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云政办发[2004]182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2004年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徐荣凯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省政府提出,2004年要再办10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会后,省政府印发了《关于2004年办好十件实事落实责任的通知》(云政发[2004]42号),对十件实事进行任务分解,明确了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上半年过后,根据十件实事总督办人刘平秘书长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对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从有关部门反馈的情况看,各级政府和主办、协办部门对十件实事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密切配合,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基本做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但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抓紧协调落实。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办好十件实事是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措施,是我省各级政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省公务员自身职责之所在。各主办、协办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困难,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各地、州、市政府(行署)也要把办理十件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政府领导要切实履行好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明确部门职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十件实事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资金。目前,十件实事中大多数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遇到困难的项目很多是涉及资金问题。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领导和管理。主办、协办部门及责任人都要主动过问,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少数尚未完全落实资金的项目,属国家部委资金未到位的,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资金早日拨付;属省、地、县级资金有缺口的,有关责任人要抓紧协调解决,确实难以处理的,应及时向负责的省政府领导和督办人报告,争取尽早研究解决。
三、加强沟通,抓好协调。各地、州席政府(行署)和主办、协办部门间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前段工作中已发现的问题,以及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工作职责交叉、需要协调配合处理的问题,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沟通,商量提出解决处理的意见,落实到工作中。各主办、协办部门要定期向负责的省政府领导和督办人汇报十件实事的工作进展情况,难以解决的问题,提请领导协调解决。
今年后4个月,是完成十件实事各项任务的关键时期,请各级政府和各主办、协办部门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督促检查,把握工作重点,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实施进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2004年省政府十件实事的各项任务。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2004年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报告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办好十件实事落实责任的通知》(云政发[2004]42号),按照总督办人刘平秘书长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对十件实事办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各有关部门及时报送了上半年任务完成情况和下步工作意见,现综合汇总报告如下。
一、省继续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实施500个特困村群众的安居温饱工程建设,筹措资金3.5亿元,建设改造10万户特困农户的茅草房、杈杈房。(负责领导:孔垂柱,主办单位:省扶贫办,责任人:阿扎,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督办人:沈培平)
(一)省继续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实施500个特困村群众的安居温饱工程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各主办、协办单位要求各地按照“严格条件、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了扶贫安居温饱村,选择了实施项目,目前已全面启动实施,有的已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资金落实情况:省财政安排的1亿元扶贫资金已分两批全部下达到各地。第一批404个村,资金8080万元,于3月31日下达各地、州、市;第二批96个村,资金1920万元,于6月29日下达到13个试点县。
(二)筹措资金3.5亿元,建设改造10万户特困农户的茅草房、杈杈房
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安居房在建8686户,完工8807户,累计建设和完工17493户,占计划任务的17%,累计完成投资3985.85万元,占计划任务的11%。
资金落实情况:3.5亿元资金已分别于3月4日、3月31日和6月29、日全部下达到各地、州、市。
存在的问题:今年国家发改委下达国债资金计划晚,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同时,国债资金数额减少,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存在一定困难。
二、筹措资金,加强督查,还清重点工程拖欠农民的征地拆迁款。(负责领导:秦光荣,主办单位:省国土资源厅,责任人:张耀武,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督办人:尹建业)
工作进展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重要精神,各有关单位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制定清理重点工程拖欠农民征地拆迁款的具体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今年上半年,共收缴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7682万元,其中:中央8305万元,省19377万元,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通过加强督查和清理整顿,截至5月25日,已清理兑现了重点工程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10.26亿元,兑现率达到总拖欠额13.83亿元的74%,目前,昆明、曲靖、玉溪、思茅、西双版纳、大理、临沧等地、州、市的清欠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三、完成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负责领导:吴晓青,主办单位:省教育厅,责任人:何天淳,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督办人:钱恒义)
工作进展情况:制订了《云南省2003-2005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已编制完成2004年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召开了危房改造检查布置会,任务分解到了各地、州、市。截至6月底,各地使用自筹资金和上年结转资金完成了53.3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完成了计划任务的67%。
资金落实情况:改造8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需多渠道筹集50272万元资金,其中,中央专款120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14000万元,地县乡自筹24272万元。目前,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26000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已下达各地、州、市,地县乡配套的24272万元资金正在筹措中。
存在的问题:从历年的情况看,地县乡配套的资金难以全面落实,对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会造成一定影响。
四、对边境乡镇,以及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和藏族聚居区的中小学生全面实施免除“杂费、课本费、文具费”的“三免费”义务教育。(负责领导:吴晓青,主办单位:省教育厅、省民委,责任人:何天淳、格桑顿珠,协办单位:省财政厅,督办人:钱恒义)
工作进展情况:今年,省财政安排“三免费”义务教育经费7667万元,拟与国家免费教科书补助相结合,实施范围可扩展到59个边境乡镇的6万名农村贫困学生。在负责领导和督办人的领导下,各有关单位开展了调查研究,召开了协调会议,对“三免费”教育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部署,目前正在核实基础数据,编制实施方案。
需协调的工作:省民委提出,一是享受“三免费”的边境乡镇数由原来的129个减少为112个,被取消“三免费”政策的地区反响较大;二是省里下达当年“三免费”教育经费的时间是12月份,经层层分解,到达学校时已到次年2月份,难以与今年的新学年同步,希望能够提前下达经费;三是“三免费”的标准比“一费制”的标准低,不足部分由学校补齐,加大了学校的压力。
五、再改造24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50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所。(负责领导:吴晓青,主办单位:省卫生厅,责任人:陈觉民,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督办人:钱恒义)
(一)再改造240所乡镇卫生院
工作进展情况:此项工作中涉及的房屋改造资金由省发改委安排,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的补助费由省财政厅安排。省财政厅安排的2655万元资金已在今年农村卫生“三项建设”经费中给予安排,省卫生厅的安排意见已报省财政厅。
需抓紧的工作:省卫生厅于2004年3月将7200万元房屋改造资金计划和项目安排意见报省发改委,目前省发改委还未落实资金来源和具体项目。省财政正在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专项补助,请求中央财政对我省农村卫生机构建设给予资金补助。
(二)建设50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所
工作进展情况:省扶贫办已完成了16个地、州、市上报的贫困村综合扶贫建设项目方案审定工作,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实施。其中,40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所建设项目已纳入省综合扶贫资金盘子里统一安排(省财政厅要求在补助每村的40万元中安排3万元建设村卫生所)。目前400个贫困村卫生所的资金已随贫困村项目资金下达并拨付到各地。
需协调的工作:目前已落实了400个贫困村卫生所的建设资金,其余100个贫困村卫生所的建设资金还需主办、协办单位进一步协调解决。
六、完成沼气池建设20万户,山区农村节柴改灶5万户,解决和改善农村1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负责领导:孔垂柱,主办单位: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责任人:段兴祥、李军、谢承彧,协办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扶贫办,督办人:沈培平)
(一)完成20万户沼气池建设和5万户山区农村节柴改灶
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上半年,在负责领导和督办人的领导下,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建设计划,分解了工作任务,编制了2004年度56个县,1亿元资金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可行性报告,报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还对项目进行了检查。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了沼气池建设127188户,占计划任务的64%;完成山区农村节柴改灶26754户,占计划任务的54%。截至6月底,省财政已下达专项资金4600万元,目前尚缺口2600万元,正在申请追加预算。
(二)解决和改善农村1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
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上半年,省有关部门共解决了50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计划任务的50%。其中,使用上年第二批中央国债人畜饮水投资解决了25万人饮水困难;使用2004年第一批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专项资金解决了6万人饮水困难;使用2004年第二批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专项资金解决了19万人饮水困难。完成投资1369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00万元,省级基本建设资金配套1648万元,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专项资金4800万元,地县配套224万元。建成饮水工程19512件,其中自流引水工程1726处,水窖17629口,提水工程2处,打井155口。
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2004年中央国债水利建设资金总量减少,并且主要是保证续建项目,重点向淮河整治和南水北调工程倾斜,对地方人畜饮水等补助性项目的资金安排明显减少,争取中央支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关于取消“两工”的政策出台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难度加大,去冬今春全省累计投工投劳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1.87%。
七、解决全省247个行政村通公路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负责领导:李新华,主办单位:省交通厅,责任人:杨光成,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督办人:雷毅)
工作进展情况:年初下达了通村公路建设计划,要求各地、州、市交通局把完成今年247个行政村通公路任务作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来抓,落实专人负责,加快建设进度。截至6月底,已完成80个行政村通公路任务,完成了计划任务的32%,其余167个行政村通公路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实施中,部分路段工程量大,部分项目还必须修筑桥梁才能通达,因国家补助资金有限,省补配套资金不足,工程进展缓慢,困难较大。
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负责领导:李新华,主办单位:省劳保厅,责任人:杨绍红,协办单位: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工商局,督办人:雷毅)
工作进展情况:上半年,有关单位将再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中央和省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上,深入再就业工作困难较大的地区进行指导,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做好各种服务和保障,截至6月末,全省新增就业岗位12.32万个,完成年度目标的56%。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9.2万人,完成年计划的61.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61.9%;特殊困难群体就业1.02万人,完成年计划的51%。
九、筹集低保资金5.6亿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负责领导:李汉柏,主办单位:省民政厅,责任人:高祖兴,协办单位: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劳保厅,督办人;李维俊)
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了全省城市低保工作会议,出台了《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优待办法(试行)》,提出了做好低保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各地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将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针对当前粮油价格上涨需要提高补差,而我省财政又十分困难的实际,有关部门准备向中央财政申请提高补差所需的资金4500万元。同时,加强了对各级财政投入比例的硬性要求和督促落实,使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低保的投入力度。
截至6月底,我省共筹集低保资金46360.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4350万元,省财政18256万元,地县财政13954.5万元。目前,已分别于去年12月、今年3月、6月预拨各地低保资金27687万元,保障了近65万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筹措任务艰巨,按目前情况看,筹集年初确定的5.6亿元有一定困难,若再考虑提高标准、提高补差和增加保障对象等因素,今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十、确保完成大姚、鲁甸地震灾区损毁民房的恢复建设。(负责领导:孔垂柱,主办单位:省民政厅,责任人:高祖兴,协办单位:省建设厅,督办人:沈培平)
(一)大姚地震灾区损毁民房的恢复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根据省政府大姚“7.21”地震恢复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和《大姚地震灾区恢复建设规划方案》,编制了《大姚地震灾区恢复建设项目计划》,经省政府批准后下达各地执行。灾区民房、学校恢复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截至6月底,大姚地震灾区民房开14245户,占计划数的91%,完工38859户,占计划数的83%。
资金落实情况:大姚“7.21”和“10.16”地震恢复建设资金总盘子为2.7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365亿元(民政部1.2亿元,水利部1000万元,卫生部300万元,交通部3500万元),省财政安排1.3亿元,接受捐赠500万元,缺口50万元由捐赠款或省财政安排。两次地震后需修建民房46807户,投资7319.72万元。截至6月底,向“7.21”地震灾区下达了资金14207万元,占总盘子的71%;向“10.16”地震灾区下达了资金6300万元,占总盘子的88%。
(二)鲁甸地震灾区损毁民房的恢复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已完成民房恢复重建38264户(其中昭阳区16326户,鲁甸县21938户),占倒损民房总数的79%,正在建设10103户(其中昭阳区3878户,鲁甸县6225户)。
资金落实情况:2004年3月1日拨付第一批恢复重建资金2418万元,其中昭阳区1000万元,鲁甸县1418万元。5月20日拨付第二批恢复重建资金1712万元,其中昭阳区695万元,鲁甸县1017万元。两次共拨付4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