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市政发[2004]117号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优质粮食、果品、蔬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和生态农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秋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秋播工作,推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秋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时季节,秋播工作既关系到今年秋粮的安全收获,又要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要把340多万亩秋粮安全收回来,又要把330多万亩小麦高质量种下去,既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又要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能否抓好秋播工作,是确保完成明年粮食生产任务,保证农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到秋播工作的重要性,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早动手,早安排,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按照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的思路,合理安排,科学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全年各项农业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采取措施,全面完成秋播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秋田管理,做好秋播备耕。各区县要认真做好秋播备耕工作。一是要抢时收获,对成熟玉米要及时收获,对少数不能正常成熟的田块,要加快青贮,用作饲料。二是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机械深翻,实施秸秆还田。三是要合理安排劳力,在做好秋播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做好瓜、果、菜等经济作物的管理和收获。
(二)加大投入力度,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各区县要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秋播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品种布局,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推进三者协调发展。一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层层分解任务,落实播种面积,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恢复撂荒地生产,严防土地撂荒抛荒现象的发生,确保完成全市330万亩的夏粮播种任务。二是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实施农业实用新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按照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粮、加工专用粮和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全市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力争达到145万亩,重点保证提高单产,确保总产,三秋生产要按照“稳粮、兴牧、扩菜、优果、扶特”的思想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全面实施城郊经济建设都市、城市生态农业;抓好重点农业项目及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奠定可靠基础。
(三)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一是要适时播种,确保小麦播在高产期,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最佳播期,做到不违农时,适时播种。二是各区县要在全市品种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提出自己的品种布局和统繁统供方案,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实现全市良种统供率50%的目标。三是认真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实施种子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工作,完成今年秋播药剂拌种面积150万亩、土壤处理46万亩的任务。四是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和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确保完成全市机耕作业面积360万亩,机械深耕85万亩,小麦机播250万亩,精少量播种140万亩,玉米秸秆综合利用160万亩,机械化肥深施135万亩的农机作业任务。五是抓好土壤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工作,完成秸秆综合利用128万亩,平衡配方施肥200万亩的任务。六是加大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力度,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全市10万亩地膜覆盖推广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秋播工作顺利进行
秋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切实加强对秋播工作的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综合服务活动,协助区县搞好各项生产计划,落实技术措施,搞好农机具的检修和人员培训工作,协助工商、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加强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农用物资的市场管理,特别是做好涉农物资的价格监管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环保部门及相关单位按市政府《通告》要认真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加强巡查,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农业部门对重点禁烧区域的机械统收统种及秸杆综合利用要制定具体方案,认真落实;气象部门要搞好秋播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粮食部门要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搞活粮食销售市场;水利部门要继续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秋季防汛抗灾工作;公安部门要确保“三秋”期间社会治安的稳定;金融、财政部门要积极组织支农资金,做好支农信贷扶持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好调研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各区县政府要强化措施,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确保秋播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