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的议案办理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7-02 生效日期: 2007-07-02
发布部门: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自府办发[2007]3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有关部门:
  根据自贡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议案要求,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的议案办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日
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的议案办理方案

  我市是全国50个最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特别是人口稠密、厂矿集中、商贸繁荣的城市中心区,缺水问题尤为突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7立方米,占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的9.7%,目前仅有的2座中型水库中,只有一座能担负自贡城区供水任务,因而城市供水水资源量十分有限,缺水问题成为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切实抓好我市水源开发保护,确保城区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前我市城市饮用水源现状
  建国50多年来,在历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自贡市城市饮用水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保护和监管已具一定基础。目前,我市城区常年可供饮用水水量在5600万方左右,城市饮用水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长葫供水系统。自贡市分别于1972年、1978年在境外威远县与内江市联合建成有效库容达9070万立方米的长沙坝、葫芦口两座联合调度运行水库工程, 1986年建成长葫水库引水工程供水系统,年供源水能力达3000万立方米;二是双溪供水系统。1993年,我市建成了蓄水能力达5800万立方米的荣县双溪水库,并于2001年建成了双溪水库管道引水工程供水系统, 2003年实施了“两双引水”隧道工程建设,实现了双溪水库与一山之隔的双河口水库的联合调度运行,年供水能力达2600立方米。同时,为预防两大水源水库在连续干旱时可能造成蓄水不足的问题,我市还建设了旭水河重滩堰、碾子滩水库等城市辅助供水水源,年供水能力在700万立方米左右。在城市饮用水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坚持常年做好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对保障城区饮用水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当前我市城市供水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水量保证率低。自贡市水资源极度匮乏,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8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为868立方米,仅为四川省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的18.84%、23.5%。二是水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水源被污染。根据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内江分中心的监测资料和自贡市环境监测简报,我市的饮用水源地中只有双溪水库水质较好,为Ⅲ类水质。长葫水库水质为Ⅲ-Ⅳ类标准,总氮超标。旭水河重滩堰等后备水源受上游城镇生活污染的影响,生化需氧量等指标超标,常年水质为Ⅳ-V类,部分河段在枯水期水质属劣V类。以上水源的污染源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三是缺乏长效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目前,我市部分城区饮用水源污染、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小、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急需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四是水源配置与调度缺乏系统规范的应急指挥机制和管理机制,需抓紧完善,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二、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水和谐为核心,以提高城市用水保障力为重点,遵循生态治理和环境整治并举、保护水源与改善水质并重的原则,建立可靠的水源保障体系和良好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公共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自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一)2007年,完成双溪水库病险整治任务和全市43座饮水功能水库的标准化整治任务;完成旭水河桥头堰至旭水河重滩堰10.9公里水源保护区的确界立碑工作;对城市饮用水源和辅助水源实施月度水质检测并制度化;治理水源地水质污染;加强涉水法规及管理体系建设。
  (二)2008年,旭水河河源至旭水河桥头堰及釜溪河重点河段界定保护区和保留区范围,设立界标;取缔8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网箱及肥水养鱼;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0平方公里;有效控制水源地污染;完善城市水源调度管理及应急处置机制。
  (三)2009年,建立双溪水库饮用水保护示范工程,逐步实施原同心场镇的污水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80平方公里;排污总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城市水源调度监管科学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及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所在的县、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按《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自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切实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水源。
  1.积极开展水功能区划工作。因地制宜地组织对全市主要河流进行确界立碑。力争在2007年将旭水河河源至旭水河桥头堰66公里划定为水资源保留区,设置4块水源保留区碑界,目标水质为Ⅲ类;将旭水河桥头堰至旭水河重滩堰10.9公里划定为自贡市饮用水水源区,设立2块饮用水水源区碑界,目标水质为Ⅲ类。
  2.强化水源地保护。由市环保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双溪水库、旭水河、镇溪河等事关城区生活、生产后备水源及生态用水补充水源的重要水域,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及准保护区内,禁止以下活动:
  (1)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或者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2)设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设立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码头;倾倒和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3)装载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而无防渗、防溢、防漏设施的船舶和车辆通过保护区;排放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4)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5)使用炸药、毒药捕杀水生动物。
  3.强化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供水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自身监测,卫生部门负责做好出厂水质的监测;环保部门负责做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及环境质量的定期和监督性监测工作,对我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实行月报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水质状况。卫生、环保、水务(水利)部门发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异常变化情况时,要互通信息并在12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二)强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治理
  1.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的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库区饮食娱乐业的发展,加强对农家乐、休闲山庄等污染源的整治工作,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快水源区场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禁止向水源管护范围乱倒生活及工业垃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有水污染的项目。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频整灯物理杀虫技术,指导农民群众科学施用农药,禁用高污染、高残留农药,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大力度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坚持“一建带三改”,通过改厨、改厕、改圈,做到人畜粪的无害化处理,实施综合利用。
  2.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监管力度;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保护,以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生态功能建设为契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环保部门和相关区县政府要组织实施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环境优美乡镇;水务部门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对在已划定的8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肥水养鱼、网箱养鱼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依法取缔。
  (三)强化城市水资源监管
  1.强化城市饮用水源的统一配置与调度管理。组建由市政府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与的城市水资源调度与配置协调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水务局负责。在城市供水应急时期,对事关城区生活、生产用水的双溪水库、南郊水库群各水库、位置重要的小(一)型水库及釜溪河、旭水河、威远河各主要堰闸的用水、放水调度一律由市水务局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强化旭水河等辅助水源的管理,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及有偿使用制度,保证城市供水补充及后备水源的有效供给。
  2.抓好涉水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拟出台《自贡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自贡市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切实建立应对突发水源事故安全保障应急指挥机制和管理机制,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3.注重执法队伍建设。由水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在双溪水库、旭水河重滩堰等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成立专门的综合执法队伍,重点承担水资源保护管理执法工作,不定期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饮水安全。
  (四)建立完善饮用水源保护监管投入机制
  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治理、监管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要采取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建立有效的保护监管投入机制。
  1.各有关单位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加大对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新农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并按照职能职责的要求,将相关资金用于城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监管,保障饮用水安全。
  2.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监管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的同时,我市各级财政要努力提供更多的配套资金。
  3.依法严格收取水资源费、水源开发建设资金等规费,按规定用于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良性发展。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8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