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苦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8-31 生效日期: 2004-08-31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发布文号: 黑办发[2004]26号

各市(地)、县(市)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有各单位: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推进“平安龙江”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维护农村治安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以下简称综合治理部门)统一协调,以公安机关为主力军,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将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市(地)、县(市)、乡(镇)党委、政府要经常研究农村治安防范工作,分析新形势,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作用,明确县(市)、乡(镇)、村三级主要负责同志为农村治安防范第一责任人,并落实治安防范责任追究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各级综合治理部门要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农村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安防范工作措施;要与涉农部门搞好配合,建立联系协作制度,将治安要素注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和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着力做好治安防范群防群治队伍的组织、培训、监督、清理整顿和治安防范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工作;要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农民人身财产安全、侵害农民利益、制假贩假、坑农害农等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开展短周期、快节奏、高效率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各级宣传、文化、教育、农业、财政、民政、司法、交通、水利(水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范体系。一是加强农村治保会和治安防范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市)、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治保会和治安防范队伍建设,要在村委会中设立专兼职治保主任,并落实误工补贴。要有效整合农村治安资源,将保安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落实农村治安防范力量,每个屯要有一名负责治安防范人员。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对公安机关治安员队伍进行清理的通知》(公通字[2004]62号)要求,在2004年底以前,对公安机关聘用的乡(镇)治安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确保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乡(镇)公安派出所要加强对农村治保会、治安防范队伍建设和治安防范工作的指导,切实把农村治安防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要强化重点部位的治安防范工作,将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座落在农村的高压输电线路设施、农村信用社、粮库、生产资料仓库、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专业户及大牲畜等易受到不法侵害的目标,作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重点,切实增强农村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农村警民联防基础阵地建设,建立规范的农村治安防范网点。县(市)、乡(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要把农村警民联防网点建设作为农村治安防范的基础阵地,加大投入。在2004年底前每个村都要建立起警民联防工作站,每个屯都要建立警民联防工作点。各级综合治理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各乡(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治安防范责任制,落实治安防范责任人,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建立“110”联动和区域协防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要以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为中枢,在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联动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针对跨区域犯罪和流窜犯罪的偶然性、突发性特点,建立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间的区域治安防范协作机制。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机动车辆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将有电话、有机动车的村民组织起来布建网络,使之成为公安机关的耳目力量和快速反应队伍。五是加强人口管理,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秩序。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乡(镇)公安派出所要依托农村基层治保组织,切实加强农村人口的管理工作,掌握各类人口状况。乡(镇)公安派出所与司法所要紧密配合,对有劣迹的村民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要组织基层治保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开展帮教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分工、上学和生活上的困难,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防止因各类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发生。要整合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信息资源,实现公安、劳动保障、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和共享,切实做好务工前登记、教育、培训及合理有序流动和务工后的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秩序,打击侵害农民工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投入,为农村治安防范提供经费保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中发[2001]14号)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把农村治安防范经费纳人县级财政年度预算,由政府财政予以适当补贴。农村治安员享受误工补贴,坚决杜绝将罚没收入作为聘用治安员的经费来源。

  四、大力加强乡(镇)公安派出所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安派出所建设,实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的意见》(公通字[2004]30号)的要求,力争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使全省乡(镇)公安派出所执法为民思想更加牢固,管理防范工作明显加强,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民警素质明显提高,警民关系明显改善,所容所貌明显改观,警务保障明显进步,达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一是科学调整多(镇)公安派出所布局,有效整台警力资源。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做大做强乡(镇)公安派出所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乡(镇)公安派出所的改革力度。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宁缺机关、勿缺基层”的原则,大力精简机关,充实乡(镇)公安派出所警力。乡(镇)公安派出所至少要达到每两个行政村配一名民警,并实行民警驻村工作制,乡(镇)公安派出所警力不得少于5人。二是为乡(镇)公安派出所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保障乡(镇)公安派出所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并妥善解决民警医疗保障问题;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乡(镇)公安派出所办公、办案经费和交通、通讯、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经费。2005年底前,要解决乡(镇)公安派出所无电话、无车辆、无微机等问题。2006年底前解决乡(镇)公安派出所无办公场所问题。三是加强乡(镇)公安派出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按照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和组织领导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的标准选好配强乡(镇)公安派出所所长,并可按副科级职级配备。在领导班子职数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由同级党委或政府副职兼任乡(镇)公安派出所所长。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乡(镇)公安派出所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执法办案质量高低作为衡量乡(镇)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标准,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民警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要全面开展“大练兵”活动,使全体民警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业务、基本技能、基本战术。要切实解决乡(镇)公安派出所非警务活动问题,对违反规定动用乡(镇)公安派出所警力从事非警务活动的要严肃处理,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和综合治理部门要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送法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和安全防范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防范的意识,使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并自觉按照法制原则办事。要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清除“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及赌博活动。要加强对农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组织工作,把基层领导干部组织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作为考核农村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要调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防范意识和大局意识,为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治安防范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5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