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增收节支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财税任务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4-07-12 生效日期: 1994-07-12
发布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今年是财税改革措施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多,财税工作极其艰难的一年。元至五月,全省财政收入完成38.75亿元,占任务的29.6%,比去年周期增长6.8%,其中省区收入完成23.49亿元,占任务的27.3%,比去年同期增长18.8%;财政支出32.75亿元,比同期上升17.7%,其中省区上升12%。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不理想,全省财政收入掉进度42天,短收15亿元,增幅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五月份较前四个月又有所下滑,财政形势严峻。对此,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当前的财税经济形势,处理好财政与经济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增收节支,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税任务。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决定财政,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各级政府和财政、银行等部门要强化生产观点,坚持不懈地支持发展生产,支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调整财源结构和资金投向,大力支持发展地方财源建设。要积极支持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支持高效益企业、高积累企业(税收潜力大的企业)、高质量产品和有市场、有效益产品的生产;支持企业扭亏增盈,按照年初提出的要求和扭亏目标抓好落实,重点是抓好限产压库促销,按照增畅、限平、停滞的原则,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支持工业技改填平补齐项目,特别是对当年适当投入就能见效并且能用于当年吃饭的短平快项目,要坚决支持。各级财税部门要通过支帮促活动,促进企业生产增长、效益增长,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强化财政收入意识,力争多收多超。今年的财政收入任务能否完成,直接关系到我省财税改革的成败,关系到财政再分配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各级财税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措施,大力组织好今年的财政收入。在组建两个税务机构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做好税务机构分设的衔接工作,稳定税务干部的思想,调动他们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下半年的收入基数高,对各项税收任务,要真正落实到税务专管员,根据每月、每季和全年的收入目标,按月考核检查,做到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防止前松后紧,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要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办事,依率计征,对中央、地方收入并重,加强征、管、查,把按政策该收的税款都收上来。特别是对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视,年底如达不到合理的增长率,中央扣省收入基数,省将相应地扣减各地收入基数。税收收入,要严格按收入级次入库,特别是电力产品税和原省级挂钩企业税收,要按照分税制体制规定缴库。农业税收即将进入旺征季节,各地要加强农业税政策的宣传工作,搞好农业税征收。对农林特产税收,要根据今年税种转移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特产税任务,力争多收超收。

  三、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增长。省级财政压缩支出的原则是:在坚持确保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规定的各种专项支出,确保工资套改政策增支的前提下,取消1993年到期的各种专项支出,其余专项支出一律压缩15%。总体措施是坚持六字方针:“收、保、压、抵、顶节”。即力争多收,超收;在预算执行中确保工改政策规定的部分,保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支出;压缩专项支出,压缩人车会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计划外非生产性建设;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摸清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确定抵支数额,做好以收抵支;狠抓周转金回收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并安排部分资金用以抵顶支出;节减一切节减的支出,提高增收节支水平。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这一精神和原则,研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措施。所有支出都要与完成财政收入挂钩。凡是有创收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把替代财源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在下达预算的同时下达抵支指标,拨款时将全年抵支任务按月在预算中扣减。同时,支出要与还款挂钩。要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严格控制行政事业人员的增长,对超编的人员,财政一律不拨公用经费。

  四、切实抓好工资兑现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四月份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兑现工作紧急会议和鄂政发【1994】60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工资兑现的四条基本原则,立足自力更生解决好工资兑现问题。各级财政要千方百计,首先保证套改增资基本部分全额兑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资金来源,严格按预算级次办理,本级增资由本级负担。工资四个基本部分以外的,无创收的行政机关可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到位,有创收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均由单位创收抵支,自己解决。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按照省政府53号令的要求,把预算外资金纳入到统一管理的轨道上来。各级财政部门要找准突破口,探索财政综合平衡的路子,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缓解预算内资金紧张的予盾。

  六、强化周转金管理,努力盘活资金存量。周转金是财政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地要加强周转金的管理和回收工作,盘活用好这部分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对过去投放的周转金,回收率要在去年基础上提高20%-25%;各地收回后,省财政暂不上收,仍由各地继续使用。今后对省设周转金的占用费,省财政给地方一部分。对各种财政借款,要抓紧催收还款,到期不还的,财政部门要抵扣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经费。对过去拨出的专款要进行清理,没有用到指定专项上的专款要采取措施收回,今后的专款拨付和使用要严格把关。

  七、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各地要严格执行《预算法》,维护预算约束的权威,不得再开减收增支的口子,做到自求平衡,不留缺口,要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的内部制约机制,对各项财政资金坚决实行集中管理,加强经常性的财务监督,确保支出不突破预算。

  八、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工作的领导。今年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第一年,财税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财政上来。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把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结合起来抓,及时研究、解决财政工作特别是财政收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收支的基本平衡。各有关部门要理解、体谅、支持财政工作,坚持过紧日子,共渡财政难关。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二日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9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