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甬政发[2007]1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7年冬种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7〕59号)精神,确保我市粮食(食用油)安全和农产品市场供应,要求各地明确目标,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安排冬季作物生产结构和品种布局,积极扩大粮油种植面积,切实抓好今年的冬种生产,实现秋季损失冬春季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油菜和大(小)麦种植补贴政策,大力扩种冬季粮油作物
各地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发冬季农业,重点扩大“双低”油菜和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同时鼓励农户发展鲜食蚕(豌)豆、马铃薯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化冬季蔬菜作物品种结构,力争多种、种好。为鼓励发展油菜和大(小)麦生产,市政府决定采取以下扶持政策:
扶持油菜生产。市财政对种植油菜5亩以上者,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对种植经国家和省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由国家或市财政给予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同时要大力推进油菜籽种植、收割的机械化作业。
扶持大小麦生产。市财政对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且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大户或相对连片面积在20亩以上且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全程统一服务的服务组织,每亩给予20元的补贴。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农机总站会同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研究确定。
引导发展绿肥生产,培肥地力,对绿肥种子生产按实际留种面积给予每亩50元的补贴。
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冬种生产水平
各地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实用增产增效技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冬种生产总体水平。春粮、油菜要重点推广免耕栽培、机械化播种、开沟、收割等技术;马铃薯要推广双膜促早栽培、稻草全程覆盖等技术;蔬菜瓜果要推广应用电加温育苗、多层覆盖保温栽培、棚内全程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等技术。同时,积极探索新型粮经(油)种植模式,促进粮、油、菜、饲、肥等多种作物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求各地层层建立冬种生产示范方,组织开展优质高产高效竞赛,在重要农时季节组织农户进行现场观摩,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水平。
三、创新冬种生产机制,确保冬种面积落实
今年的冬种生产实行分级负责制,各县(市)、区要及时将市定的指导性计划(见附件)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并认真抓好落实和督促检查。各地要落实具体措施引导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冬季农业,促进土地的季节性流转和委托代管等经营模式,坚决制止弃耕抛荒,千方百计减少冬闲田面积。同时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种植,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双赢。要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农民信箱、农技短信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及时向农民宣传今年冬种生产的有关政策和市场信息,促进冬种面积的落实。
四、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相关服务
冬种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特别是在今年我市晚稻等秋季作物严重受灾的情况下,抓好冬种生产对确保全市粮油的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全局和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冬种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冬种生产的领导,在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冬种生产扶持政策的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冬种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户搞好冬种生产,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帮助农户做好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及营销组织的对接。各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确保今年冬种生产顺利进行。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附件:2007冬种指导性计划面积表
单位:万亩
项 目 | 油 菜 | 大(小)麦 | 蚕(豌)豆 | 马铃薯 | 绿 肥 |
全市合计 | 18 | 5 | 20 | 12 | 7 |
江北区 | 0.1 | 0.5 | |||
北仑区 | 0.4 | 0.5 | 0.6 | ||
镇海区 | 0.1 | 0.2 | 0.1 | 0.9 | |
鄞州区 | 0.7 | 1.0 | 1.1 | 2.4 | |
余姚市 | 3.5 | 0.4 | 1.3 | 1.7 | 1.4 |
慈溪市 | 9.3 | 2.0 | 13 | 0.4 | 0.1 |
奉化市 | 0.1 | 0.5 | 1.2 | 0.9 | |
象山县 | 1.0 | 0.6 | 1.5 | 2.4 | 0.3 |
宁海县 | 2.8 | 2.0 | 2.0 | 4.5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