛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推进我市重点企业单位与国外企业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进一批国外高新技术项目向我市转移;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走出去”,开展海外技术并购或建立海外科技园;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建立企业孵化器或产业化基地。开展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项以上,重点推进跨国技术转移项目10项。
3.鼓励国内外企业与研发机构跨境建立或共建研发机构
积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国外知名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来我市建立或共建研发机构,积极吸收国外高层次人才到研发机构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末独立建立和共建外资研发机构20家以上,我市重点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5家。
(六)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激励自主创新、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运用、提升我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积极而深远意义。贯彻实施国家和江苏省、无锡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人才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大幅提升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机构和基础条件更加完备;进一步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使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1.提升全市专利创造与应用能力
全市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企事业单位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达到65%。专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专利技术实施率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领域90%以上的重大专利技术得到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国(境)外专利申请量明显提高。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0家,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2000名。
2.加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
加快培育物联网、微电子、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节能环保、生物、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以现代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努力提升和改造纺织、服装、轻工、电动摩托车等传统产业。选择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骨干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提高品牌意识,形成核心知识产权,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新兴产业专利申请量逐渐提高,达到30%以上,每年转化重大专利成果30项以上。
3.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重点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以专利为主的公益性知识产权数据库和网站。在重点行业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研究,帮助和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特别是专利文献信息,制定实施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避免重复开发和技术侵权。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为供需各方提供专利技术产品信息,促进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特别是优秀专利技术成果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到2015年,在物联网、生物医药、工业设计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4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七)农业科技与新农村建设引领工程
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提升科技服务于现代农业、服务于民生改善的能力,是实现“幸福无锡”的有效手段。
1.实施生物农业科技行动
围绕构建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技术体系,以优质、高效、高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农兽药、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4大农业生物支柱产业,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生物农业跨越,保证我市生物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建成全国知名现代生物农业示范基地。
(1)生物育种
以浙大无锡生物农业技术产业化中心、无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为主要载体,加快转基因育种、动物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采用现代组培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药源性植物、高档花卉与绿化苗木新品种,突破种苗脱毒与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开发;加强我市太湖猪、太湖鸡等优良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收集及开发利用,开展沿太湖区域优势水产品原种和良种选育,发展我市水产种业产业;开展果品、蔬菜、稻米等优质新品种的引种,积极推进优良品种的产业化。
(2)生物农兽药
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农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用生物渔药、微生态制剂产品,积极开发动物新型疫苗、生物源新兽药,培育以南农高科等为重点的生物疫苗企业。
(3)生物肥料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点发展分解土壤有机物、难溶性矿物菌剂,抗病与刺激作物生长菌剂等生物肥料,建立高密度发酵和提高有益菌群效能的生产工艺,缩短有机肥的生产周期、增加其速效成分。
(4)生物饲料
重点发展植酸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新型高效安全生物饲料添加剂和新制剂,开发高产氨基酸、维生素的工程菌株,建立饲料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培育一批掌握生物饲料产业核心技术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2.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工作,积极培育、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合作组织等农村创新创业主体,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转化与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开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储运技术及装备、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等的研究,加快建立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技术和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3.加大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建立精准可控、集约高效的智慧农业示范体系,通过无线传感器与物联网远程控制,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提升农业生长效率。
(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鼓励金融和科技有机结合,支持新兴科技型、成长性好的产业获得充分的金融支持,将有力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推动经济爆炸式增长。
无锡科技金融体系要围绕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开展股权与知识产权质押,加快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建设,建立完善“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开发区、孵化器等设立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建立以企业信用服务、股权登记托管服务和知识产权登记评估为内容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服务平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的金融体制,为以“530”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和科技创新创业类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金融支撑。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实际规模突破300亿元,科技企业各种债权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基本建成一个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互动支持、金融创新与服务规范全面加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同步放大,具有无锡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
制定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统一;建立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定期检查督促政策落实情况;加快法规体系构建;加快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加强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领域的立法。
(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
建立完善“谁创新谁得益”的市场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保护和激励奖励力度,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热情;建立完善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简化科技型企业开办、转让、重组并购、投融资等手续,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集成优化政府各类创新资源;建立政府部门协同管理配置创新资源的新型模式,整合科技资金、设备、人才、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加强对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省级财政性资金的统筹使用,形成创新合力;建立健全科研设备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形成创新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三)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提升全市科技竞争力
加强政策引导、集成创新资源,面向国家产业前沿技术、共性和关键技术需求开展攻关,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新产业开发、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大科技工程示范等;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究、突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上创新,突破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发展的“瓶颈”,提升全市科技重大专项承接与扩散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1.实施产业前沿技术重大项目攻关计划
选择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有巨大产业化前景的新兴技术,在传感网、射频识别、基因工程、细胞治疗、新型电池材料、纳米材料、节能技术、半导体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和实施若干重大项目攻关计划,加强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储备。
2.实施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计划
在节能减排、资源与环境、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选择若干对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能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方向,开展一批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
3.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
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重大新药创制等战略领域,组织引导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出有效利用国家的引导性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四)建立多元创新投入体系,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强化科技投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适度超前、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确保财政用于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探索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拔改投、拨改贷”创新举措,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与企业投入为主相结合的新型创新投入机制,引导各类主体加大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投入;提高政府创新资金的集成度和使用效率,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探索资本运作,通过
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购并、参股和重组,加快各类资本向高新技术领域集聚;立足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和资源基础,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创业板和香港等境外创业板,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进入资本市场;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放宽市场准入领域,改善融资和服务环境。三是形成规范的风险投资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我市科技风险投资规模;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密切科技资本的结合,不断提高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放大作用和管理水平;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其它经济组织及个人建立风险投资机构;进一步推进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
(五)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领军型人才,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从培养、引进、使用3个环节,重点加强高技术研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创新人才,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530”品牌工程,进一步拓展“530”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加快科技、人才国际化步伐;拓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兼职兼薪,支持企业培养和吸纳科技人才;加快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家、处在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拥有科研成果和较强研发能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无锡、扎根无锡,使无锡成为科技创业家的摇篮;加强对基层科技人才培训,提高科技成果落户无锡、扎根无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