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现将《2011年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2011年信息化工作要点
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2011年市局总体工作部署和安排,以“高效服务推进法制建设年”为主题,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应用年”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标准规范,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保障各级信息化系统的稳定安全,更好地为改善服务、创新监管、规范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硬件设备升级步伐,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一)继续推进办公场所信息化升级。在2010年信息化提升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办公场所信息化提升改造工程。一是积极推进办公设备提升改造。在进一步增加计算机数量的同时,逐步淘汰老旧设备,配置档次较高的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二是积极推进视频会议室信息化提升改造。各分县局自行检查现有视频会议室的背景色彩、照明、音像设备等状况,凡不符合视频会议要求的,要尽快加以改造,保证视频会议效果;对新成立的四个分局提供技术支持与设备资助,保障视频会议系统的顺利运行。三是积极推进注册大厅信息化提升改造。加快各级电子公告牌、电子显示屏、查询机、排队机、电子评价等设备的完善,做到统一配置、整齐划一,全面提升信息化设备配置水平,塑造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认真抓好基层信息化设备升级完善。基层单位担负基本工商监管和服务职能,是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应用者和受益者,也是信息化工作服务于社会效果的直接体现,2011年我们要做到向“需求来源基层,服务面向基层”的理念转变,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向基层工商所大力倾斜。一是到2011年底,所有基层工商所基本做到人手一台计算机。偏远基层工商所,争取在2011年底,更新三分之二计算机。同时抓好基层移动监管、流动办公所必需的硬件设备配置,各工商所至少三台无线上网笔记本。二是加大工商所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工商所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使信息技术与工商业务更加充分融合,更加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门户网站运行管理,扎实推进网上电子政务
以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增强公众参与和互动效果等为重点,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建立健全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机制,完善工商系统政府网站体系,集成全系统资源,逐步建立工商系统公共服务门户。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网站内容更新保障机制,将网站信息发布、更新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办网,鼓励机关和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网站建设与管理。二是丰富网站内容。加快“网上工商”建设和增加便民服务栏目,不断提高网上办事能力,按照“网站受理、后台办理、网站反馈”的模式,不断拓展网上业务,争取到2012年能够全面提供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利用密码技术支持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拓展应用领域,实施市场主体网上“照亮经营”,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三是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管理、服务、警示等与政务公开相关的信息,及时搜集、整理、上报、上网,确保网站内容及时、新颖、准确、实用。四是对上网信息严格审核、把关。严禁发布涉密信息和不良信息,确保信息质量,提高网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五是创建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站,为了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创新工商服务理念,拓展工商监管手段,主动介入互联网,对企业网上交易进行监管,引导网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强化业务软件应用开发,促进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一)认真抓好信息化应用培训,确保新业务系统顺利推广应用。2011年全力配合各分县及业务处室做好新版工商业务系统、12315申诉举报系统等软件实施和推广。严格按照业务规则和职责分工规范各类软件授权。完善各类软件运行环境,为软件培训、练习创造条件。坚持技术为业务服务,业务与技术发展相协调,把信息化手段应用与业务流程优化结合起来,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二)加快软件开发,用信息化手段开辟监管执法新领域。
根据业务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应用软件开发的统一管理,实行市局统一开发各分县局积极参与的办法。一是电子商务监管系统建设开发。目前,我国网络市场发展迅猛,网络市场较大程度的变动造成许多问题都难以准确的进行量化定性分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各单位结合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需求,重点加强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现、跟踪和取证能力,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备案,对其不良行为进行预警管理。电子商务监管系统的实施更有利于实现对网络市场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提高现场执法的效率和力度。二是建设企业信息异地互查平台。为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扩大区域联动的覆盖范围,实现跨区域互查汇通,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有效的实现异地统一的企业信用查询。2010年3月通过在成都、武汉等地调研,以“数据共享、等级共信、规范共用、异地共管”为工作原则,加强与异地工商企业信用管理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扩大区域联动的覆盖范围,通过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等信息互通,社会公众只需登陆西安市红盾信息网,即可免费查询同一法定代表人异地互联企业的基础、业绩、警示等信息,为西安经济发展,内陆与沿海城市诚信体系建设互动提供信息支撑。三是食品安全监管电子一票通系统建设。结合我局以及市场经营户的实际条件,在原有软件基础上二次开发。使食品批发经营者使用统一票控软件,在日常销售活动中,将所销售商品的信息以及买家的信息录入系统,使用票据软件打印票据,并将此票据交给购买商品的商家,由购买商品的商家作为购货凭证,以备工商局人员检查。票据内容会通过网络传输到市局服务器,基于这部分数据,我局可对辖区流通领域中的食品进行有效实时监管。四是建设数据质量考核评价系统。各业务部门要切实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一期)要求,坚持“谁办理、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各业务口数据录入、检查、审核制度,将数据质量问题消除在日常业务流程中,确保入库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并根据工作实情,对原有数据进行整合,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的监控,对监测情况适时予以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使其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五是决策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对业务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群。通过各种查询条件进行组合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数字、饼形图、柱形图等各种方式的显示,对领导决策数据、内部是据统计、上级间的数据报送、部门间的数据传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行业分析、经济布局、税务部门提供信息支持。
四、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一)加强网络建设和维护,努力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一是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保密局关于办公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要求,按照统一网络规划、统一安全标准、统一互联网出口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内外网物理隔离,提高基层网络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二是加快网络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网络故障风险监控和自动报警,提高技术防范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加强病毒检测、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系统备份与恢复和防火、防雷、防静电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二)做好设备安全维护,确保系统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随着网络设备和计算机数量增加,外部入侵风险增多,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和难度加大,要积极推进桌面安全系统建设,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做到对ip资源分配情况实时掌握和对ip地址合理规划、事前告警、迅速定位,实现对机房环境、设备运行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维护规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规范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三)落实信息安全“五禁止”规定,全力推进应用安全。加强对计算机使用人员信息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内部用户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内部人员上网行为,严格u盘和移动硬盘等终端媒介使用程序,禁止将涉密信息系统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杜绝因内部非法下载、传送文件和移动储存设备混用引发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努力构筑内部应用安全屏障。
五、提升档案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做好咨询代理工作
一是档案扫描工作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月平均扫描要达到16万余页,对新设立企业档案要及时扫描录入,确保书式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入库,力争在2011年5月前取得3a认证。二是健全服务制度,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当场办结制等一系列规范化服务制度,大力提倡超前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切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精心打造工商办事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费票据,按时足额解缴收费
一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各分县局信息中心要进一步完善信息中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和预算管理。保证服务收费主要用于信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中心人员经费。二是规范收费票据管理。按照市物价局和财政局批准的收费依据,系统信息中心收费为事业性收费,统一使用财政票据收费。各分县局信息中心要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建立票据领用、交费、结算等管理台帐,确保票、款相符,帐目清晰。三是各分县局信息中心要按照市局有关规定,要及时、足额向市局信息中心上缴红盾信息网服务收费。上缴收费将用于支付网络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升级所需经费,确保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七、强化队伍和制度建设,奠定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信息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进一步强化各项制度建设,对制度规范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自觉维护制度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有部署、有检查,跟踪问效,一抓到底。从平时做起,从细微入手,敢于动真碰硬,强化督查考核,逐个环节抓落实,形成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建设、以制度强管理、以制度保应用的工作格局。二是对信息化项目的立项、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和维护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信息化项目立项评审制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保证项目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加强项目实施环节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强化廉政风险点的防范和管理,建设“阳光工程”。积极探索项目绩效评估,将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及应用系统使用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二)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培养素质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针对当前信息化设备多,外部入侵风险大,设备运行维护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和难度不断加大的实际,在巩固“信息化岗位大练兵”活动和信息化知识竞赛成果基础上,采用学术交流、知识讲座等形式,紧贴岗位实际,突出能力培养,坚持学用结合,严格考核奖惩,分期、分批地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网络、软件、数据库、硬件设备等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为信息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为工商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和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改善和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创造适合技术人员发挥特长的工作环境,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继续深化信息化应用水平,在2011年上半年开展全员信息化知识大比武,在全系统评选“双十佳”岗位能手。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工作技能,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