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东省公安厅关于规范办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8-05-25 生效日期: 1998-05-25
发布部门: 广东省公安厅
发布文号:

各市、县公安局: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办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中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遵守办案纪律,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但是,由于这类案件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容易受利益驱动,甚至出现一些人以个人名义干预办案,出现“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现象,这不仅影响公正执法,还影响公安机关的廉政建设,影响公安民警的声誉。
  为规范办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省厅特作出规定如下:
  一、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严格办案纪律,严禁将正常的经济活动作为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查处,严禁将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降格处理、以罚代刑。

  二、各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必须严格对走私、诈骗、涉税等经济犯罪案件的法律审核,办案单位对此类案件定性处理时必须有法制部门的审核意见。对一些重大疑难或影响较大的案件,在立案、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经法制部门审核。法制部门和办案单位意见不一致的,办案单位要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充分研究,联合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

  三、对群众申诉、上访或其他部门转来的申诉案件,公安机关必须认真对待,按照各业务部门的职能分工,归口办理。在查问案件时,省厅有关业务部门必须以单位的名义发正式公文,不得以个人名义过问案件。

  四、省厅有关业务部门过问下级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可以采取发文转办、通知办案单位来省厅汇报、调卷审查、派人到办案单位调查等形式。
  通知市、县公安局主管领导来厅汇报必须报经厅领导批准。

  五、省厅办理或市、县公安机关办理而省厅督办或过问的案件,凡需要对涉案人员解除强制措施和对物品解除扣押的,必须由厅有关业务部门汇同法制处共同研究,联合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发省厅的正式公文。

  六、没有省厅的正式公文,光凭省厅某位干部、某位家属、某个部门的电话、条子,一律不能放人、放货。遇有这种情况,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抵制,拒绝执行并要进行监督,可直接向省厅领导或职能部门反映,直至向上级举报。

  七、下级公安机关对省厅督办或过问的案件,认为省厅发文通知的意见有错误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后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者携卷来省厅说明理由。省厅有关业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提出异议的案件,要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复核,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厅领导批准。

  八、省厅经复核后,维持原处理意见不变的,下级公安机关必须坚执行。如仍有不同意见,可以向省委政法委或公安部反映,但不得停止执行。

  九、办理此类经济犯罪案件,构成犯罪的,办案单位不得罚款以后放行货物、解除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严禁有罪不办,以罚代刑,降格处理,放纵犯罪。

  十、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办案单位和民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收取当事人的各种费用,不能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和馈赠。违反规定的,各级纪检部门要严肃查处。

  十一、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降格处理、放纵犯罪或造成错案的,按公安部和省厅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执法过错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通知规范的经济犯罪案件包括走私、诈骗、涉税以及金融等方面的重大犯罪案件。
  本通知请传达到全体民警,认真学习掌握并严格遵照执行。欢迎各级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对此进行监督。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07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