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泸市府办函[2007]19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市农业局《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川办函〔2007〕275号)精神,结合泸州实际,现将省上下达我市2008年小春种植任务分解下达给你们,请各区县抓紧落实,全面完成种植任务。
一、明确发展思路,确定目标任务
2008年我市小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粮油调结构,依靠科技攻单产,优化品种提效益,产业化经营强实力。具体目标任务是:全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完成15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6??8万吨。其中小麦84??6万亩,总产15??4万吨;洋芋48??8万亩,总产8??6万吨。油菜面积完成23万亩,总产达到2??4万吨。
二、科学调整结构,合理安排面积
2008年全市小春面积总的安排是:两稳两增,防止大起落。即稳定小春粮食和小麦面积,适当增加洋芋、油菜种植面积。计划小春粮食播面达到152万亩,与2007年持平。其中小麦84??6万亩,保持稳定;洋芋48??8万亩,比上年增加3??7万亩;计划油菜种植面积23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稳定发展豆类、蔬菜等。努力开发冬闲田地尽力扩种小春,积极推行“代耕制”等方式,尽力减少撂荒地,确保小春粮食面积完成。
三、深化耕制改革,争取全年主动
旱地改制是避灾减灾增产的有效措施,要继续加大改制力度,把深化改制作为我市小春生产一项长期性、根本性措施来抓。小麦预留行种玉米要全面推广6尺开厢“双三○”对半带距种植,或推广5尺开厢“双二五”对半带距种植;小麦预留行种高粱要大力推广3??6尺开厢“双一八”对半带距种植模式。全市旱地规范化改制面积不低于土类种植面积的90%。要巩固“三田改旱”成果,坚决防止走回头路。优化种植模式,抓好预留行利用,积极推广麦/玉/苕//豆,麦/粱(高粱)//豆/粱,麦/玉/豆,麦//菜/玉/苕//豆,麦//芋/玉/苕//豆等高产高效益模式。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产增效
切实加大优良品种和实用增产增收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平衡增产,带动提质增效。
(一)狠抓优良品种推广。小麦:因地制宜推广选用内麦8号、内麦9号、川麦12,川麦47、川麦42、川农23等高产优质高抗条绣病品种。马铃薯:推广川芋56、川芋早、川芋6号、川芋8号、昭绿23等优良品种。油菜:大力推广蓉油12、川油58、蓉油11、德油6号、蜀杂10号等优良品种。
(二)认真落实配套增产技术。小麦要抓住最佳播期,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面积达到80%以上,积极示范推广小麦烯效唑干拌种技术。马铃薯要大力推广脱毒良种、垄作栽培、适期带芽播种、覆膜防冻、配方施肥等技术。全市小春季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油菜要大力推广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增施硼肥技术。各区县要认真开展小春粮油“422”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即集中连片创建亩产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示范片)。古蔺县重点开展小麦和马铃薯“422”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创建面积各1000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00亩;叙永县重点开展马铃薯“422”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创建面积达到1000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00亩。
(三)大力推广节本高效技术。加大免耕技术推广力度。稻茬麦(油)免耕盖草高效节本简化栽培技术,能防湿耐旱,壮苗早发,省工节本高产。全市稻茬小麦免耕面积达到10万亩,免耕油菜面积5万亩。抓好测土配方施肥,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和省“育土工程”项目县为重点,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计划实施面积30 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每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四)切实加强病虫草鼠湿害防治。牢固树立“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思想,认真抓好“病、虫、草、鼠、湿”五害的防治,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一要积极推广抗病良种,大力推广粉锈宁拌种,拌种面积达70%以上;二要加强锈病监测;三要开展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四要及时抓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要积极推广抗病良种,无病种薯和发病初期化学药剂预防。油菜菌核病要抓住花期防治。蔬菜、果树、茶叶要选用生物农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严格农药使用。积极推广农田无草害工作,认真抓农村鼠害控制。通过努力,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五、发展订单生产,推进产业经营
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主动与粮食部门、粮油加工企业搞好协作配合,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走“公司+体系+基地+农户”的路子,将优质原料转化为优质产品,创造名优品牌,提高商品率,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全市高芥酸油菜订单4万亩,小麦订单面积达到10万亩,马铃薯订单10万亩。
六、强化领导服务,确保措施落实
充分认识实现小春增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开展科技服务。一要强化政策落实。今年中央将实施油菜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小麦良种补贴规模。各区县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有关政策项目的实施方案,完善操作办法,积极探索实现良种补贴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挂钩,与农业部门服务相衔接,提高政策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二要强化目标管理。把小春生产主要指标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三要强化资金投入。各级要切实增加对小春生产的投入,支持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和搞点示范。四要强化农资监管。区县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确保农资质量。五要强化示范带动。通过实施国家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马铃薯产业提升行动、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行“五良”配套,政技物结合。各区县都要建立1000亩以上的示范片,在示范区大力开展“422”高产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大示范、大样板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