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大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6-12-02 生效日期: 1996-12-02
发布部门: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大政办发[1996]133号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整个社会系统为了实现控制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由各种防范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旨在消减危害社会安定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能够从整体上对社会治安进行有效控制的社会防范机制。从1986年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开始运作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经过10年的实践,这个体系已初具规模,较好地维护了我市的社会安定。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不适应我市社会发展需要。
  第十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和第十八次全省公安会议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建立城市治安防范控制体系”,它完全符合我市“九五”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治安环境,提出“大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争取用三年时间,使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经过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治安力量系统社会化进程加快。通过精简机关、政府增编等途径,加强了公安专门力量建设。特别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组建巡警以来,公安机关的专门工作力度大大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大力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积极发展和完善治保会、保安服务公司、治安服务站、城乡专职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工作。目前,这些群众治安力量共有9万多人,在社区防范、安全保卫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信息指挥系统初具规模。市公安局以“110”报警台为核心,建立了信息指挥中心;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建立了指挥调度室;派出所设接报警基地台,配备了计算机和文字传真机,形成了三级联网的信息指挥系统。同时加强了公秘结合的情报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广泛推广报警设施全市一级防护单位技防覆盖面已达到100%,提高防控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
  三是法律规范系统日趋完善。近年来,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就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外来人口管理、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群防群治工作等发布实施了20多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及时解决了治安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性问题,使我市的防控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是公安装备系统科技水平较高。公安计算机系统已经全面启动,县(市)、区公安局(分局)配备了192台计算机,市区108个派出所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常住人口、交通、消防、外管、刑侦等方面工作的微机化管理。完成了无线警备电话的改造和有无线的组网。同时,全局新增和更新警用车辆487台,配备了现代侦查设备,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
  十年来,我市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在现实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打击犯罪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市破获刑事案件的年绝对数逐年增多,其中暴力性案件的破案率达90%以上,连续多年保持了涉枪案件全部破获的好成绩。
  (二)治安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全市大型节庆、商贸、文体活动安全有序,未发生任何治安问题;社会面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秩序正常;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居民住宅被撬盗案件和内部单位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处置群体性治安紧急事件和大型安全保卫工作中,做到了信息灵敏,调度及时,出击迅速。
  (四)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提高。各警种、各部门实行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做到通力合作,整体作战。尤其是各县(市)区和派出所之间的工作配合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大连的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需要为标准,以提高对犯罪的动态控制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治安力量结构,完善管理和运作机制,增强治安防范科技含量等措施,力争到1999年造就一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运作高效、合成作战,能与国际接轨和具有大连特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将公安发展的警力、物力、财务的主要指标和重点项目,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的原则;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目标管理;合理配置警务保障资源的原则;坚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责任共担和长期、稳定、有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工作实效和社会效益的原则。

  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奋斗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上达到:
  ──治安防范力量比较充足、稳定。大连发展治安服务站、治安联防大队和保安服务业等专业性群众治安防范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
  ──技术防范措施全面推广、普及。治安防范控制中的科技含量有新的突破,防盗门、防盗锁等普及型防盗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使用。电子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等高科技含量设备在金融部门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车辆抢防盗中得到普遍应用。
  ──运行机制趋于科学、合理。治安防控体系要具备整体规划,制定明确标准,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特别是依靠地方立法,保证治安防控体系运转协调、高效。
  ──情报信息更加准确、迅捷。公秘结合的治安情报信息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发现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严密控制住影响大连形象、影响全市稳定的各类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
  ──指挥调度保灵敏、高效。指挥调度系统全市联网,分级管理,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工作任务。
  (一)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大力发展专业性治安防范力量。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过程,实质上是治安工作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过程。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让社会组织和成员自觉地承担起维护治安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
  1、加强领导和管理,促进保安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保安业发展很快,目前已经逐步取代一些单位、场所以及重要部位和押运业的护厂队、门岗守卫人员,成为群众性治安防范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国家在保安业方面的立法和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当前我市保安业在组织上、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混乱状况。公安机关作为保安行业的主管机关,应有专门机构,配备人员,将全市保安工作纳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要按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对已有的保安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对新申请开办的保安企业,在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除机关和私人外,允许各种体制和经济成分开办保安业,但要严格审批程序,保证保安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公安机关还应加强对保安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保安人员中腐化和危害社会及违法者,要坚决清除保安队伍。使保安人员能懂法、守法、依法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2、治安服务站稳定发展。本着“取之社会,用于治安”的原则,大力发展和拓宽治安服务站经营范围,增加治安防范的资金投入,稳步发展群众性专职治安防范力量。
  3、稳定、健全治保组织。围绕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实行居(村)民委治保主任专职化,保障居(村)民委和企业内部治保组织的稳定、健全,抓好管理教育,发挥其组织街、村义务看护力量和职工群众参与治安管理的作用。
  4、深入贯彻《大连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革对经济文化保卫工作的指导方式,逐步健全内部保卫运行机制,切实保障企事业单位内部生产、科研、教学秩序的稳定。
  5、强化农村治安防范。要因地制宜地强化农村治安防范组织,实行以治保会为龙头的治安工作联勤制,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专职农民和民兵联防队,维护好农村治安。
  6、把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统筹规划城市停车场,并根据城市开发建设划分期实施建设;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录(聘)用具备一定素质的专职看护人员,使停车场成为看护、巡查、堵截的防范阵地。
  7、加强防火组织建设。建立、恢复防火安全委员会、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实行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防火工作三级管理体制和逐级防火安全承包责任制;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加强企(行)业性、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义务消防力量建设。
  (二)按“全时空,高密度”的标准,提高动态化治安防控能力。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从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发展。通过加强城市巡逻体制建设、改革公安机关的勤务制度和强化人口管理工作,逐步达到按“全时空、高密度”的标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8、加强城市巡逻体制建设。继续完善市巡警支队和县(市)、区巡警大队的巡警机制建设,市内四区的专业化巡警向派出所延伸,首先在重点地区派出所建立巡警小分队,其巡警数量达到实有警力的20%。逐步建成市局、分局两级管理三级巡逻的巡警体制,县(市)、区巡警大队主要负责区内和城关镇的治安巡逻,派出所承担起辖区社会面的昼夜巡逻任务。从而充分发挥巡警震慑犯罪、快速反应、服务群众的作用。
  9、从适应治安动态管理和控制出发,改革派出所的巡逻和警务制度建立以管理为主,打击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首先在大连站前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逐步延伸到市区其他重点区域设置警署,改革派出所的领导结构、警力配置、警区布局、责任制度,实行联勤形式“三长”制,集中警力,突出对重点地区的控制。在城市派出所普遍推行警务区制度,农村派出所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警力沉到基层,强化治安管理,保一方平安。
  10、贯彻落实《大连市外来暂住人口管理规定》,继续深化外来人口管理,同时加强重点人口管理工作。大力加强治安耳目力量建设,提高获取预警性信息和控制犯罪能力。
  11、改革交警勤务制度,扩大交通控制面。以抓秩序、保畅通、防事故为中心任务,以发展完善现代交通技术管理为手段,腾出警力,强化非主要交通线路、区段的交通巡查,形成电视监控、信号指挥、民警巡逻的全方位的管理格局。
  12、建成进出大连“咽喉”要道的堵截卡点,严密防控盗窃抢劫机动车及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遣逃活动。把刑侦堵截卡点建设纳入城建规划,在后盐村高速公路、振兴路前盐入口、原哈大公路毛营子村、鹤大路前关村,建立四处具备一定规模、能行使刑事侦查功能的堵截卡点。同时要建立大连港、香炉礁港、大连湾港和旅顺羊头洼港的港口堵截卡点,并落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空港堵截任务,切实提高我市陆、海、空堵截防控能力。
  (三)走人防和技术防范相结合之路,大力推广技术防范工作,强化治安防控手段。针对目前技术防范工作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人防和技防脱节的状况,必须把技防建设做为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柱,大力推广、全面普及技术防范措施。
  13、在全市金融系统、开发区、度假区、外国人别墅区、集中商贸区和文物博览单位,经批准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的电子报警系统及其管理、服务模式。
  14、实行人防、技防双轨并行,建立大连市“人技结合的保安技防系统”,组织保安企业为社会各用户单位提供有偿安全服务,并形成“区域联网、分级处警”的整体运作模式,做出及时、准确的接警、处警。
  15、开通、使用地面卫星站,运钞车、出租车及外商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高档车,有条件的都要逐步安装GPS定位跟踪报警系统,提高防范设施的档次,遏制和减少抢劫大案、恶案的发生。
  16、继续普及和推广居民住宅安装防盗门、机动车安装防盗锁工作,最大限度地压低居民区和机动车撬盗案件,保护群众利益。
  17、继续加大技防覆盖面,狠抓三级重点防护部位的技防设施建设。
  (四)优化指挥调度系统,建立现代化的防控体系中枢。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必须具有灵敏、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要尽快改变公安机关现有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把公安指挥系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防控体系指挥中枢。
  18、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建现有的指挥调度系统和“110”报警系统,在档次和功能上有大的突破。
  19、改造和新建100个交通信号,尽快完成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建立一个覆盖市区主要干线的电视监控系统。
  20、扩建指挥调度中心大厅,建立图像监控系统,使消防交通控制中心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联网。
  21、实现“110”接警、技防接警和公安内部有、无线通信接警整体动作,形成上下贯通的三级指挥系统。
  22、大力开发公安信息资源,建成以市公安局中心数据库群和计算机网络为要件,覆盖整个大连地区,能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广泛信息支持,具有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自动交换能力,实现多元信息共享的公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五)强化管理,依法完善防控体系运行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转,关键靠管理,靠行之有效的保障系统,必须依法完善其运行机制。
  23、加快地方公安立法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市地方公安立法进行科学预测,提请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把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当前迫切需要制定有关保安业管理、物业小区治安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机动车停车场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大连社会和经济发展。
  24、遵照江总书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全面提高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实践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把公安机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师,使公安机关成为文明执法的窗口。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接受检、法机关的制约,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25、认真搞好防控区域划分和制度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对防控区域划分、防控力量配置、指挥调度程序、治安问题的处置等,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的职责和任务。通过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防控体系正常运转。

  五、完成任务的措施及要求
  为了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的任务,必须做到:
  26、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较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必须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规划,并实行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27、勇于改革,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实践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解决。各级领导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保证防控体系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28、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时间长、规模大、内容新等特点,没有一种求真务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是不行的。首先是调查研究要务实,真正把情况搞清楚;其次是制定规划要务实,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第三是贯彻落实要务实,力求落实一件出效果一件。
  29、依靠政府,取得支持。要主动取得各级人民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公安发展所需的警力、物力、财力,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由各级公安机关编制、财政等部门制定具体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0、宣传自我,影响社会。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要紧紧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透明度,搞好宣传,扩大影响,达到社会组织和成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共识,自觉承担起维护治安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确保大连社会治安环境的长治久安。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8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