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嘉政办发[2006]15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
市经贸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质量技监局、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嘉兴银监分局等九部门《关于嘉兴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十月十九日
关于嘉兴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水泥行业作为我市的主要传统产业之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全市水泥行业在结构调整、技术更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至2005年底,全市水泥产量达1555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但是,我市水泥行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众多水泥生产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资源能源综合利用能力较弱等。为进一步加快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我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105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环杭州湾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嘉兴”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以加快淘汰机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为重点,充分发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优质、低耗、高效、环保”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我市水泥制造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鼓励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和做大做强;进一步严格总量控制,优化区域布局,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搞好清洁生产,促进我市水泥行业既快又好地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水泥产能提高到205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维持现有7条生产线,不再新布点发展,产能保持在400万吨;新增粉磨水泥生产线7条,总数达到25条,产能规模提高到1640万吨;其它特种水泥产能10万吨。
到2007年底前,拆除所有机立窑生产线,压缩生产能力300万吨。
到“十一五”末,所有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全部达标排放,水泥生产的粉尘排放控制在50mg/m3以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平均吨熟料标准煤耗不大于110千克,平均吨熟料电耗不大于65千瓦时,平均吨水泥电耗不大于90千瓦时;粉磨吨水泥综合电耗不大于32千瓦时;水泥生产企业余热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达到70%;每年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量达500万吨以上;继续推进散装水泥发展,全市基本实现水泥散装化;水泥行业年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4000吨以上,水泥行业的布局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认真贯彻落实“上大压小、淘汰落后”的水泥行业产业政策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4〕42号)确定的目标,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总量”的原则,加速淘汰机立窑生产能力,改造发展粉磨生产线,重点支持新型干法回转窑企业建立粉磨配套能力,有序推进水泥粉磨站建设。以现有新型干法窑工艺生产熟料为基础,完善已建熟料生产线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功能,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在运输、市场等条件齐备的区域发展粉磨站。优先考虑淘汰机立窑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禁止在中心城镇附近地区、城市风景旅游区等敏感区域附近新建水泥生产项目,对不符合布局规划要求的水泥生产企业一律关停。
到“十一五”末,全市新增7条粉磨生产线,粉磨生产线达到25条,平均规模达60万吨以上,其中规模能力200万吨以上企业3家、100-200万吨以上企业6家、50-100万吨以上企业12家。区域布局上,市本级保留现有粉磨生产线4条,规模能力250万吨,新增2条生产线,规模能力300万吨,总量控制在550万吨;嘉善县保留现有粉磨生产线4条,规模能力260万吨,新增2条生产线,规模能力185万吨,总量控制在445万吨;平湖市保留现有粉磨规模50万吨,新增规模能力70万吨,总量控制在120万吨;海盐县保留现有粉磨规模35万吨,总量控制在35万吨;海宁市保留现有粉磨生产线2条,规模能力90万吨,总量控制在90万吨;桐乡市保留现有粉磨生产线6条,规模能力280万吨,新增2条生产线,规模能力120万吨,总量控制在400万吨。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水泥生产企业开展科技合作,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开展水泥生产原料、配方和混凝土应用等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增强水泥产品对各种混凝土使用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水泥产品质量。促进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鼓励水泥生产企业对生 产设备和设施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完善均化设施,提升生产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三)引导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围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通过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节约土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引导水泥生产企业与熟料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市场开拓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利用内河航运和海运的优势,减少物流成本。利用低谷电费和先进的装备设施降低水泥综合电耗。指导企业应对熟料价格季节性波动,提高应变能力。
(四)建立长效制度,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按照《浙江省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管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水泥生产企业管理体系,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积极探索机立窑退出市场实施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建立项目审批动态监督制度,取消批而不建项目,在水泥生产许可证、化验室合格证审查中严格核准其能力规模,逐步建立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引导重组联合,做大做强企业。优先考虑发展年粉磨能力超200万吨以上骨干企业,“十一五”末,全市形成年产粉磨水泥规模500万吨以上企业3家。鼓励引导企业在进行技术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逐步通过联合、重组或兼并,集中有效资金、资源、市场优势,形成跨地区、跨企业、跨所有制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集团,做大做强我市水泥行业。
嘉兴市经贸委
嘉兴市发展改革委
嘉兴市科技局
嘉兴市财政局
嘉兴市国土资源局
嘉兴市环保局
嘉兴市质量技监局
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
嘉兴银监分局
二○○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