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吉政明电[2006]2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2006年全省“抓万户、促双增”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2006年全省“抓万户、促双增”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粮食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省政府决定将2006年确定为农业“双增年”,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年。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双增年”工作,特制定全省“抓万户、促双增”活动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开展“抓万户、促双增”活动,是推进“双增年”工作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一)“万户”分布。9个市(州)抓9000户,其中长春市1200户,四平市、吉林市、松原市各1100户,延边州、通化市、白山市、白城市各1000户,辽源市500户,具体分布由市(州)落实。省直部门抓1000户,其中在长春、吉林、四平、白城、松原5个市分别落实120户,在辽源、通化、白山、延边4个市(州)分别落实100户,具体分布由省直农口牵头部门分别与有关市(州)研究落实。
(二)“万户”选择。确定的1万个农户,在选择上要突出代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代表性就是选择的1万个农户要代表全省383万个农户的总体水平,既有好的农户,也有中等的农户,还要有差的农户,原则上好中差的农户比例各占1/3。广泛性就是选择的农户要考虑全省农户之间的区域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等因素,使选择的农户有各个层次的不同代表,能反映全省农民的真实情况。针对性就是针对各地农户增产、增收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使“抓万户、促双增”活动更富有实效性。
(三)“双增”目标。“抓万户、促双增”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基础情况的实际差别,在1万个农户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玉米、大豆和杂粮创高产活动,组织农民多渠道增收。到2006年末,通过综合运用配套增产增效技术,使1万户农民粮食作物单产比去年平均提高10%;通过采取综合增收措施,使1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以上。进而带动全省实现粮食总产530亿斤、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内容之新是前所未有的。各地要切实把相关政策实化、细化、具体化,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把各项政策和重点工作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做到家喻户晓,取得实效。要以“抓万户、促双增”活动为载体,搞好各项增产、增收政策措施的跟踪督查,切实抓好落实,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推动全省农业“双增年”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农民在粮食增产和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落实增产、增收的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绿色食品产业、高效园艺特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以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促进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增收。
一是抓好优质粮食产业。粮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产业。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配套增产增效技术、加强技术服务等措施,确保1万个农户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二是抓好优质畜牧业。重点是改良畜禽品种,加强疫病防治,抓“三户”、建“强乡”、办“小区”,提高规模饲养水平。尤其要严格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偶蹄动物口蹄疫的防治工作,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他动物疫病在我省发生和蔓延。
三是抓好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也是长远大计。要继续抓好粮食、畜牧、特产业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的办法,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切实协调好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是抓好高效园艺特产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作物,切实落实好棚膜经济、生态食品、北药基地、经济作物的生产规划,确保增产、增效、增收。
五是抓好绿色食品产业。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开发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民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增加收入。
六是抓好劳务经济。建立和完善各种有效的劳务输出服务组织,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切实推动劳务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三)大力推广增产、增收效果好的农业实用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调动农业科研、推广、教育培训资源和力量,多形式、多途径地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加快推进科教兴农步伐。通过加强科技培训,使每个农户有1名技术明白人,每十个农户有1名科技带头人,每百个农户有1个科技示范户。同时,继续加大以“三项重大技术”为统领的20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推广和辐射面积。
(四)创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氛围。要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强大合力。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增收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民增收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大的空间。各农口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努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三、进度安排
(一)调查摸底、确定农户。各地要搞好调查摸底。主要采取统计调查、实地调研的方式,全面掌握农民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选户数量和结构要求,确定农户,并建立起农户档案。档案材料一律要求打印,要专人管理、专柜保存。
(二)研究对策、制定方案。3月中上旬,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制约因素、潜力和途径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根据不同类别的农户,研究制定相应的促进增产、增收的途径和办法。各市(州)政府和有关成员单位按照本部门的任务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于3月20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组织实施、层层落实。从3月下旬开始,进入增产、增收措施的落实阶段。各级政府要统筹兼顾,科学摆布,逐级落实,层层包保,按照工作计划逐项逐户进行落实。
(四)检查验收。6月份,领导小组要组织中期检查,对半年工作进行小结。11月份领导小组对全年工作进行验收。检查验收的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各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四、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为了加强对“抓万户、促双增”为主要载体的农业“双增年”工作的组织领导,省里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政策研究,分阶段听取各组工作汇报,做好年终验收总结工作。
组 长:杨庆才 副省长
副组长:冯 巍 省政府副秘书长
王守臣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农委主任
成员单位:省农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统计局、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牧业局、省气象局、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省农发办、省扶贫办、省农行、省农发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农电公司、省妇联、团省委、省科协、吉粮集团、吉林森工集团。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办公室的职责是分解任务、召集联络、调度情况、传达信息,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任克军(兼);副主任:梁立中、张永林、张大明。办公室联系电话:0431-2714858。
(二)责任分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一项全局性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全程包保服务,在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改善环境等各方面,要采取具有针对性、富有实效的措施。为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成两个组,即工作指导组和咨询保障组。
1.工作指导组由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牧业局、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省农发办、省扶贫办组成。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探索途径,总结经验。在指导各地开展活动、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同时,要按照省里分配的指标在包保市(州)直接抓点。具体分工如下:
省直部门 联系市(州) 包保农户 省直部门 联系市(州) 包保农户
省农委 四平市 70 省林业厅 延边州 50
辽源市 100 白山市 100
省水利厅 松原市 20 省牧业局 长春市 120
白城市 120 省供销社 通化市 100
省粮食局 吉林市 120 省农科院 松原市 100
省农发办 四平市 50 省扶贫办 延边州 50
2.咨询保障组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统计局、省气象局、省农行、省农发行、省农信联社、省农电公司、省妇联、团省委、省科协、吉粮集团、森工集团等15个相关部门和企业组成,主要负责政策、科技、气象、加工、市场等方面的咨询和有关政策、物资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尤其是参加直接指导的各农口部门,要高度重视“双增年”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本部门工作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市(州)要参照省里的做法,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固定人员,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为扎实推进“双增年”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搞好宣传报道。各级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双增年”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对“抓万户、促双增”活动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各地的先进典型要及时做好宣传。吉林日报社、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及各市(州)、县(市、区)的宣传媒体要开辟专题栏目,定期定时报道。
五、工作要求
(一)抢农时,强化责任意识。各市(州)和有关部门要增加紧迫感,立足“三早”做好各项工作,即工作方案要早制定,工作任务要早部署,各项措施要早落实。在统筹部署粮食、牧业、园艺特产、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各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备春耕工作,下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备春耕生产工作任务。
(二)重科技,强化创新意识。各工作指导组要积极协调相关市(州)、县(市、区)政府,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包保和科技增收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农业、牧业适用新技术的普及步伐,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三)抓项目,强化效益意识。要突出工业化思维的理念,用项目拉动的办法把各项产业的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使产业的发展依托项目的开发,不断得到升级并取得实效。
(四)比实绩,强化务实作风。在全省开展“抓万户、促双增”活动是省政府做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市(州)政府和有关成员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