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泉政文[2006]393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部属驻泉各单位,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泉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泉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科技发展现状与形势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遵循“创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为途径,以科技创先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创新为保障,全面落实科技“八大工程”和“十大体系”的部署,增加了科技投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以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建设为载体,积极落实《泉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建立“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南安市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基地,南安、晋江、石狮、惠安被列为省级星火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县(市);农作物育种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育成水稻、花生、大豆、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3个;建立12个国家、省、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对台农业科技合作实验区。据统计,2005年全市12个国家、省、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2亿元,出口创汇值10.9亿美元,上缴工商税收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20元。建立57家国家、省、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有国家级10家、省级16家。2004年,仅12个省级行业中心科技开发投入达2.1亿元,研发人员1210人。行业中心所在的龙头企业创产值65.67亿元,创税利7.16亿元,创汇1亿多美元。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建设17个国家、市级星火学校,并组建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科技培训讲师团。“十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各类星火技术及管理人员20多万人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星火带头人和星火企业家,提升农民科技创业致富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建设成绩显著,2002年12月泉州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被确认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已形成以泉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为龙头,逐步辐射到辖区内各县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全市现共有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为泉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鲤城电子技术、泉港区石化、石狮市服装技术专业孵化器。泉州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共有孵化面积21000平方米,孵化企业总数达112家,涉及电子、机电一体化、软件、新材料、微波通信、安防、汽车配件等领域。建立了德化、惠安2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鲤城“微波通信特色产业基地”和德化“陶瓷产业基地”等二个基地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设立了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已成为我市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快速。至2005年底,全市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6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2005年实现产值148亿元,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39家;泉州市高新技术园区经过整合之后,形成了以泉州清?髟啊⒙褰?园、石狮园和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园区的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企业1281家,年末从业人员16.7万多人,工业总产值达148.5亿元,上缴税费8.1亿元,出口创汇3.63亿美元;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4.8亿元,与2000年171亿元相比增长266%,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5.3%。
(四)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02年,我市被列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目前,在机械、电子、服装鞋帽等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80%使用了二维CAD辅助设计,20%的企业三维CAD应用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全市150家较大规模企业中有超过50%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到2005年底,全市共建立8家省级、100家市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基本形成了以企业应用示范为点,以行业、区域经济信息化应用为纽带,辐射全市的示范应用推广体系。先进制造技术ASP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进入实质性阶段。
(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1997年,我市被原国家科委确认为全国首批两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之一,2004年1月,我市又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全国15个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之一。一是完成了10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试点与建设。二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近200家。三是成立了108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12名)组成的“泉州市人民政府技术创新工程专家顾问团”。四是建立了以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的11个县(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五是建立了德化、惠安二个民营科技工业园区。
(六)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工作成效明显。围绕“两个转变”,将科技应用于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健康发展。公安、税务、海关、商检、工商、银行、国土资源、环保等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通讯、交通、能源等社会各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减灾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防震减灾能力得到加强。此外,市、县两级政府积极开展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推动科技进步。泉州市获“2001-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实现“五连冠”,晋江市、惠安县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鲤城区获“2001-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丰泽获“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晋江、惠安、洛江、泉港、石狮、德化等县(市、区)获“2001-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南安市获“2001-2002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和“2003-200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安溪县、永春县获“2001-200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
(七)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制度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有66个科技成果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评出市本级科技进步奖180个、其中市长特别奖2项、一等奖18项;评出泉州市专利奖34项。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424件(占全省25.6%),授权1562件(占全省30.3%),其中发明专利比上年增长39.1%,比2000年增长228.2%。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累计为15679件,其中发明为527件(占总数3.4%),实用新型为3272件(占总数20.9%)、外观设计为11880件(占总数75.8%);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累计为10811件,其中发明为53件(占总数0.5%)、实用新型为2096件(占总数19.4%)、外观设计为8662件(占总数80.1%)。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2003年以来,先后有9家企业和16家企业被确定为省、市专利工作试点单位,9家省级专利工作试点单位通过考核验收,其中4家企业和3名企业工作人员被评为全省专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建立泉州市知识产权信息网,成立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专利违法行为。2004年12月,泉州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先后成立“泉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泉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八)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我市科技经费支出有较大增长。2005年市本级财政对科技投入达336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2060万元,分别比2000年(1632.45万元、820万元)增长105.8和151.2%。科技投入重点更加突出,产业化效益显著。2001年起组织实施重大项目,至2005年,市本级科技三项费投入重大项目的达3000多万元,其中2005年投入重大项目的科技三项经费占年度科技三项费用的比例达58%以上。“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的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层次比例和结构不合理。二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科技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市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
进入新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重要时期。制定泉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规划依据,这对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整体水平,为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科技发展原则
1、立足市情、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科技工作,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科技研究开发上,既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科技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又要针对我市科技力量不足的实际情况,把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及消化、吸收与创新作为加速我市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扩大技术引进,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把对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和组装配套作为我市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由此获得后发优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原则。根据需要,以政府为引导、项目为纽带、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企业为载体、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配置科技资源,共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成果链和产业链的有效结合。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发挥我市若干领域的科技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系统改造,提高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水平。
5、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深化经济、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6、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把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主要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创造环境、协调服务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7、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8、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既要大力培养人才,又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努力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科技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科技发展战略
1、科技兴市战略。牢固树立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观,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大环境。有效实行县(市、区)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制度,深入推进科技兴县(市、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发挥群体优势,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技普及,树立自主创新的全民意识,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科技兴市的社会氛围。
2、创新发展战略。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大任务,按照“营造环境,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示范引导”的总体思路,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支柱;加强技术创新环境和基础建设,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科技资源,逐步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的创新路线,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实施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市场起基础作用的科技运行机制,并加快与国际接轨,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基础。
3、人才发展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长期战略,造就以学科、技术带头人为主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以科技型企业家为主的高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构筑汇聚智力资源的开放型平台,通过联合研究开发、技术经济合作等形式“借脑”,注重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来泉州创业。
4、项目带动战略。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带动科技发展要素聚集,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综合服务能力。
(二)科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在重点产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科技水平高、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自主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实现从“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2、具体目标
――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为主的创新基地;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主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形成颇具规模、产业集聚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强综合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力争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引进培育100个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1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3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2―3家,省级10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150项左右。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汽车及其配件、修船造船、机械装备领域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并大力发展环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培植30―5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40%。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业化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
――建立具有泉州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到“十一五”末,全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达到全省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完成泉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与技术服务运用平台建设,并完成制鞋、纺织服装、石雕石材、粮油加工、石化、陶瓷、五金机电、茶叶、柑桔等专业性ASP平台建设。
――建立具有侨乡特色的、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转化、应用10项重大农业技术;支持100家对农户和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乡镇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成立研发联盟,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20家星火学校能力建设,完成100万人次的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万名星火科技带头人,促进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带动5万户农民增收。建设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个星火小城镇,抓好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增长和明显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同时在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有较大的增长。市本级科技攻关项目专利申请比例达30%以上;专利实施和转化取得明显效果。培育50家以上的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并推动20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全市3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投入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到“十一五”期末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以上,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规模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其当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财政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建立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到2010年,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力争达到500人,培养造就1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代表我市先进水平、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000名在各条战线起骨干作用的具有中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新培养20万名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2万名,技师、高级技师2000名。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居全省领先,全社会信息化应用程度走在全省前列。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技术普及水平、全民科技素质居全省领先水平。
四、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将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瞄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集成攻关,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一主线,把握两个重点,突出三个层面的工作重点。两个重点即: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优势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持新兴优势产业的形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抓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即:一科技富民――强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转化,依靠科技增效益,促进农村协调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二科技强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解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集聚、提升、拓展”,提高经济竞争能力。三科技自身发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五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组织实施若干项重大科技专项,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建设具有泉州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1、整合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群体,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建立产业快速调整和企业迅速反应机制。
――支持行业与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帮助企业与国家各类工程研究中心、科研院所、高校的联合并建立多形式、股份制的技术开发与研究机构,使之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建立与完善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包括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民营科技研究机构、技术与信息市场和成果推广机构在内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ASP服务平台。
2、加强技术创新机制建设
――加强创新动力机制建设。积极引导“政、产、学、研”的有效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机制互补,技术优势互补,加强研发投入,重新定位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促进科技、人力与产业资源的有效结合。
――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技术市场机制、新型管理制度、决策机制、运行程序以及市场开拓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成为技术创新的支撑、科技中介机构成为技术创新的纽带。
――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积极营造和完善各类人才的技术与技能培训机制与网络;建立健全中长期技术储备制度与奖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加强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学术带头人,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开发能力建设。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组织力量攻关,重点抓产业基础性的难题:如节能降耗、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运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改造企业,实现生产与管理流程再造。特别是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育出一批国内外较为知名的名牌产品。
――加强工程系统的优化与集成能力的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努力提高工程技术集成配套能力和成套技术装备水平以及将技术、资金、材料等资源有效组合的能力。积极培育一批数字化(数字化采购、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备)企业,抓好产业资源的配套、技术配套、中间试验、计量精确和标准化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基础信息源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建设,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产业化的集成。
――加强市场反应能力建设。加强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络与安全的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加强中小企业技术与信息服务应用平台的建设,形成有机的系统集成,通过现代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宏观决策与预测能力,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与依据,塑造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加强企业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
――按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要重视现有人才培养,积极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一批科技管理人员和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或赴国外深造,学习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办好泉州市科技培训中心,并与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形成联盟,开展技术与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改善我市产业人才结构,提高企业工人技术水平,壮大我市科技人员队伍。二要以改革为动力,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建立人才培训、引进、考核评价、管理使用和激励保障等机制。改革用人制度,消除排资论辈的积弊,注重真才实学。
(二)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推动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泉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要在已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以下几个转变:
1、改变投资主体的单一性,由单纯政府投入与运作变为政府投入为引导,融合大学、研发机构、中介组织、企业、风险投资机构,按市场机制共同出资、共同参与、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2、孵化基地内的孵化器形式要由单一型向多样化方向转变。在孵化基地内按不同合作方式,分别建立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盈利性和二者共存的企业孵化器,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孵化器网络。
3、由单独依靠科技资源转化向依托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优化重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全力拓展和完善孵化基地资源体系,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4、由仅以泉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逐步向我市各县(市、区)辐射,将孵化器建设延伸到科技资源密集地带、传统产业密集区和软硬环境、基础条件更为完善的地区,使孵化基地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层面。
5、由只建立单纯的孵化机构向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过渡,将孵化基地、创业资本市场和信息网络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政、产、学、研、资、介、贸的有机结合。
(三)建设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促进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
1、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制造业信息化的认识,营造有利于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2、在推进行业和领域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医药等行业或领域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力度。开展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咨询服务中心、示范企业)的建设工作,再建设100家以上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3、政府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或参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具有辐射作用、或可面向行业服务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为实现企业间的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和分散网络化制造打下基础。
4、重点推动CAD/CAE/CAPP/CAM/PDM/ERP(简称4CPE)技术的应用与集成。鼓励开展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和分散网络化制造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并行工程、大批量定制生产、敏捷制造等技术和运行模式的试点。
5、积极跟踪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先进技术,以本市技术力量为基础,吸引国内外人才加盟,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并尽快使之产业化。鼓励企业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开展二次开发工作,优化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的运行环境。
6、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科研院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CAD/CIMS应用示范企业、软硬件供应和服务商等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形成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并引导他们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快相关产业的形成。
7、加快和完善泉州市中小企业ASP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模块、纺织服装模块、鞋业模块等功能,扩大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建设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实施八大星火富民科技专项行动
认真落实《泉州市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实施方案》,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龙头企业、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星火培训机构等载体,通过资源整合、工作集成,大力实施农村科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信息化促进、科技扶贫、星火国际化等八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1)农村科技服务专项行动
坚持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人才与乡土人才相结合、科技服务与其他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构建以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主体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服务大军。
(2)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专项行动
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科学普及,实现“县县有星火学校、乡乡有星火课堂,村村有星火科技带头人”的目标,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3)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专项行动
与农业科技攻关、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相衔接,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主渠道,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主要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转化和应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4)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行动
以提高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乡镇企业的创新示范,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和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吸纳带动能力。
(5)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专项行动
以提升泉州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通过实施星火计划“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示范和重农业科技计划,建设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小城镇,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国家级星火产业带,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
以加快科技、政策、市场信息进村入户为目标,以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为重点,建设包括1个中心网站、11个子网、3个服务系统,8个国家、省、市级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县(市、区)的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网及其支撑系统,形成市、县、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
(7)科技扶贫专项行动
围绕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示范带动贫困山区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星火国际化专项行动
充分发挥泉州侨乡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合作资源和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规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积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好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开拓新产业和新市场。创建海峡两岸(泉州)农业科技合作实验区。
2、组织实施六大农业科技工程
(1)实施农业良种科技工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围绕我市粮食、水产、畜牧、水果、茶叶、林业、竹业、蔬菜、食用菌和花卉盆景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及繁育,加快种子产业化配套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加速品种良种化进程。
(2)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工程,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支持水稻、大豆、油料、薯类等主要粮油产品,芦柑、龙眼、余甘等水果以及马铃薯、蔬菜、菌类、竹笋等主要经济作物,鱼、虾、贝、藻等主要水产品,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农副产品干燥、保鲜、分级、精选、加工处理和包装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及生产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扶持一批规模化、规范化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加工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原料供应基地化、产品质量优质化。
(3)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技工程,发展优质高效集约化农业
扶持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要继续把农业标准化示范作为我市科技计划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实施水产、名优果蔬、茶业、畜禽、花卉等重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突出示范推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示范基地”。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来抓,鼓励农业的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星火龙头企业、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优质高效集约化农业。
(4)实施生态效益型农业科技工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
――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开展外来有害物种、主要检疫性虫害、畜禽重大疫病、水产品种养殖质量安全等防控技术与疫苗应用。
――开展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5)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加强现代工程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拓展。围绕泉州市农业主导产业,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农业、水产、畜牧等高科技发展中心;建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6)实施优势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竞争力
围绕水产品、乌龙茶、龙眼、芦柑、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10种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开展优势农产品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引进、培育、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加快良种化进程;大力推广生态化生产、高效种养模式、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应用、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环保等先进实用成套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营造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
1、推进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泉州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的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市本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多数县(市、区)建立知识产权协调工作机制,部分经济发达县(市、区)设立专利管理机构或职能科室;4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培育2~3家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2、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与人才培养,增强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把知识产权法制宣传纳入本市普法教育计划及每年科技活动周的内容;每年4月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报道我市知识产权重大事件、案件及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形成尊重知识、激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开展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培养知识产权人才。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推动市县两级党校、行政院校将知识产权知识作为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推动市县两级人事管理部门和劳动培训中心将知识产权知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推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知识产权知识纳入职工培训计划内容;在高等院校、中小学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或讲座,使知识产权教育早期化、规范化。
3、研究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制定全市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规划。围绕我市的重点产业和行业,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产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和深化。选择一批外向型重点企业、专利试点(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关键技术项目,针对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现状,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实施,并形成标准,为企业的专利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知识产业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其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鼓励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形成专利族群和产品的技术标准,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加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选择若干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较强的重点优势企业和行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的试点推动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深入、以点带面、指导全局”的工作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培训教育、战略指导、业务交流、专项服务等工作,探索出有助于企事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配套的规章制度,并逐步交流推广,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5、加快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泉州市知识产权信息网建设,引进和开发有关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及应用软件,建立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实施科技发展的研发活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事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信息服务。建设我市重点发展领域和支柱行业、产业的专利信息数据库,推动企业建立内部专利信息数据库,促进我市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6、加强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建设,大力提升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与质量。设立泉州市专利奖,对水平高、效益突出的专利技术项目和专利技术标准化项目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专利资助资金的效用,进一步鼓励和调动我市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踊跃开展发明创造并及时申请专利,大力提升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产业化。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和完善管理激励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方式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产权。探索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产业化的有效方式,引导风险投资、民间资金等各类资金对专利技术标准化产业化的投入。进一步贯彻落实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支持单位与个人将所有或持有的专利权作价入股。
7、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依法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调解专利纠纷、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联合执法行动,制裁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充分发挥跨省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作用,提高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会展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切实行使对会展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有关产品、技术的监督管理。
8、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推进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力提高知识产权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支持专利代理、评估、咨询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对专利代理等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创造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组织和指导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教育工作,研究行业知识产权国内外形势和战略,并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逐步形成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机制。发挥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研讨交流和维权打假等活动,大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六)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围绕一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1、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制节水、工业废水治理和中水回用、工业废气治理及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地质灾害保护技术,环境气象监测技术,不同生态环境系统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的研究。流域和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综合防治,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生态市建设,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要在新建大型公用设施和公共单位强制推广采用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由单纯治理向综合利用转变和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工业生产的良性循环。配合开展能源计量工作,不断提高计量服务能源建设的有效性。重点开发和示范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推动开源节流,变废为宝,发展无烟工业、节水农业、清洁能源(重点是发展生物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低消耗、高效率和再生利用。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15%。
3、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以优化结构、拓宽领域为着眼点,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合理进行物流产业规划布局,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为重点,改造提升仓储、运输、货代服务等传统流通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培育形成一批大中型流通企业集团和辐射全国的批发交易市场,完善市场各项配套设施,提高我市流通业整体竞争力。
4、人口科学、医疗卫生与健康技术。针对严重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在关键性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等方面,集中力量攻关,力求有所突破。注重重大疫情、灾害快速救治技术研究,老年病防治及老年健康保健技术研究,中医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加强计划生育新药具和新技术的应用。
5、自然灾害防御。开展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和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观测技术,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防灾技术研究。开展各种自然灾害内在联系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减灾防灾综合信息网建设。
6、社会公共安全。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开发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完善我市公共安全技术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技术整体水平。
7、信息化建设。依托“数字泉州”,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七)重点实施若干项重大科技专项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实施“288”产业集群规划,集中力量扶持各县(市、区)抓区域特色明显的科技产业化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我市块状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加快筹建专业孵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加速科技资源的聚集整合,构筑全程化、网络化、专业化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贡献。
1、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开发专项。以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为龙头,拓展射频技术在民用通信与数字广播电视、卫星通信与军事信息传输、现代物流与公共服务监管三大领域的市场空间,面向第三代(3G)、跟踪第四代(4G)移动通信发展方向,做好微波通信整机和功能模块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工作。力争建设国家级射频系统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军工电容器技术检测中心、LED和光伏电子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力争在射频电路设计与芯片二次集成、宇航级高可靠电容、太阳能电池芯片、数字化温补晶振器芯片设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巩固微波通信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LED与光伏电子、对讲机、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项目的技术领先优势,开发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与我市新兴产业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市电子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整体素质。
2、机电一体化及先进制造业专项。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有机结合,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出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附加值大的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装备,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向机械制造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提高和改变传统机械设备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开发生产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装备,促进新兴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崛起和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升级改造。开展数字化设计、生产智能控制、数字化管理软件、先进加工与成型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路面机械、环保餐具生产设备、纸制品生产设备、医用材料生产设备、石油化工检测仪器、金刚石加工工具、制鞋机械、食品机械、针织机械、陶瓷机械、包装机械、五金机械、环保机械等机电设备及生产线。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筹建机械研究中心。
3、石油化工技术及产业开发专项。利用泉港区国家大型石化基地为依托,建设石化专业孵化器,使之成为一个集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现实生产力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为石化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创业环境,积极培育石化科技型企业;加强与高校研究所联合,依托名牌大学合作远程(网络)教育办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石化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加大对石化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力度,加速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壮大石化中下游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合成材料、橡胶塑料制品加工业,推进化工产品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4、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专项。积极追踪、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促进纺织服装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延伸产业链,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一是重点对涤纶、锦纶等重点品种进行创新开发,积极开发市场亟需的差别化、功能化的新型纤维。应用新技术开发高性能仿真面料,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二是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纺织服装业的应用,提升纺织服装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三是建设纺织服装企业ASP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四是开展与纺织服装相关的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应用;五是纺织服装面料及其辅助材料的技术升级;六是开展纺织服装印染助剂与后整理的技术升级。
5、食品加工系列技术攻关专项。围绕提高食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促进食品产业集聚上新水平,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一建设食品加工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收集国内外食品加工最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二建立食品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行业前沿性、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开展功能保健食品的研发及先进加工机械设备引进及加工工艺的改进,研制复合型多功能营养方便快捷食品,促进食品加工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建设食品行业检测中心。开展食品原辅材料的检测,加强原料产地和原料供应链的监控,避免输入性的食品隐患;四建设现代化食品物流中心。建设集食品工业原辅材料供应、设备及零部件采购、产品展示销售,以及公共服务、商贸、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食品市场。
6、石雕石材行业技术开发专项。以促进石雕石材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壮大、升级为目标,针对石材产业存在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选择一批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作为子项目,确定一批技术研发能力强、管理规范、信誉度高的企业作为承担单位,通过项目的示范和试点,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石雕石材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开展:(1)新型、特种石材产品的开发;(2)多锯条双向石材快速切割机研究与开发;(3)建设石雕石艺信息库;(4)石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7、乌龙茶现代栽培与茶叶专用机械研究开发专项。加强对茶叶科技成果与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推广,开展茶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依靠科技引擎,做大茶叶产业,进一步提高乌龙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以发挥乌龙茶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开展:茶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绿色食品乌龙茶规模生产加工配套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茶叶常年采摘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优质铁观音生产综合数据研究与过程控制;家庭作坊式微波、冷冻干燥茶叶制作设备产业化;精密茶叶自动计量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全自动鲜叶清洗脱水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基于DSP技术的茶叶机械通用型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无公害乌龙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特别是利用茶叶提取生物有效物质)等项目。
8、芦柑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应用专项。围绕提高芦柑附加值,促进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产业,开展品种结构调整、深加工业、无公害栽培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建立新型营销网络及建立数据中心工作,从品种结构、品质、品牌入手抓芦柑产业,树立市场观念,提高芦柑加工技术水平,增加附加值,形成规模经营,占领国内外市场。重点开展:芦柑数据与检测中心建设;调整芦柑品种结构;芦柑整果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芦柑植保技术推广应用;芦柑营销网络工程建设等项目。
9、陶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及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专项。建设陶瓷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产业共性技术及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为陶瓷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陶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陶瓷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市陶瓷产业的技术水平。重点开展(1)建设以检验检测服务中心、网络信息服务中心、技术管理培训中心和设备技术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陶瓷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陶瓷工艺品条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工程陶瓷阀片系列产品开发,生产高质量陶瓷系列阀片,取代国外进口产品;(4)高级日用陶瓷系列产品开发;(5)废瓷回收再生陶瓷技术应用与推广;(6)重质精陶开片釉产品系列开发
10、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专项。围绕我市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新材料并大力推进其标准化、产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重点研究开发高纯硅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包括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元器件、陶瓷密封件、陶瓷刀具、高性能陶瓷薄膜、结构陶瓷等;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开发石化产业环境友好功能高分子材料专用树脂,汽车、建材行业功能性塑料,高阻隔、高透明、高透气、耐高温、抗静电、保鲜、环保等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高分子助剂,水性天然树脂,高值化油墨、涂料、胶粘剂产品等;纳米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对纳米复合改性材料、高分子复合生物材料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开发,实现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促进建材、纺织和制鞋等相关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重点研究开发节能建材和新型墙材,扶持2―3个新型节能建材企业开展研发和创新。
11、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专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重点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以石化、纺织、鞋服、汽车、机械、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为重点,研发和推广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衔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业企业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粉煤灰、石粉、建陶废弃物、制鞋废物、制服废物、化工废渣、废矿渣、有机废水等重点工业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及利用。在我市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建立一批清洁生产科技型示范企业。
12、生物制药及中药现代化专项。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业。鼓励企业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业,进一步扩大发酵工程药物的生产能力,加强生物制药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实现我市生物制药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重点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种;加强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开展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
13、修船造船产业发展专项。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斗尾船舶造基地等临港工业区建设,积极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延伸,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明显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以大型船舶修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鼓励发展船舶配件、舱口盖制造、零部件、船用材料、船舶机械设备制造及清洗、表面处理等相关服务业,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产业结构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的发展区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
14、汽车及其配件产业化发展专项。大力发展汽车及其配件产业。要立足实际,加快整合鲤城、泉州开发区、南安等现有汽车配件产业的资源,加快建设泉州国际汽车及配件原材料物流中心、大型汽车配件专业市场,培育发展汽车及配件产业物流市场,要依托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等,建立健全汽车技术研发、检测体系。要紧密跟踪、打破壁垒,加强与一汽、二汽等国内外汽车厂商的合作,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合作,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品牌;加强与外企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设计的同时,加强相关配件的技术研发攻关,强化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要在现有变速齿轮、汽车轮毂轴承、启动器等产品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发展汽车总成、汽车空调、旅游电瓶车生产项目,不断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形象和产品,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
15、光伏电子产业化发展专项。发挥和利用已经在光伏原材料的生产和光伏应用方面形成的优势,紧跟全球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高起点建设泉州霞美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园,吸引太阳能电池材料制造、LED芯片加工和外延等关键产业,形成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两条相对完成的产业链条。建设技术孵化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技术交流和交易中心等研发服务机构。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壮大骨干企业的研发力量,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应用。建立基于产业链的研发联盟,开展需求导向的研发合作,联盟内实验室资源有序共享。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深层次研发合作,建立实验室或产业化基地。吸引海内外高级研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重点吸引台湾地区高素质人才、留学归国人员到产业园投资创业。
五、保障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泉委〔2006〕87号),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条主线,立足现有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从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加大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从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建设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共同参与、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推动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培育创新服务机构等方面加强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建立知识产权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来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从落实有关税收激励政策,金融创新,信用担保机构和创业风险资金,鼓励高新技术项目招商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迁入我市,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等方面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政策措施保障。
(一)加强和改善科技管理工作
按照“营造环境、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示范引导”的工作思路,加强和改善科技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研究和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坚持重大项目先论证后决策的程序。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建立科技发展与运行的监测、评估系统。
(二)加强科技政策措施建设
围绕我市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科技中心工作,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关键和突出问题为原则,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范政府对科技的管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引进国内外研究开发资源,建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科技政策与环境建设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重点针对引进人才、技术和研究开发机构及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等方面,研究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措施。加强专利检索服务工作,鼓励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杠杆,促进技术创新。
(三)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财政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达到2%以上,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
营造良好的科技投融资环境。建立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定期联系制度,鼓励和支持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吸引民间资金和境外风险资金在我市开展风险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四)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重点建设研究开发、科技企业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的带头人队伍。扩大人才引进渠道,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专家引进与成建制、群体式引进相结合。充分发挥泉州企业与高校、科研所联系密切的优势,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等方式培养科技人才。大力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支持科技人员到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修培训或任职。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事管理办法,实行人才评价社会化、人才配置市场化、单位用人自主化。加强科技人才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有序、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五)推进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
按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之间,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之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各种创新资源的结合。深化奖励、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引导、市场化分配为主的科技激励机制。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与成果管理等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促进自主创新上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改进和完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办法,发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科技成果由市场评价的机制和制度。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积极开展无形资产评估。发展一批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
(六)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制定出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着力引导和推动企业创办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行业协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鼓励和引导各行业协会建立由企业以成员形式参与投资创办行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等,为相关行业提供本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的技术研究,为产业提升服务。
(七)依托“6.18”,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为依托,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扩大对外科技交流,积极促进项目成果、技术难题对接和项目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认真组织企业、项目参加“6.18”交易会,做好项目成果的征集、推介和信息引导服务,以项目为载体,集聚科技、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通过项目对接,实现大批科技成果在泉州落地转化,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落实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鼓励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承担企业研究项目,弥补我市研究机构和研究设施相对薄弱的不足。
(八)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积极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加快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评估、技术市场等科技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提高其承接从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和服务的能力。加快发展金融、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和支撑。加快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举办各种行业技术推介会、发布会,推动社会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九)推进台港澳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我市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台、港、澳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点技术,有针对性选择相关的研究开发机构、跨国公司等,开展科技经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标准、管理与发展经验。积极与国外科技教育机构开展技术培训合作,扩大与国外政府、国际性组织及民间各个层次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
大力推动“科技兴贸”,发展技术贸易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骨干企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市出口产品中的比重。
(十)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
充分运用各级各类主流新闻媒体、科技信息网站,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市技术创新的成就、典型和示范单位的宣传,搞好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现代科技教育,增强全社会科技工作者和市民的科技意识,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动科普工作进入法制轨道。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持续开展星火科技培训工程,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建立科普激励机制,认定和扶持一批科普基地,完善科普设施和功能。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支持和鼓励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街道、村镇旅游景点,建立科普场所,开展专项性科普活动。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新科技宣传和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