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巴府发[2008]3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
小春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促进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为切实抓好我市2009年小春生产,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理清思路,明确任务
我市小春粮油已连续8年获得丰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2009年全市小春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突出特色、增加效益"的思路,确保小春粮食播面达到165.5万亩、产量达到51.4万吨以上,油菜播面达到88万亩、产量达到10.5万吨以上。同时,要抓好果蔬、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效益产业的发展,力争小春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30元以上。
二、改旱改制,保证面积
要巩固和扩大改旱改制成果,提高复种指数,挖掘耕地潜力,确保小春播种面积,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要大力推广洋芋//玉米//红苕+大豆复种轮作制度,扩大春洋芋种植面积,确保春洋芋达到55万亩,比上年增加1.8万亩。要严格执行对耕地撂荒的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扩大两季田的比重,增加油菜的种植面积,确保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到88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要立足优势,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力争新建茶园2万亩,新增食用菌种植120万袋,新建金银花基地1万亩。
三、依靠科技,主攻单产
要加大良种推介、规范化旱地改制、实用增产和节本增收技术推广的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平衡增产,带动提质增效。
(一)以良种促优质。狠抓优良品种推介,小麦推广川麦47、内麦11号、川育20、川农23、川农26等高产高抗条锈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油菜推广蓉油12、蓉油16、德油6号、绵油17、南油12等双低油菜品种;马铃薯推广川芋56、川芋早、川芋6号等脱毒品种。力争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60万亩,扩大6万亩;"双低"油菜面积达到70万亩,扩大2万亩;高淀粉等加工专用马铃薯面积达到10万亩,扩大4万亩。
(二)抓技术重配套。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成本节省、单产提高、增加效益。要抓住小麦最佳播期,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在增密增肥上下功夫,切实抓好两季田开沟排湿,促进平衡增产。要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良种、垄作栽培、覆膜防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要大力推广油菜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增施硼肥等技术。要重点抓好蔬菜集中育苗、无公害生产和设施规范化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和间套作,提早上市。要重点推广茶叶无性系列良种苗木繁育、机剪、机采技术。
(三)防病虫保丰收。牢固树立"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思想,认真抓好"病、虫、草、鼠、湿"五害的防治,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控。一要积极推广抗病良种。依托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二要加大药剂拌种力度。大力推广三唑酮拌种,确保条锈病的核心菌源区拌种面积达95%以上。三要搞好条锈病源头治理。加强早期防治,减轻非越冬区菌源压力。四要加强病虫监测。特别是早春监测要到位,及时发布预报。五要及时开展防治。打好药剂拌种、发病初期控制和流行期应急防治三大战役,大力培育村级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专群结合,搞好统防统治。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力争将小春病虫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四、高产创建,示范带动
要按照高产创建"十个一"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创建资金,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考核制度,加大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小春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继续开展小春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继续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建设小春粮油千亩展示带4条,万亩高产示范区1个。市、县(区)农业部门要尽快制订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集中连片创建亩产400公斤的小麦、200公斤的油菜、2000公斤的马铃薯(鲜薯)示范片。在全省小春粮油高产创建评比活动中,各县(区)都要力争夺得一个方面的"高产创建奖"。通江县的马铃薯和食用菌,平昌县的油菜和蔬菜,巴州区的川明参和水果,南江县的茶叶和金银花要力争在高产典型示范中有新的突破。
五、突出特色,提升效益
要按照一个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种作物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基地支撑的要求,抓好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引进,实行订单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将优质原料转化为优质产品,争创名优品牌,提高种植效益和商品率,促进农民增收。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当前重点是推动优质"双低"油菜、专用小麦和马铃薯、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集中产区的产业化经营,实行统一供种,成片种植,优价单收、单储、单加工,力争全市专用小麦订单面积达到4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订单面积达到60万亩,马铃薯订单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水果、茶叶订单面积各达到5万亩。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抓好2009年小春生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一要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加强项目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央新增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粮食、油料、重点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新品种、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及推广、优质高产示范创建等工作。二要强化目标管理。严格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把小春生产主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市政府将对获得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的县(区)政府予以奖励。市农业局要继续对县(区)农业局实行目标管理,并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三要强化资金投入。各地要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川府发[2008]32号),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和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四要强化农资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确保农民买上放心农资。五要强化技术服务。通过实施国家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马铃薯产业提升行动、增粮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育土工程、园艺作物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狠抓"五良"配套,实行政技物配套服务,推动效益农业发展。 二○○八年十月九日
附件1:巴中市2009年各县(区)小春粮油面积产量任务分解表(略)
附表2:巴中市2009年小春主要技术推广面积任务分解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