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闽质监办〔2009〕428号
各设区市质监局、省局直属各单位:
现将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服务经济发展若干实施意见》转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借鉴。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九年八月五日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服务经济发展若干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干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关于 "质量和安全年" 活动工作部署,按照市委提出的"海西应先行、泉州走前列" 和"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职能作用,促进泉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泉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市质监部门进一步服务经济发展,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大力培育"泉州品牌"集群
加大对具有一定规模、产品质量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的培育和扶持,组织开展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督信息等技术服务,指导和帮扶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夯实创名牌质量技术基础。实施名牌提升计划,采取引导、培育、扶持、服务等措施,推动省级名牌发展成为国家级名牌、国家级名牌发展成为世界级名牌、单一名牌发展形成系列化名牌,打造"泉州品牌"集群,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二、重点培育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认真落实《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实施意见》,重点对中国名牌产品进行扶持和培育,建立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企业后备资源库,大力扶持列入后备资源库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实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培育具有自主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国际影响大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实现中国世界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三、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
采取宣传、整治、规范、提升等形式,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 活动。持续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开展质量兴市工作。建立健全质量分析与评价制度,密切跟踪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状况分析会,每年向政府提交一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质量管理政策提供服务。建立健全重要质量安全问题报告与通报制度,加大对可能诱发潜在质量风险的产品监督力度,根据产品质量不合格程度,及时向政府提交质量安全问题报告,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发出质量安全问题通报,科学做好预测监控工作,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保障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四、大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采取集中培训、开设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有计划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的经理、厂长和管理员培训,积极宣贯质量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帮扶企业完善标准管理和计量检测体系,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HACCP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等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五、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广泛开展千家企业标准提升工程活动,巩固消灭无标准生产成果,强化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尤其是抓住"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新制修订6000项国家标准的大好时机,大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主导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抢占标准"话语"权,争取更多优势产业承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
六、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向标准化转化
重点推动石油化工、修船造船、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等五大创新型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科技产品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实现核心专利技术与标准研制同步,提高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向标准的转化率。
七、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标准化工作
完善畜禽、果蔬、水产、林竹、花卉等主导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与其相配套的综合标准体系,健全无公害、有机茶叶和生态农产品标准体系,重点支持大宗农产品质量标准,品种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以及农药残留限量等安全质量标准的制订,扶扶茶叶、蔬菜、水产品、食用菌、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进口国(地区)标准,努力提高农产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大力开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试点工作,争取申报更多的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带动广大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八、突出做好泉州特色产品保护工作
重点做好安溪铁观音、永春芦柑、德化白瓷、永春佛手茶、永春篾香、永春老醋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机制,形成"精品项目",保护和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壮大,塑造泉州特色产品形象。
九、全力扶持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深入开展"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活动,指导企业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计量管理机制,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分析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推动企业节能降耗;积极为企业培训计量管理人员,督促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帮助企业获得国家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十、大力实施"关注民生、惠民扶企"工程
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期检验中抽取的样品中,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企业无偿提供的以外,均支付样品费用。对村级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用的血压计、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可见分光光度计全部实行免费检定(其中血压计实行1年2次免费检定);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街道卫生院)在用血压计实行1年2次的免费检定;对集贸市场的电子计价秤、台案秤实行1年2次的免费检定。小吨位单梁起重机(5吨以下)的监督检验费在原基础上减免50%;对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孤儿院、敬(养)老院使用的特种设备各项检验收费一律减免50%。
十一、积极探索创新依法行政模式
出台《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条件、运行的范围、裁决的幅度、事实要件的确定标准作出准确、科学、详尽的规定,制定具体处罚标准,确保行政处罚公开、公平、公正。在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对企业非人为因素造成的非安全指标不合格产品,对企业使用特种设备存在违法行为,若存在安全隐患较小且违法违规情节较轻者,实行首次责令整改;对逾期不改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十二、发挥职能服务"平安泉州" 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推行打假、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行政辖区责任制,充实乡镇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队伍,完善乡镇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预警机制和食品信用体系,大力推行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指导企业落实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突出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公共和生产安全、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等为重点,着力加大对中小型企业、存在质量问题企业和易造成群死群伤、大型游乐设备等场所的特种设备监管力度,组织开展"金质亮剑"整规打假系列行动,坚决杜绝发生一般事故,预防和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为创建泉州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加快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快"泉州市WTO/TBT咨询专家库"、"泉州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建设。针对泉州市支柱产业特点,积极开展应对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措施的研究,主动做好相关信息通报、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参与WTO/TBT通报评议,指导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提高防御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能力。
十四、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实验室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分布状况,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着眼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重点建设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日用陶瓷检测中心、福建省鞋服纺织检测中心、福建省水暖消防产品检测中心、国家建筑陶瓷检测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十五、主动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
主动介入福厦高速铁路、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工程建设,分别建立福厦高速铁路施工现场计量检测实验室、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特种设备登记处,把服务工作做到一线,为保障工程质量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主动为重点工程建设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做好相关服务,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特种设备安装调试、实验室认可、产品标准审查提供全程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保障安全生产。
十六、积极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组织质量技术专家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免费提供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评价、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免费为用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造、安装、维修、改造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免费为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负责人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免费为使用锅炉的企业提供节能降耗方案,免费为食品加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规培训。
十七、积极开辟服务发展绿色通道
全面推行办证服务"零距离"、办证流程"零障碍"、数据质量"零差错"、规定之外"零收费"、服务对象"零投诉"承诺制度,为广大企业提供满意、优质、高效服务。开通"12365" 举报投诉电话,加大打假保名优力度,维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对于海西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台商投资的重大项目,在申办组织机构代码中,由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内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