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1998-2002年太行山绿化实施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9-03-01 生效日期: 1999-03-01
发布部门: 晋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市政发[1999]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治好母亲河,绿化两座山”的战略决策,现将《晋城市1998-2002年太行山绿化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订实施方案,将规划任务和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下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兑现,扎扎实实加快太行山造林绿化步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经济强市和一流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晋城市1998-2002年太行山绿化实施意见
  我市位于太行山南端,所辖六县(市、区)均属太行山系,国土总面积1414万亩,其中规划林业用地607万亩。建市以来, 特别是1989年全省壶关林业工作会议之后,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太行山绿化总体规划,并以分期分批实现乡镇基本绿化达标为主要措施坚持不懈狠抓落实,使太行山绿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至1997年底,全市提前省规划两年实现了基本绿化达标,森林面积达到3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57%。但是,基本绿化达标仅仅是完成了规划宜林荒山80%的造林任务,且有相当于比例的反弹现象,因此,全市荒山面积仍然很多,森林资源总量不仅严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林分质量差,难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为把我市太行山绿化继续推向新的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绿化两座山”的战略决策要求,结合《晋城市1999-2010年生态民林业建设规划纲要》,现提出我市1998-2002年太行山绿化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市林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干线公路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荒山为重点,造管并举增加森林资源,以通道绿化为突破口,统一布局提高绿化水平,以村镇园林绿化为基本模式,整体推进实现山川秀美。

  二、目标任务
  到2002年,全市完成造林75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700公里,新增林地52.5万亩,新增生态园林绿化村800个,年均增加林木覆被率1.13%。

  三、建设重点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1998-2002年,我市将以以下八大工程为重点,辐射和带动太行山绿化的进程。
  (一)75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该工程涉及六县(市、区)117个乡镇和6个县属国营林场。1999年全市要在1998年基础上继续把国道、省道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的荒山作为重点实施造林,其中要把泽州、陵川两县3.3万亩国家财政债券造林工程,沁水、陵川、泽州三县1.6万亩国家太行山示范工程,阳城、沁水两县1.3万亩世行贷款造林工程以及城区环市周0.4万亩市直机关义务植树基地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到2000年全市完成造林41万亩,基本消灭宜林荒山。
  (二)1700公里通道绿化工程。该工程规划绿化县以上通道两侧荒山33.32万亩, 完善农田林网100万亩,公路路基两侧植树225万株。总的要求是集中力量、集中资金,以县以上干线公路为主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统一规划,路基两侧林带、平川区农田林网、丘陵区地埂林、第一山脊线以内荒山绿化、沿线1000米以内的村镇园林绿化统一设计,乔、灌、花、草、果相结合,带、网、片、园、景相配套,把干线公路建成名符其实的绿色通道。1999年重点启动207国道以及晋阳、长晋、长陵、长平、曲辉、陵沁、阳济、周沁、沁东9条省道,规划绿化长度696公里,沿线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的荒山要建成绿化精品工程;沿省道、国道两侧1000米以内村庄、厂矿、单位,应首先营造环村(厂)林带。2000年启动全市37条县道,规划绿化长度1003公里。力争到2002年把全市的国道、省道、县道建成绿色通道。
  (三)800个村镇生态园林绿化工程。该工程以“三环两带”宽裕型小康乡镇和干线公路两侧1000米以内村庄为重点,规划每年启动200个村,其中100个建成生态绿化村,50个建成生态园林村,高平市建成生态园林化示范市。1999年以巴公、南村、北石店、润城、东城五大片为重点,规模推进村镇生态园林绿化,高平市首先搞好农田林网工程建设。
  (四)25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沁水、阳城、高平、陵川四个县(市)57个乡镇、5个县属国营林场、6个省属国营林场。要求从现在开始就要对所有天然林全面封禁,科学抚育管护,制止人为破坏。1999年要以5个县属国营林场为重点,完成33.7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落实工作,要按每人管护3000亩的标准足额配齐护林人员,按区域建立起天然自然保护区。各县(市、区)要按每3000亩1.2万元的标准把管护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要按市场规律妥善安排好转产分流人员,并要因地制宜建立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
  (五)15万亩干果经济林富民工程。该工程重点规划在全市29个山区乡镇,建成后力争使这些乡镇农村人均达到1亩经济林,人均林果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1999年要继续建设好以樊村河、董峰、古郊为主的三个万亩优种早实核桃基地,以芹池、马圪当、南河西为主的三个万亩花椒基地,以土活、白桑、铺头为主的三个万亩红枣基地。2000年建成仁用杏、板栗、元宝枫、山茱萸等树种5000计较经济林基地10个。
  (六)10万亩矿渣复垦绿化工程。该工程规划对我市600个大小煤矿,200多个铁矿,1000多个冶炼高炉排放的矿渣所侵占的林地、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总的要求是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力争用5年时间由煤炭局、乡镇局等部门牵头组织复垦绿化或由煤炭局、乡镇局征收其生态补偿金交林业部门组织复垦绿化,在每个厂矿营造起环厂(矿)林带。1999年要在207国道三甲段、高都段、南村段、陵沁线八甲口段、大东沟段、大兴段、附城段率先启动。
  (七)15处森林旅游工程。该工程规划以沁水舜王坪、碧峰寺、阳城蟒河、云蒙山、崦山、皇城,城区白马寺、凤凰山、泽州县珏山、龙门,陵川县王莽岭、棋子山、黄围山、夺火红叶区等15处名山名寺为主,营建森林公园、森林风景旅游区,提高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年要力争完成陵川县棋子山森林公园的立项工作和阳城县皇城村的生态环境绿化工程。
  (八)2万亩育苗基地建设工程。该工程作为上述工程的配套工程,每年要确保新育4000亩、留床6000亩的生产规模。1999年要在完成4000亩育苗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3500万袋容器育苗、1000亩定植大苗、500亩经济林育苗、500亩特种育苗。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国有苗圃的骨干示范作用,城区、泽州两县(区)要积极着手筹建国有苗圃,其余四县(市)国有苗圃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市苗圃要努力恢复原有育苗经营面积。要以乡镇林业站为依托,在全市建立53个20亩以睥育苗基地。要以林业事业单位为主体,在高平市的秦城村、泽州县的越庄村、阳城县的屯城村、城区的冯匠村全面启动以培育三倍体毛白杨、南抗杨、元宝枫、美国黑核桃为主要树种的450亩的中国北方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工程。

  四、组织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绿化太行山是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它不仅关系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太行山绿化非常重视,列为国家级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又把加快太行山绿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这就要求全市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提高对绿化太行山的认识,要认清形势,抓住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太行山绿化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把太行山绿化列入本届各级党委政府为民造福的实事工程来抓,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来抓,一任接着一任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来。其次,要建立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按照整体规划把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层层分解到县、乡、村,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限期交帐。市、县两级要把目标完成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严格考核,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第三,要继续带头大办一把手林业工程和造林绿化点,要有规模、有标准、有效益,把自己的工程办成指导本地区林业生产的示范工程。第四,要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和动员群众。要利用植树节、“生态林业周”、“生态林业建设宣传月”集中进行宣传,唤起人们的生态绿化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民清楚绿化太行山是建设经济强市和一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投身到绿化太行山的伟大运动中来。
  (二)深化林业改革,落实完善政策。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用足用活现有的各项林业政策,把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和活劳动投入吸引到太行山绿化上来。一要坚持“谁承包、谁购买、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继续实行户包、拍卖、股份合作制、租赁制、集体与专业队等多种造林形式。对过去已拍卖的“四荒”要根据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土地延包延长“四荒”承包期。二要大力扶持造林大户,加快私有林发展。无论是农民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治理荒山面积在5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者,要给予1000元的生产补助。三要认真落实中共山西省委晋发(1997)44号文件精神,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机关团体兴办开发性林场或永久性义务植树基地,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好荒山使用权属等问题。总之,要通过落实完善政策,迅速建立起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林业生产经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尽快实现营林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开发的社会化,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林业产权的明晰化。
  (三)不断完善机制,增加林业投入。全市林业覆被率每年要增加1个百分点,需投入资金1.2亿元。这就需要各地要在继续用足用活“两工”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参加太行山绿化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多渠道筹集资金机制,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各地要抓住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重点这个机遇,积极上工程上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其次,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新增太行山绿化专项资金,从1999年开始,市、县、乡、村级每年用于太行山绿化的资金投入不得少于2000万无。其三,要根据《森林法》规定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经济原则,向煤炭、焦化、采矿、“三废”污染、森林旅游等行业逐步实行征收补偿金制度。其四,要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办的投入机制。公路交通部门要从公路建设投资中拿出一定投资用于道路绿化;地税、林业部门要通力合作,足额征收并管好用好煤炭育林基金;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也都要把太行山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并按比例逐年增长。
  (四)实施科技兴林,提高绿化水平。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是太行山绿化健康发展重要保障,必须加大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一是要科学规划。在荒山绿化上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把1998-2002年太行山绿化规划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和小班,并在生产布局上采取飞封造相结合,乔灌草一起上的方式,加快绿化步伐。二是要科学造林。要继续把太行山绿化作为林业科技推广的主战场,针对现有宜林荒山大多为远山、高山、瘦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实际,集中力量大面积推广以容器育苗造林、ABT生根粉、根宝醮根造林为主的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和覆盖林业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三是要培育良种壮功苗。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定向育苗基地,实现育苗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做到工程造林二年生以上壮苗上山,道路绿化5公分以上大苗栽植,一步到位,一次成林。要重视名特优新树种和品种的开发培育,提高主要树种质量。四是要继续实施精品工程战略。今后凡是市以上有投资的工程项目,都要建成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五)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森林资源。要认真执行《森林法》和省、市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关法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要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防火期内要在关键地段设立专人死看硬守,严禁火种入山,杜绝火灾发生。要坚持林木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防止林木病虫害成灾蔓延。要开展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在林区内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捕乱猎以及侵占林地的行为,对以身试法的犯罪分子予以公开惩处,以震慑罪犯,教育群众。要立即停止天然林采伐,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要实施封山育林,严禁在新造林地、幼林地、封山禁区内砍柴放牧、烧炭采矿。要依法规范保护林业用地,25度以上坡耕地要坚决按照《森林法》全部退耕还林,25度以下部分坡耕地也要逐步退出耕作,建设经济林基地。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9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