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冀科平函[2010]20号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农业、材料、建设与环保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至2010年运行状况进行评估的通知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农业、材料、建设与环保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至2010年运行状况进行评估的通知
(冀科平函〔2010〕20号)
省直有关单位、有关设区市科技局,各依托单位并参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和管理,促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中心)整体水平的提高, 2011年省科技厅将组织专家对农业、材料、建设与环保技术领域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进行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和原则
评估是加强工程技术中心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中心运行状况,达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激励先进,督促后进,以评促建,加快发展的目的。评估工作坚持依靠专家,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组织实施
由省科技厅具体负责评估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涉及到评估的有关设区市和省直科技管理部门予以配合;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成会议评估委员会具体负责评估工作, 会议评估委员会由省内外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2011年将对农业、材料、建设与环保技术领域的29个工程技术中心2008-2010年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具体名单见附件1)。列入评估范围的工程技术中心必须参加评估,不参加评估的,取消其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
三、评估内容
工程化能力与水平、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效益与影响、工程化试验条件、对外开放与运行管理等。(具体评估指标及说明见附件2)。
四、评估组织形式、时间与程序
评估的组织形式为会议评估,会议评估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会议评估程序:
(一)会议评估委员会按领域分组审阅评估材料、核实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各类有关项目合同书、经费到帐证明、知识产权证书、成果证书、获奖证书、成 果转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收入、自身收入证明材料、人才引进与培养证明材料、高层次高学历人员名单、新增实验条件证明材料、召开工程技术委员会会议和举办承办 大型工程技术会议证明材料、主要论文和学术著作、对外开放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原件或复印件等);
(二)听取被评单位不超过35分钟的工作汇报、答辩25分钟;
(三)评估专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打分;
(四)形成评估意见;
(五)对会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单位进行考察;
(六)平台处形成评估意见报厅长办公会审定。
五、评估结果应用
省科技厅按优秀、合格和整改等次确定最终评估结果,并以适当方式发布。对评估优秀的工程技术中心将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补助经费;对 评估合格和列入整改等次的不予补助,连续两次列入整改等次的,省科技厅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取消其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
六、具体要求:
(一)请各参评工程技术中心认真填写《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申请书》,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一式15份,有关附件和证明材料1份,于2010年12月25日前报送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同时报送申请书电子文本。未按时报送将视为放弃参加评估。
《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申请书》中各种数据采集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
在报送评估申请书时,请附2008-2010年经依托单位核准的工程技术中心固定人员名单及每年人员变动情况说明。
(二)工作汇报中含不超过3项代表性成果介绍。
(三)请有关主管部门认真组织依托单位和工程技术中心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四)《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申请书》格式可在河北省科技厅网站(www.hebstd.gov.cn)下载专区下载。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 系 人:李同正
联系电话:0311-85829545
邮箱:litzh888@126.com
王 建
联系电话:0311-85882284
邮箱:wangjian2284@126.com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东风路159号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
邮编:050021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列表:
1:参加2011年度评估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2: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和说明
附件1:
参加2011年度评估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序号 | 工程技术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主管部门 |
一、农业技术领域(13个) | |||
1 | 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农业大学 | 省教育厅 |
2 | 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农业大学 | 省教育厅 |
3 | 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农业大学 | 省教育厅 |
4 | 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农业大学 | 省教育厅 |
5 | 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中心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省林业厅 |
6 | 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省农林科学院 |
7 | 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 | 沧州市科技局 |
8 | 河北省海水增养殖工程技术中心 | 河北省水产科技开发总公司 | 省水产局 |
9 | 河北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石家庄市科技局 |
10 | 河北省杂交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邯郸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邯郸市科技局 |
11 | 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张家口市农科院 | 张家口市科技局 |
12 | 河北省板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迁西县板粟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 唐山市科技局 |
13 |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生物研究所 | 省科学院 |
二、材料技术领域(9个) | |||
14 | 河北省平板显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 | 石家庄市科技局 |
15 | 河北省高速工具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庄市科技局 |
16 | 河北省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邢台市科技局 |
17 | 河北省微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晶牛微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邢台市科技局 |
18 | 河北省钢结构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张家口市科技局 |
19 | 河北省轻金属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立中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保定市科技局 |
20 | 河北省卫生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唐山市科技局 |
21 | 河北省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枣强玻璃钢有限公司 | 衡水市科技局 |
22 | 河北省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 | 衡水市科技局 |
三、建设与环保技术领域(7个) | |||
23 | 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工业大学 | 省教育厅 |
24 | 河北省环境计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环境计量技术研究中心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25 | 河北省计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26 | 河北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27 | 河北省玻璃工厂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秦皇岛市科技局 |
28 |
|
| 省电力公司 |
29 |
|
| 省教育厅 |
附件2:
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研究开发能 力与水平 | 1、研究开发方向与目标 | 1、研究开发方向、发展目标及总体定位 |
2、研发项目及经费 | 2、承担各级政府的研发项目及获得财政研发经费 3、承担自筹和横向研发项目及获得的研发经费 | |
3、研发成果 | 4、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 5、制订标准、自主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等 6、科技奖励 | |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 4、队伍建设 | 7、研究队伍力量,知识、年龄结构 8、工程中心主任、技术带头人水平及影响力 |
5、人才培养 | 9、引进、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情况 | |
工程试验条件 | 6、基础设施 | 10、工程试验用房、办公用房及改善情况 |
7、仪器设备装备 | 11、仪器设备、装备、中试生产线配置、运行状况及改善情况 | |
效益与 影 响 | 8、经济效益 | 12、通过成果转化、专利实施等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 |
9、自身收益 | 13、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承担研究开发项目等取得的自身收益 | |
10、影响与作用 | 14、在本行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15、对行业、产业技术发展的带动作用 | |
对外开放与 运行管理 | 11、对外开放 | 16、开展合作研究 17、共享试验设施和科学仪器资源情况 |
12、管理与运行 | 18、制度创新 19、发挥工程技术委员会作用 20、主管部门、依托单位重视程度 |
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研究开发能力与水平
(一)研究开发方向与目标。工程技术中心针对本行业领域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发新产品,制订技术标准。总体定位准确,研究开发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二)研发项目及经费。工程技术中心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充足的研究开发经费。承担并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省、市的重点科技任务和依托单位自筹及横向研发项目,并获得充足的研发经费。
(三)代表性成果。指评估期限内以工程技术中心为基地产生的最能代表工程中心研究开发实力和工程化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每项代表性成果包含同研究成果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及专利、论文、专著和其它自主知识产权等。
其它成果:指代表性成果以外的成果。
科技奖励是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的研究成果。
自主知识产权是指授权专利及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农业新品种等。
论文、专著是指在国内核心以上期刊发表的论文和已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队伍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的措施得力、业绩突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是本行业高水平的技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 力;技术带头人在本行业有较大影响,研究开发成果显著;有一支组织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开发、工程化管理、技术工人等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
(二)人才培养。工程技术中心应具备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建在高校的工程技术中心取得了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研究生的 良好业绩;建在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具备培训和培养行业领域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并取得了良好业绩;工程技术中心能够引进 吸收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工程技术中心研发队伍。
三、工程试验条件
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中试生产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相对集中且不断得到补充和改善,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任务的需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试生产线管理规范,利用率高。
四、效益与影响
(一)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自身收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工程技术中心通过转化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断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自身收益是指工程中心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承包工程、承担研究开发任务等途径取得的经济收入。自身收益反映工程中心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影响与作用。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其出色的工作业绩,对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得到提升。
五、对外开放与运行管理
(一)对外开放。工程技术中心坚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中 心工作,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研究开发和工程实验人员。大型仪器设备、技术装备和中试生产线开放和共享程度高;能为同行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测试和技术服 务等。
(二)管理与运行。工程技术中心坚持制度创新,有效促进了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在人员、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工程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