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闽农综明传[2007]31号
各设区市农业(茶业、畜牧兽医)局:
目前,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已进入生产关键阶段,春种、春收工作已全面展开。抓好当前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对确保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受强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4月22日夜里到23日,南平、三明、宁德三市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县市有大到暴雨;福州、龙岩两市有中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县市有大到暴雨。28~30日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阵雨,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和其余的局部县市有大雨。暴雨天气,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增大农作物田管压力,加重病虫害危害。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指导农民抓好预防暴雨洪涝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稻田防涝工作,及时抢插补插。当前,全省大部分地区早稻和再生稻头季稻已进入分蘖期,长势总体良好。针对当前和今后可能出现的暴雨洪涝天气,各地务必克服麻痹思想,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降雨多雨量大的地区,尤其是低洼田要安排农机动力和人力及时到位,指导农民及时清沟排洪排涝;对受淹严重的田块及时进行清理,扶苗护苗。对冲毁稻田,要充分利用现有秧苗,抢插补插;因沙土冲压一时难以恢复种水稻的,要指导农民改种玉米、大豆、甘薯等旱粮,确保面积,做到不空田、不荒田。对部分已播种的一季稻秧田,要加强检查,已被冲毁的秧田,要及时补播。同时,要利用山坡地、边杂地等扩种、套种,多种多收增总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加强果茶园管理,及时抢收成熟水果。对已成熟的枇杷、香蕉、菠萝等水果,要及时组织人员采收,减少因灾损失。要及时疏通园地排水渠道,防止积水烂根。对受损果树枝条及时修剪,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减少损失。要加强茶园管理,防止茶园因暴雨冲垮和破坏,加强已加工好的茶叶产品的保管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抓好蔬菜生产,保证市场供应。菜园如果长时间受淹,损失将会比较大。各地要及时组织力量清沟排水,做好菜地的排涝和扶苗洗苗工作,并对成熟期已到的蔬菜,及时进行采收;对因灾倒伏的瓜类蔬菜,要及时培土增肥,促进恢复生长。对蔬菜受灾面积较大的地方,灾后要积极引导菜农,迅速组织短生育期的叶类菜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四、做好防洪防涝,确保畜禽生产安全。请各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畜禽生产单位注意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各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畜禽场要制定洪涝灾害的应急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省市气象预报的关注,实时掌握天气变化,组织人员,加强值班;二是畜禽场建在山边和低洼地带的,要预防大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和水淹,提前将畜禽转移到安全地带;三是破旧的畜禽舍要及时修缮加固,以防雨水浸泡坍塌,压死畜禽;四是集约化饲养场要加强对粪便处理设施的管理,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在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上加盖雨遮,防止污水外流,污染环境;五是在畜禽场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缓解潮湿气候带来的应激,提高机体抵抗力;六是洪涝过后,要及时对水淹的畜禽场进行消毒,病死畜禽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七是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控,防止疫病发生。如发现疫情,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上报。
五、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服务工作。适温多雨高湿天气,极易引起稻叶瘟、二化螟等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和流行。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田间病虫测报,深入田间开展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特别是感病品种、老病区及偏施氮肥田应列为重点调查对象,科学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药。要把落实当前作物田间管理,强化技术指导,抗灾减灾保生产做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把技术力量集中起来,组织深入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抓好种子调剂及农资调运储备工作,加强灾情调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落实各项生产措施。
以上通知,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农业厅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