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7-17 生效日期: 2003-07-17
发布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赣府发[2003]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省计委制定的《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
  省计委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围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发挥支柱产业、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特编制《江西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该发展规划是我省“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滚动发展的规划,是引导全省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2002年,上述六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103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3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64%,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8%,利税总额7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72%。其中: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20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利税总额13.3亿元;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3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工业增加值53亿元,利税总额17.7亿元;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利税总额6.4亿元;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3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利税总额1.4亿元;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1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利税总额27.5亿元;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3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利税总额12.6亿元。

  二、支柱产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加快发展、强省富民为主题,以结构调整、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线,突出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一批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加速江西工业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选择支柱产业的依据
  推进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支持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构筑支撑江西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增强整个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围绕发挥比较优势,经过反复筛选,全省今后着力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即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选择这些支柱产业的主要依据:一是现有基础较雄厚,在全省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二是具有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后续爆发力强的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三是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的产业关联度较大,产业成长性好,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四是就业容量大,有助于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安置;五是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六是利税高,能较大地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出口,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发展支柱产业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我省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要精心谋划,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用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抓住机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一是抢占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的制高点,通过机制与体制的创新,形成支柱产业和核心企业“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机制,促进支柱产业快速裂变扩张;二是抢占与国际经济接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与竞争的制高点,在思想观念、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法制环境上加快与国际接轨;三是抢占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制高点,通过技术创新,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赢得竞争主动权;四是抢占富集人才、优化环境的制高点,通过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用机制、事业、感情留人,聚集大批优秀人才。在具体操作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建立一切围绕市场、一切适应市场的产业发展机制和体制,增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合功能,促进支柱产业快速扩张;政府重点在制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规范运作、提供服务、改善投资环境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起引导、推动作用。
  2.坚持对内放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支柱产业要在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中发展壮大,其中最关键的是观念开放,要敢于为难为之事,敢于与强手同台竞争,敢于争创一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创造性工作。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与竞争,大力提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3.坚持机制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原则。支柱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体制机制,努力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和领先是一个产业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机制与体制活力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支柱产业的实力、潜力、爆发力的不同。因此,要坚持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思想观念、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投融资体制的根本变化;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取向,活化机制,改革体制,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4.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力度引进开发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坚持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原则。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实现主机厂与零部件厂、大型核心企业与外围配套中小企业的分工合作。积极组建和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大批量生产体系,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建立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一批能够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大公司大集团,改变我省企业在国内外产业组织分工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6.坚持资源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培育和加快发展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坚持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机制的培育和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支柱产业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是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的机遇,促进我省支柱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将江西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总体发展目标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依托核心企业,发展关联配套产业,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扶持,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迅速做强做大,形成产业相对集中、相互关联紧密、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2300亿元,年均增长2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75%左右,比200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65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左右,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比2002年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80%左右,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核心企业8家以上,其中超200亿元3家。
  (二)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目标
  1.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坚持走开放和合作的道路,支持汽车工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增强汽车工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重点增加品种,发展商务用车、开发家用轿车和客车,通过资本运作等措施来实现产量的扩张。建立完善售后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扩大市场份额。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汽车生产配套能力。发展民用支线飞机、教练机和直升机。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特种变压器、环保设备等。到2007年,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520亿元,年均增长3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5%。
  2.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钢铁工业重点发展汽车用钢、宽厚钢板、细径高强盘条、H型钢等特色、新型钢材。有色工业着重培植两大产业基地:一是发展铜精深加工,开发电解铜箔、电子引线框架、铜板带等高附加值产品,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世界一流的铜产业基地;二是发展钨、钽铌、稀土深加工,重点发展钨制品、硬质合金、微型钻头和钽丝、高纯钽粉以及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金属制品,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钨、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中心。到2007年,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1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4%以上。
  3.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抓好中药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材GAP种植、中药标准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及卫生产品和生物医药等,进一步扩大我省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加快我省中药产业化体系建设,争取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中成药产业跻身于全国前三位。到2007年,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6%左右。
  4.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进一步加强和突出我省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数字信息产品和现代家电,争取第二代手机在我省布局,积极跟踪第三代手机,做大做强软件产业。通过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使江西成为我国LCOS数字电视、LED发光二极管、无氟压缩机等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空调器、数码相机和电子元器件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到2007年,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80%,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11%。
  5.食品工业。整合卷烟生产企业,组建江西烟草工业集团,做强做大烟草产业;进一步提高我省白酒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果酒,稳定发展啤酒;发挥我省生态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特色食品加工。培植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食品工业巨头,建设一批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工业园。到2007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25.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1%以上。
  6.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加快调整石化和化工行业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扩大有机硅单体及其精深加工以及白炭黑、丙烯酰胺和聚甲醛等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和散装水泥;加快特种陶瓷、功能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高强、轻质、多功能、低能耗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中、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到2007年,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9%左右。
  (三)核心企业发展目标
  集中全省的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重点支持核心企业取得重大突破,进而带动六大支柱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力争到2007年,六大支柱产业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核心企业超过17家。各核心企业的具体目标是:
  1.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
  昌河飞机集团公司
  年产直升机和新型飞机50架,汽车发动机30万台,轿车2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总额超18亿元。
  江铃汽车集团
  汽车年产量由目前的5.1万辆增加到1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总额超15亿元。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发展教练飞机、民用支线飞机和转包业务,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税总额5亿元。
  2.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
  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
  年产钢1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利税总额超25亿元。
  江西铜业公司
  年产电解铜45万吨、铜精深加工产品20万吨以及金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总额22亿元。
  江钨集团公司
  钨制品、稀土制品、钽铌等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超5亿元。
  3.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
  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
  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制品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总额超5亿元。
  江西汇仁集团
  中成药等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超8亿元。
  江中制药集团
  中成药等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总额超8亿元。
  4.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
  江西鸿源数显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套LCOS液晶芯片、75万台光学引擎、50万台数字电视整机,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超10亿元。
  江西格林柯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年产400万台绿色空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10亿元。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LED外延片 60万平方英寸、芯片60亿只、片式器件7亿只,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超6亿元。
  江西新索丽公司
  年产CRT、LCD显示器20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
  5.食品工业。
  南昌卷烟厂
  年产卷烟60万箱,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总额超29亿元。
  6.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
  九江石化总厂
  汽柴油及石油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税总额超10亿元。
  星火有机硅厂
  有机硅及其深加工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利税总额4亿元。
  江西省石化集团公司
  精细化工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6亿元。

  四、重大建设项目与责任单位
  举全省之力,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五年内预计建设30个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35亿元。随着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1.昌河集团30万台K系列发动机、20万辆轿车工程,总投资24.45亿元,年销售收入155亿元,利税13亿元。
  责任单位:昌河飞机集团、九江市政府、景德镇市政府
  2.江铃集团年产15万辆商务车、轻卡车项目,总投资16亿元,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6.5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3.洪都集团军民航空产品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3.5亿元。
  责任单位: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4.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合资生产1000辆医疗救护专用车,总投资1.4亿元,年销售收入4.4亿元,利税0.6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5.洪都钢厂年产10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总投资16.3亿元,年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2.6亿元。
  责任单位:省冶金集团
  6.江铜公司年产6000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总投资5.7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1.4亿元。
  责任单位:省有色行业办
  7.萍钢新建年产钢200万吨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销售收入38.5亿元,利税4.7亿元。
  责任单位:省冶金集团
  8.新钢宽厚板工程年产宽厚板150万吨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年销售收入19.2亿元,利税3.5亿元。
  责任单位:省冶金集团
  9.南钢清洁工艺和转炉改造项目,总投资15.1亿元,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利税1.8亿元。
  责任单位:省冶金集团
  10.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金水宝片系列产品、夏天无系列产品、中药饮片等中药产品开发项目,总投资3.4亿元,年销售收入17.3亿元,利税6.1亿元。
  责任单位:省医药集团
  11.江西中药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销售收入130亿元,利税10亿元。
  责任单位:汇仁集团、江中集团、省医药集团
  12.江西医药集团公司特异性转移因子、氨基酸、维生素C、甾体激素等生物医药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年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2亿元。
  责任单位:省医药集团
  13.江西鸿源数显科技有限公司液晶覆硅(LCOS)数字显示芯片封装、光学引擎及数字电
  视整机项目,总投资20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14.格林柯尔工业园年产400万台绿色空调项目,总投资29亿元,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15.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铟镓氮LED外延片项目,总投资4亿元,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亿元。
  责任单位:省电子集团
  16.南昌日本电子工业园项目,引进外资20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超5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17.江西新索丽公司CRT、LCD显示器项目,总投资 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2.4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18.南昌卷烟厂年产60万箱卷烟扩建工程,投资9.7亿元,年销售收入41亿元,利税29亿元。
  责任单位:省烟草公司
  19.南昌统一集团方便食品生产线,总投资5.8亿元,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0.1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20.江西省粮油总公司粮油加工,总投资5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3亿元。
  责任单位:省粮食局
  21.昌顺实业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总投资2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0.3亿元。
  责任单位:抚州市政府
  22.星火有机硅厂年产10万吨有机硅单体工程,总投资10.2亿元,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3亿元。
  责任单位:星火有机硅厂、九江市政府
  23.星火有机硅厂与美国卡伯特公司合资建设年产5000吨气相白炭黑项目,投资2.5亿元(30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2.5亿元。
  责任单位:星火有机硅厂、九江市政府
  24.九江石化总厂建设延迟焦化装置、加氢装置适应产品质量升级、提高清油收率项目,总投资4.4亿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
  责任单位:九江石化总厂、九江市政府
  25.昌九生化有限公司年产三聚氰胺1万吨、聚丙烯酰胺2万吨等化工产品项目,总投资7.1亿元,年销售收入11.8亿元,利税2.8亿元。
  责任单位:省石化集团
  26.安源实业股份公司年产复合管1000公里、低幅射玻璃2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0.7亿元。
  责任单位:萍矿集团、萍乡市政府
  27.江西万年青水泥公司年产260万吨水泥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年销售收入4.4亿元,利税1.6亿元。
  责任单位:省建材集团
  28.江西亚东水泥瑞昌制造厂日产4200吨水泥熟料项目,总投资8.2亿元,年销售收入3.3亿元,利税1.4亿元。
  责任单位:九江市政府、亚东水泥公司
  29.江西晨鸣纸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低定量涂布纸及机械浆18万吨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利税5亿元。
  责任单位:南昌市政府
  30.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九江化纤厂年产6万吨高湿模量差别化粘胶短纤项目,总投资22亿元,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亿元。
  责任单位:省纺织集团、九江市政府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6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