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赣市府办发[2007]10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今年6~7月份,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赣县、兴国、南康、大余、宁都、于都等县(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视察。10月12日,市政协召开三届四次常委会议,围绕新型村落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并形成了《关于推进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建议案》。该议案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七年十二月二日
关于推进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建议案
市政协三届四次常委会议,对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协商。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从2001年宁都县列为全省首批试点,至今已历时6年;2004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在我市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市3474个村委会,已建立村落社区7534个,社区志愿者队伍达到8万多人。今年6月,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抓好村落社区建设的意见》下发后,各县(市、区)及时将240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点有机对接,共同实施。通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成三种类型的村落社区模式,即村部中心型,自然村落型,农民(小康)新村型。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有效促进了村容整洁,维护了村风文明,推进了管理民主,改善了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加快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通过调研了解到,在开展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进程中,目前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对新型村落社区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宣传不力;规划设置不尽合理,建设标准不够规范;建设资金紧缺,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作支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完善。
为促进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领导
1、建立健全新型村落社区建设领导机制。成立市、县、乡三级村落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常抓不懈。真正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村级组织牵头、社区理事会主办、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力量支持”的村落社区建设运行机制落到实处。
2、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纳入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应将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列为一项重要任务,给予政策优惠和财力支持。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赣市办字[2007]93号文件要求,建立由农工部(新村办)、组织、宣传、民政、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参加的村落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经常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议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将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纳入年度新农村建设的检查内容。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4、通过村落志愿者协会(社区理事会)组织群众自愿捐款,动员在外工作、创业致富的家乡能人赞助捐资,这是解决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有钱办事最实在、最有效的途径。
5、市、县两级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坚持统筹安排,做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点合二为一,整体推进。
6、积极争取国家用于农村乡村公路改造、改水改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校建设、基层卫生所建设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转移支付资金,更多地支持新型村落社区建设。
7、争取省、市、县各挂点包村单位,结对帮扶单位和有关部门在资金、物资上给予对口帮助支持。
8、争取慈善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村落社区特困人群、公益事业的捐赠赞助。
9、增强、激活村落社区建设筹资能力。参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积极从土地调整中挖潜力,将拆迁农民危旧房、空心房、猪牛栏土地,按政策安置补偿给农户,在现行土管法规所规定的框架内,实行农村宅基地区位竞价,所获收益用于新型村落社区建设。
三、多方挖掘资源,合力推进村落社区建设
10、盘活利用闲置房产资源,解决社区议事、活动场所。充分利用调整布局后闲置的中小学校旧房、运动场地、集体闲置仓库等,用来兴办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办公议事、村民培训开会的场所。通过改造祠堂众厅,兴办村落社区集体活动场所、文化娱乐中心。利用村民空闲私房,举办农民书屋、信息传递服务站。这样可因地制宜,变废为利,节省投入。
11、开展城乡社区联谊结对活动。城市社区建立较早,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村落社区借鉴。城市社区街巷主任与村落志愿者协会会长交流管理经验体会,可以提高村落社区管理水平;通过城乡社区劳务中介,为城市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及进城务工;组织开展送文化、卫生、教育、科普进村落社区活动。
四、培育和壮大志愿者队伍
12、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宣传“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和谐平安靠大家”,通过宣传动员,增强社区群众认同感,促使更多的社区村民自觉参与。
13、推荐选好志愿者协会会长和各工作站站长。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民主推荐选好有一定威望、公道正派、乐于奉献、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协会会长和工作站长。居住在本村的村两委成员经村民选举,可兼任会长。同时要注重发挥农村“五老”、村小组长和无职党员的积极作用。
14、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的重要作用。引导妇女自立自强、持家创业、巾帼互助,坚持开展“五好新女性”、“五星级和谐家庭”创评活动,共同构建民风正、邻里和、村容美、事业兴的和谐社区。
15、重视培养志愿者协会后备骨干。把近几年选送培养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中专生安排到社区志愿者协会任职;吸纳返乡创业的能人志士和有志村落社区服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担任协会骨干,不断优化“一会五站”人员结构。
16、有计划地培训志愿者协会会长和各工作站站长。建议县(市、区)委组织部、农工部(新村办)、民政局联合开展培训,列入党校主体班次,认真培训社区志愿者协会骨干,尽快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五、完善规划,提升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水平
17、严格执行《赣州市村庄规划建设与用地管理暂行办法》、《赣州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坚决维护政府权威,进一步规范村镇规划建设与用地管理,认真执行村镇建设“一书两证”制度;严格按规划审批建房,引导农民自觉执行、实施规划。加大建管执法稽查力度,有效制止和严厉查处未批先建、违规乱建、非法流转建房用地等违法行为;认真清查城中村小产权房。
18、完善新型村落社区规划建设。加快全市各乡(镇)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步伐。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市20户以上农户的村庄规划,做到坚持标准,适度超前。科学规划新型村社区设置规模。以新型村落社区为板块,把村镇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农村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特色,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新型村落社区。
19、进一步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通信广电、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切实改善村落社区村民物质生活条件。
20、提升村镇(庄)建设水平。加强农民建房技术指导,加大推广使用新房型力度,重点开展对圩容镇貌整治工作,并加强监管,定期督查调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新型村落社区环境卫生保洁、村庄绿化美化等制度,定期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星级村落社区评定等活动。
21、加强规划建管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充实乡(镇)一线专业规划人员,加强专业管理和农村工匠两支队伍建设。重点对全市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组织农村建筑工匠进行规范技能培训、岗位技能竞赛,提高他们指导农民建房、建设村落社区新户型的能力。
六、切实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22、巩固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成果,充分利用村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书屋以及产业基地,组织村民学习文化知识,传授种养技术,培训生产、加工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加快新型村落社区自主建设水平。
23、组织村落社区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协作观念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七、量力而行,稳步推进,鼓励多种模式建设新型村落社区
24、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要因地制宜,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群众积极性高、基本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整村推进,全面开展;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可以有选择地试行。
25、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工作内容。要从村落社区群众迫切需要、最认同的项目做起,选准环境卫生保洁、民间纠纷调解、特色村落文化、村民互助救助等可以办到,又容易见成效的工作。在现有“一会五站”工作基础上,可增加工作内容,建立“科技信息传递站”。条件暂不具备的不一定同时建立,可设“一会二站”或“一会三站”。
八、注重加强新型村落社区党建工作,完善村民自治
26、党建工作是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议市、县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新型村落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切实抓好市委“三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推行党组织“进区入会”工作》的落实,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消除农村党建“空白点”。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新阵地,认真抓好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员“一册一线”教育管理、承诺服务、争先创优、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好党组织活动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7、完善村民自治、强化村务公开。坚持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以增强村民自治为目标,以维护农村安居乐业为始终,进一步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把村落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形成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从而真正体现村民当家作主,实现村民对农村公益事业和本村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九、加强村落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8、不断总结创新,巩固和发展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和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和完善“一会五站”工作模式。要加强对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引导,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理论,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29、建议市政府召开一次全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流动现场会议,交流研讨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推进我市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