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机构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海办字[2006]10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我局对各省推荐的省级和市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共建执行单位组织开展了现场检查验收。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信息中心”等60家单位(见附件)为省级和市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共建执行单位。同意各共建执行单位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省、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的具体共建执行工作。
二、天津市、上海市下辖各区不再设中心,由省级中心直接监管;海南省除海口市和三亚市外,其他沿海省管县(市)由省级中心直接监管。
三、沿海省、市海洋厅(局)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抓紧制定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建设方案,省级实施方案报国家海洋局批准后实施,市级实施方案及省级、市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建设方案报省级海洋厅(局)批准后实施,省级海洋厅(局)批准前,应当征求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意见。
四、共建执行单位应根据相关文件及规程的要求,完成机构、办公场所、人员、资质、仪器设备的配备及经费保障,确保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顺利建设和运行。具体要求如下:
1、技术能力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应当具备海洋、测绘、自然地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人员,省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7人;市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人。省、市级中心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比例分别不低于80%、70%,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技术考核,持证上岗。
2、办公场所建设:省、市级中心工作用房总面积分别不小于150、100平方米,其中主控室面积分别不小于60、40平方米。
3、资质要求:中心须具备地面监视监测能力和经验,省级中心在三年内应具备测绘乙级资质,市级中心在三年内应具备测绘丙级资质。
4、经费保障:中心建设和运行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附加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以及办公场所、日常办公和人员聘用等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
五、共建执行单位要认真学习我局下发的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规程,提高对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认识,抓紧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的共建工作。我局将组织对各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对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将按规定调整共建执行单位。
国家海洋局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附件:沿海省、市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共建执行单位名单
序号 |
动态监管中心 |
共建执行单位 |
1 |
辽宁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信息中心 |
2 |
大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
3 |
丹东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丹东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 |
4 |
锦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 |
5 |
营口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营口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6 |
盘锦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盘锦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7 |
葫芦岛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葫芦岛市海域使用测量中心站 |
8 |
河北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河北省海洋研究院 |
9 |
秦皇岛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秦皇岛市海洋监测监视中心 |
10 |
唐山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唐山市国土资源局测量队 |
11 |
沧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沧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 |
12 |
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
13 |
山东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宣传中心 |
14 |
青岛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15 |
东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东营市海洋渔业环境监测站 |
16 |
烟台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17 |
潍坊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山东省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18 |
威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威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19 |
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
20 |
滨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滨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 |
21 |
江苏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信息中心 |
22 |
南通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23 |
盐城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盐城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24 |
连云港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连云港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 |
25 |
上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 |
序号 |
动态监管中心 |
共建执行单位 |
26 |
浙江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
27 |
宁波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28 |
温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温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29 |
舟山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舟山市海洋勘测设计院 |
30 |
台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台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31 |
嘉兴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嘉兴市渔政管理处 |
32 |
福建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
33 |
福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
34 |
宁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 |
35 |
莆田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36 |
泉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 |
37 |
厦门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38 |
漳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39 |
广东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
40 |
广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广州海洋资源环境监测中心 |
41 |
深圳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深圳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
42 |
东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3 |
阳江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阳江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4 |
汕尾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5 |
茂名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茂名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6 |
惠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7 |
汕头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汕头市海洋与水产局资源环境监测站 |
48 |
揭阳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揭阳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49 |
珠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珠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
50 |
湛江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序号 |
动态监管中心 |
共建执行单位 |
51 |
江门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环境监测站 |
52 |
潮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潮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53 |
中山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中山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 |
54 |
广西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
55 |
北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56 |
钦州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57 |
防城港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
58 |
海南省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
59 |
海口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海口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60 |
三亚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
三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