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陕教研[2008]5号
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加强和改进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三日
加强和改进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工作的意见
我省高等学校数量众多,科技实力雄厚,每年承担万余项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和科研成果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原始创新和科技进步。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陕战略,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尽管我省高校科研成果较多,但集成度高、水平高的成果相对较少,特别是在陕西实施转化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还不多。高校的科技优势对陕西经济的发展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成果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潜能尚未有效挖掘。究其原因,除受学校外部环境影响,与高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考核、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等政策导向有一定关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在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力,加大高校高水平、应用型成果的产出,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我省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在关注技术突破的同时,关注社会和企业需求,关注科研成果的可实现性,关注科学研究对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此,就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定位,正确认识科学研究工作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合理部署科技力量,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树立科技为陕西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完善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为建设创新型陕西和西部强省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支撑。
二、高校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工作,优化改进科技人员考核与科研成果评价办法。根据不同科技活动特点,实行相应的考核标准,突出“创新”和“应用”在科研活动中的位置,使广大科技人员既要注重高水平的理论成果,更要注重能为陕西经济建设产生效益的应用型成果;既要注重承担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和任务,更要注重与陕西的企业结合;既要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更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高校在人员工作考核和岗位聘任中,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有利于应用型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岗位与工作评价机制,要把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同等对待,特别是要增加成果效益指标,进而改变目前重项目轻成果、重论文轻应用的考核办法。
三、省级有关部门及高校应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职称评定政策与办法,合理设置职称评定系列,增加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指标权重,对为陕西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成果和人员要优先考虑并予以政策倾斜。有条件的高校可实行单列职称系列和指标。
四、省级有关部门在应用研究成果的评审、鉴定和奖励中,更加注重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科技创新人才选拔方面,对那些为陕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优先考虑并予以政策倾斜。
五、省级有关部门及高校要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各部门在科技项目立项时,应优先资助针对陕西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究的项目;将项目成果对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课题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各类省级科研基地、工程中心建设的立项与考核工作中,都要突出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相关指标。
六、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其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决策支持效果,注重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库作用,积极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的科研优势,提高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