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青政办[2002]93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经贸委《关于从严控制我省铁合金生产能力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六月十三日
关于从严控制我省铁合金生产能力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五部门关于从严控制铁合金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23号)精神,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铁合金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促进我省铁合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铁合金行业重复建设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淘汰铁合金落后生产能力,制止重复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第一、二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第6号令、第16号令)和第一批《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文件精神,2005年以前不再审批新建铁合金电炉(炉窑)和高炉。
二、加快我省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为充分发挥我省电力和硅石资源的优势,在已经形成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租赁、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对铁合金行业进行整合(整合方案附后),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技术、资源、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我省铁合金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利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铁合金行业的工艺装备和整体生产水平。
四、对单个装机在3200千伏安以上,污染排放量仍未达标的企业,要提出整改方案进行停产整顿,经省环保部门验收后方能恢复生产,对经过整顿在2002年底以前污染排放量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
附件:青海省铁合金行业整合方案
省经贸委
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青海省铁合金行业整合方案
一、我省铁合金行业状况
1、铁合金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我省铁合金行业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2年,是在1986年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由此开始,海东、西宁等地相继大上硅铁厂,建成了海东“硅铁走廊”。1992年又开始建设碳化硅项目。第二阶段,1992-1997年,由于我省工业用电负荷增长,加之西北电网电力紧张,我省对高耗能工业生产采取限电措施,致使部分铁合金企业时开时停,生产能力闲置,铁合金生产出现下滑局面。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由于全国铁合金产品供大于求,电力供需的平衡以及全国电价差价的缩小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销售价格持续下跌,造成铁合金生产经营非常困难。尽管省上连续三年采取了电价支持措施,但仍有部分企业被迫停产、破产,目前形成了山川、华电、民和冶炼、青海物通四大企业支撑的格局。
2、铁合金行业运行现状
全省原有铁合金企业67户,矿热炉总计133台,淘汰1800KVA以下矿热炉后,现有企业47户,矿热炉113台,总用电容量53万KVA,总生产能力25万吨。其中,按生产能力划分:12500KVA矿热炉3台,总容量3.75万KVA;6300KVA矿热炉11台,总容量6.93万KVA;5000KVA矿热炉56台,总容量28万KVA;3600KVA以上矿热炉43台,总容量15.5万KVA。按企业所有制划分:国有企业14户,集体企业18户,股份制企业13户,民营企业22户。
目前,全省铁合金企业总体运行情况是:生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95%,开炉用电容量占总容量的45.61%。
3、我省铁合金行业的比较优势
(1)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硅石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价格相对较低。随着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力供应充裕的优势会在近几年内再度出现,且全国电价区域分布,总趋势将是水电源头电价低于其它省份。
(2)铁合金生产已经经历较长时期,在品牌、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山川”牌和“快鹿”牌硅铁在国际、国内市场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技术、工艺、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3)铁合金环境治理工作也处于领先水平,山川股份公司环保治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华电公司环保治理也具有较高水平。
(4)目前,全省已淘汰了1800KVA矿热炉,现有年产25万吨生产能力。铁合金以硅系列为主,占全国硅系列产量近15%,出口占全国的20%。具有同行业整合的基础。
4、铁合金行业面临的问题
(1)市场供需矛盾突出。2001年全国铁合金生产能力707万吨,产量达到460万吨,出口为150万吨,国内销量为280万吨,能力与产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2002年国内铁合金市场仍是供大于求。
(2)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单一。我省在炉型、区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最终形成铁合金企业产品单一,超低碳特硅、高铬硅、低铝低钙硅铁等产品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市场销售行情较好的硅铝钡、硅钙钒、硅锰等产品却是空白。
(3)电力市场供需变化直接影响铁合金市场发展与变化。1998年以来,有关省份电力部门对本省区的高耗能企业相继实施用电优惠政策后,我省高耗能企业电价已没有突出优势。
(4)负债过高。我省的硅铁企业建设时资金大都是高息银行贷款,根据测算仅银行利息这一项财务费用每吨达200-300元,停产半停产企业欠息、欠电费情况突出。
(5)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国家对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限期治理,而我省大多数企业受资金的限制,无力改造。
(6)运输成本高。我省硅铁、碳化硅产品生产用的煤炭、石油焦等原料都从外省购进,加之产成品外运销售,每吨在运输费用上高出省外同类企业产品的200-300元。
二、整合的目的和原则
1、整合的目的:提高我省铁合金行业的整体优势、促进规模化发展、实现规范有序竞争、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整合的原则:以市场调节为主,宏观政策为引导,坚持企业自主选择、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坚持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盘活存量资产的原则,坚持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原则。
三、铁合金整合方案
全省铁合金行业整合采取分区域、分阶段整合。以西宁、海东为重点地区,以青海山川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电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民和冶炼总公司、青海物通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充分利用这些企业已形成的品牌、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优势,通过租赁、承包、合资、合营、股份制等多种方式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增加投入支持超低碳特硅、低铝低钙、发展硅锰、硅铝钡等新产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实现股权多元化、经营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集约经营模式。
(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1、由青海民和冶炼总公司为发起人,组建青海民和铁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海东地区铁合金企业进行整合。
根据《公司法》的要求,集团公司采取股东出资入股方式进行组建。集团公司下设超低碳硅分公司和铁合金分公司,采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各分公司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下达生产计划,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结算,集团内部实行独立成本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为经营决策中心,各分公司具体负责组织生产管理。集团公司股东主要成员是:民和冶炼总公司、民和湟川冶金有限公司、青海民和龙腾冶金有限公司、民和鑫昌冶金有限公司、民和福利铁合金厂、民和三鑫冶金厂、民和第四铁合金厂、乐都通力铁合金厂、平安县江源铁合金厂。
集团公司组建后拥有6300KVA矿热炉4台,5000KVA矿热炉9台,4200KVA矿热炉12台。年产硅铁9.5万吨,销售收入4.8亿元。
2、由青海山川股份有限公司对西宁地区的5000KVA矿热炉铁合金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整合。整合后山川股份公司将形成5.3万吨/年生产能力,销售收入1.9亿元。
3、由青海物通集团公司按市场化规则对已停产的5000KVA矿热炉采取收购整合。整合后将形成3.5万吨/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1.3亿元。
4、由青海华电股份有限公司对西宁地区的一些规模较小企业进行整合,采取租赁、收购、承包经营等方式整合。整合后将形成6万吨/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2.5亿元。
5、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已完成整合的基础上,对四大铁合金企业通过资产优化重组方式,采取一系列资产重组、股权收购、资产置换等措施,进一步深化铁合金行业整合,组建更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化经营模式。
(二)产品结构调整
基本要求是,压减硅系,增加铬系和锰系的低碳、低磷、低硫等精炼产品的产量,发展我省富有资源的铁合金品种及各种合金粉剂,重点开发、生产超低碳特硅、硅铝钡、硅钙钒、硅锰铬、硅钙铝等复合铁合金品种。
1、以超低碳特硅产品整合组建民和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超低碳特硅分公司。组成的企业有:平安江源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5000KVA矿热炉1台)、乐都通力铁合金厂(6000KVA矿热炉2台)、民和金属冶炼总公司(6000KVA矿热炉2台)、民和第三福利铁合金厂(6000KVA矿热炉1台)。公司共有6台矿热炉,超低碳特硅产品年产量达2.5万吨,占国内市场分额的1/3左右,年销售收入达 1.8亿元。
2、引导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研发其它新产品,形成以山川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低铝低钙、微硅、硅铝钡生产企业,以华电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低碳铬硅的生产企业,以物通集团公司为主的精炼特殊硅铁、硅铝钡的生产企业。力争在“十五”末,铁合金新产品的生产达到8万吨以上。
(三)工艺装备结构调整
1、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限期淘汰一批装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能源和资源、产品质量差、扰乱市场秩序,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矿热炉。2002年底以前,淘汰全部3600KVA及以下的矿热炉。
2、严禁新增生产能力,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2005年前,停止新建设各类铁合金电炉;铁合金电炉的技术改造不允许增加生产能力。
3、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装备。积极开发炉外精炼新工艺和合理利用新技术;改造现行浇注、破碎、筛分工艺,使铁合金电炉向封闭型、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4、限期治理污染。采用干法工艺,净化处理铁合金烟尘,消除污染。2003年所有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排放标准按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执行。
(四)加强对铁合金行业的指导
1、建立铁合金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和协助政府实行行业管理。铁合金行业协会要坚持为铁合金企业服务的宗旨,引导企业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方向、目标和规划;收集、分析和发布行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组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2、铁合金企业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推行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和比质比价采购,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铁合金企业物流现代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加强资信管理,提高企业信誉水平。
(五)建立企业新的经营机制
1、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依照《公司法》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建立重大决策的责任制,并规范运作,对国有资产实行授权经营。
2、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逐步增加研究开发费用。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要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
3、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形成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调整职工收人分配结构,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实际贡献挂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实行任期制,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
4、建立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监督机制。做好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基本工作。健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准确计量验收各项原材料、能源,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如实统计各项指标,建立跟踪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核算体系。
四、相关配套政策
1、以我省电力资源为依托,对整合后的铁合金企业,实行临时性阶梯性电价。
2、为促进铁合金企业用电和供电企业稳定电力市场、扩大电力消费,电力部门应根据国家计委(1999)1866号文件中“大工业用户基本电价的计费方式(按变压器容量或按最大需量),在不影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下,经供用电双方充分协商后由用户自行选择”的规定,由铁合金企业自主选择计费方式。
3、为提高铁合金企业的装备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技术改造项目和新产品开发费用上给予支持。对参与整合的企业,重点对23台5000KVA矿热炉加大技改支持力度,按改造项目给予支持。企业针对铁合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高能耗、高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引进及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开发并取得明显成效的,相关部门应给予资金支持。
4、整合后的铁合金企业的环保改造项目要积极推广青海华电和山川公司的成功经验,实现环保达标。“十五”期间凡实施环保项目的企业,属整合达标的矿热炉给予资金支持,每改一台由省环保局按环保改造资金的总额给予一定的补助。
5、省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铁合金企业外贸出口的扶持工作。
6、凡在整合中涉及国有资产及其它资产重组问题可享受《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2]30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落实省委〈实施意见〉若干具体政策规定的通知》(青政办[2000]34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鼓励收购重组破产企业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青政办[2000]121号)文件政策。
五、整合的实施步骤
整合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在2002年6月底全面实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与第一阶段调整工作同时进行,并按照市场需求形成自主开发、规模经营、自由竞争的新产品研发机制。超低碳特硅要在2002年底前形成规模生产。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整合运作后,对4户核心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形成集约经营模式。
通过此次重组整合,现有铁合金企业的34%,全部矿热炉的48%进入整合范围,实现了我省铁合金行业规模化生产,发挥了行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同时铁合金行业用电量的增加,支持和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达到了电力行业和铁合金行业的双赢,提高了我省铁合金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扶优扶强、抓大放小、淘汰落后、压缩规模的产业政策。
整合完成后,预计全省铁合金生产规模为25万吨,其中: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达到8万吨,新增就业岗位1500人。形成事有“山川”和“华电”两大出口品牌,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的铁合金企业主体,铁合金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可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