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交通部关于印发2007年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3-06 生效日期: 2007-03-06
发布部门: 交通部
发布文号:

各救助局、打捞局,各救助飞行队,华德公司、海工公司,部局机关各处室:
  2007年,是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是巩固发展年,也是收获之年。为切实把“管理发展年”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更加深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005年、2006年取得的成果,使救捞系统的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适应救捞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实现救捞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部救捞局《关于印发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救捞办字[2005]82号)和2006年交通部救捞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和2007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部署,现将《2007年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扎实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最后一年——巩固提高年的工作抓出成效来,建立起管理的常态和长效机制,使救捞事业迈上科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交通部
二00七年三月六日


2007年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部救捞局《关于印发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救捞办字[2005]82号)和交通部救捞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和2007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部署,针对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对2007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2005年、2006年,救捞系统各单位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中,坚持以“加强救助、发展打捞”为中心工作,坚持以管理促发展和“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的原则,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级机关的作风建设,全面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了“军事化管理”,加强了救助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开展了规范化管理,经济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加强救捞文化建设,成功的完成了救捞系统创建55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了《中国救捞志》的编纂工作,发掘了救捞传统文化,创新了救捞理念,提升了救捞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是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也是巩固提高年,是收获之年。救捞系统各单位要在2005年、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2006年交通部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救捞系统2007年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重点在细化、深化、优化上下功夫,抓深、抓实、抓细,在落实中巩固成果,抓出成效。建立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救捞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适应“三精两关键”的总体目标要求。
  一、工作思路
  2007年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工作思路是:完善、巩固、总结、提高。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预案和工作程序,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并整理汇编成册,形成一套科学完备和全方位覆盖的规范性文件。建立起一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构筑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程序规范工作。实现一日工作制度化,各项工作程序化,救助抢险预案化;“巩固发展年”的工作,要在2005年和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一是把已取得的成果上升为理论,上升为制度;二是建立科学地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模式,全面总结救捞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经验,要努力把成功的做法制度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具体的经验系统化。用现代管理理念、成功的经验和科学地规章制度建立起救捞系统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认真总结经验,要将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体现在救助、打捞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体现在打捞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上;体现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决策能力上;体现在救捞系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上;体现在救捞系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上;体现在多级机关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上;体现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上,保障和推动救捞事业稳步迈上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继续加强机关建设
  机关是领导的办事机构,是联系基层单位的纽带,机关各业务部门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党政班子的参谋和助手。机关是出政策、出规章制度、出工作思路的机构;是传达上级方针、政策、指示、决定和本单位党政领导的决心及工作部署,并组织贯彻落实的执行机构;是督促检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及时反馈下情的职能部门。“管理发展年”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关键在机关,“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能否巩固和发展关键也在机关。
  当前,巩固发展救捞的大好形势,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稳步前进。开创救捞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建设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各级领导机关,尤其是部救捞局机关。必须落实“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的要求做到统一领导,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准确无误,下情上报快速及时,爱岗敬业服务基层。
  因此,在今年“巩固发展年”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机关建设,努力适应救捞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机关作风是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强救助、发展打捞”的中心工作,服务救捞建设和发展的大局,紧扣机关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救捞发展大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一线服务”;明确目标管理责任,督办有力,工作目标计划得到落实;严格机关办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按工作流程办事,做到快、准、细、严;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公文处理程序,提高办文质量,对下属单位的请示要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回复;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二)加强机关业务建设,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和关键点。
  当前,救捞系统各级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水平偏低、办事效率不高等情况。今年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大力推进职能转变和制度建设,加强机关业务建设,积极改进和创新机关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推行问责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各级机关各业务部门都要制定业务学习的计划,要加强救助打捞专业知识学习,机关各业务部门的人员都要做到懂得救捞、熟悉救捞,尽快提高专业素质。部局决定在今年继续安排轮训全系统的处级领导干部。
  (三)加强机关民主建设,以基层满意、以服务监督为工作导向和动力。
  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面向基层、依靠群众,要坚持把基层和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重要导向,把建立基层和群众监督机关、评议机关的机制作为强化机关工作的动力;要建立起机关和基层业务部门互相监督的机制,定期沟通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要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以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
  (四)加强机关法制建设,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目的和保障。
  今年机关建设要认真总结前两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中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把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和规范,随时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巩固和发展机关建设的成果,监理和提升机关建设的成果,建立机关建设的常态机制。
  (五)机关各处室在认真搞好本部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同时,还要肩负指导下属单位对口业务部门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责任。做到上、下级部门联动贯通,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三、以军事化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救助力量正规化建设
  2007年,各救助单位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要继续以军事化管理为抓手,全面加强救助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准军事化”标准的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做到“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政令畅通,反应快速,救助有效”。各单位要在2005年和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始有终的开展工作,抓出成效来。要继续按部救捞局《2006年“管理发展年”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交通部救捞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再动员大会”精神,制定2007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计划,并在狠抓落实下功夫。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要以“五个并重”的工作思路,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抓住“军事化管理”有效手段不放,努力实现“三精两关键”的总体目标;要把“军事化管理”的重点放在船队、救助基地、应急小分队等一线救助单位;要率先把机关、救助船队、救助基地、应急小分队建设成“准军事化”队伍;各救助飞行队今年要在救助队伍中率先建设成“准军事化”队伍。通过军事化管理,今年要在救助系统建立起作风顽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技能高超、敢打硬仗的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各救助局和救助飞行队的管理水平和救助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救助队伍夯实基础。
  四、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为基础,继续加强经营单位规范化建设
  各打捞单位要继续按照“五个统一、一个口子”要求和“五个并重”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把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真正抓出成效。工作重点是:在前两年的工作基础上,严格按着ISO9000系列管理规则,把各项规章制度系统化,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形成一套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现代管理机制,实现经济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认真承担公益性抢险打捞职责,充分体现国家专业打捞队伍地位作用;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要认真总结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规律性和经验,充分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生产力,要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全面提高打捞经济运行能力和控制能力;继续强调处理好经济效益与保证安全的关系,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重效益轻安全,杜绝侥幸心理,避免因工作疏漏导致事故的发生。要通过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努力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运行自如,不断把打捞经济做强做大。
  五、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今年是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巩固发展年”,要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建立一套科学管理体系,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救捞体制改革完成后,救助、打捞分开管理,“救”和“捞”形式上虽有分别,但内在联系更趋紧密,在管理问题上既有行政手段的管理,又有市场和经济规划、经济规律的管理,它已不完全是思想认识和管理手段的问题。所以,构建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制度规范,用制度管理、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二)紧紧联系救捞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使命,是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长效机制的建设必须与实现救捞发展的宏伟目标,推动救捞事业的发展,实现救捞人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在救捞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出来,并在救捞事业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将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成果寓于救捞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之中。
  (三)坚持基层满意、群众公认,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最高判断标准。构建长效机制,是为了巩固“管理发展年”成果,使成果常态化,适应救捞发展的大好形势。不断创新,创造更高层次的大好形势,代表了广大救捞职工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好的机制,好的制度,必须得到广大救捞职工支持和拥护,才能转化为自觉行为,才能得到长久贯彻落实。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长效机制时,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走群众路线,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必须坚持的一个指导原则。
  (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并使之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管理发展年”的成果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创新。要把在救捞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转化为经常之举和制度规范,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才能是真正的常态管理、长效机制。“管理发展年”的成果才能真正得到巩固。
  六、总结经验和考核验收
  今年是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第三年,是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年,部局将在救捞系统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后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
  (一)认真总结经验。
  按照2007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救捞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请各单位从今年7月份开始组织人力对本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具体内容按照宋家慧局长在2007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第三部分“2007年的主要工作”中第四项“扎实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促进救捞系统内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第四条“抓好对三年‘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总结”的要求进行。并于10月底将总结材料书面报部局。部局于11-12月份对救捞系统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在2008年救捞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讲评和表彰。
  (二)考核验收。
  部局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对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具体安排是:
  1、部局于6月底制定并印发“救捞系统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考核验收办法”。
  2、各单位要在9月份对机关和所属二级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为部局考核验收做准备。
  3、部局于10月份对救捞系统各单位三年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验收。
  4、考核验收工作在救捞系统“管理发展年”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单位“管理发展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本单位的考核验收工作。
  5、考核验收工作于11月底完成。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0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